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a974e4240c844768eaee01.png)
•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2)成 因: 地形平坦或城市规模不大
(3)形态优点:
城市布局紧凑,利于生产部门协作管 理,节省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经济
城市封闭,不利于改善居住环境,当城 (4)形态缺点: 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加大工作地和居
住地距离,易造成交通堵塞。
(5)解决措施: 控制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
2.带型
兰州
青海西宁
3.放射型
武汉
大连
4.组团型
重庆
5.星座型
嘉定
青浦
松江 金山
闵行 奉贤
主体部分
南汇
6.散点型
大庆
阅读:我国的城市
空间形态
集中团块型 带型
放射型 组团型 星座型 散点型
布局形式
集中紧凑式 分散疏松式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及其调控
1.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2.城市空间形态变化过程: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PPT教学课件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5fd28da45177232e60a25c.png)
D.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名师点拨】第(1)题,俗话说得好,“蜀道难,难于上 青天”,交通历来是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瓶颈”,交通问 题解决了,西南地区的经济也就发展起来了。第(2)题,武汉市 位于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京广铁路从此地过长江,交通便利, 地处江汉平原,是我国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是我国中部地 区最重要的工业中心。
(3)A、B 两种空间形态各有哪些优缺点?两者共同的优点 是什么?
答案 A 优点:城市比较接近大自然,可以相对减少市内 绿地建设用地,比较容易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之间的关系。
缺点:增加城市建设的投资和经营管理费用。 B 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 缺点:由于城市狭长,不利于协作管理。 共同优点是城市各部分均能接近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
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在郊区绿色环带外围,培育一系列 新开发区和卫星城镇
3.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模式:开放式多核心结构 图 2-1-3
优点:(1)这种结构将原来单中心的一些功能,合理分散到 其他分中心,以实现城市地域功能结构的合理化。
(2)可以缓解和消除由于高度集中给中心城区带来的城市 问题,使城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一、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形成 1.定义: 城市一经产生,就占据着一定的①__地__表__空__间__, 并在各种②___自__然___、③__人__为____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 一定的④_用__地__轮__廓__形__态___,这种形态称为城市空间形态。 2 .城市空间形态主 要模式:⑤__集__中__团__块__型__ 、带型、 ⑥__放__射__型__、⑦__组__团__型__、星座型、⑧__散__点__型__。
推荐-人教选修4课件 21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课件 精品
![推荐-人教选修4课件 21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课件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a09c0d42ba0d4a7303763a2d.png)
一、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形成
1、定义:
城市一经产生,就占据着一定的地表空间,并在各 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一定的用地轮 廓形态,这种形态称为城市空间形态。
2、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模式
按城市用地形态和道路骨架形式归纳分类,这些 图形和符号都是研究者高度抽象的结果。
1、集中团块型
1、集中团块型
(5)解决措施:加大投资,促进卫星城市快速发展
6.散点型
6.散点型
大庆
大庆
6.散点型 (1)形态特点:没有明显的主体城区 (2)成 因: 资源分布较为分散或地形复杂
(3)形态优点:市 功能和生活服务设施
(5)解决措施:完善交通,加强联系
(5)解决措施:城市尽量向多方向发展,形成次一级 中心
3.放射型
3.放射型
武汉
3.放射状
(1)形态特点:沿交通干线向外放射状发展(主体部 分有3个以上明确方向)
(2)成 因: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3)形态优点:绿 大地改或善农城业市用环地境嵌条入件各,放便射 捷轴 的, 交能 通大 有 利于新老城区之间的联系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各种因素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发展, 使城市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变化过程。
兰州
兰州
北京
北京
思考1:兰州和北京的城市平面形状有何特点?
兰州市平面形状狭长(带状); 北京市平面形状呈块状。
思考2:促使两城特点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地形地势: 兰州沿山间河流(黄河)谷地延伸; 北京市则处于山前平原地带,地势平坦。
(4)形态缺点:放 城射 市状中的心交,通增线加很道容路易的将交过 通境 压交 力通 ,引 扩入 大 运输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精编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b81f6fa8114431b80dd82f.png)
人教版高中地理目录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研究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节山岳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问题研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选修一第一章宇宙第一节天体和星空第二节探索宇宙第三节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第二章太阳系与地月系第一节太阳和太阳系第二节月球和地月系第三节月相和潮汐变化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二第一章海洋概述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第三章海洋水体第一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第二节海水的运动第四章海-气作用第一节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第二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第五章海洋开发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际合作选修三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第一节现代旅游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规则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选修四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一节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第二节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三节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第三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第二节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第三节城乡规划中的主要布局第四章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第一节城乡人居环境第二节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第三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01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02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07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9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4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25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31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38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46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56第三章防灾与减灾62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63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求援与求助72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79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第三节公众参与选修七第一章数字时代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第二节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第三章人眼的延伸——遥感(RS)第一节什么是遥感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第三节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及其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第四章精确定位的现代工具——全球定位系统(GPS)第一节什么是GPS第二节GPS的应用与发展第五章数字时代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一节什么是GIS第二节GIS的基本功能第三节GIS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第四节GIS的发展第六章地理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中国数字地球建设第一节3S技术的集成及其应用第二节中国数字地球的建设。
2013年中图地理选修4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2013年中图地理选修4课件:第二章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51cc0067b84ae45c3b358ce1.png)
集中式
2.城市功能区和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的 区别 (1)城市功能区是指城市内的同类活动在空间上 的高度集聚,即某类活动占据的一定空间区域, 一个城市基本的功能区有住宅区、工业区和商 业区。 (2)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 分布与组合,所形成的不同空间结构模式,主 要的模式有:同心圆模式、扇形结构模式、多 核心模式及未来的“田园城市”等。
2.类型 建成区 (1)划分依据:城市________主体表面形状。 (2)集中团块状(最常见) ①形态:构成城市的物质要素集中成块状布置。 ②优点:有利于集中设置市政基础设施,土地利 交通便捷 用经济,____________。 ③缺点:城市规模过大,会造成城市中心地区的 交通拥堵 __________,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④代表城市:北京主城区。
引导城市向多方向发展, 放射 形成更大的______型形态 分散城市功能 适当________________
核心要点突破
如何全面理解城市的空间形态 1.城市形态指城市地域的轮廓形状。按照城 市用地的形态和道路骨架的形式,城市的空 间形态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大类。
集中式 用 地 集中连片 形 态 便于各项基础设施的 集中布置,能紧凑用 优 地,方便居民生活, 点 提高各种社会经济活 动的效率 缺 近期和远期关系很难 点 协调
(3)带状 陆上交通干线 ①分布:沿着江河或海岸线、山谷、____________ 延伸。 轴线 ②形态:沿_______呈带状发展。 ③优点:空间结构和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 轴线 ④缺点:________交通压力较重,交通组织较为困 难。 ⑤代表城市:兰州。 (4)星座状 ①形态:以一个较大的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若干 城镇、类似于行星周围围绕若干卫星的情况。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58704资料讲解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58704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4bd3f8ec281e53a5902ff85.png)
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
西方中世纪的精神主宰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运用资料,分析现代城市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
一、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一经形成,就占据着一定的地表空间,并在各种 自然、人为的因素影响下,形成一定的用地轮廓形态,即 城市空间形态。
兰州卫星图
北京卫星图
想一想:比较兰州和北京的城市平面形状的特点。影响其的 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主要的城市空间形态
组团内有相对独立的活动中 心和道路系统,组团之间保持一 定的距离,但有便捷的交通组成 一个整体。
常见的城市形态举例 (分散)组团状
黄岩
山 地
椒江 路桥
想一想: 分析组团状 城市形态的 优缺点。
优点:分散式城市布局,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城市病”,城市拥有 更多的绿地和发展空间,工业区与生活区能妥善协调布局,分散的各 片能突出自身特色并重点发展优势部门。
北京 (集中)团块状 安徽合肥
想一想:团块状俗称“摊大饼”,一般在平原地区易形成这 样的形态。请分析这种形态的优缺点。
优点:城市布局紧凑,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使基础设施 建设更加经济,有较高的集聚效益。 缺点:若此类城市规模过大,会加大居住区与工作区的距离,则将不可避免造 成交通拥堵,居住环境恶化。(如北京)
开放式多核心结构模式
城市对外交通线呈放射状扩展, 可以在扩展轴间留出农田、森 林等以形成楔形绿地,为市民 提供游憩的环境和场所。
大绍兴——“一心、二轴、四团”
江滨
柯桥
袍江
越城
城市景观特色(urban landscape)
城市景观特色是城市个性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为 以下几个方面:文物古迹特色、自然环境特色、城市格 局特色、城市的轮廓景观及标志建筑特色、建筑风格和 城市风貌特色、民族风情与民间艺术特色等。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4 城乡规划课件 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变化课件1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4 城乡规划课件 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变化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8a062b0267ec102de2bd8994.png)
《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变化》 课件
第一节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变化
本
讲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含义和类型。
栏
目 开
2.掌握城市空间形态的类型,对比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
关
形态的成因、优缺点和代表城市。3.理解如何通过调控
城市空间形态来缓解城市问题。
自主学习区 新知梳理
第一节
本 讲
第一节
(7)大都市连绵区
a.含义:高度工业化、高度城市化地带。
本 b.布局特征:沿⑯ 交通线 发展的一系列综合性的城
讲 栏
市。
目
开 关
c.优点:连绵区内城市之间具有相对的产业互补性和基
础设施的协调性;城市具有相对⑰ 独立性 和各自的特
色;城市之间有绿化隔离带和农业地带。
d.代表地区:⑱ 美国东海岸 。
C.星座型
D.散点型
本
讲 栏
(2)下列城市属于图中空间形态的是
目 开
A.重庆
B.武汉
关 C.上海
D.大庆
()
(3)图中形态的城市建成区的主体部分有几个以上明确的
发展方向
()
A.3个
B.4个
C.5个
D.2个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4)关于图中城市空间形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的优点在于绿地或农业用地嵌入各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答案 (1)集中团块状 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
设施,且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行
本 讲
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栏 目
(2)兰州 位于黄河河谷、陇海—兰新线及包兰线交会处
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教材目录表【精选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教材目录表【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3707538aa00b52acec7caba.png)
高中地理教材目录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配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高中地理(必修2)(配人教版)•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 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高中地理 (必修3)(配人教版)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二节区域地理坏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节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选修1 宇宙与地球第一章宇宙第一节天体和星空第二节探索宇宙第三节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第二章太阳系与地月系第一节太阳和太阳系第二节月球和地月系第三节月相和潮汐变化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2 海洋地理第一章海洋概述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第三章海洋水体第一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第二节海水的运动第四章海-气作用第一节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第二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第五章海洋开发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际合作选修3 旅游地理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第一节现代旅游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规则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选修4 城乡规划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一节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第二节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三节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第三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第二节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第三节城乡规划中的主要布局第四章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第一节城乡人居环境第二节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第三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求援与求助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选修6 环境保护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第三节公众参与选修7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一章数字时代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第二节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第三章人眼的延伸-—遥感(RS)第一节什么是遥感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第三节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及其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第四章精确定位的现代工具—-全球定位系统(GPS) 第一节什么是GPS第二节 GPS的应用与发展第五章数字时代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一节什么是GIS第二节 GIS的基本功能第三节 GIS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第四节 GIS的发展第六章地理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中国数字地球建社第一节 3S技术的集成及其应用第二节中国数字地球的建设。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36fa10533d4b14e842468bb.png)
重点二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情景探究】
城市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 供应是有限的。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 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读“各类土地利 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思考如下问题。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分析地图和联系当地实际,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及 其集聚而形成的功能区,培养读图、析图的能力。 2.通过认识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学会分析功能区的 分布方法。
知识体系导引
知识点一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住宅用地、休憩 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区 (1)形成: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是相同 的,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小,呈点状 集聚成片 最基本职能,工业化后
或条状
出现分化
经济活动
最繁忙;人
口数量昼 不断向市区外缘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
夜差别大; 移动,并趋向于 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
建筑物高 沿主要交通干线 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
大稠密;内
分布
区背向发展
部有明显
的分区
位置
中高级住宅
市中心、交 市区外
区
低级住宅区
通干线两 缘、交通 城市外缘,环 内城、工业区附
侧、街角路 干线两 境优美,与高 近,环境相对较
口
侧 坡、文化区相 差,与低地、工
联系
业区相联系
2.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差异
中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收入阶层
高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完整版)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f4537f0912a216147929d4.png)
(3)组团型
重庆
Company Logo
城市主要空间形态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空间形态 影响因素 形态特征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城市举例
集中团块型
带型
组团型
平原地形、市中心吸 引力作用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 连成一片,呈同心圆 向外延展
沿交通线分布或 受地形限制
城市沿主要交通 干线或地形区延
城乡规划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城市空间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案例分析问题法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材料导入
兰州
北京
思考1:兰州和北京的城市平面形状有何特点?
兰州
Company Logo
城市主要空间形态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空间形态
集中团块型
带型Leabharlann 组团型影响因素 形态特征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城市举例
平原地形、市中心吸 引力作用
沿交通线分布或 受地形限制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 连成一片,呈同心圆 向外延展
布局紧凑,有利于集中 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 施,利用率高,便于管 理,节省投资
伸
城市用地有限制或 河流阻隔以及规划 控制等
城市有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就近组织各自 的生产和生活设施, 互不连属
布局紧凑,有利于集中 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 施,利用率高,便于管 理,节省投资
容易造成城市 环境污染
城市各部分接近 郊区,亲近自然
城市交通主要集 中于某一方向, 且运距很长
《城市空间外形及其变更》课件1
![《城市空间外形及其变更》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d99078f451e79b8969022651.png)
同的布局形式,若以城市建成区主体表面形状进行分类,
本 可划分为下表中几种类型:
讲 栏
类型
目 名称
形态 特点
类型 用地结构及 符号 布局特点
优缺点
举 例
集
中 团 块
呈 同心圆 . 向外延伸
型
城市布局紧凑,有
平原地区或 规模不大的 城市,城市 用地呈同心 圆向外延展
利于生产部门的协 作和管理,节约用 地,使基础设施建 设更加经济,但城 市封闭,不利于改 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本 区。
讲 栏
b.形态:以⑬ 原城区 为中心沿各交通干线同时向外呈
目
放射状发展。
c.优点:改善城市环境条件,有利于⑭ 新老城区 之
间的联系。
d.缺点:增加市区交通压力,扩大⑮ 运输距离 。
自主学习区
(7)大都市连绵区
a.含义:高度工业化、高度城市化地带。
本 b.布局特征:沿⑯ 交通线 发展的一系列综合性的城
A.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的优点在于绿地或农业用地嵌入各
本
放射轴
讲
栏 目
B.这种形态的城市多位于地形比较平坦,而且对外交通
便利的平原地区
C.便捷的交通有利于新老城区之间的联系
D.放射状的交通线能缓解城区道路交通压力
互动探究区
解析 此图为放射型城市空间形态。该形态的城市建成区 本 的主体部分有3个以上明确的发展方向。这种形态的城市
环形放射状、星状、带状、环状等五种形态。
互动探究区
本 讲 栏 目
互动探究区
(2)分散式
分散式城市形态就是城市用地不集中分布,整个城市被农
田、山地、铁路等分隔为若干个不连续的部分。这种形态
本 讲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42798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42798](https://img.taocdn.com/s3/m/9363a95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a.png)
智慧城市定义与特点
未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趋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成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绿色城市建设与发展趋势
绿色交通:推广公共交通、 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减少私 家车使用
绿色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等,降低碳 排放
绿色建筑:采用环保材料和 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 环境污染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 化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城市空间形态概述 03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 04 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趋势 05 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06 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城市人口结构变化: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城市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一些 新兴产业和职业群体逐渐崛起,而一些传统产业和职业群体逐渐衰落。
城市人口流动变化: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便捷,城市人口流动也在发生变化, 一些城市中心区域的人口逐渐减少,而一些郊区和卫星城的人口逐渐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
添加标规划城市空 间布局,提高城市生态质量
和环境容量
人文城市建设与发展趋势
城市空间形态与人文环境的关系 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人文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未来人文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多中心网络化城市发展趋势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多中心网络化 城市发展模式将促进城市空间结构 的优化,提高城市整体运行效率。
生态环境改善:多中心网络化城市 发展模式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 过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方式改善 城市生态环境。
人教版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PPT
![人教版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4e411cdd36a32d7275812a.png)
从古到今,人们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对未 来城市当然也就存在种种设想。
课堂 探究
(1)“阿基格拉姆”式城市。阿基格拉姆于1964
年设计了一种插入式城市,可在有交通设施和其他各
种市政设施的网状构架上插入类似插座的房屋,它们
的寿命一般为40年。
后来,又有建筑师提出空间城市的方案,即在大 地上构建一个柱间距为60米的空间结构网络,在这个 网格上安装活动式的各种房屋,创造各种生活与工作 环境。
市区 周围 建设 环形 道路
武 汉 大 连 秦 皇 岛
课堂 探究
(续上表)
城
市
空 间
形态 特点
成因
形
优点
缺点
主要 解决 措施
图示
举 例
态
城市比较
组 团 型
建成 区由 两个 以上 相对 独立 的单 元组 成
受地 形、 河流 等自 然条 件的 影响
接近大自 然,可相 对减少市 内的绿地 建设用地, 比较容易 处理城市 近期和远 期发展之
② 集中团块型 带型
③ 放射 型
2.城市空间形态类型
组团型 ④ 星座 型 散点型
课堂 探究
城市空间形态的差异。
城市 空间 形态
形 态 特 点
成 因
优点
缺点
主要 解决 措施
图示
举 例
平 城市布 城市封闭,
原 局紧凑, 不利于改
呈 地 利于生 善居住环 控制
同 区 产部门 境,当城 城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课程目标锁定
标题知识
关键要点
方法技巧
城市空间形态及其 城市空间形态类型及成
形成
因
城市空间形态的变 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6502e2caaedd3382c4d361.png)
招商 引资
北票工业园区
四、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一)要有便捷的交通
原因:1、工业生产本身需要多种设 备和原材料,运费在生产成本中占 很大比重,就近沿公器、铁路、河 流等交通便捷的地方可降低成本。2、 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也要有方便的 联系。
(二)合理安排工业用地,减少 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原则:
1、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 密集型行业如小型食品、轻纺、 服
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 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 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的需求往往是 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 城市空间上的集聚.把一些同类活 动集中在一个区域可以扩大影响、 提高知名度、获得规模效益 .
2、功能区
概念:城市中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 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 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
特点:没有明显界限、以某种功能 为主的多个实体,兼有其它 功能 。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 对的.
提问:城市中一般常见 的功能区有那些?
住宅区、商业区、工 业区、行政区和文化 区等
1)住宅区 城市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
用方式,占40%-60%。
从住宅区的建筑质量上和位置上,分析 住宅区的分化特点?
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 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之分。高 级住宅区好一些,空间分布 合理一些、大一些,配套设 施完善一些。 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 级住宅区出现背向发展的状
(二)模式:
模式
同心圆 扇形
多核心
特点
成因
举例
城市形态集中紧 凑,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
功能区呈扇形或 楔形向外扩展
平原地形,经过不断 的侵入与迁移,呈同 心圆自核心向外扩展 而成。
交通,各功能区沿 交通线延伸。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ppt 人教课标版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ppt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828ef884254b35eefd34b3.png)
(2)成
因: 地形平坦或城市规模不大
(3)形态优点: 城市布局紧凑,利于生产部门协作管 理,节省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经济 城市封闭,不利于改善居住环境,当城 (4)形态缺点: 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加大工作地和居 住地距离,易造成交通堵塞。
(5)解决措施: 控制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
2.带型
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人教版)选修四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兰州和北京的城市平面形状有何特点?
兰州市平面形状狭长(带状); 北京市平面形状呈块状。 思考2:促使两城特点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兰州沿山间河流(黄河)谷地延伸; 北京市则处于山前平原地带,地势平坦。
3.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控
(1)城市空间形态布局
不合理 合 理 城市环境问题严重
规划引导
自觉分析利弊
① (2)空间形态调控措施 ② 理想 开放式多 核心结构
③
多核心城市
比较合理的布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形成
1、定义:
城市一经产生,就占据着一定的地表空间,并在各 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一定的用地轮 廓形态,这种形态称为城市空间形态。 集中团块型 带型 放射型 组团型
2、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模式
星座型 散点型
1、集中团块型
成都
1.集中团块型 (1)形态特点: 呈同心圆向外延展
最初的居民点 呈放射状拓展 作内向填充 再次外向伸展 经 济 实 力 用 地人 规口 模
案例1:武汉的空间形态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岩
山 地
椒江 路桥
想一想: 分析组团状城市 形态的优缺点。
优点:分散式城市布局,城市拥有更多的绿地和发展空间,工业区 与生活区能妥善协调布局,分散的各片能突出自身特色并重点发展 优势部门。
缺点:各组团之间有一定距离,要采用统一的道路、供水、供电系 统,将增加城市建设投贷及经营管理费用。
优星点:座控型制城市规模,调整工业布局,改善环境质量。
城市空间形态各类型之间不是对立的,可以相互转 化和共存。有时不同类型存在于同一城市的不同发展阶 段,有时同一城市的形态是多种类型的混合。
想一想:描述下图中各阶段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
最初的 带状扩展 内向填充 成为更大的团块
居民点
状并继续发展
1、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2、城市空间形态变化过程:
①合理规划和控制大城市用地规模,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 其无限蔓延;
②保持强大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 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形成更大的放射型形态;
③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在郊区绿化带外围,培育一系列新开 发区和卫星城镇。
想一想:你认为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模式是怎样的?
这种结构将原来单中心的一些功能,合理分散到其他 分中心,以实现城市地域功能结构的合理化。
分散式——受某些条件限制,城市用地被分割成相 对独立的部分,形成分散式城市形态。
空间形态
集中团块型 带型
放射型 组团型 星座型 散点型
布局形式
集中紧凑式 分散疏松式
常见的城市形态举例
成都
北京 (集中)团块状 安徽合肥
想一想:团块状俗称“摊大饼”,一般在平原地区或规模不 大的城市易形成这样的形态。请分析这种形态的优缺点。
甘肃兰州 想一想:带状城市形态的形成,主要受什么条件影响?
自然条件影响——地形(如狭长河谷)、河流、海岸等 交通线 人为规划
放射型
有3个以上明确 的发展方向,多 位于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的平原 地区。
优点:绿地或农业用地嵌入放射轴,能大大改善城市环境条件, 便捷的交通有利于新老城区之间的联系 缺点:放射状的交通线又很容易将过量交通引入城市中心,增 加道路交通压力,扩大运输距离。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一经形成,就占据着一定的地表空间,并在各种 自然、人为的因素影响下,形成一定的用地轮廓形态,即 城市空间形态。
兰州卫星图
北京卫星图
主要的城市空间形态
按照城市的用地形态和道路骨架形式,可以把城市 形态类型大体上归纳为集中和分散两大类。
集中式——是指城市各项用地连成一片,形成集中 发展的城市形态。
最初的居民点 呈放射状拓展 作内向填充 再次外向伸展
经 济 实 力 用 地人 规口 模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
想一想: 解释城市空间形态 变化的主要原因? 交通条件的改善 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
1982年
1997年
1846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解放初
城市空间形态 的发展变化
想一想:集中型、分散型城市形态各有利弊,需要我们对其 进行有意识的调整。调整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组团型
重庆
常见的城市形态举例
重庆
江北
沙坪坝
市中区 南岸
九龙坡
大渡口
(分散)组团状
重庆市区发展受山地地形和 河流制约,分解成市中区、江北、 南岸、沙坪坝、大渡口、九龙坡6 个组团。
组团内有相对独立的活动中 心和道路系统,组团之间保持一 定的距离,但有便捷的交通组成 一个整体。
常见的城市形态举例 (分散)组团状
想一想:作为绍兴人,如果有机会让你向全世界介绍绍兴, 你将如何描述你家乡绍兴的景观特色?
有2500年的建城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 典型的江南水风格、道路格局各有什么特色? 形成城市景观特色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皇权至高无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宗教,神权至高无上 自由、和谐
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
西方中世纪的精神主宰
单体城市布局-城市群布局-城乡协调发展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运用资料,分析现代城市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
兰州卫星图
北京卫星图
想一想:比较兰州和北京的城市平面形状的特点。
兰州市城市平面狭长(带状) 北京市城市平面呈块状
促使两城特点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兰州市沿山间河流(黄河)谷地 延伸 北京市则处于山前平原地带,地 势平坦
缺点:生活与生产不能平衡发展,需要依靠主体城市,住房、交通及公共 服务设施紧张。
嘉定
青浦
松江 金山
闵行 奉贤
主体部分
南汇
散点型
资源较为分散 的矿业城市, 或地形复杂的 山地丘陵或广 阔的平原
由于交通联系不便,难以组织较合理的城市功能和生活服务设施, 每一单元城区需要各自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布局。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及其调控
开放式多核心结构模式
城市对外交通线呈放射状扩展, 可以在扩展轴间留出农田、森 林等以形成楔形绿地,为市民 提供游憩的环境和场所。
大绍兴——“一心、二轴、四团”
江滨
柯桥
袍江
越城
城市景观特色(urban landscape)
城市景观特色是城市个性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为 以下几个方面:文物古迹特色、自然环境特色、城市格 局特色、城市的轮廓景观及标志建筑特色、建筑风格和 城市风貌特色、民族风情与民间艺术特色等。
优点:城市布局紧凑,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使基础 设施建设更加经济,有较高的集聚效益。 缺点:若此类城市规模过大,会加大居住区与工作区的距离,则将不可避 免造成交通拥堵,居住环境恶化。(如北京)
甘肃兰州
常见的城市形态举例 (集中)带状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青海西宁
河南洛阳
常见的城市形态举例 (集中)带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