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话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淮南子》等文献中。
中国古代著名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在《淮南子》中。
神话可以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等。
赋比兴:
赋:《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
《春秋》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史纲,它本为鲁国国史,按照鲁国十二个国君的顺序提纲挈领地记载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14年(前722——前481)共242年发生在鲁国和春秋各国的历史大事。
其记事特点谨严简约,被看作是我国的记事文之祖。
春秋笔法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
春秋笔法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思想倾向的写作方法。
后来,人们把文笔蕴藉含蓄、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之为春秋笔法。
春秋三传
一般认为是三部解释《春秋》的著作的合称,它包括齐人公羊高的《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谷梁传》和传为鲁太史左丘明所作的《左氏传》。
三传中,《公羊传》和《谷梁传》是解释《春秋》的,而独有《左传》只是依照《春秋》的编年来记录历史大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而《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旨在解说春秋的微言大义,历史和文学价值不高。
《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省称,又名《左氏春秋》。
它是《春秋》后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记事同样用鲁国纪元。
起自公元前722年,止于公元前468年(鲁隐公元年——鲁哀公二十七年),共255年的历史。
成书于战国时代,司马迁班固认为其作者为鲁太史左丘明所作,现一般认为是战国初人根据春秋时代各国史料编撰而成。
并且作者可能并非一人。
春秋三传中,公羊传,谷梁传是解释春秋的,而独有左传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国语》
《国语》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共二十一卷,因以“国”为目,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
一般认为它是纪录有关“邦国成败,嘉言善语”的书,故名《国语》。
司马迁认为作者是左丘明今人多认为是战国初年熟悉各国史料的一位历史学家编订的。
《战国策》
《战国策》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它记叙了战国初年至秦并六国大约二百四十余年的历史。
书名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
为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
西汉刘向又进行了整理编订,按照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顺序,编为33卷。
根据书中多记战国时代各国谋臣策士的策谋,定名为《战国策》。
三家诗(四家诗)
《诗经》遭秦火后,汉初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齐之辕固生,鲁人申培,燕人韩婴,鲁之毛亨、赵之毛苌,简称“齐、鲁、韩、毛四家诗”。
“三家诗”指齐诗、鲁诗、韩诗三家,《鲁诗》为鲁人申培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齐诗》为齐人辕固生所传。
三家诗同属今文诗学,在西汉时被立于学官,盛极一时,后因毛诗的兴起流行,三家诗先后亡佚。
笙诗
又称“六笙诗”,指《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有声无辞。
据《仪礼》记载,这六篇诗都以笙奏,故名笙诗。
“六义”又称六诗,即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的划分是由于音乐的不同。
“风”是指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
“雅”是指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看成正声。
“颂”有形容的意思,它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南宋朱熹《诗集传》卷一:“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风雅颂
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是地区防御之意。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变风、变雅
原出自《诗。
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变风变雅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盖指《风》、《雅》、中周政衰乱时期的作品,以与“正风”、“正雅”相对。
“正”“变”得划分,不是以时间为界,而是以“政教得失”来分的。
认为“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期的作品,“变风”、“变雅”是西周王朝衰落时期的作品
楚辞(骚体诗)
战国时,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新诗体。
宋黄伯思认为(《翼骚序》)“屈宋诸赋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 多用语气词“兮”来渲染抒情咏叹气氛。
句式多变,形式灵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此外也指以屈原为首的楚辞作家的诗歌总集。
风骚
“风骚”是代表《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的并称,而“风骚”传统则是在《诗经》和《楚辞》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个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带有浓郁浪漫特色的“骚”诗传统。
庄骚
《庄子》和《楚辞》的并称,语出唐代韩愈《进学解》。
《庄子》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浓郁浪漫风格的散文著作,与《楚辞》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有其形似指出,故庄骚并称。
骚体赋
骚体赋指模的是模仿屈原《离骚》等楚辞作品而写成的一种赋。
这种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
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
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多抒发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
如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等。
《九歌》
《九歌》是古乐曲名。
屈原的《九歌》是袭用这一古乐曲名而根据楚地民间神话,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经加工、润色、提高而写成的一组风格清新优美的抒情诗歌。
《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十一篇,分为天神、地神和人鬼三大类
《九章》
《九章》是一组政治色彩浓重的抒情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后人将他们合为一组,并冠以“九章”的名字。
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风沙日哀惜美人思宋江)等九篇作品。
其诗歌内容,除《橘颂》咏物写志外,都与作者的身世经历有所关联,郁结着作者失意的悲愤。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秦在统一以前,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而成的一部杂家代表作。
全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后代又简称其为“吕览”,共二十余万字。
汉书艺文志称其为“杂家”,即认为它是先秦以来阴阳、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各家思想的折衷和调和。
记言文之祖——《尚书》
《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
“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
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
《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
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抒情小赋
东汉中叶以后,是汉赋发展的第三个时期。
这一时期,汉赋从思想内容、体制和风格上都开始有所转变,那就是歌颂国势声威、美化皇帝、专以铺采摛文的散体大赋开始衰微,而反映社会黑暗、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
这一转变,主要是因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张衡是这一转变开始的代表作家,其后有蔡邕、赵壹、祢衡等人。
《归田赋》是张衡抒情小赋的代表作。
赵壹《刺世疾邪赋》也很有名。
汉赋
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序》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
汉赋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
它是吸取《楚辞》、《诗经》、荀子《赋篇》的体制词藻特点以及纵横家铺张的手法而形成的一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半诗半文”的新文体。
有小赋和大赋之分,小赋多为抒情作品,大赋多写京城、宫殿、苑囿、田猎、歌舞,在篇末有时寄寓讽谏之意。
间有辩难、说理之作。
为当时统治者所喜爱。
九体
贾谊后出现了一系列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庄忌的《哀时命》,东方溯的《七谏》,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王逸的《九思》等。
这些作品一脉相承,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具备了独有的篇章格局,人称“九体”。
主客问答
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手法是赋这种问题常见的手法,所谓客未必存在,只是为了表达感情及观点虚设的而已“问答体”是散体大赋的重要特征。
主客问答是汉大赋重要的叙事模式。
梁园唱和
汉高祖之兄子吴王刘濞,于文、景之际招致天下之娱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助等,后因吴王谋反又不听劝谏,他们就离开吴地而投奔梁孝王。
梁孝王待他们为上宾,司马相如也弃官前往梁国,宾主相得,过着诵读辞赋、文酒高会的生活,史称梁园唱和。
参加梁园唱和文人还有羊胜、路乔如、公孙诡、韩安国等。
梁孝王待枚乘、邹阳等文人为上宾,司马相如也弃官前往梁国,宾主相得,过着文酒高会的生活。
参加梁园唱和文人还有羊胜、路乔如、公孙诡、韩安国等。
“而淮南王安亦都寿春,招宾客著书。
”(《汉书·地理志》)流传下来的《淮南子》就是出自刘安的宾客之手。
《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王赋82篇,淮南王群臣赋44篇。
显然,淮南王群臣不但著书立说,而且还是一个从事辞赋创作的群体。
汉初几位诸侯王以文才取士,聚集在他们周围的辞赋家则是以文会友,他们置酒高会,游赏唱和,汉初作家群体首先在几位诸侯王那里生成。
梁园文化恢奇浪漫,既有中原富庶大国的弘阔气度,又兼具东方齐文化的"奇谲多气"与南方楚文化的"浪漫瑰丽"的特色。
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梁园士人博识善辩,人格独立;二是梁园君臣置酒高会,游赏唱和,创造了理想的士人生活模式;三是梁园文学沈博闳丽,成就卓著,是西汉文学成熟的标志。
七体
枚乘的《七发》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散文大赋的正式形成,后来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王粲《七释》,曹植《七启》陆机《七徽》,张协《七命》等。
因此在赋史上,“七”成为一种专体,即“七体”。
《史记》三家注
《史记》唐代以前的三家最重要的注本,分别是裴骃的《史记集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纪传体
指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题材,创于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的本纪,列传,世家,表,书五体例互相配合,构成了《史记》正书的整体,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都是以写人为主,“以人系事”。
这种以为人物作传来反映历史内容的史书编写方法是司马迁首创的,后人称这种编写体例为“纪传体”。
这种编写体例为后世大多史家所沿袭。
“互见法”
“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
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事为主。
通过互见法的运用,使《史记》既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能表现出历史人物
的主要性格特征,还能照顾到历史的真实性。
互见法的主要特征,用苏洵的话说就是“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
《汉书》
东汉班固等人所撰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大略与《史记》相同,惟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入传,并创《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准绳。
本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分一百二十卷。
它叙述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二十九年的历史,全面展示了西汉盛世的繁荣和时代风貌。
乐府(汉乐府)
首先是指秦汉时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
乐府机关职能有二:创制歌词乐曲,为统治阶级宴飨、祭祀服务;收集民歌,使之入乐。
这些入乐的诗歌六朝时就被称为乐府诗。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音乐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乐府诗歌,其中的民歌是乐府诗的精华,这就是乐府民歌。
后世文人仿作的合乐或不合乐的古体诗也称乐府。
到魏晋六朝,人们把合过乐的歌诗称为乐府。
这样乐府就由音乐官署的名称变成一种诗体的名称。
到唐,乐府又一变而成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唐宋及以后的词曲,亦有乐府之名。
如苏轼的词集叫《东坡乐府》,马致远的曲集叫《东篱乐府》。
汉大赋
汉大赋又称新体赋,是韩服的典型形式。
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铺采擒文,体物写志”。
在形式上,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分较多;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为目的,建有讽喻劝谏。
汉大赋最根本的特色就是铺张扬厉。
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汉大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最典型的作品。
《史记》三家注
《史记》唐代以前的三家最重要的注本,分别是裴骃的《史记集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纪传体
指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题材,创于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的本纪,列传,世家,表,书五体例互相配合,构成了《史记》正书的整体,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都是以写人为主,“以人系事”。
这种以为人物作传来反映历史内容的史书编写方法是司马迁首创的,后人称这种编写体例为“纪传体”。
这种编写体例为后世大多史家所沿袭。
古诗十九首
一般认为是对汉末文人创作的十九首五言诗歌的称呼。
汉末文人创作的诗歌到魏晋时被称为“古诗”。
南朝梁萧统在编集《文选》时,选择了其中的十九首五言古诗,编集在一起,冠以“古诗十九首”的总名,后来,这总名便成了这一组诗的专名。
“古诗十九首”非一时一地所作,作者亦非一人,而是多人。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多为游子、思妇之哀怨,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其基本内容。
情调低沉感伤,曲折地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现实。
这一组诗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