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赤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解释: 一只古老的断戟沉落泥沙中,流逝的
岁月也未使它销蚀。自己拿起磨洗干净,认出 它是赤壁之战中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释: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那历 史形势将整个改变。)美丽的大乔、小乔, 只有永远锁在铜雀桥里。
自主探究
1、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 有何作用?
赤壁之 战,是一 场对三国 鼎立的历 史形势起 着决定性 作用的重 大战役。
学习导入
七言绝句
学习目标
1、积累有关杜牧的 文学常识; 2、领会诗歌的主题 思想;(重点) 3、背诵并默写全诗。
走近作者
杜牧: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 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 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 “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 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 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 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 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与 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题材广阔,笔力峭 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 韵跌宕见长。有《樊川文集》。
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 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 巧,点染用功。
课堂检测
(一)理解性填空。
1、《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 大影响的诗句是: 东___风___不___与____周___郎___便___,___铜___雀___春___深___锁___二___。乔 2、一首咏史诗。诗人借“___折___戟____”这件古物引出对 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_英___雄___无___用____武___之___地___的___抑___郁___不___平_____之情。
3.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 着一个成语_万__事__俱__备__,__只__欠__东__风___,这个成语中包含 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_火__烧__赤__壁__(__借__东__风_。)
(二)赏析题。
A 1、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A.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 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 行乐之处。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 “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 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 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 哲理,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 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 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5、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 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 东风不给周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 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
4.这首的是如何做到“以小见大”的?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以小见大:(1)题咏历史重大题材,却从一 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 写起。(2)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思想感情: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自己的 感慨,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
课堂小结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开头二句,借物 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 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 历史就要改观。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 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 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1、“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 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 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 不写山河破碎, 生灵涂炭, 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 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 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 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 诗人创作之高明。
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 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 壁 杜牧
折戟沈沙①铁未销,自将②磨洗认前朝。
东风③不与周郎④便,铜雀⑤春深销二乔⑥。
【注释】①折戟沉沙:断戟没入沙中。 ②将:拿起。③东风:指吴蜀联军借东 风火攻曹操事。④周郎:吴军统帅周瑜。 ⑤铜雀:台名,魏曹操所建。顶上饰有 大铜雀。⑥二乔:乔玄两女。大归孙策, 小嫁周瑜。
2、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写兴感之由: 借一件古物 来兴起对前 朝人物和事 件的慨叹。
3、试说说“东风 不与周郎便,铜 雀春深锁二乔” 的深刻含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 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 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 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 心境。
4、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关,很 自然地引起下文对历史的咏叹。沙 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 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 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
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 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 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对赤壁之战的议 论作铺垫。
不好。以二乔的 命运形象代表东 吴的命运,更能 体现诗句的形象 性,能以小见大, 感情表达更含蓄。
3、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二句抒发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 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 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 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 种逼人的英气。
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出于侥 幸”,但诗人咏史,只是借题发挥,并非写历史 鉴定。而杜牧这样写,显然有借史事以吐其怀才 不遇之感的意思。
杜牧
未销蚀的铁戟
兴感之由
是前朝之物
若非东风之便
议论感慨
历史将会改写
表现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告诫统治者不 要有侥幸心理
【小结】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 赤壁(今湖北省赤壁西 北长江南岸。)这个著 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 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 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 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 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 感而作。
赤壁古战场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 诗歌中重要的一类, 所谓的咏史诗是指 借吟咏、评论具体 的历史人物、历史 事件来抒发自己感 慨、感悟或情怀的 诗。名为咏史,实 为咏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