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
江山市城东幼儿园课题组(
【内容提要】在江山的幼儿园中,我们幼儿园是领头雁,要想一直领头,就必须不断创新。

在江山,绘画教育是我们的特色,我们以幼儿为主体,以绘画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在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观察法、个案法、统计法、作品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创设和谐的环境和运用多样的手段,硕果累累,收效颇大。

在此,我们想如实记录一些做法和讲讲自己的观点,以求全体教育同仁和行家的指正。

【关键词】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人类已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①罗曼·罗兰指出:“创造活动是推动历史发展永远有效的契机。

”②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自身潜能的发挥,而在人类所有潜能中,最宝贵的当属创造潜能。

创造性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一个人缺乏创造力,就缺乏生存和发展的起码条件。

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教授讲:“中学和大学应该更具十分重要意义的创造性火花恢复生机。

因为创造性火花是各级教育之间的纽带,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应该毫不拖延地完成的一项使命。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发展创造力作为教育的重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创造活动过程和作品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艺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因此,应克服过分强调技巧和标准化的偏向,以免把幼儿创造性的活动降为机械的训练,使其在被动的服从
课题组负责人:杨英华其他成员:毛静波姜小英余霞钱海燕
和模仿中丧失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泯灭创造力。

”④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往往求同,很少求异。

所以,中国至今无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传统绘画的偏差:在目标构成上,以幼儿习得绘画技能为目标,注重临摹、训练,以画得像不像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以近期内幼儿作品效果来判断幼儿的绘画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按教师意图基本固定,大都是单一的命题画,忽视能够表现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意愿画;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是封闭的框架式、注入式教学,由教师画好范画,然后让幼儿依葫芦画瓢,从而造成幼儿作品模式化、统一化、概念化的局面。

容易使幼儿在活动中陷入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之中,阻碍他们的思维和想象,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

对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反思以往绘画教学,忽视在绘画中创造力的培养是幼儿绘画的致命伤,必须加以改革。

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创造已成为一种时代的呼唤,成为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追求。

因此,为了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幼儿园教育重点在于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幼儿教育一贯是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我园是浙江省示范性幼儿园,衢州市首批名校。

我园以养成教育为主,以艺术教育为特色。

在以往的以艺术为特色的教育中已初见成效,我园是演员何晴的母校,有三名幼儿的作品刊登在《幼儿智力世界》上,在国、地、市获特等、一、二、三等奖的幼儿绘画作品不计其数。

在今年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首届艺术节活动中,我园又涌现了许多具有创造力的幼儿。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有极强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本课题的哲学基础。

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分析中,指出人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以及高度创造性等基本属性,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而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是全面发展人的根本特征和最高目标。

这一论述为教育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充分发展人的创造力奠定了基础。

(二)现代脑科学对人的潜能研究是本课题的生理学依据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斯佩里的研究实验表明:人脑两半球有明显的功能差异。

左半球是“知识型脑”,主管说话、阅读、书写、计算等,它是进行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创造性脑”,它是处理表象,主管形象记忆、认识空间关系,识别几何图像、想象、音乐节奏等,它是进行具体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

人脑
两半球相互配合的结果将使大脑的总能力和总效应得到几倍、十几倍的增强。

因此,合理使用大脑对发展幼儿创造力有极大的意义。

开展艺术教育可以发展组成创造力的必要智力因素,即幼儿的直觉思维,外延性思维、抽象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绘画更是这样。

(三)当代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是本课题的心理学依据。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论述创造性问题时认为“人人都有创造性,至少有创造性潜能”。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⑤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特殊才能的创造力”是社会价值的创造力,“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创造力,是具有个人价值的创造力,在艺术领域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创造力的本质是“创新”,对幼儿来讲,它的“新”主要是对幼儿个体来说是新的,而对社会、对他人来说并不一定是新的。

因此,这种创造力也可称为自我开发的创造力,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研究中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或自我开发的创造力。

(四)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和陈鹤琴的绘画见解是本课题的相关论点。

1、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
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倡导创造教育的先驱,他倡导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批判。

他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要正确认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这对开发儿童的创造力有极强的针对性,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⑥即解放儿童的眼睛、双手、头脑、嘴、时间和空间。

他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⑦号召“解放儿童的创造性,以从事创造工作。


2、陈鹤琴的绘画见解
陈鹤琴先生指出:“绘画是言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

”⑧并指出绘画之价值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通过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相互合作能有效的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创造力的理论是本课题的法律依据。

2001年7月2日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中指出:“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
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国外,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发展创造力的研究。

美国十分重视天赋儿童的研究,据美国教育部天赋与才能儿童教育司的报告所说,从1972年到1977年,针对有天赋儿童实施他们所需要的特别教育从4%上升到12%。

斯坦福大学教授特尔曼将近5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智力高的人并不一定有高创造力”。

认知心理学家格兹欧和杰克逊实验发现:“高创造力的平均智商低于高智力组的平均智商,甚至低于高校学习人口的平均智商”。

这就告诉我们平均智商的人即可培养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才。

加德纳博士在《美国艺术的指导思想》一文中就中国与美国的教育思想差异指出:“总的来说中国教育者认为应该先从基本技能开始,创造性是以后的事。

相反,美国教育者开始就是刺激一种创造的想象力。

而相信在以后基本技能需要时,他自己会掌握。

美国教育的长处是给儿童足够的时间来探索,让他们发展创造能力。

中国教育的长处是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一种基本技能。

但到一定水准后,他们就没有能力和愿望来做创造性的事情。

”⑨这一论断揭示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艺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中我们要引以为戒,既要传授技能,又要留有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创造。

日本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日本儿童一年四季都只穿一条短裤,早已为人所知。

前苏联1957年就把发展创造力明文写进宪法。

自本世纪初经济学家从技术的应用提出“创新”这一概念以来,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创新,正如吉尔福特所说的那样:“没有哪一种现象或一门学科像创造问题那样,被
如此长久地忽视,又如此突然地复苏。


在国内,许多学者和教师都认识到发展创造力的重要性。

“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著名能力心理学家、北京天禹人才能力培养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李孝忠说:“在学校中开展创新教育课程应首先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创造性的环境,通过学生的创造力的训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性、自信心、冒险行为、幽默风趣等全面健康的人格,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小就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


李孝忠教授是较早进行创造力培养研究的学者,他承担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法与评估手段》的国家课题,总结出创造力培养模式,但该模式只适用于中小学,不适用于幼儿园。

谈亦文《创造力培养从幼儿开始》中提出创造力培养的途径有二:1、提供适当的创造性
思维(集中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训练。

2、开展创造性艺术活动:文学、音乐和美术。

网上文章《儿童绘画教学与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美术活动的灵魂》、《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和《在水粉画教学中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研究和实践》都强调了绘画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有效活动。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是可行的,可以通过图画课、区域美术活动等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恩·菲德在《创造性与心理发展》中指出:“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展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和方法”。

⑩据此,我们将研究目标确定为: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从幼儿所处的园内、园外环境出发,探究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绘画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优势,不断激发全园幼儿绘画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

使我园走出一条以绘画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创造力的途径。

1、研究绘画活动的特点与规律,提高幼儿学习画画的兴趣。

2、探索绘画活动的运作模式,以及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促进幼儿发展的措施,大力提高幼儿绘画的能力和创造力。

(二)研究内容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在绘画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

对有绘画天赋的幼儿注意发展他们的绘画潜能。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激励幼儿用不同绘画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在支持、激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绘画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技巧和能力。

5、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用材料制作图画作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6、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7、探索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途径,培养幼儿创造力。

8、设计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绘画活动,积累有关绘画作品。

9、撰写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个案、结题报告。

五、研究对象、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对象:城东幼儿园全体幼儿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自学、辅导及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学习相关理论,使教师、研究人员对“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有个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资料,为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2、行动研究法,是指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其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和调整等。

3、个案研究法:对研究过程中的成功、失败个案进行跟踪研究。

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的积累,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

5、作品分析法: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分析他有无创造能力。

(三)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6年8月,收集有关资料,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撰写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

2、课题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7年6月,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定期组织学习、研讨,广泛听取意见,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

做好中期课题成果汇报与阶段性总结。

做好相关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结题鉴定阶段:(2007年7月—2007年10月)
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包括课题工作总结、案例、个案和幼儿作品等。

六、具体实施
(一)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1、引导幼儿观察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⑩1在广阔的自然界里,在我们的生活里,在瑰丽的艺术殿堂里,到处都存在着美。

但我们的孩子受年龄的限制,不理解美和丑的抽象概念。

因此,教师应培养幼儿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①引导幼儿欣赏艺术美
我们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富有情趣、色彩鲜艳、画面清晰、不同题材的作品作为幼儿欣赏课的教学内容。

幼儿刚刚入园,我们就组织小班幼儿欣赏幼儿园橱窗里、哥哥姐姐的作品。

到了中、大班则组织幼儿欣赏名人名作,如吴作人的《小金鱼》、齐白石的《虾》、韩美林的《熊猫图》、徐悲鸿的《马》等,这些水墨画强调笔墨趣味、浓淡相携、栩栩如生,给幼儿很强的美的感染;民间艺术京剧脸谱、农民画、泥人画等则以质朴大胆的美吸引了幼儿;梵高的《向日葵》和毕加索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感觉》等以色彩鲜艳、无拘无束的表现力使幼儿得到美的熏陶。

②引导幼儿寻找自然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然界里有许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孩子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是不会留意的。

”⑩2我们根据条件、因地制宜,带孩子到活动室外的阳台、操场、自然角、花坛边、种植区、大树下、须江边、社区公园、须江公园等去领略大自然的美。

当幼儿置身于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等美丽的自然景色时,会情不自禁地感叹“真美呀!”
③引导幼儿寻找行为美
幼儿最初的美感,是从对日常生活和周围事物的感知中获得的,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我们引导幼儿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去观察,去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

如劝同伴不哭的天使、拾起垃圾的环保小卫士、分享食物的同伴、捐助爱心的伙伴等,使幼儿感受并体会崇尚美的人无处不在,以提升幼儿对美的鉴赏力。

2、促进幼儿观察
皮亚杰说:“一个儿童越是看和听,他就越看越听。

”⑩3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观察的机会,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①保证幼儿观察的时间,鼓励和引导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积极观察。

②为幼儿指明观察对象,包括生活中的事物、旅游观光的照片,反映异域风土人情的录像等。

③帮助幼儿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让幼儿懂得用多种感官去感受事物的色彩、形状等。

同时,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视觉散步”,从远近、上下、前后、左右等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或在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事物。

(二)创设和谐的环境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

”而从环境中所得到的这些刺激和印象,就会对幼儿产生某种影响,这就是环境的教育功能。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非常重视和谐环境的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物质环境
我们幼儿园非常重视创设具有美和发挥幼儿创造力的环境。

我们幼儿园利用空间种草坪、建沙地,美化门厅、走廊和楼道,幼儿园设美术作品橱窗,各班设幼儿作品展示栏,活动室设立题墙,“六一”画展等。

充分发挥幼儿绘画作品的功能,体现绘画作品的新价值,让环境与幼儿对话。

2、精神环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

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

”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造力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支持、鼓励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由此可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尊重幼儿;二是要关心和爱护幼儿;三是要做幼儿绘画活动的大朋友;四是要做创造型的教师。

总之,我们要扫除一切障碍,让幼儿勇敢、大胆、毫无顾虑和无拘无束地按自己的意愿去创造。

(三)运用多样的手段
绘画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理想手段,在绘画中,我们注意运用多样的手段。

1、运用多种绘画材料
虽然幼儿绘画的材料只有纸和笔,还有色,但却有很大的自由度,因此,幼儿的创造力常常通过它来表现。

①纸。

幼儿园用的纸有白纸、卡纸、报纸、砂纸、宣纸、蜡光纸、瓦楞纸、吹塑纸、面巾纸和硬纸板等。

有时磁砖墙、水泥地也成了画纸。

如小班的绘画活动《篱笆》,水泥地也成了孩子们画画的大画纸。

②笔。

幼儿绘画用的笔有蜡笔、铅笔、毛笔、排笔、粉笔、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

孩子还经常用手、手指、脚丫、吸管、棉签、牙签、石头和修正液等当笔作画。

如中班的绘画活动《小鸡》,孩子用食指蘸水粉在纸上按出鸡头和鸡身,再用水彩笔画出嘴巴、眼睛、脚等。

③色。

幼儿常用到的有12种颜色,还有6色、18色、24色和48色的,单色的也有。

如大班用记号笔画的线描画《鱼儿捉迷藏》。

2、运用多种绘画形式
①主题画:主题画是在幼儿感知的基础上,围绕某一立题,通过回忆和经验画成的,这种画有很大的伸缩性,幼儿有充分的想象余地,表现自由。

如大班的绘画活动《童年》、《背太阳》、《环保小卫士》等。

②诗歌画:诗歌画就是要求幼儿对诗的理解和领悟进行作画。

诗歌画不仅培养幼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如中班绘画活动《摇篮》、《迎春花》、《好孩子》等。

③故事画:故事画就是引导幼儿把听过的喜欢的故事画出来,画出故事的人物和情节。

如大班绘画活动《龟兔赛跑》、《小蝌蚪找妈妈》等。

④谜语画:谜语画就是让幼儿先猜谜,等幼儿猜出后,让幼儿把它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中班绘画活动《橘子》、《玉米》
⑤电化教学:在幼儿绘画前,让他们先看电视、录像、多媒体、数码照片和听音乐等帮助感知,然后请他们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画成一幅画。

如小班绘画活动的《声音》等.
3、运用多种绘画教学法
①共同特性辐射法,让幼儿根据事物的某一特性展开联想,画出与之类似特征的事物。

如小班绘画活动《圆形的东西》、《正方形的娃娃》《三角形的宝贝》等。

②相关刺激组合法。

让幼儿根据相关刺激发挥想象,画出刺激间的关系。

如绘画活动《红黄色的画》、《奇妙的声音》等
③图式符号变形法。

让幼儿根据几何形体、线条、生物体(人、动物、植物)、无生命物体(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事件(缘由、线索、经过、结果),进行适当删减、移植、变形,画出各种不同的画。

如大班绘画活动《机器人》、《变形金刚》等。

4、用好三大影响源
同伴、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的三大影响源。

①同伴。

教师要利用同龄效应,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每次画完画,让孩子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把全班幼儿的绘画作品全部展示出来,让幼儿互相审视、交流。

孩子经过审视、互相观摩,教师评和幼儿评结合,他们就会明白,谁的颜色搭配好,谁的画构图有主次,谁的画想得新奇有趣,自己的画还有哪些不足……
②家长。

家长往往以孩子画得像不像来衡量绘画作品。

为此,我们幼儿园教师在第一次的家长会上就会对他们说,孩子画画就像大人用脚画画一样。

之后,家长常以肯定的语气、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的点滴进步。

③教师。

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要用成人、专业工作者的眼光去看待幼儿作品,应用正面、积极、发展的评价,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

5、抓住参赛的机会
在2007学年度,有江山市教育局公章的绘画比赛有三次。

我们教师根据绘画比赛的主题,选择参赛幼儿,确定适合参赛幼儿的图画,牺牲休息时间,辅导幼儿准备比赛。

结果硕果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