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赤壁赋精品正式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 壁 赋
苏
• 苏轼,字子瞻,号
轼
“东坡居士”,世 人称其为“苏东
坡”。
• 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诗人,美 食家,豪放派词人 代表。中国文学史 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苏轼
苏洵、苏辙
三苏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辛弃疾
唐宋八大家 (文)
苏辛(词)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苏黄米蔡 (书法)
三、文本研习
(一)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试
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乐甚——愀然——喜而笑
翻译与理解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壬戌之秋,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
七月既望,苏 子与客泛舟游
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 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
• 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 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此时神 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括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 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乌台诗案
• 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 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 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 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 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 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 rénxū) 10、酾酒(shī ) 2、桂棹( zhào ) 11、横槊( shuò) 3、余音袅袅( niǎo) 12、渔樵(qiáo ) 4、幽壑( hè ) 13、扁舟(piān ) 5、嫠妇( lí ) 14、匏尊(páo ) 6、愀然( qiǎo ) 15、蜉蝣(fúyóu) 7、山川相缪( liáo ) 16、无尽藏(zàng ) 8、舳舻千里(zhúlú) 17、狼籍( jí ) 9、旌旗( jīng ) 18、枕藉( jiè )
兴:起,同风雨兴焉。
于赤壁之下。 属:zhǔ,通“嘱”, 劝酒。
清风徐来,水
歌:朗诵。
波不兴。举酒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 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
属客,诵明月 下面游览。清凉的风缓缓吹来,
之诗,歌窈窕 水面上不起波浪。我端起酒杯
之章。
劝客人们喝酒,朗诵“明月” 诗里“窈窕”这一章。
翻译与理解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豪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 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 怀?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 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 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 的境界。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 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 居然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 表现了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 情怀。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洒脱 不羁的道家思想。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1、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此时作 者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 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 一般。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 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
乐在 何处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
• (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 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 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 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
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 又来到赤壁。
• 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 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 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 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 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如,凌万顷之茫
升到仙境的神仙。
然。浩浩乎如冯
一写夜游之乐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 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
虚御风,而不知 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
其所止;飘飘乎
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 “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
如遗世独立,羽 化而登仙。
“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 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
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
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白濛濛的
少焉,月出于 水气笼罩江面,江水的浮光和天空
东山之上,徘徊 连成一片。任凭小船向远处漂荡,
于斗牛之间。白 露横江,水光接 天。纵一苇之所
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是那么 浩瀚啊,船儿像凌空乘风而行,不 知道将要飞向何方;我们轻快地飘 起啊,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飞
翻译与理解
二这写时乐,极悲酒来喝。得先十写分歌欢声畅,,
于是饮酒乐甚 , 我后敲写着箫船声边;唱歌起中歌的来“,美歌人词”
扣和“空渺兮吹如诉舷之桂明兮天洞怨,而。棹兮予一箫如余歌其溯怀慕兮 方 者 音之声流,,,袅兰。。呜桨光望倚如袅”歌呜,客歌,;美泣曰然击渺有而不人如:,的 地说 迎 ‘ 随 那 像 完喻 出 诉 点 写 力 正 似情桨 方: 着 美 着 洞 思 后君 力 , , 出 。 在 乎思, 。“ 人 歌 箫 ,江慕在, ; 抓 末 了 兴 不啊划 ”桂 ’ 的 声 余面,苏表 箫 住 尾 箫 头 太悠开木 啊 声 呜 音浮像有子现 声 了 两 声 , 合远清做 , 调 呜动哭 悠位看了的箫句摄客拍茫澈的在和地的泣长吹来作怨声夸人却,茫澄棹天节响月像,洞,者、“张心忽但,明啊边拍,光倾象箫与希慕哀性魄起却盼的兰遥伴像。诉细的客望、”比的悲有望江木远奏怨我;长客饮为泣的喻感曲深着水做的。恨的吹的人酒国、特,染,知,,
苏 轼 书 法
乌台诗案
• 1056年,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 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高中进士第二名,其弟也高中进士,一时“三苏” 名声鹊起。但适逢母亲病故,苏轼归家服孝,于 1059年期满,重回汴京。
•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 “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066年逢其父于汴京病故,再一次扶丧归家。
苏
• 苏轼,字子瞻,号
轼
“东坡居士”,世 人称其为“苏东
坡”。
• 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诗人,美 食家,豪放派词人 代表。中国文学史 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苏轼
苏洵、苏辙
三苏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辛弃疾
唐宋八大家 (文)
苏辛(词)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苏黄米蔡 (书法)
三、文本研习
(一)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试
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乐甚——愀然——喜而笑
翻译与理解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壬戌之秋,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
七月既望,苏 子与客泛舟游
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 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
• 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 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此时神 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括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 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乌台诗案
• 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 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 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 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 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 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 rénxū) 10、酾酒(shī ) 2、桂棹( zhào ) 11、横槊( shuò) 3、余音袅袅( niǎo) 12、渔樵(qiáo ) 4、幽壑( hè ) 13、扁舟(piān ) 5、嫠妇( lí ) 14、匏尊(páo ) 6、愀然( qiǎo ) 15、蜉蝣(fúyóu) 7、山川相缪( liáo ) 16、无尽藏(zàng ) 8、舳舻千里(zhúlú) 17、狼籍( jí ) 9、旌旗( jīng ) 18、枕藉( jiè )
兴:起,同风雨兴焉。
于赤壁之下。 属:zhǔ,通“嘱”, 劝酒。
清风徐来,水
歌:朗诵。
波不兴。举酒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 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
属客,诵明月 下面游览。清凉的风缓缓吹来,
之诗,歌窈窕 水面上不起波浪。我端起酒杯
之章。
劝客人们喝酒,朗诵“明月” 诗里“窈窕”这一章。
翻译与理解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豪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 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 怀?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 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 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 的境界。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 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 居然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 表现了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 情怀。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洒脱 不羁的道家思想。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1、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此时作 者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 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 一般。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 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
乐在 何处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
• (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 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 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 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
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 又来到赤壁。
• 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 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 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 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 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如,凌万顷之茫
升到仙境的神仙。
然。浩浩乎如冯
一写夜游之乐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 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
虚御风,而不知 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
其所止;飘飘乎
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 “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
如遗世独立,羽 化而登仙。
“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 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
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
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白濛濛的
少焉,月出于 水气笼罩江面,江水的浮光和天空
东山之上,徘徊 连成一片。任凭小船向远处漂荡,
于斗牛之间。白 露横江,水光接 天。纵一苇之所
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是那么 浩瀚啊,船儿像凌空乘风而行,不 知道将要飞向何方;我们轻快地飘 起啊,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飞
翻译与理解
二这写时乐,极悲酒来喝。得先十写分歌欢声畅,,
于是饮酒乐甚 , 我后敲写着箫船声边;唱歌起中歌的来“,美歌人词”
扣和“空渺兮吹如诉舷之桂明兮天洞怨,而。棹兮予一箫如余歌其溯怀慕兮 方 者 音之声流,,,袅兰。。呜桨光望倚如袅”歌呜,客歌,;美泣曰然击渺有而不人如:,的 地说 迎 ‘ 随 那 像 完喻 出 诉 点 写 力 正 似情桨 方: 着 美 着 洞 思 后君 力 , , 出 。 在 乎思, 。“ 人 歌 箫 ,江慕在, ; 抓 末 了 兴 不啊划 ”桂 ’ 的 声 余面,苏表 箫 住 尾 箫 头 太悠开木 啊 声 呜 音浮像有子现 声 了 两 声 , 合远清做 , 调 呜动哭 悠位看了的箫句摄客拍茫澈的在和地的泣长吹来作怨声夸人却,茫澄棹天节响月像,洞,者、“张心忽但,明啊边拍,光倾象箫与希慕哀性魄起却盼的兰遥伴像。诉细的客望、”比的悲有望江木远奏怨我;长客饮为泣的喻感曲深着水做的。恨的吹的人酒国、特,染,知,,
苏 轼 书 法
乌台诗案
• 1056年,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 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高中进士第二名,其弟也高中进士,一时“三苏” 名声鹊起。但适逢母亲病故,苏轼归家服孝,于 1059年期满,重回汴京。
•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 “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066年逢其父于汴京病故,再一次扶丧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