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7小时在休息状态下突然出现头晕, 伴有视物旋转和自身不稳。患者眩晕呈持续性,时 轻时重,眩晕加重多见于患者起坐、翻身等体位变 动时,经静止休息后可缓解。后患者眩晕加重并加 伴视物不清、行走不稳和言语不利、饮水呛咳等, 独自行走时向右侧偏斜,患者眩晕明显时伴有恶心、 呕吐,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患者 无耳鸣、听力下降和耳部胀满感等,无头痛、抽搐、 意识障碍和发热等,无胸憋闷、心悸、气短、紫绀 等。
W 延髓all背en外be侧rg综合征
稷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眩晕
眩晕诊治两大关键点
Ø及时识别恶性眩晕---挽救患者生命 Ø正确诊治良性眩晕---提高生活质量
PCI恶性眩晕的特点
Ø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多有高血压病、糖尿 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Ø急性起病,以眩晕为主诉。 Ø可伴有后循环缺血的相关症候,如:构音 障碍、视物成双(视物模糊)、饮水呛咳、 行走不稳等。 Ø相当一部分病例发病后短时间内病情进展, 出现意识障碍或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者可 危及患者生命。
正确诊治良性眩晕
2
识别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如何记忆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3 神经内科疾病的分析诊断思维
快速记忆
前 共 交 火 球
总结
1
及时识别恶性眩晕
正确诊治良性眩晕
解剖基础
解剖基础
解剖基础
解剖基础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为:
1.眩晕、恶心、呕吐和眼震,系前庭神经下核受损所致。 2. 交叉性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和对侧躯体痛温觉丧失, 其面部痛温觉丧失系三叉神经脊束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 导致;对侧躯体痛温觉丧失系对侧交叉过来的脊髓丘脑侧 束受损所致。 3.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上抬力弱、声带瘫痪和 咽反射消失等真性球麻痹表现,系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 损害所致。 4.同侧共济失调,为绳状体及脊髓小脑束或小脑损害所致。 5.同侧Horner综合征,即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和眼球内陷, 为中枢性交感神经束受损表现。
分析
定位诊断: 症状:言语不利、饮水呛咳 体征:右侧软腭上抬力弱,悬壅垂偏左, 咽反射减弱
延 髓 背外侧
体征:右侧面部和左侧肢体及躯干浅感 觉稍减退,即交叉性感觉障碍。
辅助检查-MRI
辅助检查-MRI
辅助检查-MRI
辅助检查-MRI
辅助检查-MRI
辅助检查-MRI
辅助检查-MRI
分析
体征
查体:血压:165/97mmHg,神志清,言语不利, 构音障碍,右眼眼裂稍变小,双眼可见水平性眼震, 无凝视,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约1.5mm,左侧约2.5 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和鼻唇沟尚对称,右侧 面部浅感觉稍减退,右侧软腭上抬力弱,悬壅垂偏左, 咽反射减弱,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颈部血管各听 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力5级, 肌张力、腱反射正常,左侧肢体及躯干浅感觉稍减退, 右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闭目难立征阳性, 向右侧倾倒,双侧巴彬斯基征(-),双侧克匿格征()。NIHSS评分:4分,洼田饮水试验3级。
发病机制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主要是缺血性病变所致,但极 个别为延髓出血,其可能为血管畸形引起。
缺血导致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其占比约75%, 2.心源性栓塞,约占17%, 3.少数为椎动脉夹层等,其占比约8%,(但在 青年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中椎动脉夹层较多见,其 多有颈部外伤史)
体征
查体:血压:165/97mmHg,神志清,言语不利, 构音障碍,右眼眼裂稍变小,双眼可见水平性眼震, 无凝视,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约1.5mm,左侧约2.5 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和鼻唇沟尚对称,右侧 面部浅感觉稍减退,右侧软腭上抬力弱,悬壅垂偏左, 咽反射减弱,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颈部血管各听 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力5级, 肌张力、腱反射正常,左侧肢体及躯干浅感觉稍减退, 右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双侧巴彬斯基征 (-),双侧克匿格征(-),NIHSS评分:4分,洼田 饮水试验3级。
病例特点
1
一般资料
u患者,男性,57岁。 u主诉:眩晕伴视物不清、行走不 稳7小时 u平素有高血压病史5年,近2年来测 血糖偏高,无头痛、头晕和口干、 多饮、多尿、消瘦等,因患者不重 视而未曾正规用药治疗。
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7小时在休息状态下突然出现头晕, 伴有视物旋转和自身不稳。患者眩晕呈持续性,时 轻时重,眩晕加重多见于患者起坐、翻身等体位变 动时,经静止休息后可缓解。后患者眩晕加重并加 伴视物不清、行走不稳和言语不利、饮水呛咳等, 独自行走时向右侧偏斜,患者眩晕明显时伴有恶心、 呕吐,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患者 无耳鸣、听力下降和耳部胀满感等,无头痛、意识 障碍、大小便失禁和发热等,无胸憋闷、心悸、气 短、紫绀等。
定性诊断: Ø一般特点:患者系一57岁男性,有高血压病 史5年,有血糖偏高近2年,且未正规用药治疗。 Ø起病形式:于休息状态下急性起病,起初表 现为眩晕,后加重并伴视物不清、行走不稳和 Ø头颅MRI:延髓右侧急性期梗死灶。
缺血性
诊断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概念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即Wallenberg 综合征,又称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系 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引起的延髓背外侧梗 死。
治疗
注意要点
1. 发病早期一般不给予降压治疗,除非血压明显偏 高达SBP>220mmHg、DBP>120mmHg。
2.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易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 难等,故其进食以前应行吞咽功能检查(如洼田 饮水试验),明确球麻痹者应该给予鼻饲饮食, 否则很容易出现吸入性肺炎。
总结
1
及时识别恶性眩晕
治疗
治疗原则应遵循缺血性脑卒中治疗
1.在溶栓时间窗且无溶栓禁忌症者应给予溶栓 治疗,首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2.超过溶栓时间窗者,应给予积极抗血小板聚 集、改善循环、调脂等治疗。考虑发病机制 为动脉-动脉栓塞者,可给予双重抗血小板聚 集治疗,同时给予强化他汀治疗,考虑心源 性栓塞稳定后应给予抗凝治疗。 3.同时积极查找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针对性的 给予二级预防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