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端午节来历 三 端午节诗词 五 端午节相关谚语
二 端午节习俗 四 端午节文化演绎 六 端午节知识竞赛
一 端午节的来历
纪念屈原
关于端午节起源,相关的传说可多了。其中, 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 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 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 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 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 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 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就是《离骚》。后来,秦 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 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 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 了汩罗江。当年他62岁。
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 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粽子的由来
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 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 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 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 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赛龙舟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 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 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 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 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 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浙江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 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 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 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 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 吴国大宰辅伯嚭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 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 “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 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 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意义
1 用来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2 是对我们祖先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和品
格的传承
二 端午节的习俗
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 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 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 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 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 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 “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 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 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 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 《 离 骚 》《 九 歌 》《 九 章 》《 天 问 》 等 。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 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 “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喝雄黄酒
端午时节后,气候开始炎热,蝇虫飞动, 毒气上升,各种疫病容易感染。作为一种中药 药材,雄黄刚好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 于是大人们把雄黄酒倒入酒中饮用。
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的脸、 耳朵和鼻子以及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希望能够 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 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端午节主题班会
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 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 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 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 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 健康。艾草也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从中国古代开始就一 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 流传很久,主要也是因为它具备医药功能而来。
吃粽子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 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 “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 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Biblioteka Baidu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 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 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 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 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纪念屈原
据说屈原自投汩罗江后,人们哀悼他,怕他的尸体给鱼龙吃掉,每当这天都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到汉朝建 武年间,传所投之物实蛟龙所窃,于是划龙船赶走蛟龙,再用树叶包粽子并以五色丝带缚绑,这为蛟龙所惮惧,投 入水中方能见效。因此,端午节人们划龙船、包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的传说,影响最广最深,占 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包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民 族两千多年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