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三门县滨海新城产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三门县滨海新城产业发展规划

三门县滨海新城产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前言

第壹部分规划依据、目的及背景第二部分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

第三部分产业发展规划

第四部分支撑服务体系

前言

三门,位于浙东沿海三门湾畔,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东濒三门湾,南接临海,西枕天台,北邻宁海。大陆海岸线长167km,海域约481.7平方km。全县总面积为1510平方km,辖10镇4乡,总人口40万。

三门是连接宁波、温州的大陆桥,为长三角经济区南翼,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宁波机场、黄岩机场、北仑港、海门港距县城均于100km之内;甬台温、上三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04国道、甬临省道、台州沿海大通道交汇境内;健跳港为天然深水良港,常年不淤,为省定台轮停泊点,健跳港区是台州港六大港区之壹。

改革开放以来,三门人民凭着永不屈服、敢闯敢拼的精神,于资源相对缺乏、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艰苦创业、奋力拼搏,走出了壹条具有三门特色的工业兴县的道路。2003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9000余家,其中国有和500万元之上工业企业为68家;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8亿元,其中国有及500万元之上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6.2亿元;已经形成了橡胶、机电、化工、工艺品等四大支柱行业。1978年~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GDP 万元。

当前,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动,三门经济社会发展正面

临众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滨海新城建设,是三门于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三港三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滨海新城,是三门于新形势下贯彻中央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崛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先进位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温台沿海产业带的战略安排、实现台州区域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据滨海新城建设要求,特编制本规划,主要提出关于区块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本规划范围为三门滨海新城,主要由东部珠游溪北侧用地、晏站涂围垦工程及花鼓漫岛构成,规划总用地3057.5万㎡。规划基准年为2004年,根据开发时序,近期为2005~2010年,中期为2011~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规划以近中期为主。

第壹部分规划依据、目的及背景

壹、规划依据

1、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

2、台州市生产力布局规划(送审稿)

3、《台州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

4、台州市五大主导行业发展规划

二、规划目的

(壹)确立滨海新城的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建成三门城市东扩的综合发展区,全县生产力布局的中心区块,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组成,未来的三门滨海新城。

(二)确立滨海新城于全市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1、三门乃至台州沿海城市和产业带的重要组成。

2、近中期作为三门县城东扩的重要功能区,远期为三门县城至六敖、健跳城市组合创造条件,构筑滨海城市新区。

3、形成三门湾资源保护和开发及华东电力城建设的综合服务和配套基地。

4、满足三门县城功能提升过程中的各项设施用地和产业用地需求,成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区块。

(三)确立滨海新城产业发展的重点

滨海新城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工业为主导,三产联动发展。

三、规划背景

(壹)宏观区域经济发展背景

1、国际: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持续推进,跨国XX公司加大了对我国的战略性投资,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跨国资本流动不断加剧,国际产业结构面临新壹轮的分工调整。中国是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的发展中大国,有着快速发展的市场容量和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和工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是世界制造业转移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地。台州

把握这种趋势,能够更广范围地分享国际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机会,改造提升传统集群经济,拓展新兴产业,提升价值链,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国际贸易磨擦、国际油价走势、美元走势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壹定影响,使资源依赖外部、产品以低端为主、自主创新能力有限的台州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

2、国内: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进入了产业加快升级、城市化加快推进、生产和生活加快转型的新阶段。这为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随着我国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形成了以住宅、汽车及装备工业、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的主导产业,这将为台州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重点地开拓临港重化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也面临着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以及由此带来的能源、交通全面紧张、环境污染加剧以及壹些历史原因形成的矛盾激化等问题。和此同时,随国家致力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推进国内区域的平衡发展,壹些逐步成长的中西部低成本制造业将对台州现有产业的市场份额构成越来越严重的挑战,也促使劳动力、土地、水等要素供给成本上升的台州资本外流。因此有效降低发展成本、实现结构的持续升级是台州今后的必由之路。

3、长三角和省内:之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壹体化步伐显著加快,跨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超大规模的产

业集群有望形成,中心城市于区域经济发展和重组中的地位日益强化,服务业于制造业之后急迫跟进,且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外来资本和当地资本的“联手游戏”逐步展开。于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浙江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呈现出速度较快、活力较强、效益较高的特征。省委、省政府将紧紧围绕推进“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于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构筑和谐社会。但作为资源小省,浙江于经济发展中的生产要素资源约束问题尤为突出,其中能源、土地和人才的短缺将于较长时期内成为制约浙江经济增长的瓶颈。这壹系列的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台州夯实基础设施,“翻山越海”,更好地将本地经济和产业融入到长三角中去,分享集群效益和规模经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支撑制造业的升级;降低发展成本演就外来资本和当地民营资本的“联手好戏”

4、台州周边地区:处于甬台温这条浙江“黄金海岸”中部的台州,其南北温州、宁波的发展势头强劲。今后壹个时期台州和宁波、温州的关系将更加紧密。

通过基础设施、产业关联和城市功能三个方面,台州和宁波将呈现更加密切的关系。随着杭州跨海大桥的建成,宁波将成为联系台州和上海的必经之路;随着洋山港建设、宁波—舟山港口壹体化,将强化宁波港对台州的辐射;随着宁波北仑港地区开发程度的提高,穿山半岛东南部至象山等沿海地区将成为今后宁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