“双轨制”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轨制”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佟华德

一、本课题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职业学校的核心是培养的学生能满足社会需求并为企业所接纳,即“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如德国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就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这样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一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近年来,许多职业学校对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有的已在具体践行该模式,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在德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论证与实践探索出来的符合德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教育模式,有其特殊性。我们在研究、借鉴或践行的过程中不得不深思我们的国情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本课题以目前国内顶岗实习机制的建立为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出一条新的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和机制。

“顶岗实习”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3-6个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

如何将企业顶岗实习与“双轨制”教育模式有效结合是需要突出解决的主要问题。“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目前实行的主要困难有:企业因要支付培训成本、随时可招收生产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所需的工人。因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双轨制”所需要的文化环境没有形成。但这种困难是暂时的,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产业

升级的加快、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双轨制”职业教育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自二0一一年三月份至今,为保证企业拉高产而用工短缺的燃眉之需,高级技校先后派往企业的10、11高级班的顶岗实习生近千名,技校生本身具有临时用工所不具有的突出优势,他们已经在职业学校的实习工厂初步掌握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顶岗实习正是他们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良好锻炼机会,而且高级技校还具有潍坊市乃至山东省甚至全国制造行业所有职业类院校所不具备的显著优势。高级技校依靠企业支持,背靠“潍柴”这棵大树,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随着近几年企业的不断迅猛发展而随之发展壮大,高级技校依靠企业的良好就业机会和大环境,借鉴德国“双轨制”办学模式和经验,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技能型技术工人,这些具备高素质的实用型的技工也为企业的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其特殊的教育类型和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是职业素质培养与思想政治素质锤炼配合最为协调的“情景教学”模式。

国内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的现状:一是学生身份具有“学生”和“员工”两重属性。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期间,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准

员工的双重身份,从而决定了学生必须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学生走出校门,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生产实践,接受企业的管理,有利于由“学生”向员工的身份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二是学习内容从“综合培养”到“生产实践”的转变。学生在学校培养期间,主要掌握理论和技能为主,主要针对的是“岗位群”设计的,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则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岗位”,从事生产实践,从而有利于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是学生管理主动权由“学校”向“企业”倾斜。学生的顶岗实习固然由学校来安排,但学生一旦下到企业,管理的主动权便从学校过渡到企业,学校的管理便存在着很多不可控因素,从而增加了学校管理的复杂度。因些建立规范、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便刻不容缓。

国内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政府及行政部门有效的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这么多年来,尽管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但对于企业来说,国家并没有明确在立法、财政、税收等方面激励企业参与,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变成一种难事,校企双方的合作关系也难以长久维持。二是学生、企业和学生三者责权关系不明确。学生到企业后,管理权便从学校转移到企业。由于企业普遍缺乏责任意识和制度约束,学生权益保障的主体责任没有明确,从而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实习行为和活动得不到合法的保护。这样便造成了学生即是企业的特殊劳动者又是学校的特殊学生。一旦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出现问题时,便

会去找企业和学校,从而引发劳动纠纷。三是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还缺乏规范。学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的方式多样,合作协议的内容大多都比较空洞,缺乏有效的操作性和保障性,在管理的方式上经常出现人员不到位、管理制度粗放、实习内容缺乏针对性、系统性。与此同时企业在管理的执行上也经常落实不到位,对学生更多的是放任型的管理,难以取得应有的实习效果。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一是如何强化企业引导和监督职能,切实保障校企全面合作。企业应该发挥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等方式,促使企业和学校广泛参与,形成基本的共识和一致的行动。让全社会都来支持和关心职业教育。与些同时还要强化企业的监督职能与监管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规范和利益调节等方式,切实保障校企深度融合,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是如何建立和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切实保护学生的根本利益。学生本是弱势群体,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出必然趋势。顶岗实习制度本质上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职业教育制度之下,与此同时,学生在企业中从事生产与服务,接受企业的管理和考核,直接或间接的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实质性劳动关系,因此相关主体的权益应得到保护,责任应得到落实。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个主体的责权关系,使学生的实习行为和活动得到合法保障和有效开

展。

三是如何建立规范、科学的顶岗实习运行模式,切实保证长效机制的形成。学校应高度重视顶岗实习,严密组织。(1)学校要建立专门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办法,设计规范、科学的顶岗实习运行管理模式,加强学生管理和宣传发动工作,建立校企联席机制,合理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任务和实习内容,建立建全顶岗实习管理的评价体系和学生信息反馈机制。(2)学校要加强对随同指导老师的管理,认真扎实的做好实习现场管理,完善专人管理和委托单位代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建立顶岗实习网络管理与信息沟通平台,及时做好与学生沟通和教学信息的下达(3)学校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正确看待顶岗实习和实习报酬,加强对学生的校纪校规和厂纪厂规的教育,严守工作岗位,严格管理实习学生的考评和考核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将顶岗实习成绩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从而保证顶岗实习的长效机制的形成。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强调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边建设、边推广”的工作路线和方法,重视成果的应用、推广和物化。

2、总体要求

本项目实施要符合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

科学性:既要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也要注意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特点及规律,探讨二者的结合点、联结纽带和发展的互动关系,开拓新的“双轨制”技能人才培养的渠道、途径、模式,形成有效的机制。

前瞻性:本项目以近三年为研究的时段,要求研究成果具有较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