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测评大纲
超图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信息服务子系统-用户手册V6.0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 8 号 科技财富中心 B 座 7 层 邮编:100192 电话:+86-10-82736655 传真:+86-10-82734630 网址: 销售电子信箱:info@ 技术支持电子信箱:support@
SuperMap SGS 超图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信息服务子系统用户手册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0 年 3 月 ·北京
版权所有© 2001-2010,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保留一切权利。
警告,本文档包含的所有内容是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财产,受到著作权法和国际公约 的保护。未得到本公司的书面许可,不能以任何方式(电子的或机械的,包括影印)翻印或转 载本文档的任何部分。 本文档并不代表供应商或其代理的承诺,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可在不作任何申明的情况 下对本文档内容进行修改。
超图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是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servervicegis产品supermapiserverjava2008基础平台之上遵循国家测绘部门对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相关标准规范结合用户应用需求开发的行业应用平台是数字城市其他专业信息空间定位集成交换和互联互通的基础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基础地理细信息标准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满足城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具备实现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以下简称公共平台或平台
SuperMap 及徽标是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SuperMap SGS 超图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一切有关权软件产品及其后续升级产品均由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并负责全权 销售。 本文档中提到的其它公司及其产品的商标所有权属于该商标的所有者。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制定的地理信息国家标准(截止到2017年6月)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概要说明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的测试要求、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产品化测试,以及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试评价结 果的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机构、 第三方测试机构、 用户及相关人员进行地理信息软件的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和评 价测试。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质量的基本 要求、评价体系、评定和服务质量报告的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质量的评 价。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定义了以总体均值和总量估计为目标的空间 抽样与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规定了空间抽样与统计推断的基 本模型、实施过程、抽样参数、样本量计算方法、统计算法和 统计推断报告内容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具有空间分布的对象的抽样与统计推 断。 本标准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内容、系统设计、建 库、系统集成、测试、验收、安全保障与运行维护的总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其它各类地理信息 相关数据库的建设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 1:10000 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的内容、构 成及要求,包括数学基础、精度和现势性要求、数据分层和组 织、选取原则和指标、要素和属性内容、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 1:10000 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的生产、建 库、更新和分发服务。 本部分通过定义用于描述影像和格网数据所必备的框架,扩展 了现有的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提供了有关获取数据测量仪器 的特性、仪器测量过程的几何性质、数字化原始数据的生产过 程等信息。描述了从原始数据派生地理信息过程中所需要的元 数据, 包括生产过程中测量系统的特性、 处理方法和计算过程。 本部分作为 GB/T 30170-2013 的扩展部分,规定了用参数值或 函数描述空间参照的概念模式。它采用 GB/T 30170-2013 的模 式,将一个以坐标表示的位置与一个参数值结合起来,形成一 个空间-参数坐标参照系(CRS),该空间-参数坐标参照系可 以扩展到包含时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1:500 1:1 000 1:2 000 正射影像地图的分类、技术要求、内容及表达、质量检验和标 记等,适用于 1:500 1:1 000 1:2 000 正射影像地图的生产、 质量控制、分发和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的分类、技术要求、内容及表达、质量检验等,适用于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的生产、质量控制、分发和 使用。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数字化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
为了提高城市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数字化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被提出并逐步推广。
该平台整合了城市各个领域的数据和资源,提供全面的城市信息服务,并能够帮助城市规划、管理和发展。
本文介绍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架构、功能设计、数据管理和前端展示等方面。
最后,本文总结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优点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设计、实现正文:1.引言数字城市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地理信息是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关键部分之一,可以通过综合分析城市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和市民需求,提供更加全面和贴近实际的城市服务。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旨在整合城市所有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应用资源,为城市管理者和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和快捷的城市信息查询和使用服务。
2.需求分析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管理和市民需求两个方面。
在城市管理方面,平台需要提供数据分析和空间决策支持等功能,以帮助城市规划、管理和发展。
在市民需求方面,平台需要提供便捷的查询和服务功能,以满足市民的各种需求,如交通出行、旅游娱乐、公共服务等。
3.系统架构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系统架构包括三个主要部分:数据管理、功能模块和前端展示。
数据管理部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存储等功能,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功能模块部分包括数据分析、空间分析和服务管理等功能,以满足城市管理和市民需求。
前端展示部分包括地图显示、数据查询和服务展示等功能,以实现用户友好的交互体验。
4.功能设计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需要提供以下功能:数据查询和统计、城市规划和决策支持、公共服务和交通指引等。
其中,数据查询和统计功能包括城市基础设施、人口分布、环境资源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城市规划和决策支持功能包括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建筑设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公共服务和交通指引功能包括公共设施查询和交通路线推荐等方面的服务展示和管理。
重庆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吉信地理信息聚合平台”通过国产软件测评

4 8套参评软件 中脱颖而 出, 成为 国家认定的 l 4家企业之一 , 也是西部地区唯一获得公共 平台合格软件资格 的企业 。通 过本次评测 , 提升了公司在全 国地理信息行业的影 响力 , 对公 司在产 品化 、 服务化方 向的努力是一个极 大的肯定 , 同时也
对 下 一 步 的 发展 方 向给 予 了积 极 的 引导 。 ( 源 :t :/ w .q c.o 来 h p/ w w ckycm) t
Ap l a i n o co e S fwa e a d Aut CAD o t r p i t f Cy l n o t r n c o o S fwa e i r e Di e so a s r M o e i g Re e r h n Th e m n i n lLa e d l sac n
u in a p iain i h r n f r rs b tto h e - m e so lmo e h sa ls n o p lc to n t e ta so me u sain t r e di n ina d lt e e tb ihme t n. Ke o ds: D a e c n i g;h e -d me so a d l Pon o d yw r 3 ls r s a n n t r e i n i n lmo e ; i tClu
Ab t a t: e me h d,e r sra ls rs a n rc n e sl n u c l c u r h o lx g o ti aa sr c As a n w t o tre ti l3 D a e c n e a a i a d q ik y a q ie t e c mp e e merc d t y
XX市“数字城市”GIS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设计方案

“数字城市”总体设计与建设规划方案XX市“数字城市”GIS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案设计编写________________校对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XX信息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12月目录第一章背景和现状 ----------------------------------------------------------------------------------------------- 4建设背景------------------------------------------------------------------------------------------------------------ 4平台定位------------------------------------------------------------------------------------------------------------ 4平台建设意义 ----------------------------------------------------------------------------------------------------- 51.3.1消除信息孤岛 --------------------------------------------------------------------------------------- 51.3.2节约建设成本 --------------------------------------------------------------------------------------- 5市信息化建设现状 ----------------------------------------------------------------------------------------------- 61.4.1网络现状 ------------------------------------------------------------------------------------------- 61.4.2硬件现状 ------------------------------------------------------------------------------------------- 6存在的问题 -------------------------------------------------------------------------------------------------------- 61.5.1信息资源供求比例严重失调 --------------------------------------------------------------------- 61.5.2各委办局的信息化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考虑------------------------------------------- 61.5.3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 71.5.4人才缺口较大 --------------------------------------------------------------------------------------- 7第三章建设目标及策略 ----------------------------------------------------------------------------------------- 8建设目标------------------------------------------------------------------------------------------------------------ 8建设任务------------------------------------------------------------------------------------------------------------ 8建设策略------------------------------------------------------------------------------------------------------------ 8建设原则------------------------------------------------------------------------------------------------------------ 9第四章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 11标准体系内容 --------------------------------------------------------------------------------------------------- 114.1.1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 ----------------------------------------------------------------------------- 114.1.2技术规范 -------------------------------------------------------------------------------------------- 12标准建设原则 --------------------------------------------------------------------------------------------------- 12第五章空间信息共享数据库设计 ---------------------------------------------------------------------------- 13设计原则---------------------------------------------------------------------------------------------------------- 13设计约束---------------------------------------------------------------------------------------------------------- 13共享数据内容 --------------------------------------------------------------------------------------------------- 14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155.4.1设计方法 -------------------------------------------------------------------------------------------- 15第六章空间信息共享平台设计 ------------------------------------------------------------------------------- 16设计原则---------------------------------------------------------------------------------------------------------- 16总体框架设计 --------------------------------------------------------------------------------------------------- 16系统划分及功能描述 ------------------------------------------------------------------------------------------ 186.3.1共享数据库管理系统 ----------------------------------------------------------------------------- 206.3.2共享平台服务 -------------------------------------------------------------------------------------- 206.3.3空间信息共享服务门户网站 -------------------------------------------------------------------- 216.3.4管理控制台 ----------------------------------------------------------------------------------------- 226.3.5消息服务网关 -------------------------------------------------------------------------------------- 23部署设计---------------------------------------------------------------------------------------------------------- 236.4.1平台部署设计要求 -------------------------------------------------------------------------------- 236.4.2部署方式设计 -------------------------------------------------------------------------------------- 246.4.3硬件需求 -------------------------------------------------------------------------------------------- 27安全设计要求 --------------------------------------------------------------------------------------------------- 28技术实现要求 --------------------------------------------------------------------------------------------------- 29关键技术---------------------------------------------------------------------------------------------------------- 31第七章运行保障机制建设 ------------------------------------------------------------------------------------- 33组织机构建设 --------------------------------------------------------------------------------------------------- 337.1.1组织机构成立的意义 ----------------------------------------------------------------------------- 337.1.2组织机构的组成 ----------------------------------------------------------------------------------- 337.1.3组织机构的职责 ----------------------------------------------------------------------------------- 34运行管理机制 --------------------------------------------------------------------------------------------------- 357.2.1我国其他城市运行管理路线图 ----------------------------------------------------------------- 35市的运行管理机制------------------------------------------------------------------------------------------ 35数据更新机制 --------------------------------------------------------------------------------------------------- 36共享服务机制 --------------------------------------------------------------------------------------------------- 36系统安全保密制度 --------------------------------------------------------------------------------------------- 37第八章建设方案实施 ------------------------------------------------------------------------------------------- 38系统实施总体策略 --------------------------------------------------------------------------------------------- 38平台建设期的组织模式 --------------------------------------------------------------------------------------- 39建设方案规划 --------------------------------------------------------------------------------------------------- 398.3.1一期建设内容 -------------------------------------------------------------------------------------- 39 8.3.2二期建设内容 -------------------------------------------------------------------------------------- 41 8.3.3可持续发展 ----------------------------------------------------------------------------------------- 41经费预算---------------------------------------------------------------------------------------------------------- 41第一章背景和现状建设背景“信息”目前已经被国家确定为像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一样重要的一种资源,这就要求主管单位和部门进行综合科学的管理。
昆明数字城管快车地理编码服务平台软件测试报告

昆明数字城管快车地理编码服务平台系统测试报告2005年6月修订表表格包含对文档修订的历史记录,对文档本身应该进行版本控制。
目录目录 (2)1.系统测试用例 (3)1.1用户文档 (3)1.2功能测试 (4)1.2.1地名地址数据管理 (4)1.2.1.1 数据库操作功能 (4)1.2.1.2 地图操作功能 (5)1.2.1.3图层管理功能 (7)1.2.1.4 选择要素功能 (8)1.2.1.5要素量测功能 (10)1.2.2 地址匹配查询 (11)1.2.3 地址内插计算 (12)2.1系统测试错误记录 (13)3.系统测试错误类型表 (15)1. 系统测试用例1.1用户文档测试时间:2005年6月1日——2005年6月8日测试组成员:李洵、彭程1.2功能测试1.2.1地名地址数据管理测试时间:2005年6月8日——2005年6月30日测试组成员:李洵、彭程1.2.1.1 数据库操作功能1.2.1.1.1 连接ArcSDE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1.2 添加地址地名数据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1.3 删除地名地址数据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1.4 修改地名地址数据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2 地图操作功能1.2.1.2.1 地图放大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2 .2地图缩小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2.3 地图平移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2.4 前一视图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2.5 后一视图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2.6 鹰眼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3图层管理功能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4 选择要素功能1.2.1.4.1 点选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4.2 框选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4.3 圆选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4.4 圈选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5要素量测功能1.2.1.5.1 距离量测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1.5.1 面积量测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2 地址匹配查询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1.2.3 地址内插计算测试用例:昆明五华地区1/500的基础数据、昆明市五华区地名地址数据2. 系统测试错误记录3. 系统测试错误类型表。
2.绵阳市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测试报告

2.绵阳市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测试报告数字绵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绵阳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软件测试报告四川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二〇一一年四月目录1软件描述 (1)2 测试环境 (1)2.1测试依据 (1)3功能测试 (1)3.1用户及安全管理系统 (1)3.1.1用户管理 (1)3.1.2 角色管理 (1)3.1.3服务管理 (2)3.2二次开发接口库 (2)3.2.1 javascript二次开发接口 (2)3.3平台门户网站 (2)3.3.1 用户管理中心 (2)3.3.2 服务查询 (2)3.3.3 资源下载 (3)3.4绵阳市公众地理信息系统(绵阳市电子地图网站) (3) 4性能测试 (3)4.1 测试目标 (3)4.2 测试软件 (3)4.3 测试环境 (3)4.4 100个用户并发测试结果 (4)4.4.1对地图进行大量的放大、缩小、拖动操作 (4)4.4.2进行地名搜索 (4)4.4.3进行路径分析 (5)4.5.4 服务器的资源使用情况 (5)5测试结论 (5)5.1功能测试结论 (5)5.2性能测试结论 (6)5.3 测试结论 (6)9附录一 (7)1软件描述绵阳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专题应用系统建设的功能基础,其开发设计遵循通用性、先进性,坚持自主创新,紧密围绕绵阳市政府和公众对地理信息资源和技术的切实需求,研发形成数据更新与维护工具、地理信息综合服务模块、应用系统构建工具、系统维护软件等模块,保证专题应用系统的业务化运行、个性化定制、智能化关联和可视化展现。
本项目将基于Web Service技术为使用不同数据源的各职能部门提供通用的数据共享交换接口,各职能部门可以按照该规范集成行业地理空间数据,开发专业应用系统,实现专业异构数据与平台空间数据的协同应用。
对于非专业用户,平台软件服务软件将提供向导式WebGIS生成系统和具备二次开发能力的控件,为GIS技术层次较低的部门和用户提供低成本、快速的WebGIS应用。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

2、需求调研
需求调研的成果主要是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是对调研 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明确现有基础情况,提出建 设目标的建议,找出地方特色、落实应用部门。
— 用户及其能力分析; — 用户对数据和功能的需求分析; — 现有工作流程和在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中实现的可能性 分析; — 现有技术、网络与装备情况分析; — 现有基础数据满足需求程度分析; — 根据调研结果,经分析提出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实现 的基础数据、网络设施、业务系统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需求。
4、方案评审
好的方案是指导后续建设的有效保障
• 调研报告 • 项目设计 书
准备
评审的 标准
• 目标 • 内容 • 特色 • ……
评审结 • 仍需完善 论 的内容
• 是否同意
必备材料 —
方案评审通常以召开专家会议的形式进行。评审前,必须具 备的材料至少应包括调研报告和项目设计书。
4、方案评审
评审标准
召开专题座谈会对政府部门及各相关单位调研
3、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主要是对平台建设的内容进行确定,提出具 体的实现技术路线,并应落实组织保障和经费情况。
•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 地名地址数据 • 新型数据采集
示范应用选择
• 需求迫切的部门 • 有特色部门 • 公众应用
• 数据量 • 用户规模
数据更新内容 确定
— 明确地名地址采集的范围及精细程度。一般情况下,建成区范
围地名地址数据应采集至门楼址和标志物名,辖区其他部分地名地址数 据至少采集至行政村名。 — 其他类型数据采集范围确定。对于需要采用新技术构建三维模
型、真正射影像、全景影像和立面街景等新型产品,应明确采集范围。
3、总体设计 — 内容落实
2012年度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软件测评大纲0905

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软件测评大纲一、平台定义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是利用地理信息、三维仿真、虚拟现实、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对三维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建模与管理、应用与服务,以及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等,满足企事业单位组织与公众对三维地理信息可视化与系统应用的技术总称。
二、平台软件组成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软件的主要功能组成如下图所示(虚线框范围内)。
按照平台功能的组成及相互关系,本次测评将平台软件划分成三个子系统:三维建模与管理子系统、三维地理地理信息数据建模与管理 服务与应用二次开发应用系统导入B/S 应用开发C/S 应用开发发布运维管理维护监管信息服务与应用子系统和运维管理子系统;不同子系统之间是一种松耦合关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1、三维建模与管理子系统三维地理数据获取、编辑、组织与管理,为数据发布服务提供数据基础支撑。
2、三维地理信息服务与应用子系统以在线方式提供三维地理信息服务,支持使用常用开发语言构建基于服务的应用,实现三维平台数据资源的直观展示以及应用功能的提供,可以直接满足需求简单用户的三维应用要求。
3、运维管理子系统实现平台用户及权限管理、服务管理以及服务及应用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测。
三、测评程序1、参测软件总体介绍,15分钟;2、功能测试,120分钟,其中:a)三维地理数据管理子系统,30分钟;b)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子系统,40分钟;c)辅助应用子系统,30分钟;d)运维管理子系统,20分钟;3、性能测试,60分钟;4、成熟度测试,15分钟;5、综合评议,30分钟。
四、测评内容1、测评的主要内容及评分安排测评的主要内容评分安排功能与性能测评三维建模与管理100三维地理信息服务与应用子系统200 运维管理子系统50压力测试100成熟度测试100合计550 另外还有系统自主演示(50分)作为附加分,总分合计为550分+50分。
2、各项详细内容及测评方法2.1功能测评2.1.1 三维地理数据管理子系统(100分)2.1.1.1三维建模与编辑(50分)2.1.1.2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库(30分)2.1.1.3符号系统(20分)测试内容分值测试方法三维地形三读入国标、SHP、ASCII等常见格 2 参测单位自带数建模与编辑(50分)维建模(10分)式的DEM文件据,现场演示由等高线、高程点等地形数据生成DEM3由航空/航天影像数据生成DEM 3由LiDar数据生成DEM 2地物三维建模(10分)读入3DMax、SketchUp、Skyline生成的地物三维模型数据4 参测单位自带数据,现场演示系统自建地物三维模型 6空间数据编辑(10分)创建注记 3菜单展示,专家随机挑选演示。
智慧城市信息化系统测试方案(万能模板)

XXXXXX系统测试方案版本 <1.0>修订历史记录目录1.引言41.1目的41.2范围4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41.4参考资料42.测试范围42.1测试对象42.2需要测试的特性42.2.1功能模块1(此处按照实际改系统功能名称)42.2.2功能模块2 52.2.3功能模块3 62.2.4功能模块4 62.2.5功能模块5 72.3不需要测试的特性73.测试方法73.1应用子系统测试方法73.2系统测试方法84.测试通过和失败准则94.1测试启动准则94.2测试结束准则94.3测试暂停/再启动准则95.测试任务96.测试问题跟踪策略106.1软件需求106.2人力需求106.3培训需求107.测试风险分析108.测试输出111.引言1.1目的本文档描述了XXXX系统测试方案,包含功能模块1、功能模块2、功能模块3等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过程测试、接口测试。
主要包含这些测试活动的测试范围、测试方法、测试资源以及测试任务的安排等。
为后期的测试活动起指导性作用。
1.2范围本文档适用于XXXX系统项目。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略1.4参考资料2.测试范围2.1测试对象本次计划测试的对象有:◆功能模块1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过程测试◆功能模块2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过程测试、接口测试◆功能模块3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接口测试◆功能模块4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接口测试◆功能模块5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过程测试、接口测试2.2需要测试的特性2.2.1功能模块1(此处按照实际改系统功能名称)功能模块1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过程测试2.2.2功能模块2(此处按照实际改系统功能名称)本次测试的内容主要是智慧城市API运行时服务的封装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过程测试、接口测试2.2.3功能模块3(此处按照实际改系统功能名称)功能模块3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接口测试2.2.4功能模块4(此处按照实际改系统功能名称)功能模块4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接口测试2.2.5功能模块5(此处按照实际改系统功能名称)功能模块5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过程测试、接口测试2.3不需要测试的特性3.测试方法功能测试用例的编写是基于需求需求用例。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讲义.

二、内 涵
概 念
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是其它专业信息空间定位、
集成交换和互联互通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框架的重
要组成部分。依托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通过空
间分析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基
本需求,具备实现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
扩展空间。
平台定位
从概念明确了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的四个定位
专题信息定位 查询统计 空间分析 信息交换
服务定位
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
,具备实现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 间。
面向专题部门共性需求
满足60—70%的要求
通过再开发满足30—40%的要求
三、构 成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 公共平台
支撑环境
政府内网 政府外网 公网
数据建库 元数据库 DLG数据库 DOM数据库 DEM数据库 地名数据库 基础控制数据库 三维模型数据库 其他……
数据提取
水系数据 居民地数据 交通数据 植被土质数据 行政区域数据 地名数据 正射影像数据
数据重组 分层处理 拓扑化处理 实体化处理 栅格化处理等
数据扩充
街道界 乡(镇)界 行政村界 社区界 标志物名 兴趣点名 门(楼)址等 其他……
相关部委对数字城市建设的推动 一、背景
4、国土资源部
“十五”期间,30多个省(区、市)先后编制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 设规划和总体方案。100多个城市建立了地籍信息系统,70多个城市建 立了国土资源政务管理系统。
拟定了《国土信息化标准指南》,近30项基础性标准基本完成,其 中《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等标 准已经试行。 “十一五”期间,在启动二次土地详查的同时,实施国家、省、市 和县四级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的建设。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质量评价

要供 政府 、企事业单位 和社会 公众共 享使 用地理信 息 , 集成 专题 信 息 ,并 开发 基 于地理信 息的 业务 ,给 用户
提 供 多层 次服 务 。 为客 观 、 准确 和 完 整 地 反 映 公 共 平
台运行服 务质 量信 息,质 量评价 不 能从 狭 义角度仅 考 虑功 能,而应 立足 大服 务 ,从 广义 角度进行 。质量评
中图分 类号 : | ' 2 0 8 1 6 7 2 — 4 6 2 3( 2 0 1 5) 0 3 — 0 0 5 ( ) 一 0 2
1 服务与质量
1 . 1 评价 范围
公 共 平 台作 为 一 个基 础 、公 共 和 开 放 的 平 台 , 需
兀 伟 ,张 静 ,马聪丽
( 1 . 国家测 绘地 理信 息局 测绘标 准化 研究 所 ,陕西 西安 7 1 0 0 5 4)
摘 要 : 数 字城 市地 理 信 息 公共 平 台促 进 了地 理信 息社 会 化 应 用服 务 。 结合 不 同视 点 ,提 出运 行服 务质 量 范 围、要 求 、评
评价 ,例如精度 、响应 时间、分辨 率和容错能力等适合 用直接评价法 ,而要素 处理 、功能扩展性 、信息浏览等
适 合 用 间接评 价 法 。 由 于检 查 测试 项 可 能有 不 止 一 项度 量值 , 因此 某项 检 查 测试 项 部 分 度 量 可 能 用 直接 评 价 法 , 部 分 度 量 值 可 能 用 间接 评 价 法 。 测 绘 地 理信 息成 果 总体 质 量评 价 多采 用最 差 因子判
评 价 结 果 。 因此 , 为 全 面 、客 观 和 准 确 地 评 价 公 共 平
台运行服 务质 量 ,要 综合考 虑服 务提 供 方、接 受方 以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质量规范》编写说明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质量规范》编写说明兀伟;马聪丽;张静;印洁;袁媛
【期刊名称】《测绘标准化》
【年(卷),期】2017(033)001
【摘要】为适应当前数字城市的发展,使我国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服务有科学、合理、统一、准确和规范的检测与评价体系,有必要制定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质量规范.介绍标准的编制情况、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以及对技术问题处理的说明,有益于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
【总页数】5页(P4-8)
【作者】兀伟;马聪丽;张静;印洁;袁媛
【作者单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30;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10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1.1
【相关文献】
1.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质量评价 [J], 兀伟;张静;马聪丽
2.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r——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 [J],
3.“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及应用 [J], 余永生
4."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及应用 [J], 余永生
5.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应用探索实践——以成都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例[J], 周俐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测绘局关于发布《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等3项测绘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通知

国家测绘局关于发布《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等3项测绘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测绘局
•【公布日期】2007.12.29
•【文号】国测国字[2007]49号
•【施行日期】2008.02.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国家测绘局关于发布《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等3项测绘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通知
(国测国字[2007]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局所属有关单位,国务院有关部门: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等3项测绘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已经我局批准,现予发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执行。
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编号为:CH/Z 9001-2007。
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分类、描述及编码规则》编号为:CH/Z 9002-2007。
三、《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编写基本规定》,编号为:CH/Z 1001-2007。
国家测绘局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国家遥感中心关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国产软件测评结果的公告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国家遥感中心关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国产软件测评结果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国家遥感中心
•【公布日期】2010.04.20
•【文号】
•【施行日期】2010.04.20
•【效力等级】行业规定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测绘
正文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国家遥感中心关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国产软件测评结果的公告
为促进我国测绘与地理信息软件的自主创新,加快测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受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委托,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国家遥感中心联合完成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国产软件”测评工作。
本次“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国产软件”测评,共42套软件申报参评,经测评办公室预审、专家组测评、领导小组审定,测评结果为“优秀软件”8套、“合格软件”6套。
具体名单附后。
特此公告。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
国家遥感中心
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国产软件测评结果
(排名不分先后)。
GIS应用水平考试大纲

信息来源于数据。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 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的总称。地理信息是指直接或间接与地理空间位置分布、时间发 展相关的信息总和。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而地理数据则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第一章 GIS的基本知识
1、 GIS的基本概念、定义、研究内容
1.1、信息、数据、地理信息
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图形、图像、声音等介质来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 于现实世界各种知识。信息具有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等特征。
数据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格式依赖计算机系统。数据是指能被计算机进行处 理的一切对象,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等。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而信息 则是数据内涵的意义,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1.2、GIS的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1.3、GIS的主要研究内容
(1) 输入:大多数的地理数据是从地图输入GIS ,常用的方法是数字化和扫描。 目前GIS 的输入正在越来越多地借助非地图形式,遥感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遥感数据已经成为GIS 的重要数据来源。地理数据采集的另一项主要进展是GPS 技术。 (2) 存储:GIS 中的数据分为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两大类,如何在计算机中有效存储和管理这两类数据是GIS 的基本问题。大多数的GIS 系统中采用了分层技术,即根据地图的某些特征,把它分成若干层,整张地图是所有层叠加的结果。在与用户的交换过程中只处理涉及到的层,而不是整幅地图,因而能够对用户的要求作出快速反应。 (3) 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GIS 中对数据的操作提供了对地理数据有效管理的手段。对图形数据(点、线、面) 和属性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大多可借鉴CAD 和通用数据库中的成熟技术。通过GIS 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用户可以从已知的地理数据中得出隐含的重要结论,这对于许多应用领域是至关重要的。 (4) 输出:将用户查询的结果或是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合适的形式输出是GIS 问题求解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输出形式通常有两种: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或通过绘图仪输出。
测绘技术中的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与地理数据服务的搭建与应用

测绘技术中的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与地理数据服务的搭建与应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工具,正逐渐成为城市管理和决策的核心支撑系统。
本文将探讨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及其地理数据服务在测绘技术中的搭建与应用。
首先,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搭建需要大量的地理数据支撑。
地理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地理空间特征等信息,它们是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基础。
地理数据不仅包括由传统测绘方法产生的地理数据,还包括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技术所获取的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需要经过测绘技术的处理,才能为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提供高质量的地理数据。
其次,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搭建离不开地理数据服务的支持。
地理数据服务是指根据用户需求,通过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提供的服务接口,将地理数据传输和处理的过程。
地理数据服务可以具体分为数据访问服务、空间分析服务和数据可视化服务等。
数据访问服务是用户通过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可以随时获取和查询各种地理数据的服务;空间分析服务是对地理数据进行专题分析、评估和预测的服务;数据可视化服务则是将地理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给用户,通过地图、图表等形式直观地呈现。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应用不仅可以服务于城市管理和决策,还可以为城市公众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例如,在城市规划方面,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可以模拟城市发展的趋势,预测城市未来的需求,帮助决策者合理制定城市规划方案。
在交通管理方面,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可以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并为驾驶员提供最佳的导航路线。
在环境保护方面,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可以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情况等环境指标,并提供环境保护建议。
在应急管理方面,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城市内的自然灾害风险,并提供应急预警和救援指导。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搭建与应用离不开测绘技术的发展。
《2017年测绘地理信息质检软件测评大纲》通过评审

《2017年测绘地理信息质检软件测评大纲》通过评审
佚名
【期刊名称】《资源导刊》
【年(卷),期】2017(0)18
【摘要】为全面提高信息化测绘质量检验水平,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质量检查软件的开发向着流程化、规范化、自动化、灵活化方向发展,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批准,由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牵头组织,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和产业协会共同开展了2017年测绘地理信息质量检查软件测评工作。
【总页数】1页(P5-5)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地理信息;软件测评;产品质量检验;评审;大纲;质检;质量检查【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质检综合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J], 张忠民
2.新疆测绘质检站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现场评审 [J], 温敏;杨建春
3.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部署测绘质检工作 [J], 原有军
4.《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总体方案》通过评审 [J], 王俊
5.国产GIS软件测评,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公司三项软件获奖 [J], 宋关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测评大纲一、平台定义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依托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在线方式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和空间定位、分析的基本需求,具备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是实现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服务功能的数据、软件及其支撑环境的总称。
二、平台软件组成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的主要功能组成如下图所示(虚线框范围内)。
按照平台功能的组成及相互关系,本次测评将平台软件划分成四个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信息服务子系统、辅助应用子系统和运维管理子系统;不同子系统之间是一种松耦合关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1、数据管理子系统实现多种类型、多种格式数据的有效组织与管理,为数据发布服务提供基础支撑。
2、信息服务子系统以在线方式提供地理信息服务,支持使用常用开发语言构建基于服务的应用系统。
3、辅助应用子系统实现平台数据资源的直观展示以及应用功能的提供,可以直接满足需求简单用户的应用要求。
4、运维管理子系统实现平台用户及权限管理、服务管理以及服务及应用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测。
三、测评程序1、参评单位提前半天入场,对参测软件进行准备;同时,测评方进行服务器硬件配置检核、性能测试准备等工作;2、参测软件总体介绍,10分钟;3、功能测试,90分钟,其中:a)数据管理子系统,20分钟;b)信息服务子系统,30分钟;c)辅助应用子系统,20分钟;d)运维管理子系统,20分钟;4、性能测试,60分钟;5、成熟度测试,15分钟;6、自主演示,15分钟7、综合评议,20分钟。
四、测评内容1、测评的主要内容及评分安排序号测评的主要内容评分安排各项实际得分1功能测评数据管理子系统502信息服务子系统1003辅助应用子系统504运维管理子系统505性能测评1006软件成熟度测评1507自主演示内容测评50合计5502、各项详细内容及测评方法2.1功能测评2.1.1 数据管理子系统子系统测试内容说明分值测试方法数据管理子系统(50分)矢量数据管理(15分)本地、数据库和GML标准格式数据的导入2参测单位主要利用测评方提供的测试数据现场操作,专家评定。
要素和节点的增加、删除、修改等基本编辑以及线连接、光滑、抽稀等高级编辑3图层删除 1数据裁切 2格式转换 2 图层多级分类分组组织 2 注记图层的创建与编辑 2 专题图元制作 1影像数据管理(15分)本地和数据库影像数据的导入3参测单位使用测评方提供的测试数据现场操作,专家评定。
影像金字塔建立 2图层删除 1数据裁切 3格式转换 3影像透明设置 3缓存数据管理(10分)地图的快速可视化配置 2地图可视化配置的方便性。
瓦片输出格式的多样性。
瓦片输出效率。
区域瓦片更新。
瓦片输出格式的设置 1区域瓦片更新功能 1缓存图片设置 2缓存存储方式设置 1缓存输出任务的自定义及批量处理功能2缓存输出进度提示功能 1符号管理(5分)地图符号分类管理功能 1点、线、面符号丰富性。
符号可扩充性。
符号绘图图元创建与编辑 1支持外部文件导入与编辑 1符号图元的图层控制功能 1符号制作时具有显示标尺的功能1元数据管理(5分)多种方式的目录组织 1多种方式的目录组织。
元数据导入与编辑。
新增元数据 1元数据修改 1元数据删除 1元数据查询 1**三维数据管理(5分) 支持三维模型的导入、浏览、入库、删除等功能5可选,自带测试数据。
2.1.2 信息服务子系统子系统测试大项测试子项分值测试方法信息服务子系统(100分)目录服务(5分)根据请求返回系统中的服务目录信息1 参测方提前准备接口调用的浏览器端JavaScript脚本,现场演示,专家查看运行结果。
根据请求返回系统中的分类服务目录信息2支持XML格式返回信息 1支持JSON格式返回信息 1网络地图服务(15分)提供地图服务的描述信息1参测方提前准备接口调用的浏览器端JavaScript脚本,现场演示,专家查看运行结果。
提供地图基本服务 1提供影像地图服务 1根据请求的范围返回对应区域地图1根据指定地图样式返回地图2根据指定投影返回地图 2根据指定图片格式、图片透明返回地图图片2支持OGC WMS服务接口 5网络要素服务(15分)提供要素服务的描述信息1参测方提前准备接口调用的浏览器端JavaScript脚本,现场演示,专家查看运行结果。
提供地理要素相关的基本服务1根据请求的范围返回对应要素数据2根据请求的要素ID返回对应要素数据2返回要素数据格式支持相关公开格式标准4支持OGC WFS服务接口 5缓存服务(15分)提供服务描述信息 2参测方提前准备接口调用的浏览器端JavaScript脚本,现场演示,专家查看运行结果。
根据提供的点坐标位置返回对应的瓦片数据3根据提供的坐标范围返回对应的瓦片数据3根据提供的图片编号返回对应的瓦片数据3支持PNG、JPEG格式图片2 支持指定图片大小返回图片2空间统计服务(10分)提供属性值频率统计 2参测方准备接口调用的浏览器端JavaScript脚本,现场演示,专家查看运行结果。
提供属性平均值计算统计2提供属性标准方差计算统计2提供矩形条件统计 2提供多边形条件统计 2空间查询服务(10分)提供点查询服务 2 参测方准备接口调用的浏览器端JavaScript脚本,现场演示,专家查看运行结果。
提供矩形查询服务 2提供圆查询服务 2提供多边形查询服务 2提供属性SQL查询服务 2其他服务(10分) 提供GeoRSS格式的数据服务4 参测方准备接口调用的浏览器端JavaScript脚本,现场演示,专家查看运行结果。
提供KML格式的数据服务4提供OGC WCS服务 2开发工具包(20分) 提供基于上述服务构建应用系统的二次开发参考手册2开发文档的完整性。
利用该工具包开发实现的实际案例(不限开发语言)演示或展示。
提供二次开发网络在线帮助2提供网络在线的二次开发功能演示4提供网络在线的示例程序代码6提供开发案例 6**三维服务(5分) 根据请求信息,提供影像、地形以及三维模型等信息5功能演示。
可选,自带测试数据**地理编码服务(5分) 对待匹配地址具有分词匹配技术,能够根据相似度进行精确匹配、模糊匹配。
5功能演示。
可选,自带测试数据**网络分析服务(5分) 来解决交通网络分析问题例如最短路径、公交换乘等服务5功能演示。
可选,自带测试数据2.1.3辅助应用子系统子系统测试大项测试子项分值测试方法辅助应用子系统(50分)地图操作(10分)地图放大 1功能演示,重点测评浏览速度。
地图缩小 1地图漫游 1地图全景 1线面量测 2结果清除 2鹰眼 1打印 1数据加载(5分)实体数据加载 1功能演示,将配置好的数据直接加载到地图上。
切片数据加载 1标准服务引用 1加载数据移除 1工作空间保存 1空间查询(10分)点查询 1功能演示。
矩形查询 2圆形查询 1多边形查询 2周边查询 2以上查询方式结果定位及相关属性信息显示2属性查询(10分)单关键词及多关键词模糊查询3功能演示。
关键词精确查询 3逻辑条件查询 2以上查询方式结果定位及相关属性信息显示2空间统计(5分)矩形统计 2功能演示。
圆形统计 1多边形统计 2空间分析缓冲分析 3 功能演示。
(5分)路径分析 2地图标注(5分)二维环境标注 2功能演示。
标注对象修改 2标注对象删除 1**三维显示(15分)影像数据显示 2功能演示。
可选,自带测试数据地形数据显示 2模型数据显示 2地名数据显示 2三维地图标注及显示 2二维地图与三维场景联动显示52.1.4 运维管理子系统子系统测试大项测试子项分值测试方法运维管理子系统(50分)用户管理(10分)用户增、删、改 4功能演示。
权限增、删、改 3部门增、删、改、禁用 3服务管理(10分)服务的创建 2功能演示。
服务的配置 2服务的启动 2服务的暂停 1服务的停止 2服务的删除 1运行监控(5分)数据流量监控 1功能演示。
访问量及实时速度监控 1调用用户监控 1异常报警监控 1历史访问情况统计监控 1日志管理(5分)日志查询 2功能演示。
日志统计 2日志分析 1应用系统可视化定制(20分)从模板创建应用系统9功能演示。
用户自定义界面创建应用系统5应用系统的管理与再编辑62.2性能测评大类测试内容测试接口并发用户数测试方法性能(100分)网络地图服务(30分)OGC WMSGetMap接口1, 30, 60,120, 200 使用指定性能测试软件进行测试。
记录平均响应时间作为测试结果,最后对所有参测软件进行排序,依排序给定分数。
响应时间最小的给满分,其它用测试项总分除其响应时间与最小响应时间的倍数,作为其得分。
网络要素服务(20分)OGC WFSGetFeature接口1, 10, 20,40, 60缓存服务(30分)OpenLayers开源客户端支持的获取瓦片的服务接口1, 30, 60,120, 200查询服务(20分)OGC WMSGetFeatureInfo接口1, 10, 20,40, 602.3软件成熟度测评大类测试内容内容说明评分说明软件成熟度(150分)出错率(50分)测试期间出错次数,每出错一次扣10分测试期间出错次数,每出错一次扣10分,扣完为止容错能力(25分)每次出错后不影响后续操作的得25分测试期间出错后对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程度;对用户误操作的恢复能力。
如果“出错率”一项得满分,本项给满分。
出错后程序退出,每出现一次扣5分,扣完为止出错后死机,一次扣除25分易用性(10分)界面的友好程度根据演示情况综合评定。
辅助工具的丰富程度批处理或无人值守的任务执行能力伸缩能力支持多节点协同服务的能力根据提供的技术文件判定,(10分)支持节点数动态变化的能力如果不能支持多节点协同服务得0分;支持多节点协同服务得6分;支持节点数动态变化,得10分。
跨平台能力(10分)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平台的能力根据提供的技术文件判定,如果不能支持多节点协同服务得0分;支持多节点协同服务得6分;支持节点数动态变化,得10分。
支持多种数据库平台的能力文档完整性(10分)数据管理子系统印刷和电子版用户手册根据提供的文档和相关资料判定,缺少一项扣2分,扣完为止。
信息服务子系统印刷和电子版用户手册辅助应用子系统印刷和电子版用户手册运维管理子系统印刷和电子版用户手册在线帮助知识库,包括常见问题的回答、应用方法等技术支持能力(10分)提供的主要技术支持手段支持手段是否提供现场支持、24小时*7天热线、邮箱、远程诊断、传真、固定电话等内容,缺少一项,扣1分;电话支持是否在4小时内恢复解决方案,否则扣1分;本地12小时以内现场支持,外地24小时以内现场支持,否则扣1分;是否有专业技术支持队伍,否则扣2分;技术支持的响应速度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员队伍自主性(10分)软件的自主化程度所有功能模块全部自主开发的满分;每依赖于一个第三方软件,扣3分,扣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