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探方法发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颁布《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提出编号的方法:
TS8W6方,指距0点南第8、西第6个探方(探方边长 5米)。
同一位置,亦可编为Ⅲ区(即第三象限)T0806号探 方(08纵轴第八,06为横轴第六)等等。
但在这类编号方式中,唯有前者的序号是开放的,如 果忽略地球表面曲率不计的话,可以编得无限远,尤 其适用于大型遗址的规划。
► 有的遗址,遗迹均开口于表土下,打破
生土;遗迹分布稀疏,间隔距离大。如果 连续布置探方,会有很多没有遗迹和遗物 的“空方”。这种情况,可先探查遗迹的 分布情况,在有文化堆积或遗迹的区域布 方,空地不布方,这种方法可称为“零散 布方”。
三、探方编号
► 探方是由字母“T”和序号数字构成,如
T3,T0108。实际操作中探方编号方法有 很多种,没有统一规范,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设计。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编号方式。
一、选定基点
在遗址中选定遗址的总坐标基点,这是 布方、测量的总基点,一定要慎重。计划 多年发掘的遗址,为了以后发掘测量时能 找到这个总坐标基点,应该在总坐标基点 处打下水泥桩。有时,也可以利用遗址现 有的特征性地面物体为总坐标基点。各发 掘区以本区的西南角为该发掘区的坐标基 点,也叫遗址的分坐标基点。每个探方的 西南角是本探方的测量基点。
▪ 田野考古发掘探方编号与遗址三维测绘坐标系统
建立关联,在遗址发掘前即可在遗址地形图上预
设探方、编号,计算探方四角平面坐标,据此使 用全站仪在遗址上采用放样测量的方式布设探方。
▪ 比如,探方IT3528的四角坐标为:
(175,135)
(175,140)
(170,135)
(170,140)
田野考古发掘探方的编号系统
► 理论布方【放样布方(《新规程)】
大面积连续布方,宜事先在遗址平面图上 布方,并编上探方号。每次实际布方都要 按图上拟定的探方位置和编号进行。这样, 无论布几次方,无论发掘过几次,探方的 分布和编号都井然有序,不混乱。
►为此,要在遗址上设立总坐标基点。探方号的序
号有两种编排方法,一种是以遗址的西南角为总 坐标基点,以第一象限覆盖整个遗址,序号由探 方的横纵坐标组成,如T020l表示横排第2个、纵 排第1个探方;T0413表示横排第4个、纵排第13 个探方。只要读出探方号就能迅速查出其在遗址 中的准确位置,这种编号方法称为坐标法,或称 双重编号法。另一种是从遗址西南角算起,或横 向或纵向依次从1开始编,即T1、T2、T3……。 这种方法可称为顺序排列法,或叫单一排列法。
罗盘皮尺布方法:用罗盘校准探方发掘区基线的方向
工地的总基点 要在本上记录基点的三维坐标,
老式的全站仪是使用棱镜做测点反光镜。 测点编号、高度要加减测杆数值
王晶在记录方起读取的三维数据
第二发掘区的分基点
俄罗斯发掘使用平板仪测量探方地表的三维数据,平板仪与塔尺
俄罗斯的布方方法:发掘区外设一个测量绘图基点,每一 个线绳交叉点和坑最低点都测量三维数据坐标。
► 无论使用何种编号,一个遗址的探方编号尽量
统一,第一次发掘时就要通盘考虑编号体系,照 顾到以后发掘编号的方便。
► 发掘工地领队备有探方和遗迹登记本。实际布
方后,每一个探方都要登记在领队的探方编号表 中。登记内容有:探方编号、探方位置、发掘负 责人。
新规程规定的发掘基点和探方编号田 野考古发掘探方的编号系统
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负责南 区编号:Ⅲ8【X/Y】
《考古》1999年6期
基点 基点
基点
考古发掘新《规程》中把西方发掘中的
“系统发掘单元”Context新译为“堆积 单位”
南区探方的“系统发掘单元” (C)编号按照发现的先后顺序 编号
北区的编号也是按照发现的先后编[ C是“系统发掘单元” Context的缩 写]
以十字形布四个大探方,不设隔梁。探方按对 角方式划分2组,先发掘一组,绘出四壁剖面图, 发掘完后再发掘另一组探方。如前苏联发掘斯基 泰大冢的封土堆,挖完对顶角的第一组2个探方, 就得到封土堆的纵横剖面。
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史前遗址南发掘区域采用 这种方法。布5×5米探方29个,面积725米。探 方以磁正南北为方向,发掘区西南角为基点,探 方编号是东西向以罗马数字编号、南北向以阿拉 伯数字编号组成。发掘时不留隔梁,按对角式发 掘。
横向发掘(平面发掘),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聚落考古发 掘现场
五、发掘的基本原则
田野发掘的总要求:是能够根据收集到的实物标本和记录资料,恢复发 掘对象在发掘前的原状。探方发掘要达到这—要求,就必须遵循下列基 本原则: (1)、平剖面结合,根据土质土色区分堆积,确定早晚关系。 (2)、先挖晚的,后挖早的。 (3)、按原貌揭露遗迹。 (4)、按单位收集全遗物。 (5)、及时、客观、全面做好记录。
► 没有进行图上布方的探方,编号可按分布次序
或按布方先后次序编排。
► 面积大的或有自然地貌分割的遗址,可以采用
分区编号。T301表示第3区第1个探方,T204表 示第2区第4个探方有A、B、C……或用Ⅰ、Ⅱ、 Ⅲ……表示区号的。
► 多次发掘的遗址,有的在编号时把发掘的次数
编入序号中,如白音长汗遗址第三次发掘的探方 AT301表示第三次发掘的A区第1个探方。
▪ 田野考古发掘中探方的编号系统应与遗址的分区
和三维测绘坐标系统建立关联。
▪ 编号方式应简捷,便于查阅。 ▪ 编号系统有两种方式:
▪ T+南北向编号+东西向编号,如TS08W06 ▪ 遗址分区号+探方号(南北向+东西向),如ⅢT7274
▪ 根据探方的编号系统应该很容易地计算出探方在
遗址上的位置。
新《规程》:发掘中所有测点数据的采测,必须包括相 对于基点的三维数据[3]。
总坐标基点应测量经纬度和高程。总坐 标基点要和分坐标基点保持通视。
二、引基线布方
► 一般遗址正式发掘是采用大面积连续布方形式,这种方法有
利于大面积揭露同一层面的遗迹,便于横向观察遗存之间的关 系。如果把选定的发掘区西南角当作基点,把发掘区视作直角 坐标系,那么,发掘区的西边线是纵轴,南边线是横轴。布方 之前,要计算好探方规格和数量,发掘区的边长米数,布方时 可先从发掘区基点出发,向正北方向引出水平的纵轴线,为纵 向基线,是主基线;向正东方向引出水平横轴线,为横向基线。 基线的方向要反复校正,否则所布探方方向不正。校正方向以 往使用罗盘,现在多使用全站仪,精度提高。
► 在田野发掘实践中,有时发掘的结果与最初判断不符,
导致遗迹编号出现重号、错号,需要在登记本中消号、改 号。消号和改号后要把涉及到的各种记录、标签上的号全 部改正。为减少消号、改号,在不能完全肯定是何种遗迹, 或不能肯定是几个遗迹之前,暂不给予登记编号,发掘者 可以编临时号。为防止遗迹漏编,探方发掘负责人至少要 在遗迹被发掘完之前,主动找负责人登记要号。
野外发掘的过程是由辨识、挖掘、揭露、收集、记录五个基本操作 环节往复循环构成的。只有坚持上述发掘五原则才能做好发掘工作。
六、横向发掘与纵向发掘 七、常规发掘与精细发掘
第二节 布方
在发掘区的地表面上划定探方、隔梁和 关键柱的界线叫“布方”。在布方之前, 要拍照原始地貌照片。
发掘前通过预备调查或试掘对遗址有个 大致的估计,选择出首批布方地点(即发掘 区域)。当第一批探方发掘完后,对地下遗 存有了更加切实了解,再选择出下一批布 方地点。
2、遗迹编号
► 遗迹编号是由工地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按类统一编号,
每类遗迹编号的次序是按给号的先后编排的。遗迹号由遗 迹名称的第一个大写的拼音字母和序号组成。常见遗迹符 号固定如下房屋—F,墓葬—M,灰坑—H,沟—G,窑— Y,井—J。
► 每个遗迹的编号都要登记在工地的探方与遗迹登记本
(“给号本”)上。登记内容有:遗迹正式编号、临时号、 所在探方、发掘负责人、时代、最主要特征和重要发现。
小探方
发掘面积小、要求对遗物精细作业程度 高的遗址发掘(每个遗物,包括碎片都进 行细致记录,单独采集),适合使用网格 小探方发掘法。
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基本使用此法。 河北阳原板井子1988年使用此法发掘,发 掘面积近9平方米,出土3383件石制品。国 外新石器时代以后的遗址考古发掘也常使 用这种方法发掘。国内新石器时代个别遗 址使用过这种方法发掘。
第四章 探方法发掘
第一节 探方法发掘概述
田野考古发掘方法有探方隔梁发掘法、探 方对角发掘法、1×1米小探方发掘法、探沟 法等。
一、探方隔梁发掘法
标准探方的 坐标编号法
顺应 地形 的布 方, 方向 西南
一般下工前要清扫探方,保持干净。 如果有遗迹,或防止过于干燥,或防冻需要,下班时撒一层浮土
二、探方对角发掘法
百度文库
三、1×1米小探方发掘法 发掘区布1米边长的小探方,拉线成网格状,每1米边
长的探方都编探方号。发掘面积很小可同时向下挖掘时, 每个探方内不留隔梁。发掘面积较大,可分组分批向下发 掘,或发掘区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单独设立隔梁。由于探 方面积小,便于控制层位和观察记录遗物的状态。网格方 是遗物和遗迹分布的坐标网,测绘和记录都方便准确。绘 图、采集土样、器物的描述等都依网格坐标进行。
[3] 统一的测量座标系统应当是三维的,此与传统的以 每个探方西南角为测量0点不同。后者可以称为“相对 测量系统”,但前提是必须给出每个探方西南角的高程, 否则,所有深度的数据都无法使用。本稿规定遗址发掘 的测绘系统皆以基点为0点,所有测点数据都是相对0点 的数据,如N24E13Z-0.5,意味着该点位于基点以北24、 以东13米,较基点低0.5米。
► 在西边线终点处引出发掘区北边线,方向为正东;在南边线
终点处引出发掘区东边线,方向为正北。东边线终点与北边线 终点应交于一点。否则有误差。从基点出发,沿西边线和东边 线向北,每隔4米、1米、4米、1米……拉引一条东西向的线; 沿南边线和北边线,每隔4米、1米、4米、1米……拉引一条南 北向的线。在每一个十字交叉点上插下小木桩或铁钎,把工程 线固定在桩(或钎)上。发掘前,各探方要检查自己探方的方向、 尺寸是否合于要求。
三维数据的采测,最为方便和精度最高的办法是利用 电子全站仪。
全站仪屏上展点显示的数据是先纵轴坐标后横轴坐标。
传 统 的 象 限 法 编 号
新 规 程 提 倡 的 编 号 法
香港发掘编号法:
1997年香港发掘探方编号: 社科院考古所负责的北区
560/580【X/Y】以探方西南 角为基点的横纵坐标的后三 位数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