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写书目
《远东英汉大词典》,梁实秋 远东英汉大词典》 主编,台湾远东图书公司印 行,1977
返回目录
一、有太多的书没有读; 二、与许多鸿儒没有深交,转眼那些人已 成为古人; 三、亏欠那些帮助过他的人的情谊; 四、陆放翁但悲不见九州同,现在也有同 感。
• 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乃是人 间无可比拟的幸福。 • 以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 方法是读书。 • 谈话,和作文一样,有主题, 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不 可语无伦次。 • 我一向不相信孩子是未来世界 的主人翁,因为我亲眼见孩子 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
制作人: 制作人:李彦吉
梁实秋简介 文艺思想 生平概况 主要成就 婚姻家庭情况 妙语摘录
文学主张
《雅舍小品》与《鸟》
返回目录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号均默,原名梁治 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 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华人世界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梁实秋被公认为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祖籍中国浙 江杭县(今余杭),出生于北京。曾赴美留学,后任教于南京东 南大学和暨南大学。代表作有《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 年共出4辑)、《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 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 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 ,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主编 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一、写作背景
抗战期间(1940)梁实秋与其清华大 学同窗吴景超一起住在重庆北碚时写 的。所谓“雅舍”,实际是指他当时 居住的简陋屋舍。其名源起于吴景超 的夫人龚业雅的名字。 抗日战争爆发,国难当头,作为学者 的梁实秋为避战乱而到重庆,条件清 苦,只能住陋室。明明是陋室,却偏 偏称“雅舍”,梁实秋通过对自己生 活环境幽默诙谐的自我调侃,表现了 开朗乐观的心态和旷达超脱的情趣以 及处变不惊、温文尔雅的名士风度。
“与朋友交,久而敬之”。 与朋友交,久而敬之” 敬也就是保持距离, 敬也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 防止过分的亲呢。 防止过分的亲呢。要注意的 友谊不可透支, 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 留几分。 留几分。 鲁迅死前遗言“不饶怒人, 鲁迅死前遗言“不饶怒人, 也不求人饶恕。 也不求人饶恕。”那种态度 当然也可备一格。 当然也可备一格。不似鲁迅 那般伟大的人, 那般伟大的人,便在体力不 济时和人类容易妥协。 济时和人类容易妥协。我僵 卧了许多天之后,看着每个 卧了许多天之后, 人都有人性, 人都有人性,觉得这世界还 是可留恋的。 是可留恋的。不过我在体温 脉搏都快恢复正常时, 脉搏都快恢复正常时,又故 态复萌, 态复萌,眼睛里揉不进沙子 了。
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 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 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 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 第7版。 1923年8月毕业后赴美留学。 1924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 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 1930年在当年7月南京政府教育部决定改国立青岛大学为国立 山东大学,并于1930年9月30日正式任命杨振声为国立山东大学 (原国立青岛大学)校长。 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副刊《文学周刊》。 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 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翻译书目
《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散文集 )英国密尔顿著,1928,新月 《结婚集》(短篇小说集)瑞典斯特林 堡著,1930,中华 《潘彼得》(小说)英国巴利著,1930 ,商务 《西塞罗文录》 罗马西塞罗著,1933 ,商务 《职工马南传》(长篇小说)英国哀里 奥特著,1932,商务 《威尼斯商人》 (剧本)英国莎土比亚 著,1936,商务 《奥赛罗》(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1936,商务 《哈盂雷特》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1936,商务
返回目录
——《雅舍小品·病》 《雅舍小品 病
「雅舍」的由来 雅舍」的由来
*梁實秋在抗戰期間,寓居 四川北碚, *與友人吳景超(清大同 學)、 龔業雅夫婦(梁實秋妹妹 北大同學)合資購屋

梁實秋台北故居
∵房子在路邊山坡上,沒 有門牌,郵遞不便。 ∴梁實秋乃建議以業雅的 名字名之為「雅舍」識別。
「雅舍小品」
返回目录
美满的包办婚姻
• 原配夫人程季淑(1901年 ——1974年4月30日),祖籍安徽绩 溪,出身名门。她的祖父曾官至直隶省大名府知府,父亲是家 中长子,在北京经营笔墨店。1921年冬,梁实秋与程季淑初次 约会1927年2月与梁实秋结婚。育有三女一子。1973年夫妇二 人移居西雅图省亲,程夫人不幸因意外去世。梁实秋悲痛不已 ,写下《槐园梦忆》纪念。梁实秋与程季淑的子女:长女—梁 — 文茜;次女(夭折);三子—梁文骐;四女—梁文蔷。 • 程季淑是一个温柔、贤惠、识大体的女性,在 他们一生相守的每一道坎上,她总能理智地掂 出轻重缓急,总能在关键时刻帮梁实秋做出正 确的选择。她的这种美好品质,使梁实秋终生 受益,也是他始终对她敬爱有加的重要原因。 当时她与梁实秋立下了三年后结婚的誓言。
主要成就
梁实秋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 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 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 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 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 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计剧本 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 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主要成就 著作
• • • • • • • • • • • • • • • • 《冬夜草儿评论》(评论)与闻一多 合著1923 《浪漫的与古典的》(评论集)1927 《骂人的艺术》(杂文集)1927 《文学的纪律》(评论集)1928 《偏见集》(评论集)1934 《约翰孙》(评论)1934 《雅舍小品》(散文集)1949 《北平年景》(怀乡散文)50年代 《实秋自选集》1954 《谈徐志摩》(散文)1958 《梁实秋选集》1961 《清华八年》(散文)1962 《秋室杂文》1963 《文学因缘》(散文)1964 《谈闻一多》(散文)1967 《秋室杂忆》(散文)1969
返回目录
他否认文学有阶级性。早期梁实秋专 注于文学批评,坚持将描写与表达抽象的 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观, 批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 意鲁迅翻译和主张的苏俄“文艺政策”, 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 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 由。这期间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梁实秋曾被鲁迅先生斥为“ 梁实秋曾被鲁迅先生斥为“丧家的资本 家的乏走狗” 毛泽东也曾把他定为“ 家的乏走狗”,毛泽东也曾把他定为“ 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 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从 1927年到1936年,论战持续了八年之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不幸逝世,对垒 式论战也自然结束。
*抗戰後,梁實秋回到 抗戰後, 北平, 雅舍小品」 北平,用「雅舍小品」 發表風格相近的文章 撤退、通貨膨脹之際, *撤退、通貨膨脹之際, 商務印書館不敢印, 商務印書館不敢印,帶 校樣來到台灣。 校樣來到台灣。 *正中書局編輯部主任 劉季洪先生對「 劉季洪先生對「雅舍小 有興趣, 品」有興趣, 民國三十八「 *民國三十八「雅舍小 出版, 品」出版,竟然印了五 十多版大受好評。 十多版大受好評。
古稀突发忘年爱
• 续弦韩菁清(1931 - 1994),原籍湖北黄陂 ,20世纪40年代中期出道成为影星歌星。 1974年与丧偶不久的梁实秋相识,并于翌年 结婚,引发争议。他们一起走过了恩爱的12 年。晚年热心于两岸交流事业。 • 连梁实秋自己也不敢相信,这次的台湾之行 ,竟让他在71岁时再次萌动爱火…… • 梁实秋与韩菁清的结识应归功于一本书—— 梁实秋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辞典》。
• • • • • • • • • • • • •
《实秋杂文》1970 《关于鲁迅》1970 《实秋文存》1971 《西雅图杂记》(散文)1972 ( )1972 《雅舍小品续集》 1973 《看云集》(散文)1974 《槐园梦忆》(散文)1974 《梁实秋自选集》 1975 《梁实秋论文学》 1978 《梁实秋札记》1978 《白猫王子及其他》(散文)1980 《雅舍小品》(3、4集)1982一1986 《雅舍谈吃》(散文集)1986,九歌
梁实秋故居
返回主页
梁实秋 韩菁清
文艺思想
出版过《浪漫的与古典的》和《文学的纪律》两 本文艺批评专著 30年代他的文艺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文学根基于人性。 2:文学家必须保持自由的人格。 3:提倡文学的节制与理性,用理性和节制作为 衡量文学作品优劣的一种标准。
返回目录
梁实秋的文艺思想中,人性是一个关键的概 念。梁实秋的人性论思想,与周作人等五四 文学先行者的人文主义思想相类似,但对如 何表现人性的看法上,又有不同。他一再强 调:“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 性”,以人性作为文学的核心与唯一标准。 梁实秋认为,人性是超阶级的,资本家与工 人“他们的人性并没有什么两样,他们都感 到生老病死的无常,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 们都有伦常的观念,他们都企求身心的愉快 ,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地人性的艺术。” 他的人性是二元的,一是以想象情感为代表 的,“需要被控制的自我”;一是以理性为 代表的“施加控制的自我”,他认为后者是 健康的,前者是病态的。
《雅舍小品》的文章,本来都属于专栏 式的作品,而且都是短篇,没有太大的 连贯性。其中所写的,涉及不少作者熟 悉的真人真事。根据作者自述,《雅舍 小品》中的作品「虽多调侃,并非虚拟」 ,可以看出作品内容的真确性和写作的 取向。
1938年抗战开始,梁实秋在重庆主持《 中央日报·平明副刊》。任国民参政会参 政员,国民政府教育部小学教科书组主任, 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主任委员。抗战后 回任北平师大教授。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 兼文学院长。 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 1966年退休。曾携妻子游美,在美台两地轮流居住,其妻辞世后重返台湾。 1975年同韩菁清结婚。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
二、雅舍之雅
位置:半山腰,远离嘈 杂的市区,景色优美 有客来兮,不亦说乎! :常有客人来,热闹, 不孤独 月夜美景:地势较高, 得月较先,便于欣赏自 然美景 安排布置俱不从俗:陈 设简朴,干净无纤尘, 安排布置不从俗

内 容 简 介
《雅舍小品》每篇作品不出二千字,写的都是身 边琐事,生活随笔。既不涉及政治思想,也不谈 中西文化问题。全书固然没有统一的主题,所写 的都是独立成篇,而且题材多是随手拈来的。初 看题目时,可能给读者平凡的感觉,但细看内容 后,却又别饶趣味。作者在《雅舍》一篇中说, 他的作品是「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 篇章」的。至于书名用「雅舍」二字,只在点明 写作的所在地而已。
倾城之恋
懂古文,懂英文, 擅长书法,学过国 画,油画,会写诗 填词、实属才。
韩菁清生于1931年10月,祖籍 韩菁清生于1931年10月 1931 湖北,父亲是一位巨贾, 湖北,父亲是一位巨贾,后 移居上海。 岁时, 移居上海。7岁时,她便在上 海的儿童歌唱比赛中一举夺 14岁荣登 歌星皇后” 岁荣登“ 魁,14岁荣登“歌星皇后” 宝座,成为上海滩光彩夺目 宝座, 的新星。 的新星。
翻译书目
《暴风雨》(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1937 《吉尔菲先生之情史》1944,黄河书局 《情史》英国乔治.艾略特著,1945,重庆黄 河出版社 《呼哮山庄》 (长篇小说)英国 E.勃朗特著, 1955,台.商务 《百兽图》英国奥威尔著,1956,台.正中 《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 1967,文星 《雅舍译丛》(诗文集)1985,皇冠 《莎士比亚全集》(戏剧37集、诗3集)1986 《沉思录》 古罗马 马克斯·奥勒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