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户贫困的状况、原因与对策分析——以湖北省红安县为例

合集下载

农村贫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途径

农村贫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途径

农村贫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途径1. 引言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分析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几种解决途径。

2. 原因分析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2.1 教育水平的落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质量相对较低,造成居民技能水平不高,难以找到脱贫的途径。

2.2 土地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土地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量农户面临着土地不足的问题,无法发展农业生产。

2.3 产业结构转型不顺利:农村部分地区长期依赖传统农业产业,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收入水平难以提升。

2.4 公共服务不到位: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医疗、教育和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给贫困地区居民带来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3. 解决途径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重点:3.1 加强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

3.2 实施土地改革:通过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土地流转的公平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3 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加大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多元化发展水平。

3.4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农村医疗、教育和交通等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4. 案例分析以下列举一些成功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案例,以验证上述解决途径的可行性:4.1 集中力量开展扶贫教育工作:某地区通过增加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和教育设施,提高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有效提升农民子女的就业竞争力。

4.2 实施土地流转政策:某县通过推行土地流转制度,使得土地更加合理流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4.3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某乡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山区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现状与措施研究

山区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现状与措施研究

山区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现状与措施研究一、贫困地区现状分析山区贫困地区是中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也是攻坚任务最为艰巨的地区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832个县级市、17350个行政村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

目前,贫困地区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低山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设备落后,生产模式过时,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既不能吸引大量城镇人口,也不能使农民受益。

很多地区农户的土地比较贫瘠,产量低,收入不高,导致这些地区的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资源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2. 教育、医疗水平差贫困地区的人民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很多地区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教育条件落后,尤其是农村区域的教育资源差距还比较大。

医疗卫生水平也比较落后,中西医结合的情况较少,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疫情和传染病的发生率高,导致医疗负担不断增大。

3. 人口素质较低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整体上比较低,缺乏科学文化和医学知识,少有运动爱好,甚至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等深度内在因素也是贫困的重要原因。

二、目前扶贫措施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关注力度,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贫困地区的帮扶工作。

1. 精准扶贫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家通过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采用精准扶贫的方法,使帮助对象更加明确,把中央政府等相关资源优先用于扶持首批贫困人口,从而协调各方力量增强脱贫攻坚的效力。

2. 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的核心是产业发展。

在山区贫困地区,政府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优质肥料,改进作物品种,增加农民种植农作物的收益。

同时,政府也大力支持地方发展特色产业,围绕当地的资源禀赋开展新的经济活动,进一步扩大当地地区的产业基础,并通过创新和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3. 土地改革对于农民而言,土地是最重要的财产。

民政部农村低保汇报

民政部农村低保汇报

规范管理,全力打造阳光诚信低保秉承传统,倾情服务老区贫困群众——红安县农村低保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省市领导:首先我代表红安县民政局、代表红安革命老区人民,热忱欢迎你们莅临“中国第一将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来到“红色故里、绿色家园”——红安检查、指导工作!红安县位于大别山的南麓,湖北省的东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举世闻名的将军县,在这片神奇的红色土地上,诞生了一位党的创始人,两位国家主席,走出了三支红军主力部队、两百多位开国将领。

红安也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欠发达,现辖11个乡镇、1个国营茶场、1个风景管理处,385个行政村、16个社区、3个居委会,总版土面积1796平方公里,总人口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万人,占总人口的80.3%。

1999年根据省市要求,我县开始建立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于2002年正式成立了“红安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心”,专门负责管理全县社会救助工作,2008年机构升格为“红安县最低生活保障局”,现有工作人员11名。

在省委省政府、省民政厅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近些年我县社会救助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业务范围从建制之初单纯城市低保一项扩展到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新型临时定额救助、城市低收入家庭核定等工作;救助对象从城市发展到了农村,常年救助对象达近10万人;救助内容从生活救助涵盖到了医疗、住房、就学等多个方面,覆盖全县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完成并得以完善和规范,为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改善其生存、生活和发展环境,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显著作用。

下面主要就我县农村低保工作有关情况作以汇报。

一、我县农村低保工作实施的基本情况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妥善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2007年根据国务院、民政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要求,省政府、省民政厅分别下发了《关于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鄂政发【2007】41号)和《关于迅速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鄂民政发【2007】5号)文件,决定在全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贫困原因分析及扶贫政策研究

农村贫困原因分析及扶贫政策研究

农村贫困原因分析及扶贫政策研究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扶贫成就,实现了从绝对贫困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的彻底脱贫。

然而,农村贫困问题仍然存在,并且日益复杂化。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农村贫困的原因,并研究有效的扶贫政策。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之一。

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滞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农村贫困问题长期存在、难以消除的重要原因。

农村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创新和升级,无法有效提高产值。

此外,缺乏农产品深加工和市场开拓的机会,使得农民无法更好地获得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增加了贫困的风险。

二、教育与技能水平低下也是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普遍较低,导致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

此外,农村居民普遍缺乏专业技能,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很难获得高薪就业的机会,从而导致贫困问题的进一步加剧。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限制了农村地区发展。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地区发展。

例如,道路交通不便使得农产品易腐烂、运输成本增加,限制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价格。

同时,缺乏电力、水资源等基础设施,也制约了农村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的能力。

四、对农村贫困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法也存在问题。

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一些政策存在着落地不到位、透明度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一些扶贫政策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可持续的发展思路,解决了当前的贫困问题,但未能对农村地区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根本改变。

因此,必须深入研究贫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扶贫政策。

面对这些贫困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扶贫政策,努力改变农村贫困的现状。

例如,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旨在根据不同家庭的具体情况,提供精准的扶贫措施和帮助。

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使农村学生有更好的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此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贫困村产业扶贫现状及对策研究

贫困村产业扶贫现状及对策研究

贫困村产业扶贫现状及对策研究贫困村产业扶贫是指通过发展村级产业,提升贫困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本文将研究贫困村产业扶贫的现状及对策,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现状分析1. 产业发展不平衡:贫困村产业扶贫过程中,有些村庄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能低下,产品附加值较低,难以带动贫困户增收。

2. 产业链短缺:贫困村产业扶贫往往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仅依靠单一产业难以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且容易受外部环境和市场波动影响。

3. 技术水平落后:贫困村民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新兴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限制了自身产业发展的潜力。

4. 资金和资源匮乏:贫困村往往缺乏资金和资源支持,限制了产业扶贫的规模和效果。

二、对策提出1. 聚焦特色产业:针对贫困村的资源和条件,确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打造优势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依托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生产等方面的特色产业。

2. 构建产业链: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促进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发展,增加产业的附加值,提升贫困村产业的竞争力。

引导贫困村农户利用农业废弃物、农副产品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3. 加强技术培训:加大对贫困村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创新意识,使他们适应现代产业的需求,并能够在产业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培训过程中,注重“教、学、用、改”相结合,促进贫困村民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发展和提高收入。

4. 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对贫困村产业扶贫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力度,通过“整村推进”、“资金+项目”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和科技支持。

积极推动贫困村与城市企业、电商平台等进行合作,共同发展产业扶贫项目。

三、建议1. 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扶贫政策和规划,明确扶贫目标和任务,形成顶层设计,推动贫困村产业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

2.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实现贫困村产业扶贫工作的整体推进。

【调研报告】关于我县农村贫困问题及对策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我县农村贫困问题及对策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我县农村贫困问题及对策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背景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我县农村贫困问题,并评估当前对策的实施情况。

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希望为制定更有效的贫困救助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收集了相关统计数据和政府文件,并进行了走访和访谈,以深入了解贫困问题的根源和对策的实施情况。

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我县农村贫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自然条件限制:我县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农田面积有限,土壤贫瘠,气候条件恶劣,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困难。

2.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教育资源有限,学校设施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就业机会。

3. 就业机会不足:我县农村就业机会有限,农民主要依靠农田务农,收入相对较低,难以摆脱贫困。

4. 社会保障薄弱:贫困农户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措施,医疗、养老等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增加了贫困风险。

对策的实施情况如下:1. 发展特色产业:我县政府积极推动发展特色产业,如果蔬种植、畜牧养殖等,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增加收入来源。

2. 加强教育投入: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3. 拓宽就业渠道: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就业转型,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就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

4.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提供贫困农户的保障和救助。

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我县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源较为复杂,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施策。

2. 目前针对贫困问题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3. 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完善对策的落实和执行,确保贫困救助政策的有效性。

4. 同时,还需要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合作的良好局面,共同促进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

湖北农村贫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湖北农村贫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湖北农村贫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熊小刚吴海涛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9期[摘要]利用2005年、2008年和2010年对湖北农村家庭调查数据,测算了湖北农村家庭在三个调查年度的贫困状况,分析了影响农村家庭贫困的因素。

结果表明,在调查年份,农村家庭的收入持续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绝大部分比重,但其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所占的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农村家庭的贫困发生、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受教育水平、劳动力培训、家庭劳动力比重、家庭从业类型、地形条件和最近市场距离对农村家庭贫困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农村贫困;农户收入;贫困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在发展中消除贫困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经过30多年政府主导的多阶段扶贫工作,我国农村减贫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

按照原有的贫困标准计算,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5亿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从2010~2015年,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按照新的农村贫困标准统计,农村贫困人口从大约1.28亿减少到5575万(国家统计局,2016)。

尽管如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反贫困任重而道远。

一方面,绝对贫困人口的规模依然庞大,剩余一批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复杂而特殊。

另一方面,返贫压力巨大,特别是那些经济基础薄弱、容易受到自然灾害侵袭的贫困地区。

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提出精准扶贫思想。

2013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

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我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吹响了扶贫攻坚集结号。

红安经济调研报告

红安经济调研报告

红安经济调研报告红安县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中部,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址所在地。

经济方面,红安县具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但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次调研报告将对红安县的经济发展进行概述,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红安县的农业资源非常丰富。

该地区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然而,在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农产品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民收入不高等问题。

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我们建议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引进新的农业种植业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其次,红安县的工业基础相对较弱。

尽管县内有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但相对于县内的资源和潜力来说,工业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规模还不够大。

为了推动工业发展,我们建议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培育,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

此外,红安县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县内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红安古镇、红色旅游景点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为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我们建议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改善旅游接待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

最后,红安县的人才资源相对匮乏。

虽然县内有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但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还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提供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鼓励高层次人才创业和就业等,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红安县发展。

总结起来,红安县的经济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发展、发展旅游业和引进人才等一系列措施,有望进一步促进红安县经济的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为红安县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贫困地区农户大病成员医疗支出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红安县为例

贫困地区农户大病成员医疗支出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红安县为例
摘要 : 利用 T P M模 型分析影响农户大病成员 医疗决 策和医疗支 出的影 响 因素 。研 究发现 : 不 同经 济状况农 户之间 以及农户家庭 内部 医疗支 出呈现非均衡性特征 , 贫困大病成员 的 医疗 支 出显著高 于富裕成 员 , 女性大 病成员 医疗 支出显著低于男性 , 老年大病成员 医疗支 出显著低 于其他年 龄组成员 , 大病成员 医疗 支出水平 随着大 病成员代 际
A b s t r a c t : F o c u s i n g o n f a r m h o u s e h o l d s s u f f e r i n g f r o m m a j o r i l l n e s s i n p o o r a r e a C h i n a , T h i s p a p e r a d o p t s T P M m e t h o d t o
次序 的上升而下 降。此外 , 健康状况 ( 包括是 否慢 性病 、 自评 健康状况 、 是 否劳动力 ) 、 户人 口规 模对大 病医疗 支 出 也有显著影响 , 但新 农合 、 大病救 助等医疗 保障项 目却并不显著 。 关键词 : 贫困; 农户 ; 大病 ; 医疗支 出 中图分类号 : C 9 1 3 . 7; R 9 1 7 文献标识码 : A
《 毫 科 学) 2 0 1 4 年2 月 . 第2 8 g - . 第2 期( 总 第1 7 0影响 因素分析
— —
以湖北 省 红 安县 为 例
李晓敏 , 黄江泉 , 乔 勇
( 1 . 中南林 业科技 大学 经济 学 院 , 长沙 4 1 0 0 0 4; 2 .创新 型 企业风 险 管理 与控 制技 术湖 南省 工程 实验 室 , 长沙 4 1 0 0 0 4 ; 3 .湖北 民族 学 院 经 济与 管理 学院 , 湖北 恩施 4 4 5 0 0 0 )

转型期欠发达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及微观机制_以湖北省红安县二程镇为例

转型期欠发达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及微观机制_以湖北省红安县二程镇为例

56
HUMAN GEOGRAPHY Vol, 刘沛林, 窦银娣: 转型期欠发达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及微观机制—— —以湖北省红安县二程镇为例
1 引言
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区域内农户生产生活所需物质和非 物质的有机结合体,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其功能转换 和演变具有内在规律[1]。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涵可分解为人文 环境、地域空间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三个部分,三者间遵循 一定的逻辑关联,共同构成乡村人居环境的内容。 20 世纪 50 年代,希腊城市规划学家道萨迪斯 (C. A. Doxiadis) 提出了 “人类聚居学”的研究构想,其系统研究 人类居住环境的思想在世界各地流传 [2]。二战后,随着欧洲 乡村的凋敝与复兴,与乡村人居环境转型的地理学研究开始 兴起 。 其中,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是研究的 “主力军 ” 。 在 “人本主义”和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大背景下,人文地 理学越来越关注人和社会的问题[3,4]。乡村区域贫困、乡村土 地利用、乡村住房以及城乡差距等问题成为关注热点 。20
提 要: 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改善农户生活质量,
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 本文以欠发达地区为地理单元 , 以红安县二程镇 8 个 村 村人居环境的演化实质上是农户空间行为作用的外在 表现。 不同类型的农户空间行为对乡村人居环境的作 用方式不同, 影响效果也不同, 但其综合效应对乡村 人居环境的系统功能影响较大 。
100 户问卷和访谈调查为基础资料 , 探讨了转型期 特 定
区域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和微观机制。 从历史的维 度来看, 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特征主要体现在: 乡村聚 落的空心化和边缘化、 乡村生态环境的剧烈恶化以及 乡村社会文化的更新等方面。 从微观的视野来看, 乡

湖北红安老区经济调查分析

湖北红安老区经济调查分析

湖北红安老区经济调查分析【摘要】为了解贫困老区的经济状况,更好地建设贫困老区新农村,本文对老区人民的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

基于详尽的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了老区人民家庭年总收入、收入主要来源、主要支出等状况,也了解了老区人民生活所面临的一些主要困难以及现实的解决途径,并指出制约老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改善老区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经济调查分析对策研究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艰难历程中,用鲜血和生命立下了不朽功勋。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老区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以及资源的匮乏,使得老区经济发展状况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相当部分老区人民生活依然贫困。

2006年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加快贫困老区发展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点。

为了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改善老区人民的生活状况,迫切需要了解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现状,由此我们开展了老区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一、调查方法及问卷回收1、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以红安县所有村落的人民为总体,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抽样样本。

具体做法如下:先以红安县各村落名称为抽样框,随机抽取村落三个,抽样结果为:七里镇对天河村、八里镇毛张坞村和城关镇河坎村;然后以家庭为单位、以调查问卷方式对此三个村庄的农村家庭进行调查访问。

考虑到部分村民文化水平较低,采用访问的方式填答问卷,也允许文化水平较高的村民自填问卷。

调查问卷分两部分:基本信息和家庭经济状况。

了解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村民家庭收支状况、面临的主要经济困难以及对老区经济前景的各种看法等信息。

2、问卷回收。

调查一共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7份,有效回收率为74%。

有效回收率不是很高,受两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方面我们的调查时间是暑假,正值农忙,且年轻的村民很多去外地打工,留在村中的村民很多不识字,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另一方面,我们的沟通工作也没有做到位,使得有些被调查者还不太理解问卷的初衷,答题出入较大,从而产生了一部分废卷。

论革命老区精准扶贫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论革命老区精准扶贫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论革命老区精准扶贫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作者:王翔吴文嘉陈慧林张思亮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06期[摘要]2016年10月12日在《中共黄冈市委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政府文件中,将红安县设为脱贫开发重点县。

红安县,又称将军县,作为红色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理应随着经济发展的洪流而迅猛向前,但因自然、历史等多重因素,革命老区的发展出现了阻碍与滞后。

本文根据精准扶贫战略下的各种工作与实地考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释。

[关键词]将军县;革命老区;精准扶贫中图分类号:S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6-0275-01贫困一直是每个国家的“心病”,如何脱离贫困,走向共同富裕,是目前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革命老区,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所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无数先烈曾在此地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而不断奋斗。

它是历史的见证者,建设者,更是开创者,但到了新时代,革命老区却成为了落后,贫困的代名词。

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也是告慰先烈的历史重任。

一.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滞后原因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革命老区在战争时期的作用和贡献。

革命老区作为新中国成立的摇篮,贯彻了毛主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方针,这在战争时期是正确且有效的,但是到了和平时代,就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是远离中心城市。

以红安县为例,红安县离武汉有着80公里的车程。

在改革开放时期,新中国的交通并不发达,这就制约了红安县经济的发展,也是红安县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洪流的根本原因。

虽然在新时代,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让出行变得极为方便,但是红安县已经错过了经济发展最为黄金的时期,所以经济发展自然是滞后的。

不止是红安县,中国目前存在的很多革命老区,都存在这种问题。

这些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远离城市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方法,到了经济建设时期,却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农村经济发展的贫困问题分析与对策

农村经济发展的贫困问题分析与对策

农村经济发展的贫困问题分析与对策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农村地区,贫困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贫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经济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农村经济发展缺乏科学规划是导致贫困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没有考虑到农村的特殊性和现实需求。

他们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农民的生存问题。

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缺乏规划,让农民陷入了贫困的困境。

对策: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到农民的需求和利益,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促进规划的有效实施。

二、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

在现实生活中,农民的土地往往无法发挥最大的效益。

土地流转问题导致了农村经济的低效运作,使农民陷入贫困。

对策:政府应该制定土地流转政策,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进行经营管理。

同时,政府还应该提供相关的扶持政策,帮助农民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问题。

三、不平衡的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一些地区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收入和福利水平相对较低。

这种不平衡的农业发展导致了贫困问题的加剧。

对策: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采取措施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此外,还应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技创新,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

四、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资源不足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许多农村孩子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机会,从而导致了贫困的延续。

对策: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五、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农民收入来源单一是导致农村贫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贫困地区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投资状况及影响因素

贫困地区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投资状况及影响因素

贫困地区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投资状况及影响因素【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红安县农户的抽样调查,对有家庭成员患大病农户的子女教育投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分析结果为:在考虑的15个影响因素中,有7个因素对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投资水平影响显著,其余8个因素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大病农户教育投资影响因素一、样本地区农户子女教育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对大病的定义有三个标准:一是农户当年住院治疗费用劳均(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的平均数)达1000元以上的疾病;二是农户当年门诊治疗的费用劳均达1000元以上的疾病;三是农户家庭成员患病后误工全年累计超过90天的疾病。

凡符合以上三个判定条件中之一者,即可定性为大病。

本文研究所利用的数据来源于欧盟资助项目“保护农村贫困人口免受主要疾病的经济影响”(简称POVILL)2006年问卷调查数据资料。

研究的样本地区为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省红安县。

在形成的共165户大病农户样本中,全县总人口为732人,户均4.4人。

共有在校学生138人,其中年龄在3岁以上6岁以下的有8人,6—15岁的有89人,16—18岁的有30人,19岁以上的有11人。

这138个学生分布在88个大病农户家庭中,平均每户有1.57个子女上学,户均教育费用为2216.35元,每个学生平均1413.32元。

子女处于非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家庭有34户,学生49人,每户平均非义务教育费用为3710.89元,每个学生平均2574.90元。

有子女上学的大病农户家庭经济资源分布状况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子女处于哪一个学龄阶段的大病农户家庭,其家庭经济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而如果农户家庭中有成员患大病,在家庭经济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医疗支出必然会挤占教育投资,这种影响对于子女处于6岁以下、15—18岁和19岁以上三个非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大病农户尤为显著。

在子女处于上述三个学龄阶段的家庭中,医疗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分别达115.10%、81.49%和81.44%;一些家庭为了保证看病的基本需要而降低教育投资,甚至选择让子女辍学。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及扶贫政策分析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及扶贫政策分析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及扶贫政策分析农村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虽然我国近年来在扶贫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贫困问题依然困扰着广大农村地区。

本文将探讨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并对当前的扶贫政策进行分析。

一、农村贫困的原因1.重复种植和单一经济结构在农村地区,由于一些农民长期重复种植同一种作物,导致了土地肥力的下降和农作物产量的降低。

此外,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缺乏多元化的经济来源。

这使得农民的经济收入面临较大的风险,一旦作物受灾或市场行情不佳,就容易陷入贫困。

2.资金短缺和金融服务不畅许多贫困农村地区由于资金短缺,无法进行农业投资、发展产业和壮大农民经济实力。

此外,金融服务在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不畅的情况,农民难以获得贷款和其他金融支持,制约了他们的发展潜力。

3.教育资源匮乏和技能不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技能的不足。

缺乏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使得农民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限制了他们实现财富增长和脱贫的能力。

二、扶贫政策分析1.发展乡村产业针对农村贫困问题,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发展乡村产业。

通过引导农民发展合适的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比如,政府鼓励农民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色农业和农村电商等,以提高农村经济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减少贫困的风险。

2.改善基础设施为解决农民出行不便、通信不畅等问题,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有助于扩大农民的市场覆盖面,增加收入来源。

3.教育和技能培训政府积极改善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此外,还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帮助他们适应现代农业和其他产业的需求。

通过提高农民的教育和技能水平,可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从而减少农村贫困。

4.完善社会保障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扩大农民的社会保障覆盖面。

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与解决方案

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与解决方案

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与解决方案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贫困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十个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1.农村贫困现状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十分严重,许多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发展和脱贫。

2.教育与贫困教育是贫困问题的根源之一。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机会有限,这导致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3.农村就业问题农村就业问题也是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

由于农村资源有限,农民的就业机会有限,很多人只能从事农业劳动,收入微薄,很难摆脱贫困。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是导致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村缺乏良好的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限制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5.医疗保障问题农村医疗保障问题也是农村贫困的一大难题。

许多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一旦发生重大疾病,往往就会导致家庭贫困。

6.政府政策与扶贫政府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出台一系列针对农村地区的扶贫政策,如农村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教育扶贫等,能够有效缓解贫困问题。

7.发展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村发展适合本地资源和特色的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村贫困现状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9.加强农村教育与医疗建设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匮乏制约了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10.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农民技能培训对于改善农村贫困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我国农民贫困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国农民贫困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国农民贫困原因分析及对策引言农民贫困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尽管我国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发展和减贫成果,但农村地区的贫困现象仍然存在,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我国农民贫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

农民贫困原因分析1. 产业结构问题我国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但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小农经济规模、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造成了农民收入的困境。

2. 土地问题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受限,土地流转问题严重。

由于农民不能自由流转土地或以土地为抵押物进行经营贷款,很多农民无法扩大规模经营或发展现代农业,造成了农民收入的局限。

3. 教育问题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农民的教育水平限制了他们获取更好就业机会的能力,限制了他们提升收入的可能性。

4. 医疗保障问题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费用高昂。

因此,农民在面临疾病时容易面临高额的医疗支出,增加了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加剧了贫困现象。

5. 城乡差距问题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和社会保障差距依然较大。

农民在享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对弱势,这加剧了农民贫困的问题。

农民贫困对策1. 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加强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鼓励农民参与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提高农民收入。

2. 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增加土地使用效率。

同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提高土地质量和流转的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

3. 优先发展教育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农村孩子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和收入。

4. 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

精准扶贫绩效考核及评价——基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摘贫”实践

精准扶贫绩效考核及评价——基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摘贫”实践

332019年7月 营销界(第3周)精准扶贫绩效考核及评价■陈敏(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一、绪论根据贫困联合国的定义,贫穷的选择和机会的人拒绝,是人格的侵犯。

贫穷意味着缺乏有效参与社会的基本能力,缺乏维持生计的足够食物和衣服,缺乏获得基本教育和保健服务的机会,缺乏赋权和被排除在群体生活之外。

贫困是指福利被剥夺,不仅是物质匮乏,而且是面临风险时的风险和脆弱性。

然而,当前世界的贫困,更不能只包括物质上的贫困,更应该包括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的贫困,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在接受中国经济网独家采访时表示,“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难啃的“硬骨头”依靠传统的治理不善不能再发挥其能动作用,和贫穷恰恰在同一时间生产的这段时间,这表明中国的贫困治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过去到准确的扶贫贫困。

二、关于扶贫的概述(一)扶贫扶贫是帮助贫穷的家庭消除贫穷的负担,改变贫穷的面貌。

它是指为促进消除贫穷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以及为解决社会中穷人的生活问题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中国由于历史和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和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很不平衡,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和技术水平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生产力发展的贫困地区一直很缓慢。

采取积极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致富,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安定团结,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精准扶贫精致的扶贫是穷人和穷人的对称性。

它是指贫困农民在不同贫困地区的情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贫困对象进行准确的识别、准确的帮助和准确的管理。

“精湛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三)我国从扶贫到精准扶贫的历史沿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扶贫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而言,中国的扶贫经历了从贫困到脱贫准确的转换,由单纯依靠改革导致从消除贫困形势发展的经济增长经验丰富,开发经济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消除过渡到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为了解决温饱和温饱问题并努力巩固基础的农村贫困人口过渡到温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样 本 地 区贫 困家庭 的 生活 消 费 支 出状 况 、
研究经济贫困 , 首先要确定经济贫 困标准 。经 济贫 困的主
() 1贫困家庭 开支入不敷出 。 从综合情况看 ,04 20 年贫困户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75 , 6 元 比全县平均水平低 2. 从分户情 1‰ 4
要表现一是收入水平低; 二是消费水平低。 在中国, 有两个经济 况看 , 近一半(6 %) 4. 的贫困户, 3 人均家庭生活消费支出超过收 贫困线 , 一是绝对贫困线 , 低于该标准 的就 是所 谓“ 赤贫人 口” ; 入水平 , 不少贫困户要 靠吃 老本或借贷来维持最起码 的 日 生 常 二是相对“ 贫困线”指高于绝对贫困线、 , 但收入依然较低的人 口, 称为“ 低收入人 口” 96 。18 年我 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扶贫
贫困线(0 与非食品贫困线(0 相加得到贫困标准。 6%) 4%) 计算农 村贫困标准是以农民人均纯收 人为基础的。 95 18 年我国农村贫 困标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 26元 , 0 此后根据物价指数变动逐年 调整 ,到 2 0 年这一标准为 65元 ,0 4年为 6 4 ,0 8 00 2 20 6 元 20 年
为 7 6元。 8
二、 样本 地 区 的经 济 贫 困现 状
【 关键词 】农户 经济贫困 现状
原 因 政策建 也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随 着人 类社会的发展 , 贫困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 。2 世纪 8 年代末 , 0 o 印度经 济学 家阿玛蒂亚 ・ 森将贫 困的概念进行 了全面刷新 , 学 术界将贫困主要分为四个 范式 : 经济贫困 、 权利与能力的贫困 、 脆弱性和社会排斥( 沈小波 、 林擎国 ,05 o由于 中国还是一个 20 发展 中国家 , 济 、 会 、 经 社 文化 等诸多方面还处 于较落后 状态 , 所以发展经济 、 增加农民收人 、 高农 户的消费水平 、 经济 提 摆脱 贫困 目前仍然是中国发展的优先任务。本文将从经济贫困的视 角来考察和分析湖北省农村 贫困地区农户的贫困状况和原因 ,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办合作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正式的贫困标准 ,是在对 67万户农 .
活。至 20 年年底 , 1. 的贫 困户负债在 10 元 以上 。 04 有 7% 2 00 () 2贫困家庭 恩格尔系数较高。 04 , 20 年 红安县农村贫困户
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 的基础上计 算得 出的 , 该标准关 注的 是人民的基本生存问题 , 实质上是温饱标准。它包括两部分 : 一 部分是满足最 低营 养标准 (10 20 大卡 / 日) 人 的基本食品需求 , 即食品贫 困线 ; 部分是最低限度 的衣着 , 另一 住房 、 交通 、 医疗 及其他社会服 务的非食 品消费需求 , 即非食品贫 困线 。用 食品
2 贫 困 家庭 的 收入 来 源 、

数 据 来 源 与 经济 贫 困标 准
() 1贫困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 。20 年 贫困 04 户人均总收入 89 , 中来 自家庭经营的收入 43 , 占比 0元 其 3元 所 重为 5 . 35 %,比全 县平均水平高出 55 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 .个
理 论 探 索
【 要 】 本 文利 用 来 自农 户 的 调 查 数 据 对 湖 北 省 红 安 县 农 摘
户 的 贫 困状 况从 收入 水 平 和 消 费 水 平 两 个 方 面 进 行 了考 察 和 分 析 , 析 了农 户 贫 困 的 主要 原 因 , 针 对 农 户 的 贫 困状 况 提 剖 并 出 了相 应 的扶 贫政 策建 议 。
1 数 据 来 源 、
本文研究数据 来源于欧 盟资助项 目“ 保护农村贫 困人 口免 受主要疾病的经 济影 响” 简称 P IL 2 0 ( OV L )0 6年农户问卷 调查 数据资料和红安县统计局农调队的调研数据资料。红安县是湖 北省国家级 贫困县 , 本着随机 、 等距 、 分层抽样 的原则 , 课题 组
为 54 , 9 6人 占样本总人 口的 4 . %。 67 7
2 经 济 贫 困标 准 、
() 3贫困家庭现金纯收入比重低 。20 年贫困户的纯收入 04
中, 现金纯收人为 3 4 , 5 . 比全县平均水平低 72 百 1 元 占 99 %, .个 分点 ; 实物纯收入为 20元 , 4 . 相应高 出 72 百分点 。 1 占 01 %, .个

1样 本 地 区贫 困人 口数 量 、
按照 20 年的贫 困标准 , 04 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 64 以下 6元 的人 口就是绝对贫 困人 口; 农民人均纯收在 64 9 元之 间的 6—97 人 口为相对贫困人 口或低收入人口。根据红安县统计局农 调队 20 年贫困监测住 户抽样调查推 算 ,该县的 绝对贫困人 口有 04 73 . 万人 , 2 相对贫困人 口有 5 万人 。 . 1
在该县随机选取了 3 乡镇 , 个 在每个 乡镇随机抽 取 1 个村 , o 每 个村整群抽取 10 0 户进行调查 , 共调查了 3 个行政村 、0 3 个村 、 34 个农 户。在被调查的 34 个农户中 , 03 03 共有人 口 172 , 21人 其中 , 男性人 口为 6 6 7 6人 占样本总人 口的 5 . %; 32 女性人 口 3
2 3元 , 2 . 比全 县平均水平低 55 3 占 88 %, .个百分点。贫困农户全 年人均纯收入主要来自农业 , 农业收入则主要来源于种植粮食。 () 2 贫困家庭非农 产业收 入水平低 。这主要反映在如 下三 个方面 : 一是工 资性 收入低 , 为非贫 困户的 3. 二是家庭经 6 %; 7 营 中第三产业收入低 , 为全县平均水平的 1. ; 6 % 三是财产 } 7 生 收 入低 , 为平均水平的 5 . 2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