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共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细菌明显增多,甚至占绝对优势。③双歧杆菌与
肠杆菌 DNA 拷贝数的对数比值(B/E值)<1。④ 粪便细菌指纹图谱等。
6
治 疗
• 微生态调节剂:包括活菌体、死菌体、菌体成分、
代谢物及生长军促进物质,分成益生菌、益生元 和合生元三部分。 (1)益生菌: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 有益作用的微生物制剂。菌种主要来源于宿主正常
化肠源性内毒血症患者,推荐使用含双歧杆菌、乳 杆菌及肠球菌等制剂作为辅助治疗。同时预防肝硬 化自发性腹膜炎和肝硬化肝性脑病,改善肝性脑病 的临床症状起一定作用。
12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4、抗生素相关腹泻(AAD)
使用益生菌能有效减少 AAD 发病率,目前治疗 AAD 的益生菌主要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
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
肠道微生态与糖尿病、肥胖密切相关,肥胖患者
接受来自消瘦个体的肠道粪菌移植,胰岛素抵抗得 到了显著改善。
11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3、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细菌异位,引起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发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 等并发症。
微生态制剂可减少细菌以及内毒素生成,对肝硬
上反映人体的健康状态,当机体受到年龄、环境、 饮食、用药等因素影响时,就会引起肠道微生态 失衡。
3
肠道微生态失衡程度
(1)一度失衡(潜伏型微生态失衡):菌群组成 有变化,临床上无或仅有轻微表现,去除病因后 可自行恢复。
(2)二度失衡(局限微生态失衡):在临床上
可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表现,如慢性肠炎、慢性痢 疾等。
4
肠道微生态失衡程度
(3)三度失衡(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肠 道的原籍菌大部分被抑制,少数菌过度繁殖,多
发生在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
毒性药物、激素、射线照射后,或患者本身患有 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疾病。
5
对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诊断
(1)有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原发性疾病及病理因
素。 (2)临床表现:腹泻、腹胀、腹痛、腹部不适等。 (3)实验室依据:①粪便镜检球 / 杆菌比值(成人 参考值为 1:3)。②粪便菌群涂片或培养中,非正
2016年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 剂临床应用共识
1
前 言
人体肠道内栖息着约 1000 种以上的细菌,其总 数接近于 1013~1014 CFU。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 产物在人体内发挥生物屏障功能,参与免疫系统
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并对机体内多种生理代
谢起着重要作用。
2
前 言
人体肠道内有益菌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
进食患者,肠道内营养,鼻饲以保持肠道微生态平
衡十分重要,尽可能减少肠外营养。
17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3)合理应用微生态调节剂。
(4)粪菌移植治疗 (5)中医药在微生态失衡的防治方面也有许多积极
的作用。
18
谢 谢
19
菌、链球菌、肠球菌、芽胞杆菌等。
13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5、肠易激综合征(IBS)
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与 IBS 症状的产生和持续有 关,主要表现为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受损、大肠埃
希菌和肠球菌属数量增加、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
减少等。益生菌治疗 IBS 可以缓解腹胀、胃肠胀气,
一些菌株还可以缓解疼痛,尽量选取乳杆菌、双歧
定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对放化疗或围手术期患者
口服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 乳杆菌等益生菌,能有效保护结肠癌术后肠屏障功 能和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 ,并且口服益生 菌还能够起到降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作用。
16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8、微生态失衡的综合防治
(1)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可能的诱发因素,并减 少使用、慎用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药物(制酸剂、 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 (2)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营养不良状态。对不能
杆菌等人体原籍菌。
14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6、炎症性肠病(IBD) IBD 患者肠道中微生物种类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 枯草杆菌屎肠球菌群的治疗方法,对
于治疗炎症性肠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5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7、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共代谢途 径,影响宿主的代谢表型,和大肠癌的发生具有一
菌群中的生理性优势细菌、非常驻的共生菌和生理
性真菌。
7
治 疗
(2)益生元是一种不被上消化道消化的营养物质,直
达结肠能选择性刺激一种或数种生理性细菌生长增 殖,从而增进宿主健康的作用。益生元主要包括低
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木糖、
低聚半乳糖、水苏糖等数百种低聚糖类,以及抗性
淀粉。
(3)合生元是益生菌和益生元组成的制剂。
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某些乳酸
杆菌及双歧杆菌、酪酸梭菌等具有一定疗效。
10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代谢性疾病 肠道菌群在 NAFL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调节肠 道微生态有助于防治在 NAFLD ,在NAFLD动物模
型中添加益生菌 VSL#3,可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
8
治 疗
• 目前我国批准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主要有:(1)
乳杆菌属;(2)双歧杆菌属;(3)肠球菌属; (4)链球菌属;(5)芽胞杆菌属;(6)梭菌
属;(7)酵母菌属。
9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某些微生态调节剂可减轻或消除、根除HP引起的 不良反应,布拉氏酵母菌可提高HP根除率,降低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