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技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审一门课程,需要完成的工作有:
阅读平均长度在3万字的申报表一份 观看4个40-50分钟的录像 浏览一个可能文字量也在3万字(重复申报表的 内容)以上,一级栏目超过十个,各种可观看, 可下载的文件数量在几百个,容量在1G以上的 网站一个 完成一个大约十个项目以上的打分表
举例说明
精品课程申报的时候需要有每位教师一节课程的录像。 如果专家所在的组正好有20门课程,每门课程至少4 位老师的录像,一堂课程的录像一般40-50分钟,就 按40分钟计算,专家如果全部看完,共计需要: 20*40*4=3200分钟,合50多个小时。而这块所占 分数比例并不高。 由此,我们听到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位专家说 录像只看前5-10分钟,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另一 位专家则说录像很重要,他本人会从头看到尾。(真 实实例,在两个不同的场合) 那么,应该听谁的?相信两个专家说的都是真话,但 是肯定只有一位专家代表了大多数专家的做法。
2009年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技巧
天空教室2009
天空教室简介
天空教室从2003年开始,帮助南京大学开发精品课程,当年评上5门 国家级,2004年推出国内第一套精品课程开发系统,当年采用该系统开 发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占当年总数的10%,之后比例不断提高。 2005年开始,天空教室参与江苏省教育厅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评审工 作,江苏省是国内精品课程建设领域最领先的省份。 2008年,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天空教室开发了新一代国家精品课程申 报评审系统。 2009年,天空教室推出了新一代可视化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发展阶段分析
2003-2005,这个阶段是精品课程申报的初始阶段,很多省份 都没有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期间一直有传闻,下一年度 将不再评选国家精品课程。这个阶段评选精品课程基本上以 985、211重点院校为主。强调的是“精品” 2006-2007,这个阶段是冲刺阶段,因为精品课程即将截止, 而几乎所有院校都开始重视精品课程,很多省开始了第一次省 级精品课程的评选工作。精品课程评选开始向地方院校倾斜, 高职院校倾斜。精品课程开始强调“教学” 2008-2010,这个阶段是精品课程的普及阶段,由于2007年 质量工程的原因,精品课程项目不仅继续发展,而且数量上也 大大增加,这个阶段精品课程建设强调的目标开始由“精品” 转向“共享”
对专家评分过程的分析(一)
现在根据公开资料对专家评分过程进行一个 分析 首先根据分组不同,每组专家要评审的课程 数量也不同,平均情况下,一个专家一般要 评审20门课程,所以下面的分析也专门针对 这种情况,个别组可能只有几门课程,这种 情况下的申报策略会有所不同,这里就不做 研究了。
对专家评分过程的分析(二)
教育部的视角分析
前面对精品课程项目做了一个三阶段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 从第二个阶段开始,教育部就已经意识到精品课程项目与预期 目标(优质资源共享)存在差异,原定资源共享的目标没有完 全达到,所以教育部也在一步一步的调整。 首先,在精品课程中提出要增加视频录像,因为网站上的资源 使用不易,那就直接加放录像,资源不好用,至少能听听教授 的讲课。 其次,又要求增加教学功能。为什么在增加视频之后又要增加 教学功能呢?因为视频上去之后发现,使用起来还是不够方便, 为什么?因为课程负责人自己都不用这个网站,那这样的网站 别人能够获得多少有用的资源呢?所以,教育部要求增加教学 功能的目的是希望这个网站课程负责人自己上课要用。
阶段分析(二)
08-10年,精品课程申报系统做了重大调整,完全更换了原有 系统,重新开发了一套全新的申报评审系统。 该系统一个重要设计初衷是:引导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由单纯的 重申报、轻使用,转变为重教学、重使用、重共享。 为此,系统专门增加了申报表的全文上传功能,让传统网站中 占据最重要位置的申报内容独立出来,既解决了专家在网站上 无规律查找申报内容的麻烦,又简化了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 制作工作。 只有与申报表脱钩,才能让课程网站既能服务于教学又能服务 于申报。否则一个以申报表为主体的网站,很难想象可以在申 报结束之后继续使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家视角的分析
刚才,从教育部的视角进行了趋势分析,下 面将从专家视角进行分析 第一个问题,专家意见的有效性。很多学校 为了提高精品课程的入选成功率,请了很多 评审专家做报告,也有很多机构组织了很多 培训班,请了一些评审专家做介绍 下面将分析一下专家个人意见的有效性问题
专家意见仅代表个人
可视化的设计者
可视化精品课程由杨海先生设计,下面是他的相关介绍
2001年,担任南京大学985教学现代化工程子课题“网络教学平台”项目 负责人(唯一学生身份担任项目负责人) 2003年高等教育学硕士毕业 2004年设计出国内第一套精品课程开发的专用工具,并成为日后类似产品 竞相模仿的对象 2005年,担任江苏省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评审系统的设计负责人 2006年,以50万年薪,被江苏省委组织部选聘为国家软件产品基地“江苏 软件园”总经理 2007年,担任东南大学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项目的设计负责人 2007年,担任教育部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高级研修班培训专家 2008年,担任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评审系统的设计负责人 其设计的产品开发出来的国家精品课程门数达300门以上
对专家评分过程的分析(三)
专家评审的周期在新评审系统之前,一般有 2-3个月的时间,而新系统上来之后,08年 的评审周期被缩短到了30天之内。 这样,专家要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做好参 加评审的准备工作,并在各种日常工作穿插 的状态下用30天完成20门课程的评审。
对专家评分过程的分析(四)
2009年趋势预测(二)
教育部每提一个要求,就会被大批为仅申报而开发 网站的学校和负责人所扭曲,所以教育部也在不断 的变化要求,增加作假的难度。 教育部在07年提出要有教学功能之后,在08年又 更换了评审系统,让申报表可以脱离网站而独立存 在。 那么,评审专家在经过了2年,拿教学模块来装点 门面的课程所洗礼之后,09年会有什么新趋势呢?
2009年趋势预测(三)
首先整理一下要点:
2003-2008年已经评选出2300余门国家精品课程,最 优秀的教师与课程都已经基本囊括 2008年质量工程的精品课程共享项目已经正式进入到运 行阶段 2008年教育部更换了新的评审系统,申报表可以独立呈 现给专家阅读,并将成为评审的重要依据 采用互动教学模块作为摆设的课程网站也出现有2年历史 了,专家已经能够熟练的识别出那些网站是真正在用, 那些网站是把这些功能作为摆设
教育部评审精品课程的时候采用的是非常合理而且 公平的专家选拔机制。 首先,所有的专家事先并不能知道自己是否会成为 评审专家 其次,自己成为了专家,也不知道还有谁是专家, 同一个小组的专家之间互相也是不知道的 最后,教育部是依靠专家群来完成每组课程的评审, 单个专家在其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只占很小的比例。 所以,专家意见只能代表他个人。
如何看待专家意见
专家的意见仅代表个人,但并非没有价值,关键是如何去看待 专家的意见。 专家的意见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专业层面,从专业 角度看这门课程的教学水平,给出理性意见;另一个层面是人 性层面,从一个人的基本生理特点来给出感性意见。 应该说专业层面的意见受网站设计的影响非常小,主要是依据 申报表来形成这个专业意见,去主动迎合的意义也不大,能够 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应该说水平都是很高的,也会非常自信, 最好的方式就是真实的在申报表中展现课程的成绩。 而人性的层面出发,则是要分析专家在高强度的评审工作下自 然而然会遇到的问题与打分倾向,这一块是参加申报的学校与 课程负责人可以把握的。
阶段分析(三)
08-10年,由于质量工程明确提出精品课程共享课题, 并专门立项2000万支持这项工作,并且在精品课程 的文件中不断强调网站建设中要增加互动教学与视频 录像等栏目的建设,由此,可以分析出未来阶段精品 课程项目的重点正在逐步转移,由“精品”开始转向 “精品”与“共享”并重。 换而言之,一个不能共享的课程,再优秀,也难以被 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原因:03-07年经过5年评选,国内最优秀的课程都 已经成为国家精品课程课程,现在评谁不评谁,其实 差异和争议不会像之前那么明显。如果给了荣誉称号, 却不能共享服务社会,这样的课程自然评上的难度会 大得多。
专家在评选之前,事先是不知道自己会要参 加评审的,从得到通知到参加评审,只有不 到1个月的时间。 专家都是学科领域有成就的人,各种日常工 作都比较多,而评审又不是会议评审,专家 既没有这个必要,也不可能停下其他工作专 门来进行评审。 所以精品课程的评审工作肯定是穿插在其他 日常工作中进行。
2009年趋势预测结论
可以做出下述3点推测:
参评国家精品课程的课程之间的水平差异正在变小,能 够在学术水平上明显超出竞争对手的课程几乎没有 评选国家精品课程时,能否有效的在入选之后做到资源 的共享将成为一个不会明言的关键性因素,而判断共享 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则是该网站是否为该课程真正意 义上的辅助教学平台。 申报表的独立出现,已经改变专家完全依靠网站来评审 的模式,专家将不再需要通过网站寻找打分点,而将首 先完整的阅读申报表,再看课程网站。
什么是可视化精品课程
可视化指的是摆脱传统文本束缚,以一种生动活泼 的形式使得课程本身能够跳出屏幕局限,让访问者 (专家)能够切身体验到课程本身魅力的表现形式 例:一个人,我们可以用文字简历来描述,也可以 再配以一张照片,但是这都不能成为可视化。 当可以将这个人的立体造型显示出来,并且能够与 访问者进行三维的互动的时候,这才可以称为可视 化(展现)。 采用可视化技术开发的精品课程就称为“可视化精 品课程”
2009年的趋势预测(一)
2004-2007年,全国当时只有天空教室的 精品课程开发系统是把教学与申报分开,并 支持课程日常教学与阶段性的申报相结合的 专用工具。所以,在这个期间,天空教室开 发出来的精品课程,虽然在后期,界面上的 优势已经不明显,但是入选率却在不断提高, 这充分说明把握住教育部所提要求的实质内 涵是争取评上国家精品课程的一个关键之所 在。
教学功能的目的
很多学校和课程负责人把这个要求教学功能简单的 理解为要在网站上增加作业、讨论等所谓的互动教 学模块。于是在网站开发的过程中要求增加这些教 学模块来装点门面,却完全忽视了教育部为什么会 提出这些要求。 大家可以想想,教育部让每个精品课程在网站上增 加一个讨论,一个作业,却完全没有实质性内容, 这会是教育部的目的吗? 教育部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开发出 来的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精品课程网站,你得自己 率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
研究精品课程发展阶段的重要性
如果忽视精品课程建设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 点与重点,盲目的依从过时的经验,会导致 走弯路,走远路,从而错过评上国家精品课 程的最佳机会。 2010之后,国家精品课程将转向复评,新 评国家精品课程的机会将大大减少。
阶段分析(一)
03-05年,这个阶段评选精品课程主要是看学术地位,学校背 景、专业实力等因素占主导作用,网站的贡献度非常小。 06-07年,这个阶段评选精品课程,处于学术地位与技术并重, 由于公认最优秀的课程基本上已经被评完,所以这个阶段学校 的实力与网站技术上没有缺陷成为评上国家精品课程的重要指 标。网站有贡献,但是这种贡献主要表现在不要减分上,如, 网站要能顺利打开,视频要能顺利播放。网站中的新要求,如 教学功能等,主要为点缀性质,有即可。 之前这两个阶段,网站开发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申报网站:内容以申报表为主 课程网站:内容以教学和资源展现为主 这与当时的申报系统有关系,由于精品课程全程网络评审,没 有纸质材料,同时申报系统又没有提供全套的申报表,所以专 家必须通过网站了解申报内容,所以为便利专家评审,天空教 室将网站拆分为两大部分,进行结构划分,方便了专家评审。
阅读平均长度在3万字的申报表一份 观看4个40-50分钟的录像 浏览一个可能文字量也在3万字(重复申报表的 内容)以上,一级栏目超过十个,各种可观看, 可下载的文件数量在几百个,容量在1G以上的 网站一个 完成一个大约十个项目以上的打分表
举例说明
精品课程申报的时候需要有每位教师一节课程的录像。 如果专家所在的组正好有20门课程,每门课程至少4 位老师的录像,一堂课程的录像一般40-50分钟,就 按40分钟计算,专家如果全部看完,共计需要: 20*40*4=3200分钟,合50多个小时。而这块所占 分数比例并不高。 由此,我们听到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位专家说 录像只看前5-10分钟,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另一 位专家则说录像很重要,他本人会从头看到尾。(真 实实例,在两个不同的场合) 那么,应该听谁的?相信两个专家说的都是真话,但 是肯定只有一位专家代表了大多数专家的做法。
2009年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技巧
天空教室2009
天空教室简介
天空教室从2003年开始,帮助南京大学开发精品课程,当年评上5门 国家级,2004年推出国内第一套精品课程开发系统,当年采用该系统开 发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占当年总数的10%,之后比例不断提高。 2005年开始,天空教室参与江苏省教育厅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评审工 作,江苏省是国内精品课程建设领域最领先的省份。 2008年,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天空教室开发了新一代国家精品课程申 报评审系统。 2009年,天空教室推出了新一代可视化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发展阶段分析
2003-2005,这个阶段是精品课程申报的初始阶段,很多省份 都没有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期间一直有传闻,下一年度 将不再评选国家精品课程。这个阶段评选精品课程基本上以 985、211重点院校为主。强调的是“精品” 2006-2007,这个阶段是冲刺阶段,因为精品课程即将截止, 而几乎所有院校都开始重视精品课程,很多省开始了第一次省 级精品课程的评选工作。精品课程评选开始向地方院校倾斜, 高职院校倾斜。精品课程开始强调“教学” 2008-2010,这个阶段是精品课程的普及阶段,由于2007年 质量工程的原因,精品课程项目不仅继续发展,而且数量上也 大大增加,这个阶段精品课程建设强调的目标开始由“精品” 转向“共享”
对专家评分过程的分析(一)
现在根据公开资料对专家评分过程进行一个 分析 首先根据分组不同,每组专家要评审的课程 数量也不同,平均情况下,一个专家一般要 评审20门课程,所以下面的分析也专门针对 这种情况,个别组可能只有几门课程,这种 情况下的申报策略会有所不同,这里就不做 研究了。
对专家评分过程的分析(二)
教育部的视角分析
前面对精品课程项目做了一个三阶段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 从第二个阶段开始,教育部就已经意识到精品课程项目与预期 目标(优质资源共享)存在差异,原定资源共享的目标没有完 全达到,所以教育部也在一步一步的调整。 首先,在精品课程中提出要增加视频录像,因为网站上的资源 使用不易,那就直接加放录像,资源不好用,至少能听听教授 的讲课。 其次,又要求增加教学功能。为什么在增加视频之后又要增加 教学功能呢?因为视频上去之后发现,使用起来还是不够方便, 为什么?因为课程负责人自己都不用这个网站,那这样的网站 别人能够获得多少有用的资源呢?所以,教育部要求增加教学 功能的目的是希望这个网站课程负责人自己上课要用。
阶段分析(二)
08-10年,精品课程申报系统做了重大调整,完全更换了原有 系统,重新开发了一套全新的申报评审系统。 该系统一个重要设计初衷是:引导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由单纯的 重申报、轻使用,转变为重教学、重使用、重共享。 为此,系统专门增加了申报表的全文上传功能,让传统网站中 占据最重要位置的申报内容独立出来,既解决了专家在网站上 无规律查找申报内容的麻烦,又简化了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 制作工作。 只有与申报表脱钩,才能让课程网站既能服务于教学又能服务 于申报。否则一个以申报表为主体的网站,很难想象可以在申 报结束之后继续使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家视角的分析
刚才,从教育部的视角进行了趋势分析,下 面将从专家视角进行分析 第一个问题,专家意见的有效性。很多学校 为了提高精品课程的入选成功率,请了很多 评审专家做报告,也有很多机构组织了很多 培训班,请了一些评审专家做介绍 下面将分析一下专家个人意见的有效性问题
专家意见仅代表个人
可视化的设计者
可视化精品课程由杨海先生设计,下面是他的相关介绍
2001年,担任南京大学985教学现代化工程子课题“网络教学平台”项目 负责人(唯一学生身份担任项目负责人) 2003年高等教育学硕士毕业 2004年设计出国内第一套精品课程开发的专用工具,并成为日后类似产品 竞相模仿的对象 2005年,担任江苏省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评审系统的设计负责人 2006年,以50万年薪,被江苏省委组织部选聘为国家软件产品基地“江苏 软件园”总经理 2007年,担任东南大学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项目的设计负责人 2007年,担任教育部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高级研修班培训专家 2008年,担任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评审系统的设计负责人 其设计的产品开发出来的国家精品课程门数达300门以上
对专家评分过程的分析(三)
专家评审的周期在新评审系统之前,一般有 2-3个月的时间,而新系统上来之后,08年 的评审周期被缩短到了30天之内。 这样,专家要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做好参 加评审的准备工作,并在各种日常工作穿插 的状态下用30天完成20门课程的评审。
对专家评分过程的分析(四)
2009年趋势预测(二)
教育部每提一个要求,就会被大批为仅申报而开发 网站的学校和负责人所扭曲,所以教育部也在不断 的变化要求,增加作假的难度。 教育部在07年提出要有教学功能之后,在08年又 更换了评审系统,让申报表可以脱离网站而独立存 在。 那么,评审专家在经过了2年,拿教学模块来装点 门面的课程所洗礼之后,09年会有什么新趋势呢?
2009年趋势预测(三)
首先整理一下要点:
2003-2008年已经评选出2300余门国家精品课程,最 优秀的教师与课程都已经基本囊括 2008年质量工程的精品课程共享项目已经正式进入到运 行阶段 2008年教育部更换了新的评审系统,申报表可以独立呈 现给专家阅读,并将成为评审的重要依据 采用互动教学模块作为摆设的课程网站也出现有2年历史 了,专家已经能够熟练的识别出那些网站是真正在用, 那些网站是把这些功能作为摆设
教育部评审精品课程的时候采用的是非常合理而且 公平的专家选拔机制。 首先,所有的专家事先并不能知道自己是否会成为 评审专家 其次,自己成为了专家,也不知道还有谁是专家, 同一个小组的专家之间互相也是不知道的 最后,教育部是依靠专家群来完成每组课程的评审, 单个专家在其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只占很小的比例。 所以,专家意见只能代表他个人。
如何看待专家意见
专家的意见仅代表个人,但并非没有价值,关键是如何去看待 专家的意见。 专家的意见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专业层面,从专业 角度看这门课程的教学水平,给出理性意见;另一个层面是人 性层面,从一个人的基本生理特点来给出感性意见。 应该说专业层面的意见受网站设计的影响非常小,主要是依据 申报表来形成这个专业意见,去主动迎合的意义也不大,能够 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应该说水平都是很高的,也会非常自信, 最好的方式就是真实的在申报表中展现课程的成绩。 而人性的层面出发,则是要分析专家在高强度的评审工作下自 然而然会遇到的问题与打分倾向,这一块是参加申报的学校与 课程负责人可以把握的。
阶段分析(三)
08-10年,由于质量工程明确提出精品课程共享课题, 并专门立项2000万支持这项工作,并且在精品课程 的文件中不断强调网站建设中要增加互动教学与视频 录像等栏目的建设,由此,可以分析出未来阶段精品 课程项目的重点正在逐步转移,由“精品”开始转向 “精品”与“共享”并重。 换而言之,一个不能共享的课程,再优秀,也难以被 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原因:03-07年经过5年评选,国内最优秀的课程都 已经成为国家精品课程课程,现在评谁不评谁,其实 差异和争议不会像之前那么明显。如果给了荣誉称号, 却不能共享服务社会,这样的课程自然评上的难度会 大得多。
专家在评选之前,事先是不知道自己会要参 加评审的,从得到通知到参加评审,只有不 到1个月的时间。 专家都是学科领域有成就的人,各种日常工 作都比较多,而评审又不是会议评审,专家 既没有这个必要,也不可能停下其他工作专 门来进行评审。 所以精品课程的评审工作肯定是穿插在其他 日常工作中进行。
2009年趋势预测结论
可以做出下述3点推测:
参评国家精品课程的课程之间的水平差异正在变小,能 够在学术水平上明显超出竞争对手的课程几乎没有 评选国家精品课程时,能否有效的在入选之后做到资源 的共享将成为一个不会明言的关键性因素,而判断共享 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则是该网站是否为该课程真正意 义上的辅助教学平台。 申报表的独立出现,已经改变专家完全依靠网站来评审 的模式,专家将不再需要通过网站寻找打分点,而将首 先完整的阅读申报表,再看课程网站。
什么是可视化精品课程
可视化指的是摆脱传统文本束缚,以一种生动活泼 的形式使得课程本身能够跳出屏幕局限,让访问者 (专家)能够切身体验到课程本身魅力的表现形式 例:一个人,我们可以用文字简历来描述,也可以 再配以一张照片,但是这都不能成为可视化。 当可以将这个人的立体造型显示出来,并且能够与 访问者进行三维的互动的时候,这才可以称为可视 化(展现)。 采用可视化技术开发的精品课程就称为“可视化精 品课程”
2009年的趋势预测(一)
2004-2007年,全国当时只有天空教室的 精品课程开发系统是把教学与申报分开,并 支持课程日常教学与阶段性的申报相结合的 专用工具。所以,在这个期间,天空教室开 发出来的精品课程,虽然在后期,界面上的 优势已经不明显,但是入选率却在不断提高, 这充分说明把握住教育部所提要求的实质内 涵是争取评上国家精品课程的一个关键之所 在。
教学功能的目的
很多学校和课程负责人把这个要求教学功能简单的 理解为要在网站上增加作业、讨论等所谓的互动教 学模块。于是在网站开发的过程中要求增加这些教 学模块来装点门面,却完全忽视了教育部为什么会 提出这些要求。 大家可以想想,教育部让每个精品课程在网站上增 加一个讨论,一个作业,却完全没有实质性内容, 这会是教育部的目的吗? 教育部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开发出 来的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精品课程网站,你得自己 率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
研究精品课程发展阶段的重要性
如果忽视精品课程建设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 点与重点,盲目的依从过时的经验,会导致 走弯路,走远路,从而错过评上国家精品课 程的最佳机会。 2010之后,国家精品课程将转向复评,新 评国家精品课程的机会将大大减少。
阶段分析(一)
03-05年,这个阶段评选精品课程主要是看学术地位,学校背 景、专业实力等因素占主导作用,网站的贡献度非常小。 06-07年,这个阶段评选精品课程,处于学术地位与技术并重, 由于公认最优秀的课程基本上已经被评完,所以这个阶段学校 的实力与网站技术上没有缺陷成为评上国家精品课程的重要指 标。网站有贡献,但是这种贡献主要表现在不要减分上,如, 网站要能顺利打开,视频要能顺利播放。网站中的新要求,如 教学功能等,主要为点缀性质,有即可。 之前这两个阶段,网站开发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申报网站:内容以申报表为主 课程网站:内容以教学和资源展现为主 这与当时的申报系统有关系,由于精品课程全程网络评审,没 有纸质材料,同时申报系统又没有提供全套的申报表,所以专 家必须通过网站了解申报内容,所以为便利专家评审,天空教 室将网站拆分为两大部分,进行结构划分,方便了专家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