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风的成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的成因》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三至四年级学生形成“空气流动形成风”的科学概念,知道空气的冷热变化会导致空气流动,这是自然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形成风的一些方法。
本课收集模拟实验中看到的现象,作为证据来解释自然界中风的成因。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是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对象的某些条件而进行的实验。本课只要求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能认识到“热空气上升会引起空气流动”这一规律,并让学生举出与此相类似的生活现象就可以,不需要给出具体的解释。
【学生分析】
第7课《风的成因》是对第6课《我们来做“热空气”》中的研究结论进行延续和应用。当热空气上升时,空出来的区域(低压区)将由附近的冷空气填补,形成我们平时感受到的风。本课内容也为下一单元“天气”做好知识铺垫。
“热空气上升的原因”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热空气上升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风。
●生活中有多种制造风的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
●尝试画图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能够按步骤完成模拟实验。
●能够借用多种手段观察空气的流动方向。
科学态度目标
●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乐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空气的性质,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意识到科学与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在模拟实验过程中,热空气上升引起的空气流动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盒子、双面胶、透明硬薄膜、盒式蜡烛、火柴、蚊香、细纸条束、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观察图片,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我们会想办法制造风。你有哪些制造风的办法?
2.谈话:大自然中的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价值的。
二、探索
1.明确活动要求。
(1)准备好一个盒式蜡烛、一张透明硬薄膜、一个纸盒、一段蚊香和一束纸条。
(2)在纸盒的两个侧面各打一个圆洞。
(3)点燃蜡烛后,将蜡烛放在盒中,然后用透明硬薄膜封住纸盒。(盒子内的蜡烛需要用明火点燃,所以要先点火,再粘贴透明硬薄膜。)
(4)借助蚊香的烟雾和纸条观察空气的流动。
(5)画图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实验过程中,建议关上实验室的门、窗、风扇和空调,减少因学生走动或大幅度动作等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
2.讨论。
(1)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模拟实验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2)你认为大自然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3.学生汇报。
4.小结。
设计意图:本课的探究与上节课的实验内容有直接联系,引导学生从空气的冷热角度进行思考。本环节收集模拟实验中看到的现象作为证据,来解释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是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对象的某些条件而进行的实验。本环节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能认识到“热空气上升会引起空气流动”这一规律,举出与此相类似的生活现象。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当热空气上升时,空出来的区域(低压区)将由附近的冷空气填补,形成我们平时感受到的风。
【板书设计】
风的成因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画出加热前,蚊香的烟雾走向。
2.加热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蚊香烟雾走向,并记录下来。
3.记录自己对加热前后蚊香烟雾走向状态变化的解释。
4.如果有学生能借助纸风车,描述或画出盒子上方孔外有风形成的证据,教师应该
给予鼓励,这是观察能力强、善于搜集证据的表现。
7.风的成因
【教学目标】
1.知道大自然中风形成的原因,并能通过实验验证。
2.经历模拟风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实验探究,体会空气的流动有密切的关系,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系的【教学重难点】
通过风的模拟实验,学生认识到空气是可以流动的,它与大自然中风的形成有关系。【教学准备】
蜡烛、透明塑料膜、无盖长方形纸盒、一段蚊香、一束纸条、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风?
2.学生汇报:用扇子扇,开电风扇,开吹风机……
3.教师提问:大自然中,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板书课题)
4.学生讨论回答,并根据经验做出解释。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的第3题,解读实验过程:特别是要搞清楚实验过程中,“蜡烛不点燃、下面的洞封闭、正常实验”等三次实验的不同现象是什么?
2.实验中,围绕随堂学展开观察。
(1)教师按照三个步骤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2)教师在每一步的实验中提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
(3)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认识到哪些实验操作会决定空气的流动。
(1)教师提出问题:从实验可以知道,风的形成主要与什么操作有关?
(2)学生进一步观察实验,并交流。
(3)学生说一说风的形成取决于实验中的哪些实验操作。
(4)总结,教师告诉学生:透明塑料筒上的2个圆孔、透明塑料筒内外的空气以及透明塑料筒内的蜡烛造成空气的流动。
2.描述风的飘动路线。
(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实验,同学们知道空气的流动路径吗?(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汇报结果。
3.探究风的成因。
(1)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能根据前面的实验,解释风的成因吗?
(2)学生相互交流,汇报结果。
(3)教师总结: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造成了空气的流动。纸盒内外空气的温度差造成空气的流动,空气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解释“海陆风”的形成。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