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形式特点
传播学第八章:作为传播组织的大众传媒
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1)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宏观因素; (2)组织的自身因素,包括技术、传媒人员的个 人喜好。 (3)受众的因素(受众的爱好、公众利益,突出 人文关怀); (4)信息自身的价值因素;
作为传播组织的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的传播者论
文化传播学院 王群英
本章内容
• 大众传媒的特点 • 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及其制约因素
经营目标 宣传目标 公共性和公益性目标 • 把关人理论及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Nhomakorabea众传媒的特点
传播者身份的特殊性——影响的巨大性
1、它是一种社会组织,并非个人——信息采集能 力强大;
是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 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形成过程:
信息:各类信息符号——排列组合——完整特定意义的 讯息(传递知识、消息,重要的是传递观念、价值)— —约束人们行为
传播活动的总体:反复、大量传播,使某类信息传播形 成规模,呈现出特定时期、特定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
信息环境的特点
自古有之;
不仅起到告知作用,而且有制约人行为的 作用;
大众传播的发达,使人们意识到它的独立 性——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美国李普曼),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日本藤竹晓)和“拷 贝支配”的社会(日本清水几太郎)
大众传媒依据哪些原则 塑造我们的信息环境?
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
• 经营目标 • 宣传目标 • 公共性与公益性目标
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一)经营目标
传媒必须面对市场,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 务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出去。
大众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的特点大众传播的特点问题:大众传播的特点。
答案:大众传播的特点有:①具有组织性。
②在传播资料上具有公开性和易逝性。
③具有很强的选取性。
④受众具有不知名和参差不一的特点。
⑤在信息流通上具有单向性。
⑥具有快速性。
【相关阅读】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透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对社会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传统观念。
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科教文宪章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
简介透过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等传播工具向相对众多的人传递信息的过程。
大众传播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透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杰诺维茨1968年提出,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透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资料。
德弗勒认为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份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大众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西方认为,1450年德国J。
谷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将人类带进了大众传播的时代。
此后的400年中,印刷媒介是大众传播的唯一渠道。
20世纪以来,随着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信息的超多化、多样化,大众传播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大众传播推动了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演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有传者、信息、大众传播工具和受众4个要素。
它与其他传播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于:在传者与超多的受传者之间插入了一种或多种联系两者的传播工具。
因此,大众传播也被称为透过传播工具的传播。
特征据马勒茨克(GerhardMaletzke)的定义,大众传播须贴合以下特征:公开的(受众不为人际交往范围所囿)利用科技发送手段间接的(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存在时间空间距离)单向的(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不发生主角互换)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互动性是网络传播的最显著特征。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大众传媒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又称大众传媒,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大量受众的一种传播媒介(大众传播)。
它同时具有第三产业、知识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共同特征。
当新闻传播工具出现时,新闻传播就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活动。
新闻传播工具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传播的产物。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并日益显示出强大的文化传播、沟通和共享功能。
它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
大众传媒的特征:1.以“信息分发”的方式,实行“一对多”的沟通模式;2.广义上表现为:时间与空间上的广泛传播;3.信息的产生和传播以不同的形式进行。
4.适合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
比较四种媒体形式的优缺点:1.报刊媒体:优点:易于保存,可反复查阅;较强的阅读自由;报道可以深入,让读者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能够阐明理性思维。
缺点:时效性差,读者范围有限;感染力,影响力相对不足。
2.广播媒体:优点: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使用费用低;听众层次广泛,通俗易懂。
缺点:信息呈现形式单一;观众参与度低。
3.电视媒体:优点:具有音频和视频两种通信优势,时效性强。
缺点:不利于保存;观众选择性差。
4.互联网媒体:优点:时效性强;兼收并蓄各种已有大众媒体;提供虚拟的人际交流平台和信息传递平台。
缺点:信息可靠性差,准确性低;硬件成本高。
媒介传播活动经历了4个阶段:原始通信模式→ 手动通讯模式→ 打印通信模式→ 电子通讯模式。
大众传媒的八大产业分类:(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1.印刷术(包括书籍、小册子、报纸、杂志等)始于15世纪末的西方社会。
2.录音(包括黑胶唱片、磁带、卡式录音带、cd、dvd等),自十九世纪后期开始。
这部电影开始于1900年左右。
无线电广播始于1910年左右。
4.电视约从1950年开始。
大众传媒传播与普及科技的特点
化, 在科技传播和普及中所发挥的作用也 通科学家与公众关系的中介。
至 21 6 00年 月底,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 科技信息实时、快捷地传播到某个地区、 选择; 内容上也由传统媒体的“ 大量生产” 4 亿, . 手机网民规模达 2 7 互联网的 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广大受众 由于传播受 模式转为以受众为中心的 “ 2 . 亿。 7 自主选择” 模
与普及科技的基本特点, 是我们把握科技 的重要内容。” 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科技 日益强大, 信息传播效能不断提高。在这 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化解科技传播存在的 传播与普及工作. 也是一项促进公众理解 方面, 电视、 互联网的作用尤为突出。 困境、 做好传媒科普工作的重要前提。 科学、 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公益 在中国。 电视台数量(O0 2O 多个) 和观
越来越大。大众传媒是面向公众传播和普
用。
及科学技术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传播科
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的重要工具、 方
二 、 益性 公
四、 高效性
《 科普法》 明确规定 :科普是公益事 “ 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迅猛发 式和渠道。认真总结和分析大众传媒传播 业。 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展, 媒介形式不断组合和创新, 媒介功能
传 播 与普及 科 技 的特 点
伍 正兴 王 章 豹
面。不断地引导和改变着公众的价值观 念、 认知方式和行为意向, 使人们逐渐树 立起科学意识, 用科学的知识、 精神 、 思想 和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指导其行动 , 同
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曾遭遇过假新闻?结合 你的经历,谈谈你对假新闻的感受.
假新闻的危害有哪些?
• NO1、2014年春节放9天?
• NO2、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
• NO3、2020年才可异地办理生育服务证?
• NO4、张艺谋“一个孩子奖一千万”?
• 沉溺
• 在媒介化生存的状态 中,许多人将过量的 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媒 介营造的世界中,越 来越习惯与媒介世界 而不是与现实世界打 交道,他们全身心地 体验媒介世界的喜怒 哀乐而对现实反应却 显得迟钝。
• 盲从
• 对传媒的深度依赖和沉溺,容易使人忽略理性判断和自由 选择,形成以“非理性盲从”为特征的媒介接受心理。
人们的感性经验范围,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去 把握。但大众传媒因种种原因,展现给人类 的只是信息环境(环境的再现),而非客观 环境本身。即:
客观环境→信息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
• (二)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 所谓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 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 选择性做课堂表演。
• 并分析不同媒介的优点及缺点。分组写在 黑板上。
报刊
• 优点:容易保存,可以反复阅读,给 读者阅读自由性比较强对于事件的报 道可以尽量深入,让读者有全面的了 解,可以阐发理性思维等
• 不足:时效性差,读者范围有限,感 染力相对较弱等
广播
• 优点:接受方便及时,传 播信息量大;可以使受众 方便、及时、快速得到信 息;传播通俗易懂,不易 受文化程度的限制;接受 设备简易等
• 消极: • 电子乌托邦 • 媒介崇拜 • 媒介依赖 • 媒介沉溺
大众传媒的特点
⼤众传媒的特点每⼀类媒体都有⼀定的优点和局限性,认识每⼀类媒体的特性,是合理选择⼴告媒体的前提。
1.报纸从职业和教育程度来看,阅读报纸的阶层可以说是媒体中幅度最⼴泛的。
以不同阶段读者的资料为基础,报纸⼴告要实施地域性的计划就变得容易了。
⽽且报纸配送地域明确,以定期订阅者为主要对象,可以说报纸是最有计划性的稳定的媒体。
报纸⼴告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弹性⼤、灵活、及时,对当地市场的覆盖率⾼,易被接受和被信任。
⽽其缺点则主要在于传递率低、保存性差、传真度差、⼴告版⾯太⼩易被忽视。
2.杂志作为⼴告媒体,杂志的长处在于它是被读者特意选购的。
杂志读者的可靠性是使⽤杂志媒体的优势,阅读杂志的读者已经处在该杂志的影响之下,可以说登载在杂志上的报道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起其他的媒体处在更⾃然的关系上。
阅读⾃⼰喜爱的杂志是处于充分接受的状态,因⽽,情绪⽓氛的⼴告不在话下,理性的劝导⼴告也就能起到较好的作⽤。
从⼴告的持续性来看,杂志有完好的保存性,⼴告⽣命长,有被读者相当长时间阅读的机会,另外也可以期待有超过杂志发⾏册数⼏倍的传阅率。
与报纸⼴告相⽐,杂志⼴告可以以⽐较低的费⽤覆盖全国市场,这也是其突出的特性之⼀。
从杂志销售状况来看,有⼏乎集中于⼤都市的倾向,杂志⼴告与报纸⼀样,对特定地域的⼴告不适宜。
当然,杂志中也有能够向特定地域刊发⼴告的兼具通融性的媒体。
总的来说,杂志的优点在于针对性强,选择性好,可信度⾼,并有⼀定的权威性,反复阅读率⾼,传读率⾼,保存期长。
其缺点是⼴告购买前置时间长,有些发⾏量是⽆效的。
3.⼴播作为四⼤媒体之⼀的⼴播的特性⾸推时效性。
报纸由于⼴播的出现受到了很⼤的打击就是时效性被夺⾛。
这以后⼴播⼀直以时效性为第⼀武器。
⼴播具有的这个特性,在⼴告⽅⾯通过适时的⼴播⼴告被有效地利⽤了。
⼴播是适合个⼈喜好的媒体。
由于电视的出现,⼴播把娱乐的⾸席地位让给了电视。
但是,作为个⼈性化的媒体,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于个⼈性化的媒体,当然有采取个⼈性化的诉求⽅法的必要,给予听众以其他媒体不能得到的亲近感是尤为重要的。
大众传播媒体的种类及其特点分析
大众传播媒体的种类及其特点分析大众传播媒体的种类及其特点分析摘要: 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由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把它们称为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具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效应的“麻醉作用”.并对典型大众传播媒体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关键词: 媒体, 大众传媒, 功能, 优缺点一媒体概念及演化媒体也称媒介,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媒体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 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播机构.人类历史的媒体演化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媒体阶段,指人们仅依靠自身具有的基本感官和通过调动这些感官产生信息的能力,;第二阶段是语言媒体阶段,语言产生于人类在劳动中与人交往的需要,这种需要使得人们开始将声音与体态姿势结合,产生了语言和语言所表达的含义,后来虽人类实践活动,语言逐渐与体态分离,成为人们运用自如的传播与沟通工具;第三是文字媒体阶段,文字是人类有了语言后经过许多万年才形成的,它比语言传播更精确持久,他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有超越空间的可能,使得信息传播超越时间,具有持久保存的可能性;第四十印刷媒体阶段,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之后,印刷媒体称为人类传播的主要工具,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具有以下特点:1. 生产速度快种类多数量大,2. 价格低廉,3. 便于长久保存,4. 可重复阅读 ;第五是电子媒体阶段,电子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从电话电报广播电影电视电脑的问世为标志的发展历程。
二大众传媒概念及分类大众传媒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关于它的定义也有种种,但是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概括他的全部特征,只能做出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比较赞同郭庆光教授的界定: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传播学大众传播理论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大众传播理论知识点总结大众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它对于理解信息在社会中的传播规律、影响以及效果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将对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与特点大众传播指的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其特点包括: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缺乏及时而广泛的信息反馈。
二、大众传播的功能1、环境监视功能大众传播能够及时提供关于社会环境变动的信息,帮助人们了解所处的环境,从而做出适应环境变化的决策。
2、社会协调功能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回应。
3、文化传承功能大众传播能够传承文化遗产,将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和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4、娱乐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提供消遣和娱乐。
三、传播过程模式1、拉斯韦尔的 5W 模式这一模式清晰地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它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2、香农韦弗模式该模式引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从而影响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效果。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该模式拓展了香农韦弗模式,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反馈的重要性。
四、传播效果研究1、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
2、有限效果论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传播不是单方面的行为,而是传播者与受众相互作用的过程,受众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
大众传媒与新型传媒的特点-
区别
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到多点对多点。 大众传媒是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
批复制并迅速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大批受众的过程, 特点比较单一。 而新兴传媒是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几乎可以传达给所 有的人,每个参与者对内容都有对等的使用和互动 的空间
谢谢大家
2 IPTV,传受互动进行时
IPTV即交互网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 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 IPTV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需要 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数字交互电视是集合了电视 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和网络交互传播优势的新 型电视媒体,它的发展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
包括:网络传媒(博客,微博,信息)
1.手机媒体,开创媒体新时代
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 了‘第五媒体’的重任。
现在也许还没有人认为手机报纸的用户会赶上或
超过报纸网络版或印刷版的读者数量。但是,手机报 纸确实是用一种21世纪的方式向渴望得到新闻又忙于 行路的公众提供了一种快乐阅读的享受
5.博客,颠覆传统的传播方式
博客实现了多重的传播效果,同时,博客传者的传 播动机与“外部环境的挤压、内心需求和经济利益的 驱动”等几方面的因素有关
博客的即时性、自主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为人们 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话语自由,这种自由颠覆了“把关 人”的概念,但事实上,博客世界里的自由同时也带 了很多负面的东西,需要网民有自律的意识。
欢迎
大众传媒与新型传媒的特点
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主要指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 包括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
新闻性期刊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称
新兴传媒
定义: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 具有创新形态的新型媒体
大众传播及特点
大众传播及特点大众传播概念首次出现在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
大众传播的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2)大众传播是运用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活动;(3)大众化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发展趋势:(1)传播者的职业化组织化(2)媒介的机械化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3)讯息的大量化复制化(4)受众的大众化分众化、细分化(5)反馈的弱化强化(6)大众化媒体社会化媒体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发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大众传播的功能,内容,过程与效果的学问,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和发展。
二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
其发展过程大致有几个阶段:大众报刊;电报、电影、广播;电视。
报刊真正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确是在19世纪30年代,其代表性的事件是廉价“便士报”的出现(以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这种大众报纸在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由“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二是由政党经费经营向市场化运营向市场运营和企业化经营的转变。
报纸开始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电子媒介出现了。
1838年,赛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美国开设了第一条电报线路。
20世纪初,美国西屋电器公司的研究人员康莱德在他的汽车房内装了一台试验发射机,向外发射无线电通信,他放了一张唱片,他原本目的是要改良无线电装备,但是确不自觉地成了第一个早期唱片地播音员。
有哪些大众传媒方式
有哪些大众传媒方式1、互联网:网络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和使用这些资源。
人们在网络可以发送电子邮件、访问网上其他用户、点播电视节目等。
一些商家在网络中开设了虚拟超市,顾客不用出门,就能在网上商场中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许多企业都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宣传本企业的良好形象。
2、电视:电视作为一种最重要、最有效的传播媒介。
电视能使人获到较强的真实感,及时的感染力持久,传播效果持久,也适合多层次的受传者,对受传者的文化水平没有太高的要求。
3、手机:手机被称为第五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4、电影: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大众传播工具,也是文字、图像、声音三者的合成体。
通过大家聚聚在一起观看电影,受众的情绪更容易相互感染。
5、广播:广播技术最先是作为娱乐工具来到世界的。
对广大受传者来说有较强的接近性,因为传播者的传播与受传者的收听同步进行的。
6、报纸:报纸是以客观事实报道和评论为主要内容,利用印刷文字,以较短时间传播信息。
7、杂志:杂志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大众传媒媒介。
当人们对报纸所发布的信息力求更深入了解,杂志就会应大众喜好发行。
扩展资料大众传媒功能特点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五项功能,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分为两大类:印刷类和电子类。
这两类媒介都有各自的特点。
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和杂志。
报纸的发行量较大,因而是受众面最大的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是企业比较青睐的传播工具,因而报纸有许多优点。
第一,信息较为详细。
同电视比较而言,报纸所载信息比较深入细致、详细、全面,读者可以获得比较系统的信息。
第二,信息具有可选择性。
现代生活节奏快,时间紧,报纸虽刊载信息量较大,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众多信息中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加以阅读,而不必象看电视和听广播那样,不管喜欢与否,都得照看(听)不误。
大众传媒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众传媒知识点归纳总结大众传媒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向广大公众传播信息和消息的媒体机构。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还能够塑造社会舆论和影响公众意识形态。
本文将对大众传媒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和影响。
一、大众传媒的种类1. 广播媒体:广播媒体通过电磁波向公众传播声音信息,其中包括电台和电视台。
广播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是人们获取新闻和娱乐信息的重要途径。
2. 印刷媒体:印刷媒体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和书籍等。
它们通过印刷技术将文字和图片等信息传递给读者,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信息深度。
3. 互联网媒体:互联网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媒体平台,如新闻网站、博客、社交媒体等。
互联网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4. 移动媒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媒体逐渐崭露头角。
移动媒体通过移动设备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和服务,如移动新闻应用、移动视频平台等。
二、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印刷媒体时代:印刷媒体的出现标志着大众传媒的雏形,人们通过印刷媒体获取信息和知识。
印刷媒体的普及推动了现代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2. 广播媒体时代:20世纪初,广播媒体开始兴起,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收听各种节目。
广播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3. 电视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问世进一步推动了大众传媒的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机观看各种节目,电视媒体成为家庭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媒体迅速崛起。
人们可以通过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的浏览器访问各种网站和平台,自由地获取信息和交流。
5. 移动互联网时代: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移动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观看视频等。
大众传媒的语言风格研究
大众传媒的语言风格研究引言:随着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与普及,媒体的语言风格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大众传媒作为广泛传播信息的平台,其语言风格对社会公众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众传媒的语言风格研究,从语言的选择、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来分析其特点与影响。
一、大众传媒的语言选择大众传媒运用的语言应具有普通易懂、简洁明了的特点。
首先,新闻报道应遵循客观中立的原则,尽量避免使用主观个人化的词汇,减少意见偏颇的倾向。
其次,新闻的语言应具有普通易懂的特点,毕竟广大读者群体的接受能力并不相同,因此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能更好地传递信息,提高整体传播效果。
二、大众传媒的表达方式大众传媒的表达方式需要符合信息的要求和接受者的需求。
在新闻报道中,传媒机构通常采用了社会化的表达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起受众的共鸣。
这种方式通常采用了普通人的视角、语言和情感,使新闻更加贴近受众,增强沟通的效果。
此外,大众传媒的表达方式还需要注意语速、音量和语调的选择,这些都会影响听众对信息的理解程度。
三、大众传媒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大众传媒的语言表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大众传媒常常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突出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其次,使用比喻和隐喻等修辞手法来更好地传达信息,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此外,大众传媒在使用修辞手法时还要注意遵循信息真实性和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过度夸张或误导读者的情况发生。
四、大众传媒语言风格的影响大众传媒的语言风格对社会公众有着广泛的影响。
首先,大众传媒的语言风格影响着读者对事实的理解和判断。
通过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传媒机构可以引导公众对事实的认识和解释。
其次,大众传媒的语言风格也影响着公众的态度和情感。
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增强公众对信息的共鸣和情感上的认同。
总结:大众传媒的语言风格研究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课题。
传媒机构在选择语言、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时,都需要兼顾信息的传递、受众的接受和社会的影响。
大众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的特点大众传播是指信息在大范围传播的过程,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将信息传递给广大受众。
大众传播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众传播的目标是广泛的受众。
与个人传播不同,大众传播是面向整个社会的,目的是将信息传递给尽可能多的人。
大众传播的受众群体非常庞大,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群。
因此,在大众传播中,需要考虑到受众的多样性,制作信息时要尽量考虑到不同受众的需求和特点,才能更好地传播信息。
其次,大众传播具有广泛的覆盖面。
大众传播利用多种媒介,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等,可以将信息传达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不同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传播范围,在大众传播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传播需求选择适合的媒体进行传播。
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得大众传播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
再次,大众传播具有高效性和快速性。
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技术,大众传播可以实现信息的高速传递。
与传统的手写信件相比,现代传媒技术可以在短短几秒钟内将信息传递给全世界的受众。
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信息可以实现实时传递,而且传播效果更好。
大众传播的高效性和快速性,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受众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信息。
此外,大众传播具有双向性和交互性。
传统上,大众传播是单向的,即信息由媒体传递给受众,受众只是信息的接收者。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众传播越来越有交互性。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受众可以主动参与信息的传播和创造。
受众不仅可以接收信息,还可以对信息进行评论、分享和传播,甚至可以通过直播等方式与媒体互动。
这种双向性和交互性,使得大众传播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送,受众可以主动参与和影响信息的传播过程。
最后,大众传播具有信息过载的问题。
由于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媒体的普及,人们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容易造成信息过载。
人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筛选和消化信息,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在大众传播中,如果信息无法引起受众的注意和兴趣,容易被忽略和遗忘。
大众传播的基本知识
1982年,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的重视,欧美等国的学校媒介素养教育 开始形成规模;主要目的是培育公民对媒介 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1999年起,加拿大通过国家教育立法,媒 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进入了课堂,和语文数 学一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目前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发展成为系统的 教育体系。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德等国 也先后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部分地区 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启示:做了坏事尽可能不被媒介知道和宣扬
(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传播信息 2.社会化 3.知识教育 4.文化传承和交流 5.环境监测 6.社会协调功能 7.提供娱乐
1.社会交流和沟通
大众传播为人们提供了外部世界的有关情况,使单 个人和整个社会相沟通、相联系,促进个人社会化。 上传下达、相互沟通功能是传播媒介的首要功能。
而中国对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认识阶段。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1、培育公民的媒介批评能力;即公民 将媒介放置于社会的情境中进行批判性 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2、培育公民对媒介信息的接受和利用 能力以及传播能力;
3、提高公民对媒介负面信息的反省和 抵御能力
四、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
各国的具体内容不同。 公认三大模式: 1、英国模式:分为三个阶段:保卫精英文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及赖特的 补充
环境监视功能; 社会协调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 解释与规定; 社会化功能; 提供娱乐。
2.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政治功能 监视(收集情报)
传播起什么作用
经济功能
一般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的种类和特点
一大众传播媒介的定义
• 大众传播媒介是大众传播赖以实现的中介, 它们由人们发明,制造,控制,运用,是承 载,传递社会信息服务的工具;但传播媒介 一经进入信息流程,就会以本身的活力,对 社会成员产生有力的影响。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类型
• 第一类 • 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如口语和体语等。
• 第二类 • 印刷媒介,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
• 第三类 • 电子媒介,包括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
计算机通讯等。
• 现在最常用的大众传播包括计广播报纸电影电视 算机网络等。
三大众传媒特征及功能
• 特征: • 1,众听众或者观众人数多,影响面大。无论是印
刷媒体还是电子媒体,都可以达到数以万计的受, 这一点是其它沟通形式不可比拟的. • 2,超越距离,超越时空限制。现在大众媒体的特 征就是快速。 • 3大众传播不像人际沟通那样可以面对面交流,一 般情况下受众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
• 4强化表达信息。大众传媒利用现代技术,通过夸 大集中等办法,使符号得以强化表达,
四大众成本的社会功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环境监测功能 • 2社会协调功能 • 3社会遗产继承功能 • 4提供娱乐功能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大众传媒权力传媒权力对社会的影响
大众传媒权力传媒权力对社会的影响大众传媒权力对社会的影响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的权力不可忽视,它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媒权力的行使与运用方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正与发展。
本文将就大众传媒权力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讨论。
二、大众传媒权力的定义和特点大众传媒权力是指掌握媒体资源和信息发布渠道的一方在舆论、话语权以及信息传播方面所拥有的优势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权力具备以下特点:1. 广泛性: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广泛传播信息。
2. 影响力:大众传媒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能够在社会舆论中产生重要影响力。
3. 控制力:大众传媒掌握着信息的传播渠道,并能够决定信息的内容和呈现方式。
4. 权威性:大众传媒作为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其报道和评论容易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和信任。
三、大众传媒权力对社会的正面影响1. 信息传播与知识普及:大众传媒能够迅速传播信息,推动社会大众获取知识,提升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
2. 促进公共意识形态的形成:大众传媒扮演着舆论引导的角色,能够促进公众对于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与传播。
3.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大众传媒具备监督职能,报道揭露社会不公与腐败现象,倡导公平正义。
四、大众传媒权力对社会的负面影响1. 媒体的商业化与利益导向:在商业竞争的压力下,大众传媒可能追求更高的收益,忽视真实客观的报道,甚至制造假新闻,导致社会信息失真。
2. 信息过载与精神污染:大量信息的传播可能使人们难以分辨真假,同时大众传媒中存在低俗娱乐、暴力血腥等不良内容,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3. 舆论操控与意识形态的独占:大众传媒权力的滥用容易导致舆论的偏颇和信息的一元化,削弱和压制其他声音和观点的表达。
五、如何解决大众传媒权力对社会的负面影响1. 加强媒体监管:建立有效的法律和机制,监管大众传媒的行为,防止假新闻和不良内容的传播。
2. 提升公众媒体素养:加强媒体教育,提升公众对于新闻真伪和信息真实性的辨别能力。
大众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的特点大众传播是指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形式传播给广大群体的过程。
在当代社会,大众传播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文化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大众传播的特点。
首先,大众传播具有广泛性。
大众传播是信息在广大群体中传播的过程,它不受时间、地域和人群限制。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们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来获取信息。
而且,大众传播可以跨越国界,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
其次,大众传播具有高效性。
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体传播信息。
而在互联网的普及下,大众传播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观看视频、听取音乐等,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也大大提高。
再次,大众传播具有多样性。
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形式繁多,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
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满足自己的需求。
此外,大众传播还具有互动性。
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是单向的,信息从媒体传播给受众,而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在互联网时代,大众传播变得更加互动。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形成自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之一。
另外,大众传播还具有快速性和时效性。
大众传播可以迅速将信息传播给广大群体,使受众及时了解到最新的信息。
尤其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媒体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将信息迅速传播出去,帮助人们及时了解到事件的进展和相关信息。
总之,大众传播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具有广泛性、高效性、多样性、互动性、快速性和时效性等特点。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众传播的特点使得信息可以更加广泛地传播,促进各种资源的有序流通,推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又
【易错、易混知识分析 】
• 1、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 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文化多元性 。 3、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 的消失 。 • 4、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 5、民族文化有其独特性,只能属于这 个民族。
参考:
1、简析;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多样 的世界文化才能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 活力。 2、简析: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 式丰富多彩 文化的多元性指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以及指导思想上 的差异。文化的多元性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我们的态度是:提 倡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文化的多元化。 3、简析: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 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参考答案:
(1)①中国担任伦敦书展主宾国,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 交流,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 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②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出版和文化的优秀成果, 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③ 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 性,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 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相 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繁荣进步。 ②面向世界,博 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 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 化的有益成果。 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大众 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促进文化交流与传 播。④我们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 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简析: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5、简析: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 不同,决定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 征。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 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 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 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 和普遍规律。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 界文化就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 成的。
【练习巩固】
2012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伦 敦出席了国际书展“市场焦点”中国主宾国开幕式并致 辞。李长春在致辞中说,中国担任主宾国,为世界各国 近距离观察和感知中华文化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也为 中国出版业全面领略和借鉴世界出版物精品提供了一个 重要契机,并为进一步促进中英两国乃至世界各国之间 的出版贸易和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此次中国 主宾国活动的举办,不仅能推动两国出版和文化的交流 与合作,还将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 (1)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中国担任伦敦书 展主宾国的重大意义。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更好地 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复习课
莱阳九中政治组 步红梅
1、文化多样性的集中表现。 2、如何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4、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态度、原则、 具体要求)。 5、文化传播的途径 6、文化传播的手段——传媒的发展阶段 7、大众传媒的形式、特点、地位 8、文化交流的意义及我们如何做。
是什么 多 样 性 为什么 如何做
含义: 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意义)
经、政、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 历、地 化是共性与个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 态度、原则、传 播
发展历程 手段
(媒介)
现代传播手段的特点 大众传媒:产生,形式,地位,作用
意义 促进中华和世界文化发展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