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文化]浅谈高校交通安全文化的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交通安全文化的构建
摘要本文指出应探析新时期高校交通安全文化的基本内涵及新时期高校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着力探寻建设路径和着力点,带动高校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提高其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交通安全文化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校平安校园的创建。
关键词交通安全文化安全教育平安校园
作者简介:郭薇薇,中北大学安全保卫部教育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安全教育;成俊杰,中北大学安全保卫部交通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安全教育;杨正民,中北大学安全保卫部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安全教育。
一、引言
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间接地告诉我们事故与安全的辩证关系。随着中国的崛起、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生呈现的新特点,高校能否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符合时代的特征、先进文化的要求和学生的合理诉求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期的安全,而且对其一生平安具有重要和积极的影响。徐德蜀研究员曾提出,倡导、弘扬、建设安全文化是预防或减少事故和防灾减灾的根本途径。高校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而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示范性、辐射性,对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二、交通文化的基本内涵
李振福等学者认为,交通文化应该从物质形态、社会规范、行为方式和精神观念四个层面理解。
物质形态层面为表层文化,指交通文化的基本实体,主要包括交通工具等硬件设施。
社会规范层面为里层文化,指交通文化的生态机制,主要包括交通管理制度。
行为方式层面为中间层文化,是交通文化的自约机制,主要包括意识和习惯,是交通文明程度的标志。
精神观念层面为核心层文化,指交通文化的价值理念,主要包括交通行业宏观纲性理念和微观指导性理念。
现阶段,闯红灯、酒驾、超载、疲劳驾驶等不文明交通行为甚至违法行为,无不反映出人们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素养不高等问题。加强大学校园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有效发挥教育
导向、怡情陶冶、约束规范等作用,虽算不上是源头抓起,但起码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是重要的补课方式,有助于良好交通行为的养成。
三、高校建设交通安全文化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建设交通安全文化,对于提高师生交通安全意识、交通事故中自救自护能力、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和创建平安校园的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建设交通安全文化是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需要
校园安全文化是高校广大师生在教学、科研、试验实践中,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保证活动安全的制度升华。校园交通安全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也体现了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它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改变被动灌输到主动接受,再到潜移默化。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然离不开校园交通安全文化的建设。
(二)高校建设交通安全文化是创建平安校园的需要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高校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将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伴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转换、改变与震荡,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社会的动荡。
要把高校建成和谐平安、崇德尚能、环境优美、充满生机的党和国家放心、人民满意的高等学府,高校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重要一环,也是平安校园建设的最基本要求。近些年,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办学规模扩大,校办人员增多,交通工具增加,一校区变成多个校区,校区之间的往来与社会大交通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再加上大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社会文明程度不高,交通安全隐患骤增。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建平安校园,必须高度重视校园交通的发展和其文化的建设,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高校应该以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为核心,将交通安全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放假离校、返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实习或寻找工作等各个出行环节,深入到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每个细节。加大交通法学习、宣传力度,组织交通安全常识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三)高校建设交通安全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需要
人的交通行为是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和道德素养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同样,一个学校的交通文明程度,集中反映出这个学校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行为方式。要提高校园文明风貌,提升师生德育素质,培养师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就需要大力建设校园交通安全文化,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共同打造文明交通、和谐交通的“交通社会”。
四、高校建设交通安全文化的实践思考
学校文化有着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层次需要不同的措施。与学校文化相通,高校交通安全文化的建设也需要不同的措施。
(一)坚持群众路线是高校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理念保证
校园交通立足学校,服务师生。不同时代的师生员工都有不同的时代呼声。坚持群众路线,准确把握师生的新期待,深入师生,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心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切实解决校园交通问题,为师生出行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交通环境。同样,以人为本,加强交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引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是广大师生员工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只有从广大师生对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为他们保驾护航,建设平安校园。(二)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想保
证
人的行为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决定着其行为的方式和内容。高校交通状况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具体地说,高校交通安全一方面取决于高校领导对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高校师生员工对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只有领导重视,师生员工在意,才能建设和谐的交通安全文化。
(三)完善设施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保证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交通规则建立在硬件基础上,只有合理完善的交通设施,才会有合理的交通规则,才能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从而保证师生文明出行,创建和谐的校园交通,打造和谐的校园交通安全文化。
(四)丰富教育活动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环境保证
校园交通安全文化活动是校园交通安全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进行形式多样的日常性校园交通安全文化教育活动,利用“开学第一天,安全第一课”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有效载体,将高校校园交通安全文化始终贯穿于学校教书育人和科研服务的中心工作里。通过形式多样和行之有效的载体,真正实现校园交通安全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五)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保证
高校作为教育阵地,交通安全不仅是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结合高校的育人功能,营造和建立适合各高校的交通安全文化,是新的时期高校必须要注意和加强的。交通安全文化重在建设,要将课堂的安全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通过实际的形势分析、案例教育、法规学习以及具体的交通实践,在广大师生中将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具体化,深入人心。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