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评述_1990_2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献
数据来源:左图源于维普数据库,1990-2005;右图源于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5年。
国内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评述:1990-2005*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孙泽生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阮尹
摘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最重要因素,中国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约束。文章回顾了1990-2005年国内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研究,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经济效应及其影响、应对及突破等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评述,并对进一步的研究作了简要展望。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机制;经济效应;对策
一、文献研究综述
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以现有文献检索,可追溯到1990年叶柏林关于《外向型经济与标准化》的连载文章。这些文献在对贸易壁垒的两种形式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进行区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非关税壁垒进行细分:一是直接的数量限制,二是间接的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以客观上对贸易起到限制作用。从早期的文献看,如叶柏林(1990)、强永昌(1991)、阎淬(1990)、袁亚杰(1991)的研究主要着眼于
技术壁垒与标准化相结合、探讨技术壁垒的成因、分析技术壁垒的特点、介绍关贸总协定的技术壁垒协议等方面。
1993-1999年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仍
主要设定在对于WTO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
介绍,以及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所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的介绍和归纳,研究开始更多涉及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大量研究始于2000年,相关文献的数量呈倍数增长(见图1)。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研究;
*课题项目:本文受到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浙江省中小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4C20011)及
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
孙泽生:浙江科技学院经管学院310023电子信箱:szsszs7514@126.com。
(2)对WTO的TBT协议的研究;以及(3)对欧盟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构建、相关制度的分析及借鉴(如陈志田、叶柏林,2002;宋明顺,2002;张海东,2004;杨昌举,2003)。
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文献大量出现的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逐渐从介绍和归纳向运用规范的经济学工具来分析技术型贸易壁垒的生成、经济效应转变,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分析涉及到对进出口国等的不同影响,大量使用了局部均衡的分析工具,部分研究还使用了博弈论和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来展开分析,研究逐渐深入。本文即是在此基础上对1990-2005年的相关文献进行较全面的评述。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及其作用机制
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早期的文献(如叶柏林,1990)已经敏锐地观察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这就是,二战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逐步进展,使传统的关税、数量限制及其他非关税壁垒逐渐得到制约,因而各国需要寻找新型的贸易壁垒以替代性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这是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渐演变成最主要的贸易壁垒的直接动因。但这样的观察仍是初步的,并未解释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和逐渐演变成最主要的贸易壁垒的经济动因。在随后的国内文献中,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经济学动因,主要界定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以及用以提供公共产品上。除经济动因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和演变还在于产业寻求产业和贸易政策调整的政策需求以及政府对于政策的供给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张海东,2004)。
虽然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以及公共物品视角提供了观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经济学视角,但出于以上动因而设定的政策只能称之为技术性措施,而技术性贸易措施并不自动成为贸易的“壁垒”(张小蒂、李晓钟,2004)。由于各国技术性措施之间存在差异,并因此给跨境提供商品的生产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从而形成事实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高文书,2003)。标准或法规的差异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但产品对标准或法规的符合与否本身还需要一个耗费成本的信息披露过程,这一政策表现为合格评定程序与卫生检疫措施。但此二者所内含的信息披露可以经由不同的技术路线实现,这种不同的技术路线表现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同时由于互信的缺乏,在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还产生于要求重复评定或检疫而带来的对进口品的额外的成本①。这样的信息披露政策是标准或技术法规内含要求的延伸,但信息披露的技术路线差异和重复化的确构成了贸易壁垒。
周伟民(2005)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边境上的,通过国家层面上的技术法规实行;二是边境后的,通过行业或企业层面的技术标准(包括事实标准和机构标准)实施。边境后作用机制是借用“市场竞争”的结果,而非纠正“市场失灵”的结果。因而如存在网络外部性或锁定效应,进口国的现有技术已有一个显著的网络规模,那么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都没有动机去采纳与现有技术不同的国际标准,因为技术改变将涉及到技术重新设计成本和网络转换成本,亦即网络外部性下技术选择的路径依赖,与各国不同的经济技术条件和不同技术标准的非同质性相结合就构成事实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张海东,2004)。这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就不能用信息不称、外部性和纠正市场失灵来解释。
以上分析是一般意义上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经济分析。其成因在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历史原因或习惯的不同。但也有研究发现,部分技术性贸易壁垒源于明显的贸易保护动机,针对性地制定了某些特殊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如果要解释为何近20年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大量涌现并且标准苛刻多变,还需要引入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这一分析方法中,将贸易政策视为一种“商品”,其均衡由供求关系决定。最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是理性最大化的经济个体和政府在经济系统内相互作用最终达到均衡的过程。
进一步看,技术性措施之差异之所以构成贸易壁垒,在于这种差异会导致跨境供应成本的增加,生产企业为满足进口国的技术要求而增加成本,又导致其竞争力相对于进口国企业下降,客观上形成了对贸易的限制作用。这种成本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