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虚词18个必考文言虚词ppt精品完整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 例说
• 一、句意分析法 就是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 的用法和意义。
“此所谓八阵图也, • (2010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 童子亦欲学之乎”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童子亦欲学之乎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遂言甫于朝 当其欣于所遇 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以勇气闻于诸侯 D.听其召募 其皆出于此乎
例如: ①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介 与名词、代词及某些名词性词组结合,组成 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对象、处 词 所、时间等意义的词。根据介词结构的意义 和它们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以分为时地介词、
原因介词、方式介词、人事介词四种。介词 结构主要充当句子的状语 。 例如: ①公【为我】献之。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王。 ③请【以剑】舞。 ④【以资政殿学士】行 ⑤故燕王欲结【于君】。
例3: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 A、遂家焉 乃实告焉 • B、将何作 何复尔 • C、不辞而还 裂其衣而束之 • D、群扶以归 欲劙颈以塞责耶
【解析】A前一个“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后一 个“焉”是代词,代“师”。B中前一个“何”是“什 么”,而后一个“何”是“为什么”“怎么”。C中的两 个“而”表示承接。D中前一个“以”连词,相当于 “而”,表示修饰,后一个“以”是表示目的连词。
例: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以”作连词时,后面通常都是动词
例: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例: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助 词
古代汉语中的助词指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 充当句子成分,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 词。它一般分为 结构助词(“之”), 语气助词(“焉”“为”)、 音节助词(“其”“之”“而”)两类。
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 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用法灵活 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 甚至分属好几类词。 二、使用频率高 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 三、语法功能强 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 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 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四、发展变化大。
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用法灵活 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 甚至分属好几类词。 二、使用频率高 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 三、语法功能强 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 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 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四、发展变化大。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 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 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 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
A
)
【解析】答案:A。都作介词,因为。B项,第一个结构助词, 的;第二个用在主谓之间,不译。C项,第一个“所”是直接 用在动词前,作助词,表示“……情况”;第二个“所”与 “为”构成“为所”式,表被动。D项,第一个“何”应该是 疑问副词,可译为“为什么”;第二个“何”疑问代词,什么, 作介词宾语。
虚词词性
代 词 副 词 介 词 连 词 助 词 叹 词
代 类: 词 ①人称代词。
③疑问代词。
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成句子的词。分为三
②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如“吾”、“尔”、“汝(女)”; 等。
疑问代词如“何”、“奚”、“焉”等。
指示代词如“是”、“此”、“彼”、“兹”
副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性质、状态 的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副词能修饰动 词 词、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数量词。
•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与从弟球俱诣高祖 诣:拜访 C.乃能屈志戎旅 乃:于是 D.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但:只是
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文中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 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C 项“乃”,应为“副词,却,竟然”。 再根据上 下文词义和用法推断可知A、B、D三项词的解释, 均为正确的。
索引
• 复习文言虚词时要注意: • 一是要紧扣课本,并养成反复诵读文言文 的习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 • 二是要注重积累,注意把课文中典型句子 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类、比较、掌 握; • ★★★特别对“以”“于”“之”“其” 等近几年高考出现频率高的文言虚词(见 附表)应重点掌握。 • 三是要学会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虚词的意义 和用法。
往讨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 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 • ( 2010 年高考广东卷):下列各组句子 不可失也。”乃令千户吴玉守之。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 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 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 北平将士云: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仇。将 组是( ) 士闻之,或信或否。
清寒工作室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 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象声词六类。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 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 也归入虚词一类。
•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 • Ⅱ、考试能力要求 •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 内涵 词性 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 则、者、之。
• •
A.今俞瑱得之 乃令吴玉守之 B.利为彼有 宜为报仇
• 解析: • A项两句都选自文本第一段,都在谈论居庸关 的守战情势。依据上文,很容易就可以推断 出其中的“之”均为“居庸关”,意义和用 法相同。 • B项前一句在“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 必取”语境中,由此可以推断出“为”是介 词,表被动或作判断动词“是” 。 • B项后一句的上文为“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 填满沟壑”,由此可以推断出“为”是介词, 可译为“给,替”,后面省略了宾语。由此 可见,B项中的“为”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 应为本题答案。
• 解析: • A项前一句出自“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 乎”,意思是“这就是所说的八阵图,你也想学习 吗”,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句中的“之”是代词, 指代“八阵图”,与后一句中的“之”的用法不同。 • 同理,B项前一句的意思根据上下文可以知道是“于 是向朝廷推举申甫”,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句中的 “于”字的用法与后一句中的“于”字的用法一致, 都是介词,表对象,可译为“向,对”。 • 也可以推断出C项前一句中的“以”是介词,可译为 “凭……的身份”,与后一句中的“以”的意义和 用法不同; • D项前一句中的“其”为代词,可译为“他”,指代 申甫,与后一句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介词 动词 “替”、“给” “作出”、“制定”
2004-2011年高考广东卷 文言虚词考查情况一览表
年份 考查词语 题干设问 2011 其、以、之、且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10 之、为、所、于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09 其、之、以、乃 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 语句 均选 自阅 读文 段 文段 与课 内组 合
① (公子)欲以客往复秦军,与赵俱死。 ②夸父与日同走。 ③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④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⑧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 殷。 ⑨(于)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张)巡。
连 用来连接各类实词、词组成分句的词。根据 连词所表示的关系,可以分为联合连词、偏 词 正连词。表联合关系又可分为并列连词、递 进连词、选择连词、承接连词四类。表偏正
例2: • • • • • • • •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 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 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何自戚戚,不逐去之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 二、上下文推断法 原文:“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身窥, • 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断,也是 据此可无北顾之忧。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 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确定某个 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 词的用法和意义。 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
文言虚词简介
三、连词 常见的连词:则、以、而、若、且。 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 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 连词按其所表示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9种: 并列、递进、选择、承接、转折、因果、目的、 假设、修饰
文言虚词简介
四、副词 常见的副词:其、乃、且。 副词是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 种语气及程度深浅、范围大小等的词。 五、助词 常见的助词:所、也、者、之、乎。 助词是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包括 音节助词、句首助词、句中助词、句末语气助 词等。
例4:
• • • • •
B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问以谣俗、民所疾苦 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 B. 微子,太守不自知过 微斯人,吾谁与归 C. 高酒具食,亲与相对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D. 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解析】B中的“微”,都是“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的意思。A中的第一个“所”是语助,第二个“所”与前 面的“为”组合起来表被动。C项中的第一个“相” “互相”意,第二个“相”是偏指一方。D项中的第一个 “因”表顺承关系,译为“于是”。第二个“因”是“趁 着”“趁机”意。
学不可以已 A、少数沿用下来 B、有的完全消失 发语词夫、盖,语气词矣、哉 C、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 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 投诸渤海之北 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 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而已矣
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叹 词
文言虚词简介
一、代词 常见的代词:之、其、何、若。 二、介词 使用频率高、用法较复杂的介词:以、于、为、 因、与。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 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 因、对象等的词。 介词必与所带的宾语(有时省略)组成介宾词组 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 补语。 介词根据功用可分为表处所、表时间、表原因、 表对象、表凭借、表被动、表方式、表工具等。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 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 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代词 副词 代上文的“君子” 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 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 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 中那些词相当。
2008 因、与、以、于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07 而、以、所、于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06 以、因、乃、为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05 与、且、以、而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2004 于、之、则、其 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
共考查了12个虚词。未考:何、若、焉、乎、者、也
虚词用法一览表
例1:
关系的又分为让步转折连词、因果连词、假 设连词、条件连词、目的连词等。 例如: ①“而” ②河水清且涟漪。 ③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练习
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④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
“以”作介词后面跟名词或代词或名词短语, 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