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士康事件谈企业员工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富士康事件谈企业员工关怀
[摘要]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不引人深思。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竟然有愈演愈烈之势。由于企业缺乏了对于员工的人文关怀,才会导致这样管理危机的出现。富士康事件将会给整个社会敲响警钟,人文关怀将会深入人心,人性化管理将不再流于口头,最终此类管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将会减少乃至消除。
[关键词]人文关怀人力资源管理遏制
[引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业内外人士开始关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于是,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不引人深思。
富士康的员工连续跳楼事件是2010年的热点事件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富士康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现代职场生活的残酷,充满了高强度的压力和竞争,员工身在其中,其实是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挑战。富士康公司对员工实行严格管理的同时,有没有对员工进行人文关怀,员工的个人价值和选择有没有得到尊重,严格的管理制度与员工身心安全有没有有机结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富士康集团的管理模式
“爱心、信心、决心”是富士康集团的经营理念,“融合、责任、进步”是富士康集团的从业精神,“长期、稳定、发展、科技、国际”是富士康集团的成长定位,“辛勤工作、负责任、团结合作且资源共享、有贡献就有所得”是富士康集团的文化特征,“速度、品质、技术、弹性、成本”是富士康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打开富士康集团的网页,文体活动是富士康集团人文环境的一个亮点,社会及环境责任年报是富士康集团回报社会的功德表,以优于劳动合同法的条款与全员签订劳动合同是富士康集团守法经营的见证。
这些文化理念、物质条件、人文关怀看起来是很丰富和诱人的,然而只是富
士康企业自身觉得制度很完善,很完美就算劳动监察部门检查也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在面对连续员工跳楼事件的时候声称将不计成本在厂区搭建“天网、地网、隐形网”三网,确保员工身心安全,不会发生下个案例然而言犹在耳但又一个生命又消逝了事实证明物化的方式无法起到保障的作用。富士康集团的管理措施证明了公司完全是将员工作为物化的劳动力来对待的,几乎谈不到以人为本的观念,他们追求只是集团的“业绩”,视员工为流水线上的单纯工具,进入集团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工作,为了赚钱。
二、人文关怀缺失的危险性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即人性化管理,是近些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趋势。人性化管理的出发点和宗旨都在于人本身的价值受到普遍关注,人的尊严必须得到保证,人的利益必须得到尊重和切实的维护。也可以说,人性化管理,实质上就是长期以来人文主义思潮的必然结果,是人道主义在企业管理中最为直接的体现。
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人文关怀即人性化管理明显的好处是减少了规章制度的冰冷和强制色彩,将会有不小的积极作用。如密切劳资关系,降低管理成本,强化员工的归属感而激发其奉献精神等。假如人力资源管理只是关注人力资源的经济效益,片面强调员工的奉献精神,动辄以规章制度来衡量员工的行为,或以罚款、克扣工资薪金甚至以开除相威胁,就必然强化员工和企业之间的隔膜和疏离感,甚至造成双方的恶性对立。当雇佣被雇佣的关系成为双方劳资关系的突出表现,双方只是在劳动与报酬问题上纠缠,有多少报酬就付出多少劳动,付出多少劳动得到多少报酬,报酬多就多干,报酬少就少干甚至不干。也就是双方仅仅是金钱与劳动的交易关系。由于彼此利益的差别造成立场的巨大差异——员工想的是多拿钱少干活,企业希望的是员工多干活而少拿钱。从而造成双方的博弈中,员工自身价值难以充分发挥,企业又要增加防止员工偷懒、怠工等欺骗
行为或者有意无意的破坏行为,从而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易于发生劳资纠纷,影响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正常秩序和有序运行。
富士康公司在系列坠楼事件后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诸如从五台山请来高僧做法事,建立相关的员工行为干预机制和从招工方面下功夫,招收彼此相互熟悉的同乡等。但遗憾的是,除去高僧做法外的措施或许会有一定的防范作用,但仅凭这些就希望从根本上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其原因在于企业并未深刻认识到这些系列事件的发生背后隐藏的巨大秘密,就是人文关怀的缺失。如果富士康不能从根本补上人文关怀这一课,如果其他企业不能从中吸取教训,类似的事件不会就此绝迹。企业在事后支付的巨额抚恤金以及为此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智力成本必将成为企业摆脱不了的噩梦。
三、人文关怀的重要表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员工的人文关怀并不局限于具体管理中管理的方式方法问题,还可以在诸多方面有其表现:
首先,管理思想中必须有以人为本的基础理念。如果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心目中只有赚钱盈利的目的,缺乏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为基础,就只会有资本家对于劳工的残酷盘剥和无休止的压榨,不会有对于员工宽宏大度和真正的人性化管理,也就根本谈不上对于员工的人文关怀。
第二,管理者要有平等待人的亲和态度。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必须将员工当做无论法律上还是人格上都具有和自己平等的地位的人,这样才可能和员工形成相对融洽的关系。假如所有者或管理者内心深处将员工当做是手下的苦力,或者是卖力气挣饭吃的乞食者,当然不可能从深层次实现对于员工人格的基本尊重,甚至完全可能将员工视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婢,自己高高在上,无视员工的基本人权,也不会有所谓的人文关怀。相反,由于所有者或管理者这样的态度,造成劳资关系紧张,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敌对,甚至酿成较为严重的内
部冲突,造成企业力量的严重内耗。
第三,管理行为中,要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放在合情合理并且合法的框架内。无论何种性质的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都是必然的选择,也是企业生存之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利润的存在将使企业具有一定的抗御自然或市场风险的能力,起码也是对企业拥有权利的人们办企业的初衷。但是,企业利润的实现不仅需要权利人的艰辛努力,也与企业员工的踏实工作密不可分。也就是说,仅凭企业主的个体家庭甚至家族力量,恐难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必须有众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为其贡献力量,方有可能。由此,企业利益就不单纯是企业主的自身利益那么简单了,还需全面衡量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各种力量所应得的利益,其中员工利益自然是其关键的环节之一。
在企业利润分配问题上,分配的具体比例和方式应该更加符合人性化的要求。也就是说,利益分配要实现相对公平合理,而公平合理或许不能完全概括人性化管理或者人文关怀的全部内涵,我们可以用分配的合情合理并且合法来体现。其中既要考虑资本、智力和科技因素,也应该考虑众多员工不起眼的具体和个别劳动的重要性。在这里,我们甚至可以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人力都是企业的资源,每个个体的劳动都有其自身的固有价值。因此,利益分配就要综合考虑,起码的、更具有操作性的原则就是:为人要厚道,办企业也应该是这样,不能只顾个人利益,应让所有作出贡献的员工劳有所得,甚至可以更加优厚。
第四,对于员工健康的关注将是人文关怀的重中之重。员工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健康。对此的关怀,将具有出人意料的神奇效果。起码,可以令员工得到受关注的感觉,可以使其主动挖掘自身潜力,降低对企业的不信任感和隔阂的距离感,甚至产生亲如一家的归属感。自然,员工生病、生日、个人大事等就是企业进行感情投资的最佳时机。不过,员工的身心健康也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着莫大的关系。假如企业里,员工经常加班、甚至连续加夜班,长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