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和作文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和作文的关系
《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美术和写作都属于艺术,都需要表现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点、看法、感受,都需要深入盛、生活、了解生活,需要一颗敏感的心灵、善于观察的眼睛,两者唯一的区别是表现的方式不同:一个用线条、色彩,再现是艺术家的图画世界,一个用文字,带给我们的是神奇的文学天地,两者还时时融合,达芬奇密码是一部小说,告诉了我们很多的美术知识和欣赏作品的知识,我们的美术欣赏教材,尽管一切都围绕着美术作品,但基本上还是用文字传输对美术作文的独特体验和欣赏的不同角度。

我们现今流行的绘本阅读,图文结合更说明两者的关系非同一般。

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是美术和文章最佳结合的范例。

打开我们常常阅读的作品,一幅幅精美的配图往往是阅读中的快事。

因此加强两者的联系十分必要。

1.美术学习为作文提供能力准备
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

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

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1)在美术上学会观察
观察是一种积极的了解、探索某事物的认识倾向和积极的活动倾向,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是认知活动的动力来源。

学习中的观察能使学习任务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美术学习是离不开观察的。

课堂上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并结合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教学写生,让孩子在校园内画一棵树、一朵花,先要学生明确观察的方法,观察的顺序,要用眼睛看,还可以闻一闻,摸一摸,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有什么区别,尽量使用对比观察法,在对比中把握写生对象的特点,获得对观察对象的整体印象。

观察时一定要仔细,要认真体会观察对象的每一个细微部分。

只有经过这种感性的体验,写生时才胸有成竹,一幅幅线条流畅、内容丰富自然的写生画才能够一气呵成。

美术教材特别强调观察,每一个单元的学习都和观察密不可分。

岭南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一单元是大地与江海的乐章,欣赏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清泉》,欣赏《黄河激流》等,要求认真观察画面内容,交流欣赏画面的感受。

第二单元:学习的好朋友,以学习用具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钟、笔筒、书包等,了解各种物体由哪些基本的几何形体组成,同一物体的不同角度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把握物体的特征。

第三单元:神奇的小画家,观察自行车、摩托车,进行作品的变换,可以说每一单元的学习都需要学生掌握观察方法,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2)在美术课上学会表达
“欣赏·评述”是美术学习活动方式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学会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并结合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欣赏评述要求。

三四年级的要求是: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并建议:欣赏画家创作的、学生感兴趣的和易于理解的美术作品,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以调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所在地区有特色的建筑,了解其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功能;欣赏情节性较强的中外美术作品,认识该类美术作品的特点;举办小型的展览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的美术作品或印刷品。

同时提出评介要求:能否用恰当的词语、短句等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显然,在美术欣赏课上,学生如何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

小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上首先要学会完整描述自己看到的内容,比如欣赏徐悲鸿的《群马图》,看到的画面有几匹马,这些马在做什么,各有什么不同,表述是要注意条理,语句注意完整。

第二,适当介绍有关作者信息和创作背景,作者是谁,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过人之处,代表作品,他是怎么创作这幅画的,别人是怎么看这幅画的,这幅画有什么价值等,不一定面面俱到,每次选一两项学生了解清楚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

第三,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对马的认识,自己画马会遇到的困难,自己看过的其他画马的作品,把意思说清楚,语言尽量规范。

(3)在美术课上学会形象思维
美术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美术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发挥儿童的想象力,让他们再想象、再创造。

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

美术教学说到底是艺术教学,是展开想象的教学,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是每一个美术老师的职责。

为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老师往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带学生到大自然中作画,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独特的感受,大胆联想,画出心中的美丽景象。

而且展示学生作品,再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学习剪纸:克隆动物园,剪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把学生创作的“动物园”贴出来,同学欣赏评价借鉴,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4)在美术课上学会做生活得有心人
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

生活中的豆子、纸杯、报纸、沙子、螺丝钉、铝管、灯泡,各种废弃的物品,经过艺术家的简单加工和巧妙构思,就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在这些艺术的创作中,最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做生活得有心人。

小学美术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就是设计·应用:尝试不同工具,用
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岭南版《美术》教材第八册最后一单元就是设计小天地,编织乐园,站立的纸筒人,有趣的日用品,要求学生利用生活的常见的纸、纸筒、水杯,制成各种有趣的小物品:提篮、手袋、茶壶等,在这些设计中,学生身边不值一提的小物件有了艺术价值,本该废弃的东西有了生命的灵性,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和这些毫不起眼的日常用品达成一种默契,有了快乐成功的联系。

美术活动离不开生活,绘画、设计首先源自生活,同时又是为了提升生活得品味,在绘画、设计活动中,需要学生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一颗善于发现美得眼睛,热爱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绘画、设计的素材,更好地装点我们的生活。

2.美术生活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
(1)看图作文:美术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插图,每一幅插图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欣赏,都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都能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我们在课堂还交流的观察图片的心得,我们对图画的认识饱满。

我们把看图的内容写成文章,比语文书上的看图作文更有价值,更有话说。

(2)美术童话:我们可以借助美术书上的作品展开联想,深入到作品中,或者和名画的作者进行超越时空的交流,或者深入画面中,感受图画独特的魅力,再现图画世界奇妙的世界,有一部电影叫《博物馆的奇妙夜》就赋予每一件艺术品以生命;可以把教材中的学习内容用童话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的美术教材也是充满童话的气息,看看单元学习的题目就觉得很有趣:《厨房交响曲》《克隆动物园》《蔬菜的童话》等。

我们还可以将美术课老师讲授的知识点用童话的方式表现出来,关于三原色的知识,关于色彩的知识,为了便于我们记忆,我们可以编织一个色彩的故事,把我们所学习的色彩知识融进去,让红色精灵自己的特长,说说自己在名画中的表现等,你对色彩的知识越丰富,你写起来就顺手。

(3)活动作文:美术课堂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活动内容,绘画、写生、制作、剪纸、涂色、雕刻等,每一项活动都值得我们好好记录,是我们成长历程中最鲜活的情景。

每一次课堂活动,老师都要交代要求,同学个个急不可耐,跃跃欲试,活动中,我们认真参与,仔细对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完成任务,其间有困惑,有无奈,有泄气,有兴奋,有惊奇,每一个人的表现都不一样,每一个的神态都不相同,你印象最深的细节是什么,它为什么吸引你。

活动结果,谁表现好,好在那里,老师如何评价,你有什么感受。

每一次认真记录活动内容,你会发现,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活动的质量更好了,活动内容记得更清楚了,你学习美术的兴趣更浓了。

(4)记人叙事状物:美术课本上有人物写生、人物与环境等学习内容,学生一边写生一边学会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进而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在不同的场景中的不同行为方式,这是写人文章的最好素材,涉及写人训练的各方面要求。

课堂上同学的表现,一个专心画画的人,一个画画高手,我们班的小画家等,只要有心,还可以写出更多的记人文章;叙事题材包括名画的故事、画家的故事、课堂发生的精彩故事、有关美术学习的趣事、我们的学习过程等;状物文章。

小学生常见的是写建筑、写日常用品,我们在美术书上欣赏
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建筑、最别具一格的建筑,我们还画了建筑,有了这些经历,我们的建筑的写法已经比较容易掌握了,而日常用品是我们设计制作的对象,我们观察了书包,然后自己画书包,再用废旧材料制成自己喜爱的书包,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对书包有了很多的认识,甚至还给制作的书包配上过介绍的文字,再写一篇关于书包的文章,肯定有东西可写。

(5)实用文:小学阶段的实用文体包括:写信、建议书、倡议书、感谢信等,美术作文同样可以进行这些文体的训练,写信告诉同学最近美术课的收获;对美术课学习提出自己的好建议,可以针对老师的教学,也可以针对同学的学习;我们有些同学不重视美术课,经常不带书,不认真上课,写一封倡议书,让全班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认真上好美术课;感谢的内容很多,常怀感恩之情,我们会发现要感谢画家杰出的才华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艺术作品,感谢同学的帮助,感谢老师的认真教学,感谢教材的编辑,感谢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等。

3.作文让学生重温美术课的快乐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兴趣的核心要素是快乐。

当某项活动充满了快乐,它对学生也就具有了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也就会激发学生对之产生兴趣。

当这种兴趣达到浓郁的黏性时,他的意志力也会相应提高,疲劳甚至艰苦也会感觉不到了。

相反,如果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或学习结果即成功的快乐,也会导致意志消沉,从而使兴趣消失。

当美术课的精彩瞬间成为学生快乐的源泉,要进一步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最好的办法是让这种快乐成为永久的记忆,让孩子兴奋的心情不断复制,那么用文字记录曾经发生的一切是最好的选择。

美术老师教学人物写生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特征,让学生先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指名几位同学蒙上眼睛,说出摸到同学的名字,然后再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游戏之后,教学生人物的特征,学生对人物特征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画起来就更有兴趣了,“学中玩”“玩中学”,寓教于乐,兴趣盎然。

课上完了,学生仍然热烈讨论上课的内容,交流彼此的感受,希望能多次体验这样生动活泼的上课形式。

不妨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记录下来,一面回顾,一面整理学习内容,把精彩的细节放大,把快乐的影像定格,让独特的感受在文字间流淌,一节生动的美术课,引发高质量的叙写,带来另一次成功,成功的体验更深。

而成功和兴趣是双胞胎,成功,可以使人的需要不断满足,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兴趣就易于形成和巩固。

因此学生的作文强化了成功的体验,加深了美术学习的兴趣。

4.作文提高美术课的学习效率
我们的美术教学往往是一堂结束后,学生抛之脑后,短时的兴奋瞬间转移,刚学的知识要点和绘画技能,缺乏必要的强化,很快又全部还给老师。

脑科学研究证明:当我们和别人分享学习内容或者立即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效果最好,对学习信息的保持率达90%,所以研究者提出一个适于脑的学习策略:通过书写增强理解。

书写可以作为一种改进思考的工具,
属于精细复述,要求学生澄清、梳理、表达他们所学的知识。

(脑的功能──将研究结果应用于课堂实践【美】PatriciaWolfe著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p141)这一策略也是更好的教学策略。

当美术老师带领孩子学习《美丽的荷塘》(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十二课),和学生一起欣赏齐白石的《荷花》,圆篷似的的荷叶,怒放的荷花,浓艳的色彩,泼辣的笔法,生气勃勃,兴味盎然,一切都是美的享受。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由表达观画的感受,结合自己看荷花的经验和对画家的了解,说说画家画画的故事,用笔的特点,色彩的对比,情感的表现。

然后让学生为齐白石的《荷花》配上一段文字,或者写一段欣赏《荷花》文章,学习画家突出重点,强化特征,大胆对比的表现手法,迁移到自己的绘画中,迁移到自己的文章写作中,一举三得。

既学会了欣赏,明白了画荷花的要求,而且写出精彩的文章,强化了学习内容。

5.作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课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是进行美育的基本途径,而审美教育则是美术课的目的。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美术知识和技法的传授,更多的是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培养美的情趣、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完善的过程。

学生在课堂欣赏美术作品,参与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获得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法,从而学会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而写作在于把你对美的感受、认识、评价、设想通过文字表现出来,让别人了解你对美的看法、评判标准,让老师知道你的审美层次以便更好的针对性教学。

作品欣赏和评述是美术课四大学习内容之一。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让学生美术名作,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认真地进行理性分析,作出自己的判断,学会美术评论,增加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在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时,让学生观察画面中运用不同粗细的线条、不同风格的笔触、不同感觉的色块、不同质感的物体,研究它们会给作品带来什么效果。

这样把学习技能技巧的层面提高到审美文化的层面上来,增强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热情,能够体验到作品的深刻内涵和精湛的技艺。

而美术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更潜在的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引向自然,走近生活,知、情、意、行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学生的美术欣赏和评述中,写作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正是通过写作,欣赏和评述才落到实处,才能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2010-12-10 人教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