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论文音乐欣赏课论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之探究
小学音乐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通用版
![小学音乐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fcbef5c1c708a1284a44b8.png)
小学音乐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通用版摘要: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
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并在活动中获得较高的评价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为完善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培养多元化、多情趣,具有创造力、竞争力的人才创造条件。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音乐课程问题与策略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必须是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名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并伴随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的教学活动。
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对音乐的感知品味以及感情的投入和表现的过程,它既包括欣赏者对于音乐包含感情的体验,又包括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的共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不可或缺,它对于孩子们乐感的培养和艺术素养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们该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将学生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包括节奏、曲调、音色、和声、曲式等)的感觉和理解,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进而用心灵去感悟、理解、表现音乐。
1 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有兴趣的欣赏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了解、欣赏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音乐的感悟力是十分必要的。
但传统的欣赏教学法脱离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整堂课都是教师讲,教师放音乐,学生只是听众而已。
学生失去了兴趣,就是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
用多媒体教学容易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它改变了以往学生不论什么内容都只能面对教师和磁带音乐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情境,改变以往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气氛,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兴趣昂然地学习知识。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efb04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9.png)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摘要】小学音乐欣赏课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内容,包括音乐作品的介绍、赏析和分析。
从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评价方式和课堂实践等方面分析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特点和方法。
结论部分将总结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启示,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再次强调其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探讨,可以为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参考和借鉴,提升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探索、重要性、意义、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评价方式、课堂实践、启示、未来发展、再强调。
1. 引言1.1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上。
通过学习音乐欣赏,学生不仅可以培养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还可以促进身心健康,拓展思维,培养创造性,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音乐欣赏课的内容涵盖了多种音乐形式和风格,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维,提高文化素养。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它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情感、审美意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们应该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资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2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意义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音乐是一门艺术,具有独特的语言和表现形式,通过音乐欣赏课,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他们的艺术感知和审美情感。
音乐欣赏课能够启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学习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培养自己的音乐情感。
音乐欣赏课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共同聆听和讨论音乐作品,学生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cb0d3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0.png)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音乐在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将从音乐欣赏的定义、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有效开展音乐欣赏教学。
一、音乐欣赏的定义音乐欣赏是指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内涵、结构、情感等方面的活动。
音乐欣赏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情感的传递,通过音乐的美感给人以愉悦和启迪。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情感、审美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提升综合素质。
二、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能够辨别音乐的风格、风格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欣赏能够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情感体验,增强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品味,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4. 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解读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音乐欣赏教学方法1. 聆听音乐作品。
引导学生倾听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和表达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2. 观察音乐家表演。
通过观看音乐家的演奏和表演,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3. 分析音乐元素。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4. 讨论和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
四、音乐欣赏教学实施方法1. 精心策划音乐欣赏课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素养水平,制定合理的音乐欣赏教学计划,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66d08e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7.png)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摘要】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利用、评价方式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升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研究背景和目的的分析,引出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的思考。
结合实际情况,探索了适合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课程设置和内容,并介绍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
还讨论了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和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
总结了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小学音乐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探索、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评价方式、实施过程、教学成果、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音乐欣赏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音乐形式的魅力,拓展视野,丰富心灵。
音乐欣赏课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帮助他们了解音乐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音乐欣赏课程,学生还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表现力,培养音乐艺术素养,提高综合艺术素质。
小学音乐欣赏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学校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2 研究背景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研究背景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和音乐学等多个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
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传统音乐教学形式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佳。
探索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利用,以及评价方式的创新与完善,成为当前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如何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进行音乐教学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74f0a9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7.png)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摘要】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系统探讨了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
在首先介绍了小学音乐欣赏课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确定了研究对象。
在分别探讨了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基本特点、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资源整合、评价与反思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结论部分总结了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成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通过结束语强调了课程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参考,推动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全面优化,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探索、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评价与反思、未来发展、总结、展望、结束语1. 引言1.1 背景介绍音乐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的载体。
在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更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而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和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背景介绍,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开设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多样的音乐作品,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
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进行深入探索是当前音乐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通过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特点、方法探索、教学资源整合、评价与反思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音乐基础。
1.2 研究意义音乐在小学教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进行深入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接受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ffd3b0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e.png)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
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
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呢?每一位音乐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音乐形象不像图画那样直观、具体,而是在听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中的内容、情感的领悟。
通过欣赏,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智力,从声音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辨别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和理解:一、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欣赏课不像唱歌、舞蹈等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和音乐想象能力。
如:欣赏苏联作曲家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我自制幻灯片,从童话故事本身入手,将生活有趣的故事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幻灯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通过看,张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启发学生叙述故事内容,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来帮助学生理解主题。
学生对童话故事主题的理解为欣赏交响童话主题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
通过做,既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的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其次,我还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精选好音乐作品入课堂。
人们都知道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试想在一个校风差,校风歪的学校里,学生将如何健康接受教育?这又何谈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呢?作为老师,对社会的大环境,我们难以改变,但可以在这个音乐小堂里,精心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除了要让学生欣赏分析一些好的歌曲、乐曲外,还经常播放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和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如《让我们荡起双浆》、《一个真实的故事》、《闪闪红星》等佳品,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党的崇敬和热爱,感受欢快活泼的气氛,使学生的高尚情操等审美能力都得到培养,如:在欣赏《天山风情》时,我播放有关新疆风景的一些画面,还让学生欣赏新疆的一些乐器,好听的歌曲,优美的新疆舞蹈,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de085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a.png)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教学论文篇一林语堂说:“鹤足的挺拔之美是逃离危险的结果,熊掌的雄壮之美是捕捉食物的结果”,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
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一、开放音乐课堂,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
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我们教师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年儿童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小动物走路》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出很多优美的舞蹈动作。
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_通用版
![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_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6f2e4958fafab069dc029d.png)
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通用版一、结合课程内容创设有效的课程情景,激发学生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意义的认识程度以及学习的自律性还不强,因此,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欣赏课程开展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只是将课程的学习当做是一种基本的放松,而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却没有非常大的兴趣。
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得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提升受到严重的阻碍,尤其是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减弱,使得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因此,在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积极的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活动,为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创设有效的情景,进而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提升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兴趣。
例如在低年级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七一建党节之际为课程教学设立爱党爱国歌曲赏析这一主题,并选择《热爱共产党》《国旗,国旗真美丽》等歌曲作为课程的内容来开展音乐欣赏教学。
在主题情景下,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党的历史介绍,党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功绩来让学生了解课程学习的意义;另一方面,再通过歌曲与主题情景的结合,为学生开展好丰富的音乐欣赏教育课程。
在主题情景与节日氛围的烘托下,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逐渐的产生了兴趣,对于歌唱我们党我们祖国的歌曲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而课程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提升,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及网络资源的有效帮助,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于国家对于小学教育的关注与扶持,不少的小学都完成了多媒体教学工具的配备工作,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小学音乐教师在搜集与教材相关的音乐欣赏课程素材时有了极为便利的渠道。
因此,现阶段,小学一线的音乐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利用好学校的教学设施,一方面,搜集必要的素材,为课程的教学提供相关的准备;另一方面,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搜集的素材以完美的形态展现给学生。
小学音乐论文15篇(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路径分析)
![小学音乐论文15篇(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路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68dbcdfad6195f302ba675.png)
小学音乐论文15篇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路径分析小学音乐论文摘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让我们坚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使少年儿童具有优秀的审美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感,成为追求真理的新一代。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论文音乐小学音乐论文: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路径分析随着近年来我们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音乐课程在小学阶段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音乐欣赏课作为小学音乐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听觉艺术和乐感审美艺术的关键。
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就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问题作以下分析与探讨。
一、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在小学生群体中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
当然,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音乐欣赏有助于提高和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
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观,通过对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让学生积极参与欣赏,学生就能领悟到音乐的美妙,从而更好的学习音乐也能更好的提高审美意识,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其次,音乐欣赏是了解和学习本民族音乐精华的现实要求。
从小了解民族文化精髓,树立民族意识,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是小学阶段重要教育目标。
而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学,可以发挥音乐欣赏课程的优势,实现上述教育目标。
第三,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无穷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音乐欣赏教学,首先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想象。
一首节奏感非常强的音乐,可以给人以明快、跳跃和震撼之感;一首节奏舒缓、曲调优美的抒情曲,可以给人美的享受,引发学生的丰富联想。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0510ed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f.png)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践
经验,探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通
过音乐欣赏,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通过欣赏音乐来表达自己
的情感。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能力是学生欣赏音乐的
基础和关键,可以通过多听、多比较、多分析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评价的方式,培养其对音乐
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音乐与其他学科具有紧密的联系,可以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来激发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与历史、
文学、自然科学等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来了解和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音乐鉴赏和音乐表
现能力,同时也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探究,才能够更好地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8556b569eae009591bec79.png)
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欣赏音乐论文篇1一、要在音乐欣赏中加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等要素在我听到的音乐欣赏课中,在老师所选择的音乐要素的力度、速度等方面的音乐知识教学时,大多数老师只是运用了相同的方法,只注重对场面的理解,却忽略了对音乐要素的知识挖掘,这种教学方法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到音乐的实质中。
在笔者的这节课中,体现了我们音乐教研组的智慧,大胆地对学生进行了音乐要素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让学生学习情感的体验,也学会了基本欣赏知识,为以后的音乐鉴赏打好基础。
二、音乐欣赏中要注重音乐要素的变化人的心理形式包括情绪与情感两个密切相关的方面,情绪比情感要更广泛,更能表现出来。
所以,当我们对某个情感进行体验时,都会感受到其中的情绪色彩,而且容易被学生发现,但是这种情绪色彩不是很稳定,也不持久。
而情感则更具有稳定性,也不易被学生所觉察,情感有强度和深度之分也有高低层次之分。
对于情绪与情感来说,它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要素,在音乐的欣赏教学中显得很突出,也有特殊的表现内容。
我们对音乐美的理解,就是从情绪与情感两个方面的来体验的,二者有着一定的变化过程,在变化时,就是音乐的要素在发生了变化。
音乐最能体现一种情感,可以说音乐是情感的化身,它的表情力量比任何一门艺术都显得明显,更能抒发情感,通过音乐表达一种感情,进行情感的宣泄。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情绪与情感这个主线,让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得到培养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要素鉴别能力,能通过音乐使他们的情绪、情感同音乐情绪、情感结合在一起,达到共鸣。
所以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可以在外表的层面上显示出来,以更注重内心深处的体验,在音乐中找到使自身感到展撼的'艺术效果。
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老师要让音乐影响着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情感世界。
当然,学生的感情养成是在音乐知识的理解基础之上的,音乐中的要素变化了,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情绪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甚至出现相反的变化。
小学音乐欣赏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4db51d3b90d6c85ed3ac6a9.png)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论文闫昊钰音乐是一门想象的艺术,尤其是音乐欣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
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鉴赏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音乐欣赏课,可以极大的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学生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
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审美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要将教学过程过于程式化,不拘一格,并且要敢于选择课外的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思路;也不要把学生的思路框的过于狭隘,要让学生在学会分析音乐要素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
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而有些学校一直以来就没有开设欣赏课,导致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基础差,底子薄,水平参差不齐。
再加上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过于单一,使得学生渐失了感受和体验的兴趣,甚至产生了畏难情绪,导致了课堂气氛呆板,教学效率低下。
作为从事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爱音乐欣赏课呢?下面我就自己的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一、学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枯燥的课程变得丰富多彩(一)设计精彩导入,激法学习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感兴趣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自主学习比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有效。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探究,给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新奇的教学环境,教师通过把声音和图片结合,用游戏的形式教学等方法,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视觉感和音乐审美感。
例如教师在讲《唱脸谱》时可以把音乐写作的年代背景和京剧脸谱的含义与学生分享,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同时也加强了课堂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力。
教师在播放视频时,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各种京剧脸谱与戏曲人物之间了联系,知道戏曲人物的不同行当和特有的戏曲服饰,激发学生对我国灿烂的戏曲文华的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45ed46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c.png)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1. 引言1.1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是指在小学音乐教育课程中,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探索,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探索中,教师需要构建多样化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运用互动性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品味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用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开展音乐鉴赏活动也是重要的一环,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审美视野,培养他们对不同音乐形式和流派的欣赏能力。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会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望未来,小学音乐欣赏课将继续向着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前进,为学生的终身音乐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构建多样化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构建多样化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欣赏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在构建多样化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音乐世界。
比如可以选取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除了选择音乐作品的多样性,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音乐欣赏内容,比如通过音乐会、音乐剧、音乐电影等形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音乐欣赏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音乐游戏、音乐故事会等,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和乐趣。
小学音乐课堂音乐欣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音乐课堂音乐欣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03d0e3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0.png)
小学音乐课堂音乐欣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音乐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能力,通过音乐的方式感受它的不同情感,也可以实现价值观方面的传递。
音乐欣赏教学是对小学生在思维、情感以及认知等方面进行教育工作,它应该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结合音乐教材,在多媒体等技术的帮助下,为学生呈现更优质的教学环境,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本篇文章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小学音乐课堂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并且就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从而探讨加强小学音乐课堂音乐欣赏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引言音乐教育是小学阶段比较典型的学科类型,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和身体发展的高速时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是对未知世界的认知,音乐课程可以从情感、兴趣爱好以及精神等方面传递不同的信息,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对于他们的价值观以及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传统的理念中,人们对于音乐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对小学生的潜意识有着一定的影响,导致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在音乐欣赏教育中可能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寻求音乐欣赏教学上的突破和发展,这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且由此展开具体的探讨。
一、小学音乐课堂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一)培养小学生的发声能力外界环境对于小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与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以及能力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小学音乐欣赏教育这一门学科来看,它可以帮助学生从发声、听音的角度进行训练。
音乐欣赏实际上就是听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的歌曲,例如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欣赏教育中,它的歌曲类型通常《数鸭子》等为主,这类歌曲在曲调上郎朗上口,而且普通话非常清晰,可以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包括发声、歌唱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跟唱,也是对学生发声和语言表达的一种锻炼。
(二)加强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当前的素质教育来说,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教育的应用推动艺术细胞的提升,在不同的歌曲中感受到它的不同特点,对于有天赋的小学生来说,可以实现对于综合能力的激发。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551fe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2.png)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之一,它拥有独特的魅力和表达力。
在小学阶段,音乐欣赏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同时也帮助他们发展音乐的审美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和策略,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音乐欣赏教学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音乐欣赏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听音乐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美妙的旋律和情感表达,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其次,音乐欣赏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了解不同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非常重要,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品味。
最后,音乐欣赏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
音乐作品通常能够传递丰富的情感和情绪,学生通过欣赏音乐可以感受到这些情感,并且学会如何对他人的情感作出反应。
同时,音乐也可以成为学生情感宣泄的出口,帮助他们释放心理压力,增强情感表达能力。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1. 创造积极的音乐学习环境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音乐演出、引入音乐游戏和互动活动等方式,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 多样化的音乐作品选择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选择。
可以包括不同风格、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以及不同乐器的演奏音乐。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多元审美观和文化意识。
3. 主动参与和互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应该被鼓励主动参与和互动。
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探索和讨论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绘画、舞蹈等方式表达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
4. 结合跨学科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例如语言艺术、社会学等。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教学论文(共2篇)【教学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教学论文(共2篇)【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c6aec05cfc789eb172dc89f.png)
第1篇: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教学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小学音乐欣赏课时小学音乐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会将具体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的审美对象,然后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不断增强对音乐美的感知和体验,在着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价值观。
但是在小学教育中,我国当前的音乐欣赏课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等,所以小学音乐欣赏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完善显得刻不容缓。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概述听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而音乐欣赏则是通过听去感受音乐,在感受过程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
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教育的初级阶段,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让学生不断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两成良好的音乐习惯,使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领略到音乐作品的魅力。
音乐欣赏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一定的理解;第二,通过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题材和形式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第三,通过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使学生对音乐流派和音乐风格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与实践(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到年龄的影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自身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才能使他们投入到学习中去。
所以,教师应该通过深入调查,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在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一个恰当的教学氛围,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音乐欣赏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欢快活泼的音乐供学生欣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跳圆舞曲的小猫》、《狮子王进行曲》、《天鹅湖》等音乐作品,因为大多数小学生对这些音乐作品都会很感兴趣,教师这些音乐播放的同时做一些趣味性地解说,这样不仅可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c1e0a3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d.png)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一、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如何有效地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多年,我深感音乐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注重实践探究,不断探索适合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
在实践中,我不断总结和改进,积累了一些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特点1.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音乐素养有限,需要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较强,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学习。
3. 学生的精神世界正在形成,需要培养其优美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利用音乐的歌词、旋律、节奏等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使其更好地理解音乐。
在教学节奏时,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节奏进行诵读,或者结合乐器演奏,让学生感受节奏的魅力。
2. 多感官体验,多角度欣赏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比较丰富,可以通过观看、听觉、触觉等多种方式进行音乐欣赏。
在欣赏一首歌曲时,可以让学生先用眼睛观察歌曲的形式结构,再通过听觉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最后可以让学生手拍节奏,进行身体感知。
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音乐,增进对音乐的喜爱和理解。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引导评价音乐欣赏教学不仅仅是提供音乐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音乐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可以让学生分析作曲家的用意、音乐的情感表达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4. 融入生活,激发创造力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相当丰富。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融入生活元素,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知世界。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教学探究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教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b896aea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b.png)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教学探究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是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音乐,帮助他们理解、感受和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
本文将探究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音乐欣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
通过音乐欣赏,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此外,音乐欣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独立审美能力。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1. 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音乐欣赏教学需要提供良好的音乐环境,包括装备良好的音响设备和音乐教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觉环境。
2.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音乐作品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选择节奏感强、旋律容易上口的儿歌和童谣。
逐渐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古典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欣赏能力。
3. 结合视听教材进行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教学可以结合视听教材,使用音乐MV、音乐纪录片等多媒体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表达。
4. 提供多样的音乐体验活动音乐欣赏教学需要提供多样的音乐体验活动,如观看音乐会、参观音乐博物馆等。
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的演出过程,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三、音乐欣赏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音乐欣赏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音乐欣赏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听音乐,还要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作品背后的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音乐作品传达的情感、作者的用意等。
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探讨
![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8aff6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4.png)
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探讨【摘要】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进行了探讨,包括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案例分析、评价标准和改进策略等方面。
通过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意义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美育素养。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也对音乐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引起广泛重视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推进。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重要性、意义、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方法探讨、具体实施、案例分析、评价标准、改进策略、实践意义、发展趋势1. 引言1.1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在学生的音乐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主动学习。
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而主动去学习、去探索音乐的奥秘。
音乐欣赏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情感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2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对学生的意义非常重要。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感觉和情感,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学生可以学习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丰富自己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情感和情绪的表达能力。
音乐欣赏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学生可以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感受,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综合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欣赏论文音乐欣赏课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之探究
音乐本身是一种声音和时间的艺术,一切音乐活动都是从听开始的。
培养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莫过于欣赏。
现在的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从一年级开始就已融入了简单的音乐欣赏。
笔者在大量的课堂实践中发现,教材这样科学合理地安排,目的是使我们学生慢慢地学会注意、关注,从而喜欢上欣赏,进而欣赏周围世界的美,也就在音乐欣赏中形成“自觉”的乐感。
这也应了那句话:“音乐素质的培养恰恰必须以音乐欣赏为基础”。
回想以往,每每播放音乐欣赏曲,大多数学生呈现的是神情茫然、毫无兴趣的状态。
笔者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发现,要想让我们的学生爱上欣赏,还先得从以下两大块考虑。
一、儿童音乐作品的欣赏
儿童呈现出的年龄特点要求必须寻找适合他们的儿童作品,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在欣赏这类乐曲时,我引导学生不仅使用听觉,而且通过积极的联想,运用视觉、触觉的活动,采用故事的创造、律动的创造、旋律线的创造,去感受、把握,去联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1)故事的创造。
故事是孩子们所喜爱的,他们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自己讲故事。
讲故事的过程是发展他们语言的过程,也是创作的过程。
由故事表现的内容,可以看出学生对作品理解后的丰富想象。
案例:在欣赏五年级上册的《森林狂想曲》时,我无需用太多的语言提示,学生便对这首有名的乐曲所吸引了。
夜幕低垂,在神秘的热带雨林中,蟋蟀、树蛙、猫头鹰与飞鼠一起奏响了优美奇特的森林狂想曲,ABC三段旋律轮番演奏出现,学生们一会儿便能跟随旋律和速度变化轻松哼唱。
学生们第一次接触“音效”,新鲜感很浓,曲子有电声乐器、竖笛演奏,更有森林中蛙声、鸟声、风声、流水声……使人听来犹如身临其境,非常形象、逼真,直到以后的复听,学生仍对此乐曲乐此不疲,十分乐意参与哼唱,这足以体现欣赏乐曲的魅力。
(2)律动的创造。
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
在欣赏乐曲后,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激发他们欣赏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
案例:三年级教材歌曲《快乐宝贝》,乐曲非常欢快而朗朗上口,当激昂的前奏和歌词“想要开心跟着我叫(跟着我叫),想要快乐跟着我闹(跟着我闹)……快乐宝贝,就是我(就是我)”一出现,学生们立即振奋起来。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L.穆塞尔和梅贝尔·格连所说的那样:“唱歌必须由音乐欣赏来激发,这是加深音乐欣赏的主要手段。
”歌词唱出了学生的心声,他们像遇到知音一样高兴,随即手舞足蹈起来。
可想而知,歌曲的教学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这也可以看到律动的魅力所在。
(3)旋律线的创造。
学生在日渐提高欣赏水平后,又可以要求把感受到的、理解的音乐表达出来,与听力紧密联系起来发展。
在欣赏练习中,可以用图画法表达感受到、理解到的音乐。
案例:在欣赏著名管弦乐曲《卡门序曲》时,我曾引导学生边听边画出某一乐句的旋律线。
在优美动人的旋律中边听边记音乐,结果发现很容易启迪学生灵感,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在这段热烈欢快、高低起伏的旋律声中,学生们发现自己画出的旋律线条有时还是很有规律和层次感的,旋律线的创造竟是如此奇妙而生动有趣。
二、对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欣赏
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它以丰富璀璨的繁华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成为当今珍贵的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往往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认识各民族的窗口。
就拿中国有56个民族来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历史语言等,其音乐也各具异彩。
案例:欣赏《瑶族舞曲》时,全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
狂欢的情景。
我首先让学生完整地聆听一遍音乐,初步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复听乐曲并分段欣赏时,我引导学生用摇手、跺脚、捻指、拍手模仿长鼓的鼓点节奏,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瑶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各个热闹场面。
学生们在演奏乐曲的过程中,享受到了与同学间协作的无限快乐,总能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三、中国戏曲音乐作品的欣赏
众所周知,中国戏曲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
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今天,戏曲文化显得尤为稀奇,特别是京剧这一国粹,它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为一身,集百家之长、纳百家之川,以唱腔和表现风格的特有韵味吸引着人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
四年级的孩子们初次接触京剧,觉得非常好奇。
在他们平日的电视节目选择中,戏曲频道总会一跳而过,成年人亦是如此。
因此,音乐课堂上,要想让孩子们对此感兴趣,必须动一番脑筋。
案例:在给四年级学生教授戏曲单元时,我首先摆放出各式脸谱。
脸谱是中华民族戏剧特有的面部化妆造型艺术,它是图案化的、也是性格化的,它以夸张的色彩无穷的线条为人物增添了强烈的审美效果。
最吸引孩子们的是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如:黑色——正直,代表人物包青天;红色——忠勇,代表人物关羽;白色——奸诈,代表人物曹操;绿色——魔鬼形象;银色——妖怪形象等等。
孩子们立刻对京剧敏感起来,眼神里传递着想了解更多的信息。
接着重点介绍京剧人物的行当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并告诉孩子们这得从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扮相及表演特点来观察、分析京剧的行当。
紧接着马上观赏《沙家浜》选段《智斗》和《红灯记》,为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梳理,分辨出忠奸善恶,学生们一下子思维活跃、联想丰富、兴趣浓厚。
更令人欣喜的是以后但凡让孩子们欣赏些京剧片段时,你就不用顾忌了,绝对缘于京剧的美丽和神韵。
总而言之,音乐欣赏教学的地位日渐突出,对我们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它是集歌唱、律动、创造、想象等元素为一体的扎实有效的教学课型,它的魅力是学生们喜爱和投身音乐课堂最有意义的理由,我将有信心坚定不移地让学生们爱上音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