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内容(完整表格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国允许俄国于黑龙江、吉林两省地方修造铁路以达海参崴,修路事项,由华俄道银行经办
《通商行船条约》
1896年
日本
承认日本在华离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1896年10月
日本取得在天津、汉口、厦门、福州、杭州、苏州、重庆设立租界的特权。
《胶澳租界条约》
1898年3月
德国
中国被迫“租借”于1897年11月20日(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被德国以武力占领的胶州湾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898年6月
英国
租占九龙半岛,以扩充香港界址:划九龙深圳湾至大鹏湾的九龙半岛的全部,连同这两个海湾之间的海面,以及北纬22度9分以北、东经113度52分和114度30分之间的全部海面和岛屿,“租期”99年。
《订租威海卫专条》
1898年7月
英国
英国租占威海卫、刘公岛及其附近岛屿和陆岸,租期25年。
1.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
2.清政府充当了列强镇压人民革命的工具
3.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
4.对中国主权的粗暴干涉
总的影响: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法国
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1846年2月
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禁令。
《瑷珲条约》
1858年5月
俄国
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
《旅大租地条约》
1898年3月
俄国
“租借”旅顺和大连湾(两处已于1897年12月15日,即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被俄国舰队占領)及其附近岛屿和海面,“租期”暂定为25年。租借地的范围包括金州所属,租地以北至盖平为“中立区”。南满铁路由东省铁路公司建造我。
1898年4月
日本迫使清政府承认福建为其势力范围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864年10月
俄国
俄强行侵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二地
《交收伊犁条约》(即《里瓦基亚条约》)
1879年10月
俄国
中国付沙俄“代收代守伊犁兵费”500万卢布,合银280万两,割霍尔果斯河以西及伊犁南境的大片领土给俄国等等
《伊犁条约》
1881年2月
俄国
收回伊犁九城,取消崇厚所签非法条约中割占伊犁南部大片领土的内容,但是沙俄仍割占霍尔河以西的中国领土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简称《越南条约》《中法新约》《李巴条约》)
1885年6月
法国
中国承认越南受法国的“保护”;中国同意在云南、广西两省的中越边界指定两处开埠通商;中国日后修铁路时,应与法国商办;法军基隆和澎湖。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日本
1.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总的影响: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俄秘密协定》(即《中俄密约》,又称《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
1896年6月
俄国
1.日本如侵占俄国的远东领土及中国领土时,中俄两国海陆军应互相援助,并互相接济军火粮食。
2.在对日本采取军事行动期间,俄国军舰在必要时可以进出中国的一切港湾,当地中国官吏应以物品供应
5.确定领事裁判权。
《中英天津条约》
1858年6月
英国
1.英国公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牛庄口岸设在营口,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
2.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
3.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通商
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3.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驶入以上各口
5.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时,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
6.为保证中国履行条款,日军暂占威海卫。
1.刺激了瓜分中国的野心
2.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3.通商口岸从沿海转到内地
4.资本主义国家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19世纪80年代,中俄根据中俄《伊犁条约》签订了几个边界议定书,沙俄总共割占中国斋桑湖附近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又称《天津简明条款》《李福协定》)
1884年5月
法国
规定法国“保护”越南、允许法国在中越边境通商、中国退兵等。
《中法停战条件》
1885年4月
法国
承认《中法会议简明条款》有效;双方停战,法国允将台湾封港事宜撤除,中国从越南撤兵;法国派使来华商议所订条约之细目,再由两国订立撤兵日期。
4.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
5.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
6.中国给法国赔款银200万两。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称《中英通商章程》)
1858年11月
英国
1.海关聘用英人
2.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
3.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点五,不再纳厘金税
5.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
6.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
7.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中法天津条约》
1858年6月
法国
1.法国公使得住北京
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南京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并在各口设领事官
3.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
4.允许鸦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三十两
1860年10月
法英军进占圆明园
《续增条约》(又称《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
英国
法国
1.增开天津为商埠
2.允许华工出国做工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把天津条约中对英法的赔款各增加为800万两
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
俄国
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强行划归俄国
5.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中美天津条约》
1858年6月
美国
1.清政府倘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
2.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
3.耶稣教教士得自由传教
4.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4.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五口通商章程》
1843年7月
英国
1.压低关税,进口货物的税率定为5%
2.领事裁判权,英国侨民在中国犯刑事罪时,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理
《虎门条约》又称《中英善后条约》
1843年10月
英国
1.片面最惠国待遇。今后中国与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新的权益时,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1899年9月至11月
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分别向英、俄、德、日、意、法等国提出的所谓的“门户开放”的通牒。
1.各国在中国的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投资和既得利益,其他国家不得干涉
2.各国运往势力范围内的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率收税,其税款由中国政府征收
3.各国对于进入自己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之港口税;或由铁路运输他国货物时,也不得多收高于本国商品的铁路运输费
名称
时间
国家
主要内容
意义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英国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
5.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2.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4.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吏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该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惩办“祸首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5.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指定皇族亲贵担任外务大臣,办理对外事宜
6.清政府分派大臣赴德、日两国谢罪,并在德国公使唤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碑坊;为被毁的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
《中俄天津条约》
1858年6月
俄国
1.俄国得以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
2.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
3.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
4.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实际上是要借此侵占中国领土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英、俄、美、法日、德、意、奥、西、比、荷
1.赔款白银4.5亿两,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亿两,另有各省地方赔款2000多万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准在界内居住,由各国驻兵把守
3.拆毁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允许外国军队在北京和京榆铁路沿线的山海关、秦皇岛、昌黎、滦州、唐山、芦台、塘沽、军粮城、天津、杨村、廊坊、黄村等12个战略要地驻扎。禁止把军火和制造军火的原料运往中国,以2年为限;列强认为有必要时,还可处长延长禁运年限
2.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
《望厦条约》
1844年7月
美国
美获得了扩大的领事裁判权,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不得过问”。并扩大了关税协定权,规定中国要变更关税税则,必须取得美国的同意
《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
1844年10月
《通商行船条约》
1896年
日本
承认日本在华离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1896年10月
日本取得在天津、汉口、厦门、福州、杭州、苏州、重庆设立租界的特权。
《胶澳租界条约》
1898年3月
德国
中国被迫“租借”于1897年11月20日(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被德国以武力占领的胶州湾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898年6月
英国
租占九龙半岛,以扩充香港界址:划九龙深圳湾至大鹏湾的九龙半岛的全部,连同这两个海湾之间的海面,以及北纬22度9分以北、东经113度52分和114度30分之间的全部海面和岛屿,“租期”99年。
《订租威海卫专条》
1898年7月
英国
英国租占威海卫、刘公岛及其附近岛屿和陆岸,租期25年。
1.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
2.清政府充当了列强镇压人民革命的工具
3.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
4.对中国主权的粗暴干涉
总的影响: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法国
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1846年2月
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禁令。
《瑷珲条约》
1858年5月
俄国
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
《旅大租地条约》
1898年3月
俄国
“租借”旅顺和大连湾(两处已于1897年12月15日,即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被俄国舰队占領)及其附近岛屿和海面,“租期”暂定为25年。租借地的范围包括金州所属,租地以北至盖平为“中立区”。南满铁路由东省铁路公司建造我。
1898年4月
日本迫使清政府承认福建为其势力范围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864年10月
俄国
俄强行侵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二地
《交收伊犁条约》(即《里瓦基亚条约》)
1879年10月
俄国
中国付沙俄“代收代守伊犁兵费”500万卢布,合银280万两,割霍尔果斯河以西及伊犁南境的大片领土给俄国等等
《伊犁条约》
1881年2月
俄国
收回伊犁九城,取消崇厚所签非法条约中割占伊犁南部大片领土的内容,但是沙俄仍割占霍尔河以西的中国领土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简称《越南条约》《中法新约》《李巴条约》)
1885年6月
法国
中国承认越南受法国的“保护”;中国同意在云南、广西两省的中越边界指定两处开埠通商;中国日后修铁路时,应与法国商办;法军基隆和澎湖。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日本
1.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总的影响: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俄秘密协定》(即《中俄密约》,又称《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
1896年6月
俄国
1.日本如侵占俄国的远东领土及中国领土时,中俄两国海陆军应互相援助,并互相接济军火粮食。
2.在对日本采取军事行动期间,俄国军舰在必要时可以进出中国的一切港湾,当地中国官吏应以物品供应
5.确定领事裁判权。
《中英天津条约》
1858年6月
英国
1.英国公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牛庄口岸设在营口,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
2.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
3.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通商
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3.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驶入以上各口
5.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时,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
6.为保证中国履行条款,日军暂占威海卫。
1.刺激了瓜分中国的野心
2.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3.通商口岸从沿海转到内地
4.资本主义国家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19世纪80年代,中俄根据中俄《伊犁条约》签订了几个边界议定书,沙俄总共割占中国斋桑湖附近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又称《天津简明条款》《李福协定》)
1884年5月
法国
规定法国“保护”越南、允许法国在中越边境通商、中国退兵等。
《中法停战条件》
1885年4月
法国
承认《中法会议简明条款》有效;双方停战,法国允将台湾封港事宜撤除,中国从越南撤兵;法国派使来华商议所订条约之细目,再由两国订立撤兵日期。
4.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
5.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
6.中国给法国赔款银200万两。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称《中英通商章程》)
1858年11月
英国
1.海关聘用英人
2.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
3.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点五,不再纳厘金税
5.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
6.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
7.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中法天津条约》
1858年6月
法国
1.法国公使得住北京
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南京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并在各口设领事官
3.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
4.允许鸦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三十两
1860年10月
法英军进占圆明园
《续增条约》(又称《北京条约》)
1860年10月
英国
法国
1.增开天津为商埠
2.允许华工出国做工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把天津条约中对英法的赔款各增加为800万两
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
俄国
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强行划归俄国
5.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
《中美天津条约》
1858年6月
美国
1.清政府倘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
2.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
3.耶稣教教士得自由传教
4.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4.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五口通商章程》
1843年7月
英国
1.压低关税,进口货物的税率定为5%
2.领事裁判权,英国侨民在中国犯刑事罪时,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理
《虎门条约》又称《中英善后条约》
1843年10月
英国
1.片面最惠国待遇。今后中国与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新的权益时,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1899年9月至11月
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分别向英、俄、德、日、意、法等国提出的所谓的“门户开放”的通牒。
1.各国在中国的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投资和既得利益,其他国家不得干涉
2.各国运往势力范围内的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率收税,其税款由中国政府征收
3.各国对于进入自己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之港口税;或由铁路运输他国货物时,也不得多收高于本国商品的铁路运输费
名称
时间
国家
主要内容
意义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英国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
5.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2.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4.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吏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该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惩办“祸首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5.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指定皇族亲贵担任外务大臣,办理对外事宜
6.清政府分派大臣赴德、日两国谢罪,并在德国公使唤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碑坊;为被毁的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
《中俄天津条约》
1858年6月
俄国
1.俄国得以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
2.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
3.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
4.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实际上是要借此侵占中国领土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英、俄、美、法日、德、意、奥、西、比、荷
1.赔款白银4.5亿两,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亿两,另有各省地方赔款2000多万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准在界内居住,由各国驻兵把守
3.拆毁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允许外国军队在北京和京榆铁路沿线的山海关、秦皇岛、昌黎、滦州、唐山、芦台、塘沽、军粮城、天津、杨村、廊坊、黄村等12个战略要地驻扎。禁止把军火和制造军火的原料运往中国,以2年为限;列强认为有必要时,还可处长延长禁运年限
2.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
《望厦条约》
1844年7月
美国
美获得了扩大的领事裁判权,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不得过问”。并扩大了关税协定权,规定中国要变更关税税则,必须取得美国的同意
《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
184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