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年级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开题报告
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013年9月,一年级新生入学,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与同组三位教师主动承担了题为“小学低年级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课题研究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加强教师对此课题的认识,提高教师实施的自觉性,特举行本次开题会。
一、课题的提出
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早期,能否给予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因此,
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可塑性强,习惯易于养成,通过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良好的学习习惯较之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重要,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条件。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的学习习惯是个人内部自相适应的一种自动化行为的动力系统。习惯一经养成,人们的优势心理反应是维持一种习惯而不是去改变这种习惯,这是学习习惯形成应遵循的心理规则。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成就大未来。英国教育家培根在《论习惯与教育中》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教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把怎样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
三、研究措施
该课题申报自治区立项课题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把它当作主课题来抓,在注重科学性、规范性的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提高水平。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1、加强管理,优化人力资源
要使本课题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地展开,关键是有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乐于奉献,善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研究队伍。课题组开始成立时,学校对课题组成员的职责、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保证实施者认真参与研究。
2、课余充电,提高科研能力
1、强化理论学习
(1)规定每位课题组成员至少订阅两种优秀的教育报刊或杂志;
(2)把新课程、教改的信息及时传达给老师;
(3)鼓励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学习先进的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4)学习与课题相关的优秀论文、书籍,写好摘要与心得,再组织讨论与交流。
2、参与各类培训
(1)积极学习课件制作方法,让课题组成员能自己进行课件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外出学习或在校内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开阔课题
组成员的眼界,外出教师回校后,向课题组成员汇报学习情况;
(3)学校教育宽带网使用后,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通过现代化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研究过程
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我们就设计了关于低年级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以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
调查内容包括:课堂听讲情况,作业书写情况,课外阅读情况等。调查方式:以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为主,辅以教师、家长个别交流。
2、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策略:
经过调查分析后,课题组成员要积极探索,针对低年级学段学生情况,在实际操作中采取点面结合,逐步有序推进的方法,一方面拟订了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养成研究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课题组成员要在具体的教学法过程中选择典型学生作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
3、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能力都成为影响学生习惯养成的因素。因此,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保持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才能
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时刻激励自己,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研究方法
1、坚持每学期一次的课题组例会制度,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工作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不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2、建立课题组研究课制度,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课堂评议五关,每堂研究课设有研究指标、达成情况、研究课听课笔记与课堂教学评议表,全体成员听课、评课,从中得到提高;
3、撰写研究性文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每学期撰写与课题有关的阶段性总结或教学随笔;
4、进行资料积累,要求教师把既是重要参考资料又是成果的课题研究资料、学习材料及时整理好,学期结束时及时收缴与归档,以便于同组成员学习借鉴其中有价值的经验。
六、研究阶段及预期研究成果
准备阶段(2013.6-7-2013.7):
1、调查问卷;
2、申报课题;
3、做好动员发动工作;
起始阶段(2013.9-2014.5):
1、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2、成立课题小组;
3、收集资
料,为课题开展做好准备。
实施阶段(2014.6-2015.12):
1、全面开展深入研究,制定计划;
2、定期做好汇报、总结工作。
结题阶段(2016.3-2016.7):1、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2、所有研究人员撰写论文;3、总结上报,做好结题工作。
七、课题人员分工
组长:马春芝(课题的组织、管理及协调工作)
副组长:徐淑荣(实验指导)
成员:王向莉(课题研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数据整理)辛海清、朱宏杰、任伟红、岑继业(课堂实践)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需要教师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主要在研究过程与方法方面努力,以提高研究效率。今后此课题还应在深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丰富,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理想远大,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汇报人:辛海清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