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聚力 活动凝心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聚力活动凝心
为“三优”创建活动夯实软实力
中共东宁县委
东宁县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日)
近年来,东宁县委县、政府秉承“文化是软实力,是最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将文化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以建设创业和谐文化为主题,树立大文化理念,以创建全国文化强县为目标,将文化贯穿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尤其将其作为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的重要抓手,提炼城市人文精神,激发创业动力,凝聚干事合力,全力打造“广场、群众、社区”三大文化品牌,提高东宁人文化品位和文明素质,带动了东宁经济社会追赶跨越发展,连续七年跻身全省十强县,2011年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县,为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新东宁夯实了软实力。
我们的做法是:
一、挖掘“东宁人”个性,打造“文化聚力”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城市人文底蕴和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它根植于历史,体现着现在,引领着未来,是这个城市民众集体性所拥有的气质和禀赋的体现,真实地反映这一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东宁县历史
悠久,渤海文化、沃沮文化、石门子文化曾在此留下遗迹,史称“肃慎故都”“龙兴之地”,“闯关东”移民文化、边塞文化、朝鲜族文化、俄罗斯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碰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和人文气质,也孕育了独特的东宁人城市精神,挖掘提炼反映东宁人特质的人文禀赋,打造以“创业和谐文化”为核心的城市人文精神,为推动东宁经济社会追赶跨域发展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1、挖掘凝炼“七种精神”。历史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多民族、多地域文化交融并存,古今中外文化长期熏染浸润,使东宁人不但具有诚实纯朴、与人为善、互助友爱的优秀性格,同时又具有不满现状、敢为人先、争创一流、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为深入挖掘提炼东宁人文精神,我们在十四届四次县委全会上提出:“培育创业和谐文化”,随后,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东宁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深度挖掘其背后内在的精神动力,总结提炼出了东宁人“七种精神”,即:敢想敢干、为民负责、锲而不舍、抢抓机遇、敢于碰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同时,围绕凸显“七种精神”的历史事件和功勋人物,出版了大型报告文学集《东宁创业者之歌》,编撰了《东宁边贸英才》等书籍,其中《可爱的东宁》被誉为“东宁的百科全书”,成为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乡土教材”。
2、总结提炼“七个经验”。发扬“七种精神”,2009年在迎战金融危机的战役中,全县上下迎难而上、逆势发展,
顶住了压力,战胜了困难,创造了奇迹,在逆境中开创了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在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上,我们又总结出了取得成功的“七个经验”,那就是“敢于担当、团结协作、未雨绸缪、创新创造、坚持不懈、群策群力、紧逼加压”。是对“七种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对“七种精神”的深化和发展。在“七个经验”的激励指引下,2009年争取资金比2008年增加了1个亿,2010年实现了6个亿,位列牡丹江各县(市)之首;与省农发行合作成功融资1.9亿元,开创了我县融资金额历史之最;使东升水电站和东绥高等级公路两个大项目成功获批,创造了全省前期工作的速度之最。在全国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了“七个经验”使我们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化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转危机为先机,让东宁赢得了跨越发展的主动权。
3、倡导践行“四干作风”。创新实行“项目化、责任制、严考核、重奖惩”机制,号召全体党员领导干部,保持旺盛的革命干劲和“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精神状态,倡导“晚上当白天干,假日当做平日干,一天当做两天干,冬天当做夏天干”的四干精神,连续三年大年初七变召开“项目誓师大会”,全民总动员,大干365天,县委书记、县长带头率先垂范,跑省进京经常天黑赶路,天亮进城。一时间全县上下呈现抢前抓早、大干快上、奋力拼抢的良好局面,抓经济,跑项目,保稳定,大家齐上手,不分你我他,县级各个班子形成合力,几个轮子一起转,激发起干部队伍干事创
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七种精神”、“七个经验”,成为东宁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推进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动力源泉。
二、彰显“东宁人”风采,开展“文化聚力”丰富活动
东宁县紧紧围绕“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让每一个东宁人都有一个从事文化娱乐的舞台和项目,让每一个东宁人都有精神寄托和文化爱好,积极打造文化东宁、和谐东宁”的目标,坚持高规格投入、高水平策划、高质量演出、高密度布排,唱响“春有节庆氛围、夏有广场放歌、秋有文化休闲、冬有文化下乡”的文化活动“四季歌”,形成了“节日有安排、月月搞活动、季季有汇演”的良好文化氛围,全县文化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1、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掀起机关单位广场文化活动的新高潮。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秉承“三个结合”,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民间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大型文化活动与小型多样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各个党委、各个部门齐参与、全上阵,开展了10余项、60余场次的系列文化活动,包括广场主题宣讲、红歌卡拉OK大赛、红歌大家唱、“党旗飘扬、红歌嘹亮”合唱比赛、“学党史、议变化、促发展”红色手机短信大赛、辉煌成就图片展及东宁英雄谱电视展播等系列活动。从黎明到夜晚,城区的各个广场人头攒动,各项活动精彩纷呈,东宁成为欢乐的海洋,到处洋溢着幸福的笑
声。带动机关单位成为既群众社团和社区之后另一支文化活动的新锐,并将广场文化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2、以社会各界“文艺社团”为主体,培育全国独具特色群众文化新品牌。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组织各个文体协会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使广场文化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带动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红火发展、成果丰硕。一是培育节庆文化品牌。坚持“节庆打品牌,平时不断线”,连续多年开展“广场放歌”等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每年举办各种文艺晚会200多场,培育了群众喜爱的节庆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今的东宁,四季欢歌,处处笑语,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已经实现了经常化、规模化、大众化,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这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应该是首屈一指的。二是探索发展影视品牌。立足我县历史、生态、产业等人文资源优势,联合各类文艺团体,探索发展影视文化,取得历史性突破。自编、自导、自演的4集电视剧《率水河边》,在全县引起很好的反响。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潘长江在东宁拍摄了《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在央视热播;传承东宁要塞红色文化,央视等电视台还拍摄了电视电影《冰坝》、《远东特遣队》和电视剧《幸存者》。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东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对外宣传的品牌。三是打造文体精英品牌。支持发展文体协会和群众文体组织,引领和带动群众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目前,全县有较具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