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高渗状态HHS的诊疗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高血糖高渗状态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种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征,无明显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昏迷。“高血糖高渗状态”与以前所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略有不同,因为部分患者并无昏迷,部分患者可伴有酮症。
一、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有轻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IGT)者,在下列因素存在时易诱发:严重的应激状态如急性感染、急性心梗、脑血管病、急性胰腺炎、尿毒症、烧伤、颅脑手术等。噻嗪类药物、甘露醇、山梨醇、高渗糖及含钠液以及腹膜透析等可能加重高渗状态。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苯妥英钠,二氮嗪,西咪替丁等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而诱发。
①诱因: 各种急性感染、剧烈呕吐及腹泻、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病、急性胰腺炎、脑外伤、烧伤、颅脑手术以及利尿剂、腹膜透析及输入过多葡萄糖液。
②起病缓慢渐进,早期口渴、多尿、乏力, 食欲减退加重,逐步出现明显的烦渴、多尿,脱水征。
③高渗脱水症状:烦渴、唇舌干裂、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球下陷、尿少、尿闭。血容量不足:心跳加速、血压低甚至于休克、无尿。
④神经精神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幻觉,失语、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可有上肢粗大震颤、局限性癫痫发作、一过性偏瘫、膝反射亢进或消失,锥体束征可呈阳性反应。
二、诊断依据
凡中老年患者,无论有无糖尿病历史,如发生原因不明的进行性意识障碍与明显脱水表现,而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的,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应及时检查血糖、尿糖和酮体及血电解质。如已诊断糖尿病的患者,特别是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如未经饮食控制和正规治疗,具有上述诱因于近期内发生多饮、多尿症状突然加重,精神萎靡、倦睡者,除考虑酮症酸中毒外,也应警惕本病的发生。
HHS的实验室诊断参考标准是:①血糖≥L;②有效血浆渗透压≥320mOsm/L;③血清碳酸氢根≥15mmol/L,或动脉血pH≥;④尿糖呈强阳性,而尿酮阴性或为弱阳性。
临床有意识障碍与显着脱水表现而血糖超过L,尿糖强阳性(肾阈值有改变者可以与血糖不相吻合),血浆有效渗透压超过330mOsm/L,若检查尿酮体为阴性或弱阳性者诊断成立。
三、鉴别诊断要点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尿酮升高明显,可有酸中毒表现,血钠、血浆渗透压一般不高。
2.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昏迷:有服磺脲类药或注射胰岛素史,起病急,变化快,测定血糖易于鉴别。
3.急性脑血管病昏迷:可有头颅CT或其它影像学阳性所见,血糖、血钠及血渗透压改变不明显。
4.开颅术后意识障碍加重,常认为系术后颅内高压所致,以致作出加强脱水的错误决定,其结果病情更加恶化而死亡,尤须注意。
5.需要与败血症、消化道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鉴别。
四、治疗方案及原则
1.立即开放静脉,急查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尿常规、尿酮、心电图以及胸片和脑CT等。
2.补液:输液量按体重的12%估算:如无心肾功能障碍,最初1~2小时内可快速补充生理盐水1000~2000ml,继以2~4小时500~1000ml的速度静滴,至血压回升,尿量增加(第一个24h输液量一般4000-6000ml,严重失水者达6000-8000ml,输液速度先快后慢)。但老人、心肾功能不全者,需用中心静脉压监测,以防输液过快导致心衰和肺水肿,不能耐受者可自胃管补液。补液种类首选生理盐水,当血糖降至L(250mg/dl),血浆渗透压降至320 mOsm/L以下时,改用5%葡萄糖液。补液途经为静脉输注和胃肠道补液,胃肠道补液可以减少输液量和速度,尤其对合并心脏病的患者有利。
3.胰岛素治疗:方法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按~kg/h (或4-12u/小时),每小时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血糖降至L,改用5%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血糖宜保持在L,以防渗透压下降过快引起脑水肿。
4.补钾:体内有不同程度失钾,尿量大于40ml/h方可静脉补钾,静脉补钾浓度一般为%,补钾剂量一般为3-6g/24h(注意监测血钾和尿量),当血钾正常时,可口服氯化钾数天,每日2次或3次。
5.一般不需补碱,血糖不宜下降过速,以每小时下降L(100mg/dl)为宜。高渗状态得到纠正后,可适当进食,停止静脉滴注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治疗,或恢复发病前所用的口服降糖药。
6.其它治疗:(1)去除诱因:感染者应用抗生素。(2)纠正休克:经补液后休克仍未纠正,可输血浆。(3)因高渗,血粘度增高,应防治动静脉血栓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予以相应的抗凝治疗。(4)防止治疗过程中并发脑水肿。
五、诊疗中注意事项等
本病预后不良,死亡率常在40%以上,抢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高龄、严重感染、重度心力衰竭、肾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需注意及早诊断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