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针状焦产业行动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针状焦产业行动计划

20xx年

针状焦是一种重要的炭素材料,外表为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多孔

人造石墨。具有椭圆形孔结构,颗粒具有针状的纹理。针状焦具有较

小热膨胀系数,较低的电阻率,并且耐热冲击性和抗氧化性强等特点,是制备特种炭素材料及其复合材料、超高功率电极的原料。根据生产

原料的不同可将针状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重油为生产原料的为油

系针状焦;另一类是以煤焦油、沥青及其重要馏分为原料的为煤系针

状焦。1950年美国大湖炭素公司首先发明了油系针状焦,1979年日本

新日铁和三菱化成公司开发出煤系针状焦。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支撑点,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新型产品生产和应用,积极开展产

能合作,有效提高区域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方案,请

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章规划路线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立足区域需求。

坚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

第二章坚持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开发高效适用新技术,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创

新行业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融合,实现创新发展。

2、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充分结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

源条件,分地区、分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路线,指导推动产业现

代化发展。

3、坚持协调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需求,鼓励产学

研用相结合、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4、开放融合。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

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

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

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第三章产业环境分析

针状焦是一种重要的炭素材料,外表为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多孔

人造石墨。具有椭圆形孔结构,颗粒具有针状的纹理。针状焦具有较

小热膨胀系数,较低的电阻率,并且耐热冲击性和抗氧化性强等特点,是制备特种炭素材料及其复合材料、超高功率电极的原料。根据生产

原料的不同可将针状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重油为生产原料的为油

系针状焦;另一类是以煤焦油、沥青及其重要馏分为原料的为煤系针

状焦。1950年美国大湖炭素公司首先发明了油系针状焦,1979年日本

新日铁和三菱化成公司开发出煤系针状焦。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随着近年来石墨电极行业产品

结构的持续优化,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比重不断增加,针状焦的需求量

也越来越大。根据中国炭素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19年石墨电极产

量69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15%。

中国是针状焦的最大消费国,也是全球未来针状焦消费增量的主

要贡献国。虽然国内针状焦的生产能力有爆发式增长,但是下游行业

对针状焦的需求也将长期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质量等级高的针状焦

将长期供不应求。2019年中国针状焦产量为44.5万吨,较2018年的35.5万吨同比增长25.35%。

截止至2020年9月,中国煤系针状焦进口量为70580吨,进口金

额为2987.31万美元;中国油系针状焦进口量为16468吨,进口金额

为2363.978万美元。

国外针状焦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几个国家,

针状焦产能排在前五的企业分别是英国菲利浦66、美国菲利浦66、美

国海波、日本JX、日本水岛等。

国内针状焦生产近10年来才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的针状焦生产

装置设计产能达600kt•a-1以上,但受工艺技术、环保高压态势、石

墨电极等下游产品限产等的影响,装置的开工率较低,产能利用率低。

目前中国针状焦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需

求旺盛,价格不断攀升;但受限于技术、工艺等原因,新增产能并未

真正释放,仍需大量进口。针状焦行业应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工

艺成熟度,充分利用原料优势,抓住发展机遇,生产出高质量的煤系

针状焦。

第四章发展目标

主要经济指标:xx年增加值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主营业

务收入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利税达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

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目标:进一步提高集中度,重点企业由目前的近xx户,减少到xx户。

第五章主要任务

(一)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坚持优势互补、区域协调的原则,结合各地的市场、资源、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承载能力等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链式发展,在产业链延伸方向上建立相互配套、分工协作关系,形成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增强企业对产业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控制能力和综合成本消化能力;围绕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壮大产业实力,整合各种资源,形成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强化政策落实,优化产业结构

以新型工业化为牵引,加快推进消费升级,开展示范试点,推进新型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应用市场。协调各部门职能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全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三)加强组织协调

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研究制定促进产业行业去产能、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研究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

难点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制定具体推进方案。

(四)加快结构调整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企

业发挥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的比较优势,实施联合重组,

做优做强。积极推进现有产区升级,扶优汰劣,延伸产业链,差异化

发展,形成骨干优势大企业和“专、精、特、优”的中小企业协调发

展的产业格局。

(五)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工程

加大对行业重点企业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各类资

源要素向行业龙头企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并购重组。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专业化配套、承担国家和省重点产业化项目、参与

制定相关标准。到xx年,重点培育xx家年销售收入超xx亿元企业,

培育xx家具有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支撑、发展潜力大的领军型企业,

培育xx家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具有高速成长能力和鲜明专业特色的行

业骨干企业。

第六章措施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