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语文初中课后反思教案
![语文初中课后反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2f8c7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0.png)
语文初中课后反思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我教授的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一篇课文,具体内容为《XXX》。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关键的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对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有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方法分析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我注重对关键信息的提取和解释,并通过举例和情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效果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检查,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关键的词汇和句型。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
首先,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其次,我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我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性,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中语文《“飞天”凌空》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初中语文《“飞天”凌空》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51b66f777232f60dccca11c.png)
初中语文《“飞天”凌空》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本文妙用修辞、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运动员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重点)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妙用修辞、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十米跳台运动员:你像一只轻捷的雏燕,驾起矫健的翅膀,凌空一跃,在蓝色的水池上方,划出美丽的曲线,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飞舞的“飞天”,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就走近这篇特写,一睹“飞天”女将吕伟的风采。
二、学习目标1.了解这则特写的有关内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重点)2.学习本文妙用修辞、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难点)3.学习运动员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背景资料1982年11月,在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是“文革”后中国派选手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综合大型运动会,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目光。
女子10米高台跳水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夺魁不成问题,仅仅写一篇消息通报赛况不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容易与其他媒体的报道撞车。
于是作者独辟蹊径,采用新闻特写的形式,捕捉、截取新秀吕伟比赛中的几个场景,以动作分解的方式,精雕细刻,徐徐写来,从高、险、难、美四个字上下功夫,再现了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欣赏“飞天”凌空的美丽画面。
四、检查预习(一)读一读字音凌( líng )空翘(qiáo )首酷(kù )似屏( bǐng )息敛(liǎn )声眼花缭(liáo )乱悄(qiǎo)然(二)写一写字形líng(凌)空líng(绫)子suō(梭)子(三)记一记词义1.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e3058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0.png)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并不明确。
有时,我们缺乏对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的了解,往往将目标设定得过高或过低。
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在学习中取得实质性的进步,甚至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教学内容单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只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们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单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践、游戏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呆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关注教学结果,忽略了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让课堂变得活跃有趣,多采用互动式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五、评价方法不合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忽略了对其他能力的评价。
我们应该将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听力、口语、阅读理解、写作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全面发展。
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不及时和准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是通过考试或平时测验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但这种方式只是一种结果性的评价,并未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指导。
我们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并引导他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七、课堂氛围欠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课堂的氛围和师生关系的建立。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相互尊重和和谐的师生关系。
八、个别学生缺乏关注和帮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存在差异,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个别学生的关注和帮助。
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
![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a3734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4.png)
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初三语文课历来被认为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难把握的科目,尤其是复习阶段,教学任务比较重,学生的复习旧课程的兴趣和用心性也要把握。
本文就自我在初三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做法谈几点自我的看法,不足之处期望大家给出批评指正。
一、情感共鸣,激扬学生学习兴趣。
1、情感引发精心设计导语,为课堂创设浓郁的感情氛围,是引发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
好的导语能够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和和谐的课堂气氛,构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能够说是教学成功的基石。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佳作,它们或激昂、或深沉、或喜悦、或悲愤,在开讲时,先适当导控一下学生的情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例如《沁园春?雪》,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全班赛读,激发学生诵读的用心性,以带动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最后教师进行范读,使学生情趣激昂,体验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英雄气概,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的学生就因此对我的课感兴趣,喜欢上了语文。
2、兴趣激发要使学生从本质上深刻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把文章的情与理相互联系在一齐。
例如在学习《孔乙己》的时候,学生们感到孔乙己既可笑、又可怜,值得同情。
这样的认识显然还是停留在课文的表层。
于是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造成孔乙己杯具的根源,认识到封建科学制度和冷漠的旧社会的罪恶。
二、因材施教,灵活采选用教学形式和方法1、教学形式要出奇夺胜好奇好胜是初中学生的特点之一,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因此初中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新。
例如在阅读课的设计上,我经常变换花样,采取的形式有讨论型、竞赛型、摘记型、列提纲型、比较型、质疑型等等。
读书的方法有淘汰朗读法、学生互相指定朗读法,分主角朗读法、竞赛朗读法、配乐朗读法等等。
课堂教学小结有概括式、评仪式、归纳式、理序式、抒情式、承上启下式、检测式。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反思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8e0553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6.png)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然后,我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让他们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父爱的伟大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并不深入,他们对于作者的情感投入并不大。
于是,我调整了教学策略,我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的父母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是否也有让自己感动的时刻。
这样一引导,学生们对于课文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开始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也开始能够理解父爱的伟大。
然后,我让学生们进行了一次课文的仿写,让他们尝试着用细节描写的方式来表现父母的爱。
这个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语言的表达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抓住细节,如何去表现情感。
于是,我给予了他们一些指导,让他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从父母的一些细微的动作入手,来表现父母的爱。
经过一番指导,学生们终于完成了他们的作品,虽然有些地方还不够完美,但是我已经看到了他们的进步。
最后,我让学生们进行了一次课堂的分享,他们纷纷举手,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感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们对语文的热爱,也看到了他们对父母的感激。
通过这次的教学,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我发现,教学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
只有让学生们真正地感受到课文中的情感,他们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才能真正地喜欢上语文。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作为教师,我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总的来说,这次的教学我是满意的,但也有些遗憾。
我会以此为鉴,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0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6b496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3.png)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0篇篇一: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篇一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语文教学的严峻问题,也敢到了自我在作为一个母语教师肩头职责的重大。
于是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思考、总结,和大家共同交流。
对自我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做一下小结。
一、教学方法要稳中求变因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厌倦,而太多变的教学又让学生琢磨不透,不能构成规律,无“法”可依,所以教学就成了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改善,既需要象做饭一样要变换花样,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要构成必须的格局和习惯,让学生觉得有规律可寻。
例如每一天的预习,需要有必须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明白就应做什么。
生字、词语以及有关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资料,初次阅读课文,是务必掌握的。
而有时也需要一些变化是我们需要潜心研究的,例如我在教学《变色龙》的时候要求学生把自我朗读的最好的段落录下来,让学生透过读体会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二、教学主体要调动激活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
有时我们总是为僵化的课堂气氛而很苦恼,其实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不是一天能够培养的。
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
尤其是此刻的孩子他们从小理解良好的教育,聪明指数绝对超过了我们小时候,如果要是用我们来衡量他们是不行的,因此我们要相信学生的潜力,给学生一个施展自我的平台。
例如:在学习《窗》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设想一下,这个没有看到他所期望看到的美景的病人,他会怎样样呢?同学们纷纷的去说。
有的说,他懊悔之极,之后自杀了;有的说,他也旧病复发,痛苦而死;有的说,他在一次次的噩梦中死去了;还有的说他之后遇到了一个好的医生来这个城市,于是很巧的治好了他的病,而他之后就用自我所有的钱,买下了对面的土地,把他建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园……学生的想象潜力是超出老师的想象的。
三、教学重点要突出体现语文课堂要突出重点,体现亮点。
其实新课本每单元基本有一个重点,但是每课又有各自的特点。
教案反思初中语文
![教案反思初中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61f01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5.png)
教案反思初中语文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始终认为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的工作。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通过反思来进一步提高我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我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在过去,我常常把重点放在讲解课文内容和分析文章结构上,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
后来,我开始尝试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和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维活力。
我发现,当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时,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因此,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其次,我认识到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学生的需求。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常常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问答等,虽然这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有效,但我觉得它们缺乏创新和活力。
后来,我开始尝试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我认识到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互动。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常常注重自己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讲,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
后来,我开始尝试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如提问、讨论等,我发现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过去教学实践的反思,我认识到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不断创新和适应学生的需求,以及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我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能够进一步提高我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9篇)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cc114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d.png)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9篇)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诵读、美读,领会湖山空灵之意。
2、游湖、看雪,揣摩文章写景之笔。
3、说人、话情,见识人物闲雅之趣。
[教学重点]:诵读、美读,疏通文意,体验西湖夜雪的空灵境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真切地走入奇景中,感知人物的精神品性。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一、创设情境:由西湖湖心岛的乾隆题字碑——风月无边设疑导入,请学生欣赏杭州西湖风光四季代表景观图片---春:苏堤春晓夏:曲院风荷秋:平湖秋月冬:断桥残雪学生吟诵关于西湖的诗句,师配乐朗诵: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了解湖心亭多媒体摘要显示: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
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
教师补充介绍其著作。
多媒体摘要显示湖心亭介绍: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
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听:教师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小声跟读,把握字音及停顿,师提醒学生注意录音中的错误读音。
2、读:学生给生难字注音并自由朗读课文。
3、译:学生齐读课文,小组合作疏通文句,并就疑难文句向他组质疑。
4、比:结合给定译文比较自己的差距,学习文言文翻译之法。
四、细读品悟探究课文1.一读课文自主学习1.教师示范提问,引导学生从文中获取有效信息,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用原文作答。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a17c5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9.png)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初中语文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学生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学会景物描3、自学本文的生字新词,会用“柔和”、“静寂”造句。
有表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自学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第一教时:1、出示课题:《繁星》的“繁”是什么意思?形容很多星星的词你知道的还有哪些?2、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记叙文?你曾读过哪些写景物的文章?3、先看看课后练习一,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用……划出有关写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的词语。
4、(放幻灯①)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
板书:月夜5、(放幻灯②)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
板书:星天6、读文章的第一句,看看这句话中用了哪些词把这两幅画面连接起来了,哪个词用得最妙?板书:爱但也爱7、朗读总起句8、接着文章写“我”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板书:(从前)家乡庭院(三年前)南京菜园(如今)海上舱面9、学习第一段:(1)从前,作者在家乡庭院,在七、八月的夜晚纳凉的时候看星天,星天是什么样儿的?(用……点出有关的词语)他有什么感受?(2)(放幻灯②)“密密麻麻”是什么样子?(3)望着这样的星天,作者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小结:……觉得星天有母亲般的温柔、亲切。
板书:亲切10、学习第二段:(1)三年前(1924年)作者在南京菜园里看星天,星天又是什么样儿的?(点出有关的词语)又有怎样的感受?板书:星群密布光明无处不在好像(2)(放幻灯③)“星群密布”是什么意思与“密密麻麻”比较,有什么不同?(3)“无处不在”是什么意思?(读句子:……然而……)在句中除了表示星光灿烂、到处有星光外,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优秀6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37f44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a.png)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基础知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诵读本文,了解文章大意,分析刻画形象的方法,培养学生多元化理解文章寓意的能力。
3、认识狼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累常见的文言基础知识。
分析刻画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狼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三、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郭沫若曾写了一副对联称赞一位文学家,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位文学家是蒲松龄。
写出了赫赫有名的《聊斋志异》,里面的很多故事寓意深刻,引人深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狼》,看看一个跟狼有关的故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1、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停顿、语调等),纠正读音。
2、多媒体出示本课的文言基础知识,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积累常见的文言文常识。
(比如:止:通“只”,仅有。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乃:副词,于是,就。
)3、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概括文章大意。
(明确:描写了一个屠夫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两狼的追赶,投骨不成,只能杀死两只狼的故事。
)(三)小组合作,深入研读。
分小组对下列问题进行讨论:1、屠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明确:(1)屠夫:是一个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人。
(2)运用了心理与动作描写的方法。
“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2、狼,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怎么塑造的?明确:(1)贪婪、凶恶、狡诈阴险、十分愚蠢的形象。
(2)运用了神态与动作描写的方法。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将狼馋涎欲滴想吃人的绿眼睛刻画出来;写狼的“假寐”,运用“犬坐于前”的生动比喻,并进行了“目似瞑,意暇甚”的形象描绘,把狼的狡猾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a735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6.png)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范文一、背景和目的语文教学是初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忽视等。
因此,通过反思和总结,目的是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案,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
二、教学过程的分析和反思1.教学方法的单一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听我讲解知识,然后做习题或者背诵诗文。
这种教学方式的缺点是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缺乏思维的参与和训练。
而且,有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无法跟上我的教学进度,导致他们对语文产生抵触情绪。
2.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在课堂上,我很少给学生提问或者让他们进行小组活动,导致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讨论问题。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很难得到激发。
3.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忽视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我总是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化的辅导。
这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也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三、问题解决的方案1.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解决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我打算增加一些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教学方法。
比如,我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分享;或者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课外阅读等方式来增加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2.提高学生参与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更多地使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我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激发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多与同学交流、互动,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个别化的辅导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将提供个别化的辅导。
我会花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然后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支持。
初中语文教案反思通用
![初中语文教案反思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9264c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c.png)
初中语文教案反思通用首先,我要对我的初中语文教案进行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我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
在教案设计过程中,我没有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在教学方法上过于依赖讲解,缺乏学生的参与。
在课堂中,我讲解得太多,留给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太少。
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此外,我在课堂管理方面也存在问题。
在课堂上,我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处理不够及时。
这影响了课堂教学的秩序,降低了教学效果。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将加强课堂管理,严明纪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确保课堂顺利进行。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首先,我注重了情感教育的融入,通过讲述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
其次,我在课堂上注重了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感。
此外,我还注重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总之,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将认真反思教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我还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努力,我相信我的教学水平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案(2篇)
![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55925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e.png)
初中语文老师教学反思案一、背景分析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深知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重要性。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科学等等。
因此,我深入思考自身的教学方式,寻求适合初中生的语文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问题分析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普遍较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学习方法不科学:学生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有限。
三、解决方案1. 提高学习兴趣(1)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将注重选取有趣、生动的教材和教学案例,通过讲故事、演示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加互动和合作。
我将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例如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以创建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开展课外拓展。
我将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与语文相关的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2. 提高学习方法(1)启发性教学。
我将采用启发性问题和案例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巩固和提高。
在教学中,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合理安排学习任务。
我将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提高并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四、实施过程1. 调整教学内容。
在选择教材时,我将注重选取有趣的故事和实践案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2.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我将营造一个积极、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安全放松的环境中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我将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实践案例,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548d3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0.png)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感受夏天的特点。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学习重难点】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自主预习梁衡,山西霍州人,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荣誉称号。
2.了解背景梁衡先生笔端的夏是他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多年驻节在黄河流域所亲密接触的夏。
这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所以,他把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观照物,使夏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而且也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象上的寓意。
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
梁衡同志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3.重点字音主宰(zǎi)积蓄(xù)澹澹(dàn)黛色(dài) 匍匐(pú fú) 贮藏(zhù)迸发(bèng)遗憾(hàn) 芊芊(qiān qiān)磅礴(páng bó) 闲情逸致(yì) 轻飞曼舞(màn)4.解释词语芊芊:草木茂盛。
磅礴:(气势)盛大。
黛色:青黑色。
匍匐:爬行。
主宰:主管,统治。
灵秀:秀美。
终极:最终,最后。
春华秋实:春天开放,秋天结果。
迸发: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
细滋慢长:细细滋生,慢慢长成。
融融:形容暖和。
澹澹:荡漾的样子。
闲情逸致:闲适安逸的兴致情趣。
5.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二)写法探究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事物的特征更鲜明,请举例说明。
(三)揣摩语言文中赞美了夏的人勤、景美,而且这篇文章在语言上也很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句子富有表现力。
初中语文优质课教案:《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初中语文优质课教案:《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347a8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5.png)
初中语文优质课教案:《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2.学习鲁迅先生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感受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难点:学习鲁迅先生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论自己最难忘的老师,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藤野先生》(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三)深入分析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a.请学生用课文中的事例说明藤野先生的品质。
2.学习鲁迅先生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a.请学生举例说明鲁迅先生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藤野先生品质的。
b.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
(四)课堂小结2.强调藤野先生的品质对学生的启示。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作文。
2.深入阅读课文,理解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
五、教学反思优点:1.导入新课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3.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时,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不足:1.在分析鲁迅先生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
2.课堂小结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小结过于简单。
改进措施:1.在分析鲁迅先生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时,加强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
2.课堂小结环节,合理安排时间,使小结更加完整。
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2.学习鲁迅先生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学习鲁迅先生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谈论自己最难忘的老师,导入新课。
初中语文教案教学反思简短
![初中语文教案教学反思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e7cc406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9.png)
初中语文教案教学反思简短一、前言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教学中需认真准备教案,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然而,实际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和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二、教学目标1.调整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需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避免目标过于宏大或过于简单,以保证学习效果。
2.强调语文素养培养: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应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欣赏能力和思维品质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注重课文选材:选择合适的课文和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提升语文能力。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结合学生的喜好和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
2.创设情境教学:通过情境教学能够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1.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应尝试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游戏、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2.调整教学节奏:课堂教学需要注意节奏的安排,避免信息过载和学生疲劳,合理安排内容和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五、学生评价1.重视学生反馈:学生是教学的重要参与者,应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提供有效评价: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结语初中语文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初中语文课后反思大全(2篇)
![初中语文课后反思大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70081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9.png)
初中语文课后反思大全在初中语文课后的学习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或者犯一些错误。
通过反思这些问题和错误,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以下是我总结的初中语文课后反思大全。
1.学习态度方面: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有时会感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
有时我会拖延时间,不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学习任务。
这样会导致我在学习语文方面的成绩下降。
我意识到,我需要改变这样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前完成作业,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思考问题。
2.阅读理解方面:在语文阅读理解中,我有时会出现理解错误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仔细阅读题目或者文章,没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我要改进这种问题,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准确性。
我要养成先读题再读文章的习惯,注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注重细节的把握。
3.写作能力方面:在写作方面,我有时会出现语法错误和表达不准确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掌握好语法知识,或者没有积累足够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我要改进这样的问题,提高写作能力。
我要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法。
我要多读一些优秀的文章,学习其中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4.词语运用方面:在词语运用方面,我有时会出现使用错误的情况。
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掌握好词语的用法,或者没有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我要改进这种问题,提高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我要加强词汇的记忆和使用,注重词语的搭配和辨析。
5.语文知识的掌握方面:在语文知识的掌握方面,我有时会出现掌握不牢固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及时复习和总结,没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我要改进这种问题,提高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我要养成良好的复习和总结习惯,加强对知识点的强化训练,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6.思维能力方面:在语文学习中,我有时会出现思维能力不足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没有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我要改进这种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案后的教学反思简短模板初中语文
![教案后的教学反思简短模板初中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a7b90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4.png)
教案后的教学反思简短模板初中语文
一、教学内容回顾
在本节课中,教授的内容主要围绕着(这里填写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展开。
学生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学习和理解这部分知识?
二、教学方法评价
在本节课中,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来展开教学?这些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
习有何影响?是否需要调整或改进?
三、学生表现总结
学生在本次课程中表现如何?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如何?在接下来的教
学中,应该怎样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个别学生表现评估
在本次课堂中,是否有个别学生表现出超出或者低于平均水平的表现?这些学
生可能需要哪些额外的帮助或挑战来更好地学习?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是否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之处?应如何对教学进行反思
并改进?下节课或者未来的教学中,有何计划或改善措施?
六、教学评估和总结
综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学生表现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体评价。
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未来教学的期望和目标。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简要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
生学习情况,并为未来的教学提供指导和改进方向。
教师在教案后的反思可以帮助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5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759c5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9.png)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5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转眼间一学期即将结束,正如老舍养花所言:真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学生学到了学语文的方法和技巧,也掌握了许多语文知识。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对于拼音、字形不能熟练的拼写和运用,而古诗文只会背诵不能准确地默写。
2、对阅读篇目的理解不够透彻,不能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导致答题不够圆满。
3、作文水平有限,不能正确审题,有新意质量高的作文有但是不多,而且部分同学书写不够工整,文面不够整洁,句式标点也有错误,故作文得分也不够理想。
针对以上情况,经过老师讨论,达成共识:打算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把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力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
这必须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做好课堂教学工作1、夯实基础,稳打稳扎教学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是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才会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上课前,让学生熟读课文,对每个生字的字形、拼音及意思均有所了解,课堂上老师再点拨指导,把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多读几次、多写几遍。
在理解掌握字词的基础上再深入分析课文,不仅要从段落层次,而且还应从情感表达、写作特点等方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对于古诗文,除了要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之外,还要让学生会读会背,会默写。
教师不仅要把作业布置下去,更要及时检查,做到作业日日清,一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古诗文。
2、加强阅读,提高分析能力除了要求学生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多读课外读物,读名家名篇,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还应有目的地带领大家共同鉴赏一些好的文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把握作品的语言,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作文教学,落到实处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最头疼的就是作文教学了。
只让学生模仿作文选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米”,积累素材,表达真情实感。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六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e50ae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a.png)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六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支配,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方案。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学校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六篇,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学校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1教学目标:1、撇开思维方式。
把握文章的奇妙与曲折。
2、各种形式的阅读,感觉文章语言的诗意美。
3、了解及写作背景,了解本文的主题.4、了解“梨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了解梨花的精神。
教学难点:阅读课文,了解为什么以“梨花”为标题。
教学活动设计:一、课堂导入:(课前播放轻音乐,播放梨花图片)我们身边有许多美妙,例如我们今日走进的课文,不仅有漂亮的文章还有梨花林、漂亮和善的哈尼族小女孩,更有名贵的中国品质。
这篇文章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的《驿路梨花》。
二、正课:(一)曲折的情节1、快速阅读课文,并用“我”第一人称来概括整个故事。
结合课前预习快速进行。
2、把握叙事角度,试图总结整个故事。
例如:(1)我是一家草屋,十多年前,是一群解放军叔叔砍树种草,便利过路人避风挡雨,搬到山上捡梨…(2)老师点拨:叙述挨次的特点和差异。
3、人物和小茅屋的故事是什么?小屋的仆人是谁?(1)同学思索;(2)小组争论;(3)全班沟通。
引导同学把握文章的构思奇妙的写作方法。
(二)赏析品尝1、圈点勾画好词和好句,这些词和好句子最能触动心弦,标记它们或写出你自己的阅读感受。
老师的提示:它可以从用词、写作和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得到观赏。
(1)同桌沟通(2)小组争论(3)老师引导同学对各组的代表进行点评老师适当点拨:这篇文章里的语言具有诗的意境,到处如诗如画 2、升值而读,读,读,读出诗歌的漂亮感受。
(1)指名同学读;(2)老师配音范读;(3)生配音读。
(三)写作背景1、简要介绍同学对的理解。
同学在课前结合课文并联系的共同学问。
2、老师补充的生活经受和写作背景。
展现背景材料,引导同学结合背景理解彭荆风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
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疏通全文,了解文学体裁和什么是“托物言志”。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文章的美,能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
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
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作为本课的重点。
把托物言志的手法作为本文难点。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能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已有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
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
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反译并熟背课文;
2、了解衬托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题旨,理解映衬手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情景导入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
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
学生初步感受“莲”的形象
2、诱思导学
教师出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点拨指导。
1 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词、节奏。
2 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和节奏。
3 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4 分组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及提示理解文意。
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3、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
1、什么是“说”?
2、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3、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陶渊明和世人的爱好?
4、文中写了哪些花?重点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其他的花?
5、文章仅仅是写花吗?采用了什么写法?花与人有什么关系?
6、哪些地方是写莲的?从哪些方面写莲的?
7、莲花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
8、作者为什么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叹?作者的感叹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学习合。
成绩不错的学生更注和积累,成绩略差的同学的理解并及时消化与及理。
让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4、朗读背诵指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
男女生分段朗读,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等。
!
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
5、拓展延伸
1 与莲花有关的诗歌
2 写几句关于莲花的话可以是对莲花的描写,学习本文的感受,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6、课文总结
1 归纳主题(找出中心句)
2 了解本文衬托的写法
本文中,作者除了写莲,还提到了什么花?几次提到?作用是什么?衬托的两种类型——正衬,反衬
(1)陶渊明爱菊
世人爱牡丹(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与众不同)
予爱莲
(2)菊花之隐逸者
牡丹花之富贵者(衬托,表现莲的品格高出百花)
莲花之君子者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何人(衬托,感慨世风恶浊,表现作者洁身自好)
牡丹之爱众
全面掌握文章内
板书设计
爱莲说周敦颐
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纯真自然,不媚于世
体态———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香气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高洁独立
风度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托物—————喻人
菊花牡丹对比烘托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方法,着眼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以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能力。
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方法上,并把课堂当作他们能力展示的天地,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但是在其中令我不满意的是,不是所以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有些学生还是没有调动起来,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找寻方法,促进我和学生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
二、课堂朗诵不足,在课内完成背诵任务有点难。
利用下午自习完成背诵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