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感悟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知道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

3.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4.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了解,感悟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情感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二、考情分析

对于本节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简单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初中阶段只是注重地理事物与现象的表面认识,即简单的知道“是什么”,但不注重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且,现在学生有些内容也已遗忘。

引导学生解释珠江三角洲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现象,即要明白“为什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珠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知道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及其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

【教具设计】多媒体、地图册、导学案

【情境导入】

1、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与珠江三角洲有关的几张图片,欣赏珠三角地区的优美风景,感受。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2、讲授:优越的地理位置

自主探究:1、珠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区别

2、讲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位置优势

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的“南大门”,请说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活动:阅读广州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判断广州的气候类型,说一说珠江三角洲的气候特征。

了解其温度带、干湿区及气候类型

4、总结自然环境,引出商品粮生产基地。

5、展示交通

6、视频《改革开放》

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的优惠政策。a、特区企业减税。特区内外商投资企业和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济的外国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b、特区银行减免税。特区内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经营期10年以上,减按15%征收所得税;并从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免税,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c、特区内销售货物免税。特区内企业生产产品,在本特区销售的,暂免增值税。

7、展示图片了解区域的人口

9、总结

10、学生活动:1分钟记忆

11、展示图片,引入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的特征被形象地概括为“引进来,走出去”。

12、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

活动3

阅读下列材料,联系香港、澳门的相关知识,请扮演珠江三角洲区域、香港、澳门三地的居民,说一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对各自生活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

13、总结及处理导学案

这次的一师一优课,我依照课标要求,本着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思想,精心设置情境,制作课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领导和其他老师给我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获益良多。

一、教学设计反思

对于这堂课,在备课前,我仔细思考了这部分内容,决定打破常规复习套路,另辟蹊径。我的考虑是摆脱对细节的关注,从整体上架构新课框架。理由有四:一是这节内容非常琐碎,如按照常规新课,一个个知识点过堂,既耽误时间,又使得课堂气氛单调,学生容易疲倦。二是,

大部分知识点相关图片,课下也进行了预习,没有必要再把教辅书上的知识点再抄一遍。三是,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已知的方法去学习未知的知识的能力的提升。四是,整体框架,容易引领学生高屋建瓴地“俯视”珠江三角洲,一方面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感,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参与反思

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努力尝试去解决问题。本节课通过分组探究,这样给学生思考机会。我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思考,共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参与、全面发展。

三、自身教学行为反思

(一)教师语言节奏

我在教学中平时比较注意的就是语言的准确性,以及用标准普通话,尽量避免使用方言。但是在我的课堂上我的语言却欠缺一些吸引力。从教以来,我一直有个困扰,每一堂课我都设置一些很能激起学生兴趣的话题,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很多次都不太理想,现在终于找到了原因,那就是在课堂上的语言没有魅力,所以我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让自己的语言逐渐有魅力,用语言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

(二)学生反馈信息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要通过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在信息反馈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等获取全方位的体察。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

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有许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知识的习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因此,以后我注意多与同学个别沟通,了解他们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平时上课也多从他们的能力角度讲解,以求答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地理学习,他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方法。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次的一师一优课,我依照课标要求,本着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思想,精心设置情境,制作课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领导和其他老师给我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获益良多。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小组合作等,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