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赤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树赤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松赤枯病是松树幼林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分布较广,凡松林分布地区,均有此病为害。该病主要为害马尾松、油松、黑松、华山松、云南松、湿地松、火炬松及柳杉等。主要危害幼林新叶,少数老叶也有受害,被害严重者似火烧,提早落叶,严重影响生长。

发病症状

松赤枯病病原菌属半知菌类、黑盘孢目多毛孢属枯斑盘多毛孢,松赤枯病主要危害幼林新叶,少数老叶也有受害,受害叶初为褐色或淡黄色棕色段斑,也有少数呈浅绿到浅灰绿色,后变淡棕红色,或棕褐色,最后呈浅灰色或暗灰色,稍凹陷或不凹陷的病斑,边缘褐色。病部散生圆形或广圆形由白膜包裹的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新病叶室温下保湿1~3天后,出现黑褐色丝状或卷发状分生孢子角根据病斑上、下部叶组织是否枯死。

即有:叶尖枯死型、叶基枯死型、段斑枯死型和全针枯死型四种。发病规律

松赤枯病病原菌是属半知菌类、黑盘孢目多毛孢属的枯斑盘多毛孢。该病一般于5月开始发生,当时月平均温度为

19.5~19.90C。6~9月为大发生期,其间月平均温度

20.3~22.90C,月降雨量68.2~346.6mm,月平均相对湿度84~86%。7月出现发病高峰期,月降雨量247~298.2毫米,当

月平均相对温度86~89%。以后随气温下降,发病率逐渐减少。温度至12℃以下时,即11月以后,病害基本上停止发生。可见,气温是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

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新叶感病后7天左右,产生新的子实体,遇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盘,以此进行再次和多次侵染,5~9月均可产生新子实体,7月为高峰期。

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适地适树,合理造林,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林木抗病能力。

2、化学防治

(1)发病前喷施坪安“广菌灵”或“绿盾”等广谱性杀菌剂600-800倍液,可以抑制病菌孢子萌发。

(2)发病初期可使用坪安“优乐净”+“绿润”兑水200公斤对发病部位进行均匀喷雾,7—10天一次,2—3次。

(3)严重时可选用坪安“御林菌”800-1000倍液喷雾2-3次,间隔7-10天,然后可以使用“植物壹号”+“沃园”进行灌根、施肥复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