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第一节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整理(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一、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和意义1、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1)文化是民族的根本和灵魂;(2)文化存,则民族存;文化亡,则民族亡。
(3)她能告诉你: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2、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1)中国文化不仅是东方文明的奇葩,而且还是世界文明的瑰宝;(2)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好比心灵的雾霾,会造成我们精神世界的浮躁、迷失、荒芜甚至幽暗。
3、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1)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2)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根本,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3)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
4、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质。
(1)传统文化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2)传统文化是理想,是道德,是价值,是精神,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3)缺乏民族文化滋养的人,是肤浅的,空心的,片面的,没有根基的,难以走远的。
5、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1)传承不是为了复古,继往是为了开来;(2)对文化的盲目自信和妄自菲薄都会种下苦果。
(3)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会叶茂。
二、文化的涵义1、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周易》:“物相杂,故曰文”。
物体的形状、线条、色彩相互交错就是“纹”。
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出十几种意义。
主要有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
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
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即文明,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
本意有三:一是变化,二是生化,三是造化。
《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的“化”即指变化。
《周易》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雌雄构精,于是生成各种动物及某些植物。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课件
第三,欧洲的君主专制在维护封建贵族利益 的同时,也鼓励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而中 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则极力维护农耕经济,压 制工商业发展。“重农抑商”发展农业,抑 制商业。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第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 间漫长; 第二,农耕经济基础稳定; 第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 第四,对人身控制严密。
绪 论
一、文化的涵义: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并由此逐渐 演化出许多引申意义: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 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其二,引申为古 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 彩。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 美、善、德行之义。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 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 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 “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第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 响 第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首先,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强烈的地域性, 不同地区的人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 观念。 其次,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也有很大 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 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第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第一,欧洲王权一开始就有一个宗教势力与之抗 衡,从古代埃及、罗马一直到中世纪,宗教势力 对王权形成巨大的冲击,而中国的神职人员只是 统治者的奴仆,宗教常常为统治者服务。因此, 中国的王权没有与之相抗衡的阻力,能够长期延 续。 第二,欧洲多元经济结构(尤其是工商业海上 贸易),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人们 的眼界开阔,民主意识强,因此冲击了王权专制, 而中国的农耕经济使专制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彩陶罐
白衣彩陶钵
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黑陶.flv
A、地区: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 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 时代文化。 B、命名: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 4350─3950年。 C、分布: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D、工艺:磨光黑陶,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 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南移原因和进程
• 秦汉统一:南北文化易于交流 • 汉晋:战乱频繁,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而江南战乱较少。
• 隋唐:经济重心南移 “苏杭熟、天下足”
总结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进程: 唐中期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 域,魏晋以来随着大批中原人口的南迁, 江南得到开发。唐安史之乱之后,江淮地 区成为重要的经济区,宋代以来,南方已 经取代北方成为经济中心。
龙山文化蛋壳陶高柄杯 龙山文化黑陶蛋壳罐
龙山文化早期蛋壳陶杯
河姆渡文化
A、命名: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B、分布: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
C、工艺:
• 骨器、干栏式建筑(河姆渡发现为最早) 、
农具大量使用耒耜、
耒耜 • 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工 具,起源甚早。 • 耜:为木制的铲状耕田工 具,西周时为人们普遍使 用 • 在铁器出现之后,木耒、 木耜也开始套上铁制的刃 口
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
• 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的军 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 “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汉书· 晁错传》) • “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 (桓宽《盐铁 论》)
3、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讲课稿).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主体1、时间早。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
神农氏,禹、公刘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同我妇子,磕彼南亩,田俊至喜”(《诗·豳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王世纪·击壤之歌》,即是其生动写照。
2、地域广。
黄河流域(粟作区)、长江流域(稻作区)3、生态适宜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
扁道之兴,自此始”。
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传》,依靠畜牧、狩猎为生。
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利则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建立起混一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王朝。
1、中原地区――农耕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但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2、西北地区――游牧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但他们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
中国文化概论_第二章
墨家
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 爱”、“尚同”、“尚贤”、“节用”、 “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 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 了思想的代言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阴阳家
战国时期的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 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 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名家(又称刑名家)
法家
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人物 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 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 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 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智力国 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 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 “势”结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 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分封制的实施有以下特点和意义
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 括商人在内的异族生存的权利; 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 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励历史创造力的制 度。
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P43)
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 不时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 某种“政道”的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 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 “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 层那样腐化。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还有它 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 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 了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 向的选择。
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内法 外儒,安抚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学的目的,是为 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元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 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不与民争利的言论 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以十分严重, 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治如脱缰之马般向更腐败的 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 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 是“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 频繁,汉家的“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渐传开来。 于是王莽利用这种说法,代竿建立新朝。但王莽是一个食 古不化的书呆子,他完全按照《周礼》治理国家,所行的 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无法生 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们议制度,以为礼制一定, 天下自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 汉建立后,像“尧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 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谁敢提起过。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②商周时期,我国的城市商贸易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已开 始使用货币。
中国是世。 《左传》、《国语》:当时有“羊肆”、“米市”。 ④战国:商业都市崛起
战国齐国
汉代城市布局
中国历史上几个商品经济发达 的时期,展示出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的高峰。
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在明清时期(十六、十七世纪以来),西方文明以突飞猛进之势发展, 出现了“近代化”运动,而中国却在农耕经济上原地踏步,明中叶始出 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倍受挫折,步履蹒跚,出现了迟滞状态。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 和东南沿海城市,大批破产农民流 入城镇,投入手工业作坊或矿井作 工成为领工资的工人。
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 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 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农不出则乏其食, 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 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 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太史公的《史记•货殖列 传》
• 食租地主对工商业生产有浓厚的兴趣 “乡落大姓,居货而贾者,数不可纪” 中国农耕经济扩充了内部活动空间
男耕女织,以织助耕,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家庭 小农业在经济中占主导
与此经济适应的政治体制:
→国家开始向个人生产者征税或劳役 (国家和个人)
土地私有化和个体家庭经济的成长,土地成为社会各阶层 猎取的目标。 →个体家庭经济逐渐分化为地主和农民 (地主阶层和农民阶层)
地主、自耕农、皇帝 这三种力量的平衡与失衡是造成周期性治乱的原因所在。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合
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 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1、游牧民族的特点
• 繁衍生存在中国西北部地区,剽悍善战,世代逐水草迁徙, 依赖畜牧、狩猎为生。常南下劫掠,给中原农耕民族造成 很大威胁,甚至可乘势入主中原,建立混一游牧区和农耕 区的王朝。 • “逐水草而居,毋城郭常处耕田之外。” (《史记· 匈奴 传》) • “利则进,不利则退。” (《史记· 匈奴传》)
中国文化概论pp2
二、华夏文明的形成
夏是我国第一个王朝,继传17代,历时430 年。上(尚)忠”是夏的特点。历史学家宋镇 豪说:“河南登封告成镇王城岗城址,据说是 ‘禹都阳城’所在。勇于与洪水搏斗,在大地 上开辟生存空间的实干精神,是夏族尚忠文化 的基本精神气质。
二、华夏文明的形成
商自汤受命至纣,历时554年。商以盘庚迁 殷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都城多迁移,已 为考古发现所证实。盘庚迁殷后,在河南北部 安阳平原建立起政治中心,由此迅速走向强大, 在武丁时期达到鼎盛。
三、春秋战国的纷争与交融
公元前771年,西周的最后一代王幽王被犬戎所 杀,西周结束。第二年,周平王率众迁都洛邑,开始 了历时500余年的东周时代。以公元前476年为界,东 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前后两期。民力发育激发出的思 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其宝贵的部分。百家争鸣横 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
三、佛教的传播
2.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
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有南北之分。在南朝, 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皇帝佞佛 以梁武帝为最甚,他曾经四次出家,大臣每次都用 巨资把他赎回,这样的行径陈后主也有过。此外, 齐代的竟陵王萧子显,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陈郡 谢氏、庐江何氏等,都崇奉佛法。
三、佛教的传播
3.佛教对南北朝社会、文化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大规模流传,必然与中国固有的社 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在北朝是寺院经 济妨碍国家利益,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有沙 门是否应向王者致敬之争,黑白论之争,神灭神不灭 之争以及夷夏之争等。通观当时的争议,调和论是主 流;重佛抑儒的倾向也是明显的。
四、民族大融合
(二)南北对峙的格局
南北对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历史 上的南北对峙与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有密切的 关系,多体现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南方汉人政权 之间的对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存在东晋、南 朝与北方十六国、北朝的对峙格局,其中以刘宋与 北魏的对峙最为典型。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法家理论
法家学术的思想内容
法令、 法:法令、法制 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政治手段) 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政治手段) 国君的地位与权力。 势:国君的地位与权力。
法家的学派特征
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 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 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 为师” 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儒家——孟子思想 孟子思想 儒家
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 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 民本思想是孟子的主要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是孟子的主要政治思想。 提倡重仁义而轻功利。 提倡重仁义而轻功利。 性善说:人生来而固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 性善说:人生来而固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
儒家——荀子思想 荀子思想 儒家
第三节 魏晋玄学
正始玄学
“无”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存在的根据。道为 无 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存在的根据。 它是无形的,又是不固定的, 无,它是无形的,又是不固定的,不可言说 它不同于万有的实际存在。 的,它不同于万有的实际存在。有形体的事 物对于无形的本体说来只能是第二性的。 物对于无形的本体说来只能是第二性的。 自然为本,名教是末,名教出于自然。 自然为本,名教是末,名教出于自然。 关于“ 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于“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
乾嘉汉学
原因: 原因:
实学提倡的考释实证、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的推动 实学提倡的考释实证、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的推动. 清朝的文化专制。 清朝的文化专制。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绪论·第一节
制度文化指人类依据一定的思
想观念建立起来的国家根本制度,如经 牵手舞蹈盆(青海大通上孙家) 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 度、婚姻制度等,还包括社会组织机构和工作部门的设置形式及其结构 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规章、条例等。
行为文化是在制度文化影响下长期形成的民族的、地域的风俗
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和节庆典礼等。这种行为文化从属于一定文 化体系,往往超越制度文化的变更而更具有历史性。
对文化的分层理解
第二个层次:精神文化 主张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 造性成果,并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 体性成果。我国学者多注意到了文化含义的广 狭之分,认为广义的文化应该包括物质、制度、 精神心理等所有范畴,狭义的文化则应指精神 文化的创造与成果。英国学者泰勒的文化定义 就倾向于精神方面的界说。
三、文化的功能
记录功能
当文字还没有出现时,人们就通过 口头语言,将经验、知识、观念口耳授 受,代代相传。各民族的文学几乎都是 在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认知功能
人类的认识过程总是受到文化现象的制约和 规范的。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不断积累经验,改 进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 逐渐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认识世 界的。人们还通过文化,不断改进已有的物质认 识工具,并创造出新的物质认识工具,从而使自 己认识的能力不断扩大和深入,质量不断提高, 速度不断加快。
穆勒来埃尔
中国学者如是说
著名学者钱穆主张: 文化即是人类生活的大整 体, 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 是 “ 文化 ”。 国学大师梁漱溟认为: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 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 济、 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同时 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因不同的生活 方式而拥有不同的文化。文化是自 然的人化,人的文化化,是离开动 物本能的人的思想和创造的集合。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张岱年绪论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文:五色交错的纹理。
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
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
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
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
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
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
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3、文化的结构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z 第一,人对物的问题。
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z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
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z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
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5、文化的几个特点(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z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z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
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z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z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z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z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1-4章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绪论一、文化的涵义:1、“文”的含义《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
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
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
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文”与“化”并联使用(但不是一个整词)最早见于《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牛津词典》把1510年作为文化的精神、人文用法在英语首次出现的日期。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原始文化》,对狭义文化提出最经典解说。
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自然的人化,也即人化自然是文化的本质。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一)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文化体系的构成有三层说、四层说、五层说、六层说等二层: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着重介绍四层说四层说是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来分层的1、物态文化层2、制度文化层3、行为文化层4、心态文化层(二)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三、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二)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方法第一,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第一节
百家文化的影响
从思想的原创意义出发, 该期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 极其重要的思想的诞生和发展 时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 本的特色和命题——天人合 一,二是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 民本思想。中华文化的发展脉 络和总体特征都与这两个文化 主题密切相关。
士的崛起
士崛起的条件
1.生产力提高导致脑力劳动和体 力劳动的分工,使大批 “不耕而 食”的士人产生成为可能;
2.春秋战国时诸侯为了稳固统 治,确立霸主地位,想方设法招揽 人才的政治环境,给士人施展才 智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3.士人试图凭借个人思想和才华求取稳固的生活保障,改善社会地 位。他们中有武士、卿大夫的家臣、自由职业者、部分旧贵族及其子弟 和出身低微的庶民。
[资料解释] 《周易》由卦象符号和文字两部分组成。其中,卦象由乾、坤、震、巽、坎、离、艮、兑8个符 号组成,文字部分包括卦名、爻名、卦辞、爻辞、用辞。卦名是64个易卦名称,爻名是每卦6爻的名 称,而卦辞是64个易卦下的解释文字,爻辞则是卦名之下的384个爻名的解释文字。
轴心时代
德德国国哲 学学家家雅 斯斯贝贝尔尔斯斯认认为为: ““以以公公元元前前 550000年年为为中中心心————从从公公元元前前880000年年到到公公元元前前220000 年年 — —人人类类的的精精神神基基础础同同时时地或或独独立立地地在在中中国国、、 印度度、、波波斯斯、、巴巴勒勒斯斯坦坦和和希希腊腊开开始始奠奠定定。。直直到到今 今天天人人类类仍仍然然附附着着在在这这种种基基础础上。。…………在在公公元元前前 880000年年到到公公元元前前220000年年间间所所发发生生的的精精神神过过程程,,似似 乎乎建建立立了了这这样样一一个个轴轴心心。。此此时时,,我我们们今今日日生生活活 中中的的人人开开始始这这样一样个一轴个心轴。心此。时,此我时们,今我日们生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及第一章样本,完整版11页)王宁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第三节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得失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第四节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第五节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第二节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第三节中国的民族科技文化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第二节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第二节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第三节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第四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第五节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第六节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第一节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第二节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第三节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文化事象第七章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第一节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第二节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第三节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趋势与时代规范第四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绪论“文化”名称的来源。
(1)关于“文”的解释: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中国文化概论(1-11)章
绪论◆本章序号及其名称绪论◆本章学习目标了解:“文化”的含义,文化学兴起的原因,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文化”的含义,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绪论一、“文化”界说1、“文”的含义2、“化”的含义3、“文化”的本义:文治教化,以文教化。
4、文化学兴起的原因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文化⑴含义⑵结构物态文化层(衣食住行)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民风、民俗)心态文化层2、狭义文化3、二者关系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2、中华民族是这个文化的创造主体3、中国文化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现实意义2、方法◆思考题及答案1、“文”和“化”的意思是什么?(参考课本P1)2、西方各民族语文中文化的本义是什么?(答案:拉丁文CULTURA,原形为动词,有耕种、居住之义。
由栽培、种植之义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
)3、文化学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参考课本P3)4、什么叫广义文化?(参考课本P4、P5)5、什么叫狭义文化?(参考课本P7)6、学习中国文化有什么现实意义?(参考课本P10、P11)上编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本章序号及其名称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本章学习目标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本章重点、难点中国历代的政区名称沿革,民族,人口。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1、地理环境的含义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2、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决定作用3、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1、中国地理环境的优越之处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产生农业文明2、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地理位置看,中国地理环境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延续。
中国文化概论 第2章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教学内容
• 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 因 •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隋唐以前,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 到较高的水平。
13一殷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殷商西周时期属于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14二东周之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和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建立土地私15自东周以后至清代基本上都是每个家庭内男耕女织以织助耕或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16东周以后直到清代封建的土地私有化和家庭个体生产经营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吸收 外域 的文 化: 佛教 中国 化
•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中国农耕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的基本特 点,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所谓凝重性,就是稳重有余,灵活不足, 开放不足,保守有余。
• 敬德保民、民为邦本思想 • 儒家——仁为核心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平均主义思想:农民反抗压迫的思想 武器;加剧了中国历史稳定与动乱的 恶性循环
• 原因之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 济发展的箝制。
• 基础:小农经济 • 上层建筑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长 期持续性 • 庞大的官僚体系——阻碍经济发展
• 经济剥削: • 大量的专职官吏和军队——赋税、徭 役、兵役 • 重农抑商观念——工商业经济受剥削 • 知识分子思维模式——保守、怀古, 言必三代 • 怀念三代的井田制度和力耕自足的生 活
•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负面的影响。 • 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 向上的方面,又要看到它消极颓废落后的 一面。
大学公共课《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诗 经》
(二)传诗
三家诗
四家诗
齐诗辕固
鲁诗申培
韩诗韩婴 毛诗毛亨、毛苌
点 校 毛 诗 插 图
宋 监 本 纂 图 互 注
四、《诗经》的体制
《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 雅、颂三类 。
风、雅、颂表明创作时的音乐属性,
表明它是用哪一种音乐唱出来的。
“风、雅、颂”释义
1、 “风”是乐调的意思
【原文】 【译文】
猗与那与,
置我鞉鼓。 奏鼓简简, 衎我烈祖。 汤孙奏假,
啊,众多啊,
摆设起我的摇鼓、大鼓。 敲鼓咚咚响亮, 取悦我伟大的先祖。 汤的后代献乐降神,
绥我思成。
安定我对太平的祈求。
鞉鼓渊渊,
摇鼓、大鼓彭彭擂动,
嘒嘒管声。
既和且平, 依我磬声。 於赫汤孙, 穆穆厥声。
C、“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
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 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 周之盛至幽、厉之缺。”
三、《诗经》的使用与流传
(一)用诗
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 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
首章述姜嫄禋祀之祥, 二章述后稷降生之易,
三章述其生而见弃之事,
四章述其幼而种植之志, 五章述其教稼穑而后封, 六章述其降嘉种而肇祀, 七章备言后稷祭祀之诚,
八章备言周人尊祖配天之义,以终前章之意。
二、农事诗
写劳动的艰辛(《豳风 · 七月》)用物候 形象地表现季节更替的抽象概念,表达方式 独特而生动。 劳动的愉悦( 《周南·芣苢》)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第一节课件
老子出关图(左上)
老子悟道图(右下)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第一节
庄子(前360?—前280?),名周,与孟子同时,家境贫穷,身居
庄子学说 陋巷,织屦为生,任过漆园吏,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现存 《庄 子》33篇,其中内篇7篇为庄周自作,外篇或以为后学所作。
庄子 “学无所不窥 ,然其要本归 于老子之言 ”,其思想从老子发展而 来,在本体论和道与物的关系方面有 进一步的发展 。他否认事物有质的规 定性和可知性 ,认为“道”是先于天地 而生的“非物”,事物的大小、长短、贵 贱、美丑等差别性都是不存在的 ,提 出“齐是非”、“齐万物”,乃至“齐物我” 的主张 ,宣扬 “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
[[[明明明]]]仇仇仇仇英英英英《·《·仙仙仙仙山山山山楼楼楼楼阁阁阁阁图图图图》》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第一节
老子学说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属河南鹿邑)人,道家学 派创始人,曾在周王朝藏书室任职,掌管史册典籍,50岁后离周赴秦,在秦
国函谷隐居,著《道德经》。
老子通过著述《道德经》,表达他“小国寡民”的 社会理想,其最高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首先提出道为“万物之宗”的 思想,把“道”看成是无形无名的形而上本体和总规律, 贯穿于天地人的始终。关于道的内涵,首先在于“无”与 “有”的统一。“无”是抽象的,是无名,不是无存,为万 物的本原,具备成长的潜能。 其次在于“恒”与“变”的统一。 道为万物的本原和总规律, 是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联系, 而万物的形成完全是自然 流变的结果。其三在于“无为” 与“自化”的统一。道的本性
王力版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一二节
“西域”的开通
• 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 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 • 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 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 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 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 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 • 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 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 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 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 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3、边地民族的内附
• “四海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西周以 来就已成就的国家观念。 • 对异族采取两种手段: • 打击——敌对的异族远迁 • 安抚——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匈奴和羌人
二、王朝政治的新格局
• 1、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汉景帝时以 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 “七国之乱” 标志着分封诸侯做法的彻底过时。(P53) • 西周:分封制 • 秦朝:郡县制 • 汉高祖——汉景帝:分封制 • 此后:郡县制
一、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
• 1、旧石器时代 P34 • 2、新石器时代 P34-35 • 时间: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 4000年左右 • 特征 特征: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 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现、 氏族制度的形成
新石器时代
• 新石器文化的分布: (1)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 (2)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 • (3)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 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 龙山文化时期 • 三大文(明)化成就:农业、制陶和 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第二节
秦汉: 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完整word版)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版)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一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廨物馆里的陈列品, 传纽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貝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1黄河中卜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垠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纽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丁•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凿和磨制骨器,制作技术非常高超,房址、墓葬、
窖坑较为齐全,丧葬以仰卧伸直为主,
普遍有随葬獐
连栅纹镂孔器座
牙的习俗,用
猪作为陪葬以显示财富,是父系
社会的重要遗存,与龙山文化关
系极为密切。
花瓣纹钵 红陶彩绘 江苏邳县大墩子出土
氏族社会的文化
氏族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基本经济单位和生活群 体。根据男女在氏族中的生产地位的变化分为母系氏 族和父系氏族两个连续的阶段,其存在与考古学上的 新石器时代的前后两个时期相一致。氏族文化的重要 内容是原始崇拜,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生 殖崇拜。
第二章 文律运周 日新其业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 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 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 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大学》 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 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 旧则滞;物之理也。
——康有为
传统文化发展概说
大汶口文化是河岱文化区的代表,其始祖
是伏羲氏,其地古称东夷,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
的文化典型,最早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村,文化
遗址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具,主要
生产陶器,器型分为彩陶、红陶、白陶、灰陶和黑
陶,特别是彩陶器皿的花纹多为几何形,精细匀
称,图案规整。生产工具有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锛、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就像中华 民族悠久的历史一样,既不是直线式的 一直向前,也很难说是螺旋式的上升。 其间的萌芽、发展、断裂、传承、变革 和进步的过程极其复杂。但总的说来, 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 文化还是朝着日臻完善和定型的成熟方 向前进,并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 主,同时又具有儒道互补特色的文化
从社会形态看,当时已
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私有 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 级社会门槛。
龙山文化白陶鬶
龙山文化透雕蟠龙玉佩
河姆渡文化
最早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江汉文化 区的代表,距今时间约为7 000年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中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
文化,是古籍称古苗族和蛮族的主要栖居地,江汉文 化区的代表。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狩猎和采集,
世界上最早的三种文字符号:埃及 的圣书体、苏美尔人和古巴比伦人楔形 文字和中国汉文字中,只有汉字依然保 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河南三门峽上村岭周代 虢国墓人形组玉饰出土时情形
礼乐制度
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封诸侯,建同姓” 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的属国。武王 死后周公辅政,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提出“制礼 作乐”,即依照后来孔子所言“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的方式总结、完善,依古代乐队规模和 顺序 ,把王朝内部结构,按照 “礼” 、“乐” 设定 的关系等级进行排列,较为系统地建立了一套 制度,逐渐发展成一种有效的治国方式。
《周易》
相传为周文王所作,实际应是西周前期 巫史在大量筮辞基础上,经集体整理、编排创 制的占筮之书,属早期宗教神学著作,商晚期 甲骨、青铜器和陶器上记爻刻划符号是其前 身,由卦象符号和文字两部分组成,运用阴阳 观念对诸符号经过系统排列组合,用以预测和 解释世界万象和人类社会的复杂变化,其中所 蕴涵的观物取象、阴阳交感、相互联系和对立 统一等观念充满辩证思想,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程发挥重大作 用,对后世儒道文化及中国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鹳鱼石斧图彩
半坡人面鱼纹盆
船型彩陶壶
青海柳湾波纹彩陶壶 青海上孙家村舞蹈彩盆
龙山文化
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 遗存。因1928年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 崖发现而命名,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山东、河南、 陕西、山西等地。
这个时期生产工具的数量及 种类均大为增长,快轮制陶 技术比较普遍,大大提高了 生产效率。同时,占卜等巫 术活动亦较为盛行。
体系。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每一个历史阶 段都有自 己清晰的特点和个性,这些特点和 个性相互作用、彼此融合、共同促进,从而使 中华文化在不断积淀和变革的基础上完成了自 己灿烂辉煌的发展史。
第一节 先秦:中国文化的萌发与争鸣
氏族公社时期的三大文化区
以文化人类学的视域,中华 民族始祖按地域分布可分为黄河中 上游的河洛文化区、长江中下游的 江汉文化区和黄淮之间河岱文化区 三处。
远古岩画·自然崇拜 (左图)
生殖崇拜
青海热贡“於菟”舞蹈表演·图腾崇拜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
河南安阳 “殷墟”发现 距今4 000余年前的甲骨文
夏商周是我国著名的青铜文化时期,也被看作是
中国文明时代的肇始。此期最重要的文化事件就是文 字的产生。史学界认为真正的汉文字出现在商代,以 今天发现用于占卜风雨天气、出行吉凶、祭祀征伐、生 育疾病、狩猎收成等的殷人甲骨文为标志,甲骨文单 字4 500个左右,且可成词组句,意思表达完整准确, 结构上已有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 六种类型,为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夏商周还是贯 穿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形成期。
遗址中发现了稻谷、谷壳,大量的动植物遗存,经过加 工的骨耜、陶器、玉器,以及干阑式房屋、水井,房屋 与中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史前房屋有着明显的不同, 且已经形成了大小各异的村落,榫卯、织席等技术十分 娴熟,社会经济活跃。
骨耜
干阑式房屋复原图
猪纹钵陶器
苇席残片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4 300~2 000年
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
锯齿刃石镰
鞋底形石磨盘与石磨棒Fra bibliotek七音孔骨笛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时间距今为6 000~7 000年
黄河流域影响最大的一种新石器文化,首次发现
于河南省渑池仰韶村。经考古研究,仰韶文化以黄河中 游为中心,分布十分广阔,各遗址大量文化遗存的陶器 制造、纺织制衣、绘画雕塑、文字历法、宫室营建已达 到相当高的水平,与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炎黄时代的文明 创造完全吻合,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时代从繁荣到衰落 各个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时间延续长达2 000 年,是中华原始文化的核心,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源 头。
河洛文化区是中华文化主
要起源地,其始祖称烈山氏,其后 有炎帝和黄帝两大氏族部落首领结 盟,号称华夏,约生活在距今六千 至八千年间,考古学上定位的裴李 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其 代表。
北京延庆炎黄纪念馆浮雕壁画
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时间距今8 000~7 000年
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1977 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主要分布在 河南省境内。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种植粟等作物,有比较原始的陶业,磨制带 锯齿石镰、石锄、鞋底形石磨盘与石磨棒等 原始农具。住房是方形与圆形的半地穴式建 筑,有用于储藏的圆形窖穴,居民死后葬于 公共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