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工作动机

合集下载

第三章工作动机

第三章工作动机

第三章工作动机【学时】:4学时【教学要求】理解需要、动机、和行为概念及相互关系、掌握多维动机模型的构成和工作动机管理的方法。

【知识点】动机的定义、驱力理论、预期理论、动机的强度、动机的产生、动机的方向与冲突、动机的分类、多维动机模型、动机及其管理意义、工作动机管理。

【重点】基本的动机激发循环的过程和多维动机模型、工作动机管理。

【难点】对多维动机模型的深刻理解及在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思考与练习】1、人为什么要工作?你认为人工作动力的来源主要有哪些?2、人在什么情况下才积极工作?在什么条件下你会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3、怎样使人积极工作?你认为理想的工作环境是什么?第一节多维动机模型【现象思考】:尽管管理者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来激励员工,但缺乏工作积极性的员工为数众多。

、动机概述(一)动机的定义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心,动机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外部行为间接推断。

动机要有目标,目标转化为内在动力,指明个体行为的方向。

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二)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动机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体现了个体的能动性。

如:为了消除饥饿,寻找食物;为了摆脱孤独,结交朋友。

2、指向功能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

例如个体在学习动机支配下,去图书馆和教室学习;在成就动机支配下,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的维持功能表现在行为的坚持性方面。

例如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动机使他能够坚持下去,而不会轻易放弃。

动机的调整功能表现在个体通过行为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与更接近目标。

例如:某学生一直在努力学习,但是成绩却始终没有提高,于是试图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向别人请教,或仔细思考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吸取教训等。

启示:组织要想有绩效,管理层需解决激励人们成为组织成员及高绩效工人的动机问题。

个体绩效是能力和动机的函数。

第三章 心理学动机简版

第三章 心理学动机简版
驱 力 母性 渴 饥饿 性(雄) 性(雌) 通过栅栏次数 缺乏目的物的 诱因(目的 久暂(小时) 物) 22.4 0 婴鼠 20.4 18.2 13.8 13.8 24 96 24 动情期 水 食物 雌性 雄性
好奇 控制组
6.0 3.5
0 0
积木锯屑等 无
母性



好奇
①种系的生存高于个体生存(生物学法则) ②对于个体生存来讲,水比食物更迫切 ③性:性驱力在老鼠那里无性别差异 ④在没有受到障碍时,心理性需要对有机体 的控制力没有生理性的强。
由习得乐观走向积极心理学
Seligman & positive psychology 积极心理学现已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新进 展而广受关注,而其倡导者和推动者即是 Seligman(1998)。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 好品质的一门学科(Sheldon & King,2001)。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二、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
(一)定义:是指个人在从事某种重要的活动时力 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代表人物:默里、麦克里兰、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的测量:主题统觉测验(TAT) (二)成就动机与个人和社会发展 学业成绩;职业选择;社会经济发展
《成就社会》 (The achieving society)
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 的乘积来决定的。 公式:动机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
◇动机水平是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 ◇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的主观概率。 ◇诱因是成功时得到满足感。
并提出:成就动机的强度(Ta)等于希望成 功的动机(Ts)与避免失败的动机(Tf)的强 度之差即:Ta=Ts- Tf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学习动机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 1、代表人物:班杜拉 • 2、基本观点: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 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当个体确信自 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自我效能 感。 •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 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使个体积极从事相应的活动,并 乐于付出努力和采取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 面临的困难。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行为的积 极性不高,为了避免失败及消极情绪的困扰,常常 选择较低难度的任务、甚至自我放弃,这必然导致 活动结果不尽如人意,反过来进一步降低了他的效 能感
强化例子
糖果、饮料 看电视、唱歌、跳舞 给予自由支配的时间 教师的表扬,书面通报表扬
同伴的赞扬
竞争 权利和责任
为同伴提供帮助
考试高分,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 担任班长,负责班级活动等
• 强化物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强化 物的数量与对行为的强化效果不一定 成正比例,对强化物的选择、搭配和 使用要符合强化物作用对象的心理特 点。
• (3)言语劝说: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 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 一种方法,人们对说服者的意见是否接受,往往 要以说服者的身份和可信度为转移。 • (4)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高 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 预期水准。情感唤起的水平愈高对成就行为的妨 害越大,对成功的期待减弱。即强烈的激动情绪, 通常会妨碍 行为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期待。研究 表明焦虑水平过高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疲 劳和烦燥会使人感到难以 胜任所承担的任务。有 些学生的考试焦虑就是这种情况。通过学习 行为 控制方法,可以抑制这种不良情感的唤起。
动机产生的机制
未 满 足 的 需 要 产 生 新 的 需 要

第三章工作动机

第三章工作动机

第三章 工作动机第一节 动机理论一、什么是动机?Motivation1.动机: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个人需要的满足)的过程。

动机:个体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强度、方向和坚持性。

努力强度:个体试图付出多大的努力;方向:指向组织目标并与组织目标一致;坚持性:个体的努力可以维持多长的时间;2.动机的来源(1)内在需要:个人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个人缺乏这些东西,就会身心失去平衡,产生紧张状态,感到不舒服。

(2)外在条件:个人身外的刺激,如食物的香味、电视广告、优厚的报酬。

二、动机理论动机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内容型激励理论,一种是过程型激励理论。

前者着眼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内容,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ERG 理论、Y 理论、双因素理论等;一种着重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人们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如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

1.需要层次论 hierarchy of needs(1)每个人有5种需要胜利需要:食物、水、栖身、性和其它身体需要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心理和生理伤害的需要社会需要:爱、归属、接纳和友谊尊重需要: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地位、认可和关注自我实现需要:使个体成为他可以成为的人的内驱力,包括成长、开发自我潜能和自我实现。

需要 动机刺激 行为 目标(2)当任何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下一层需要就会成为主导需要。

评论:①直观逻辑性和易于理解;②缺乏实证材料。

2.ERG理论 ERG theory耶鲁大学的克莱顿〃奥尔德弗修改了需求层次论,提出了ERG理论。

(1)存在三类核心需求:存在需求Existence:关注于满足基本的物质存在要求,包括需求层次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关系需求Relatedness:维持人际关系的愿望,包括需求层次论的社会需要以及尊重需要中的外在部分。

成长需求Growth:对于个人发展的内在愿望,包括需求层次论的自我实现需要和尊重需要的内在部分。

(2)多种需要可以并存;(3)如果高层次的需要受到抑制而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的愿望会更强烈。

第三章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工作动力

第三章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工作动力
第三章 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工作动力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小组动力分析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
一、系统理论 二、需要理论 三、小组动力学理论 四、社会学习理论 五、镜中自我理论 六、交流分析理论
一、系统理论
帕森斯:小组在发挥功能时,就是由几个互相依存的成 员组成的一个社会系统。为了实现目标,维持平衡,小 组要完成四个主要的功能性任务:
(2)替代强化 人们的行为只须通过观察别人的该种行为是否受到赞赏 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 (3)认知的重要性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看作一个过程,且这个过程可分为注 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过程、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等 五个部分。他强调如果没有认知能力的支持,观察学习 是不可能出现的。 (4)交互决定论 人与其生存的环境互相成为各自的决定因素。人的行为 可以被解释为认知、行为和环境诸多因素之间连续的、 互惠的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1890—1947)
三、小组动力学理论
2.小组动力学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小组工作是借助小组场工作的一种形式。 民主型是小组工作的主要领导形态。在小组工作 中,只有注重营造小组的民主气氛,才能够为小组带来 积极的动力,并使小组产生功效。 共同活动为中介增进小组的凝聚力。小组工作中 所建立的小组,是典型的人为小组,其凝聚力必须以小 组的活动为中介。
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及其流程模式
成员特性 人格特质、价值观、生活态度、 对小组的预期、个人能力、专 长、生理、性别、经验教育等
成员的改变 人际关系、问题处理、自我了解、 知识技能获得、情绪调节、价值 态度的改变、心理防卫的疏解
运作过程 沟通:方式、内容、障碍 领导:领导的人格特质、能力
小组情境 工作方面:物理环境、小组性质 人际方面:成员的熟悉程度、凝 聚力等 小组的发展 凝聚力的变化、冲突和困境 的解决、生产能力的提高、 达成小组目标

第三章 动机

第三章 动机

班杜拉(Albert Bandura)
•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自己能 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 人的行为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行为的结果因 素即强化,一个是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 • 结果期待:自己某一行为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 效能期待:自己能否有能力实施某种成就行为, • 即人对自己能力的推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优势需要‛
“永无止境‛
“退化作用‛
了解人的特定需要,“对症下药”, 远远胜于盲目给予!
有需要就一定有动机行为吗?
什么情况下他更可能加快步伐,找到水源以解干渴呢?
诱因
• 诱因是指所有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
– 需要本身是主体意识到的缺乏状态,但这种缺乏状 态在没有诱因出现时,只是一种静止的、潜在的动 机,表现为一种愿望、意向;只有当诱因出现时, 需要才能被激活,成为内驱力驱使个体趋向或接近 目标,这时需要才转化为动机。
• 动机水平是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 期望是某人对某一问题能否成功解决的主观概率; 诱因是成功时得到的满足感。
力求成功者
避免失败者
力求成功的动机
避免失败的动机
谁更倾向 于接受成 功概率为 50%的任务 呢?
(3)归因理论
• 主要涉及对成功或失败的解释。 • 核心假设:个体总是试图保持一个积极地自我形 象,或尽力维护自我形象。 • 海德(Heider,1985):‚环境归因‛与‚个人 归因‛
麦克兰德《成就动机》(1953)
• “主题统觉测验‛ • 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选择 难 度较大的、有一定风险性的工 作;喜欢承担责任,能从任务 完成中获得满足感; • 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风 险 较小、独立决策少的任务。

第三章工作动机详解演示文稿

第三章工作动机详解演示文稿

③需要
2022/1/7
青海大学经济系
19
第十九页,共51页。
第三章:工作动机
第一节:多维动机模型
动物行为学家洛伦兹后来诠释了本能,认为本能
是某种动物所特有的一种天生的固定动作模式。
其特点是:
天生;
不随时间而变化;
在物种所有成员身上普遍存在;
为某种动物所特有。
结论:本能并非无缘无故释放,它是有刺激引起
的。
2022/1/7
青海大学经济系
220
第二十页,共51页。
第三章:工作动机
第一节:多维动机模型 二、2、多维动机
B、情绪、态度作为动机
60年代心理学家汤姆斯金认为情绪是一种
原始动机。原始动机(primary motives)
:这类动机是先天的,是基于身体内部生理平 衡的变化而产生的, 是生物体的共同需要。
– 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行为。面对恐惧
– 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动机。学习目的
– 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机所推动。埋头苦干
– 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行为。想当官
– 错误的动机有时往往在外表上被积极的行为所掩盖。被夸奖
– 人类的行为很复杂,可行为背后的动机比行为更复杂。所以,组 织管理者必须懂得,激励需要因人而异的道理。
作、好奇、对客观事物的操纵掌握、爱好活动及情感。
例如: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工作的兴趣、挑战性与刺
激等
习得动机(secondary motives):这类动机又称为衍生动
机。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并且是可
以改变的。这类动机包括权力、成就、情谊动机等。
青海大学经济系
113
第十三页,共51页。

第三章行为动力(需要、动机、价值观)

第三章行为动力(需要、动机、价值观)

第三章行为动力第一节需要一、需要的概述(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需要的特点需要的广泛性;需要的社会性;需要的对象性;需要的动力性;需要的周期性。

(三)需要与人的心理1、需要与心理过程的关系:需要是认知过程的内部动力。

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基本条件,具有中介作用。

需要可以推动意志的发展。

2、需要与个性倾向性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常以动机、兴趣和信念的方式体现出来。

(四)需要的种类1、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来源)(1)自然性需要也称为生理性需要,是个体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需要。

很多自然性需要是本能的,如饮食、睡眠、运动等,而且生理需要具有周期性。

自然性需要虽然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但有本质区别。

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方式都与动物不同。

(2)社会性需要社会需要是指后天习得的,为了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在生理需要性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象)(1)物质需要:指对衣、食、住、行有关物品的需要;(2)精神需要:指对认知和美的享受的需要。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人类具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组成了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系统。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认知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二)需要层次理论的内涵1、需要的发展具有一定次序性,只有低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更高级别的需要。

2、不同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推动强度不同,层次越低,对人的影响越大。

但对于个人而言,那种需要的强度最大,取决于个人的发展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

3、各个层次的需要是彼此重叠,相互交织。

(三)对该理论的评价1、贡献:推进了心理学对于需要的认识和研究,提出了需要的层次与结构关系。

心理学基础第三章 课后习题解析

心理学基础第三章  课后习题解析

第三章课后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家已初步探明,人类行为的一切动力都起源于___________。

A.情绪B.动机C.思维D.需要( )2、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反映了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A.动机与需要 B.动机与生理C.动机与目标D.动机与行为效果( )3、按照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的结构,当一个人希望成功的动机高,而避免失败的动机低的时候,他最终的(合成)成就动机是怎样的?A 高B 低C 中间程度D 难以确定( )4、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有他人可以依靠时,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工作压力、失业、婚姻困扰等各种问题,这种依靠他人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可以称之为。

A、控制感B、自我效能感C、习得性无助感D、社会支持感( )5、在解决中等难度问题的活动中,活动动机与活动效率的关系成___________。

A.正比 B.反比 C.正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6、研究已证实,___________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

A. 情绪B. 动机C. 需要D. 思维( )7、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说明了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如图:________线反映的是完成简单任务时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

( )8、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具有力求成功动机的人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为__________的任务。

A.10%B.20%C.50%D.100%( )9、按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

A. 原发性动机B. 继发性动机C. 社会性动机D. 外源性动机( )10、按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原发性动机和。

A. 生理性动机B. 继发性动机C. 社会性动机D. 外源性动机( )11、成就动机是一种___________。

A.社会动机B.生理动机C.社会赞许动机D.交往动机( )12、交往动机是一种___________。

A.社会性动机B.生理性动机C.物质性动机D.原发性动机( )13、中国谚语中的“破罐子破摔”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__________。

第三章 需要和动机课件

第三章  需要和动机课件
第三章 需要和动机课件
需要概述
一、需要的概念
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二、需要的特点
1.对象性
2.动力性
3.社会历史性 4.广泛性
5.独特性
6.周期性
三、需要的种类
1.从需要产生的角 度分
2.从满足需要对象 的不同
自然需要(人与动物共有) 社会需要(人独有)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四、需要的理论
1.从起源上
2.学习在形成和发展
中的作用
3.从意识水平
生理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 原始动机 习得动机 有意识动机 无意识动机
四、动机与行动的关系
(一)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水平与活动效果呈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来自机水平最有利于活动效率的 提高。
动机水平过低或过高,对活动起阻碍作用, 不利于活动效率的提高。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 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 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进 而导致动机的斗争。
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概念: 直接推动人去行动的内部原因。 动机以需要为基础。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 2.引导和指向 3.维持和调整
三、动机的种类
(5)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 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 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 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
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 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 的人数比例较小;
在发达国家,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低级需要占主 导的人数比例较小。
比较容易的工作,需要较高动机水平。比 较难的工作,需要较低动机水平。

第三章 动机的动力理论

第三章 动机的动力理论

(2)肛门期(2-3岁)
对排泄解除压力而感到快感,肛门成为快感中心。 大小便如果训练过于严格,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清洁、 忍耐、吝啬和强迫等;反之,倾向于肮脏、浪费、凶暴和 无秩序等。
(3)性器期(3-5岁)
力比多集中在生殖期上。恋母或恋父情结。
(4)潜伏期(5-12岁)
休眠时期。性冲动转移到环境中的其它事物上去。
2.本能的种类 前期,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后期, 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性本能或力比多是人的行为的内在潜力,它能够促使人 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满足。 自我本能则是害怕危险,保护自我不受到伤害。 性本能和自我本能都是为了保护和延续生命,合称为生 本能。 死本能表现为攻击的冲动、求杀的欲望。残酷、自杀、 谋杀、攻击等都是受到死的本能驱使。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与著作
主要代表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梦的解析》、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多拉的分析》、《玩笑 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性学三论》、《精神分析运动 史》、《列奥纳多· 达· 芬奇和他对童年时代的一次回忆》、 《图腾与禁忌》、《论无意识》、《超越唯乐原则》、 《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自我与本我》、《焦虑 问题》、《幻想的未来》、《文明及其缺憾》、《自我和 防御机制》、《摩西与一神教》等。
二、动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本能论 1.本能的特征 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在 动力。本能的作用就是满足机体的需要,就是维持生命和 产生新的生命,从而使他感到快乐。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有四个基本特征: ①来源:身体欠缺什么(需要水); ②目的:消除欠缺,内在的平衡; ③对象:经验或事物; ④原动力:欠缺程度(口渴的长短)。
(5)生殖期(12-20岁) 个体的主要任务是摆脱父母,同父母分开,以便建立自己 的生活。成为具有异性选择配偶或抚养子女的异性爱权利的、 现实的和社会化的人。 生殖人格是最完善的人格。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动机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动机
• 40年代末期以后,麦克里兰(McClelland) 等人系统地展开了成就动机的研究,并于 1961 年 出 版 了 《 成 就 社 会 》(The achieving society)这本名著。以下仅介 绍麦克里兰等人关于成就动机与个人实际 成就、成就动机与社会发展这两个课题的 研究。
• (二)成就动机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 对实验组被试,主试先让她们看一些令人 生畏的仪器,并告诉她们将用这些仪器在 她们身上实验,实验会有电击,能使人痛 苦但无伤害。
• 对控制组的被试,既不让她们看见仪器, 也不告诉她们电击之类的事。然后对两组 被试说,实验开始之前要提前几分钟到实 验室等候,可一个人到实验室来等候,也 可与别的同学结伴而来。
• 一、亲和动机
• 亲和动机(affiliation motive)是指个 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往来 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 这种动机促使人去结交朋友、追求爱情、 参加社团活动等。
• 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 当它引发的交往行为得以顺利进行时, 个人就感受到安全、温暖、自信;
•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 (need)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的欲求 状态,它表现为个体对这些条件的一种敏 感性。
• 动机是需要的动态化和具体表现。需要是 人从事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动机则是活 动的直接动力。
• 但在实际的心理生活中,二者之间是难以 明确区分的,如亲和动机也可叫交往需要, 成就动机也可叫成就需要。
• 对于害怕失败的力量高于追求成功的力量 的人而言,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逃避 的力量最强,而非常难或非常容易的任务 对他的吸引力最大。
• 对于追求成功与害怕失败两种力量相等的 人而言,任务难度不会改变其犹豫不决的 焦虑状态。

《心理学基础》第三章行为动力讲稿

《心理学基础》第三章行为动力讲稿

第三章行为动力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心理学的入门知识:什么是心理?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的任务?心理是怎样产生的?那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慢慢地走入我们奇妙的心理世界,看看每天伴随我们左右的各种心理现象背后的真面目是什么样的。

学习心理学,必然会有人问你一个问题:你看看我现在在想什么?这个问题,说实话,让人尴尬。

因为我们确实看不到,你的神经纤维这个时候在整个神经系统里面传导着什么信息。

好在,人都藏不住秘密。

不管人们都在想什么,最终,是要付诸实践的。

也就是要行动起来,产生相应的行为。

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那它就很好奇,人的行为到底是在什么力量的推动下,产生的。

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背后,一定有它的原因。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章,行为动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犯罪心理》这部美剧。

Criminal Minds是一部心理悬疑惊悚剧,一班五位精英汇集在一起,分析全国最棘手的罪犯的心理,并在他们再次施暴前预测出他们的下一步的行动。

每个组员将自己负责领域的调查分析结果汇集起来,集思广益,精确分析出罪犯的动机和情感上的触发原因,以及时阻止他们再次行凶。

在看这部美剧的时候,觉得破案的根本是要找准罪犯的犯罪行为背后的行为动机。

也就是他为什么要那样做?所以了解人的行为动力,我们不得不去研究人的动机。

心理学家已经初步的探明,人类行为的一切动力都起源于需要,需要是人动力的源泉。

所以了解人类的行为的动力,我们先从学习需要入手。

第一节需要一、需要的含义(一)什么是需要目前公认的观点是: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对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我们可以简单的说,需要就是我们主观体验到的缺乏感,并且想要保持平衡。

比如,血液中血糖成分下降,就会产生进食的需要;孤单的时候就有交往的需要。

一旦我们的某种缺乏感或者不平衡状态消除了,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

之后又会有新的需要产生。

也就是我们总是处在: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循环状态中。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第三章 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第三章 学习动机

第三章学习动机[内容简介]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为避免过多地失败,而不愿去主动尝试;有些学生虽然智商不差,但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另外一些学生由于过度焦虑而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学的知识,从而使学习成绩下降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对学习动机的方方面面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是难于组织有效的教学,从而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的。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学习动机的探索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章从介绍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的构成入手,探讨了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接着介绍了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并讨论了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

本章重点:动机的基本因素与作用、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成就动机及其训练、归因训练及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等。

本章难点:学习动机的激发、成就动机及其训练。

一、动机的基本因素与作用二、学习动机的分类与形成三、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第一节动机与学习一、动机的基本因素与作用(一)动机的概念、基本因素与特征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有机体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是由动机所引起的。

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内驱力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

有机体会产生各种需要,当需要没得到满足时,有机体会产生内驱力,内驱力引起反应,反应导致需要的满足。

例如,当摄食需要出现时,内驱力会驱使有机体表现出摄食行为以满足这种生理需要,随着摄食需要的满足,内驱力降低,摄食行为也就停止了。

内驱力和需要基本上是同义的,经常被替换使用。

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需要指的是主体感受,而内驱力所表现的是作用于行为的刺激。

第三章 动机

第三章 动机
阿姆斯特朗-“环法之王”
• 1971年9月18日,美国堪萨斯州 • 1992年,首个赛段冠军 • 总共得到7次总冠军, 22次分站赛冠军 • 1995、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 1996年10月,被诊断患癌症
• 前职业车手保尔·谢尔文:“外科手术医生当时告诉我,阿 姆斯特朗只有20%到50%的恢复希望。” • 1998年1月,在被确诊为癌症的17个月之后,阿姆斯特朗 重返自行车赛道 • 2005年退役,2009年再次复出
• 出生顺序与人的亲和动机的强度也有关。 • 长子、长女、独生子女的亲和动机较强,在恐惧情境 中更多地亲近他人,排行老二及以后者其亲和动机不 如老大强列。
• 顿伯(Dember,1964)把这种现象归结为老大在婴 儿期受到父母较多的关怀和照顾。
第三章 动机
行为背后的秘密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丁倩(496215357@)
教材:P59~62
• 同性恋
• 成因
• 案例:
• 男、女生对不同图片的瞳孔反应
实验结果:男女生对不同图片的瞳孔反应
母性动机
• 母性动机的生理基础
• 泌乳激素
• 母性动机的产生
• •

进化心理学的观点 对于多数动物而言,母爱是天性,凡是幼稚期较长的动物,若没有天 性母爱的保护,这种动物将会绝迹。例如:大熊猫、食蚁兽、人类
案例:哈洛的实验(安全保护期、收放管教期、相对独立期)
• 当然,母性动机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 实验:最伟大的母爱
• 没有妈妈的熊猫宝宝根本就不能生存,刚出生6-8周的熊猫宝宝不能 睁开眼睛,出生大约3个月之后,它才学会走路。
• 黑豹宝宝头两年都呆在妈妈旁边,学习生存技能,观看妈妈如何捕 获猎物。在这两年里,黑豹宝宝就像妈妈的影子。

第三章激励原理(组织行为学-浙大况志华)

第三章激励原理(组织行为学-浙大况志华)
其次,还必须有一定的外部条件或诱因。 愿望要转化为行为的动机,还必须存在 一些足可以通过行为而满足愿望的基本 条件,即外在诱因。
七、动机与行为、目的的关系
(一)动机与行为 动机对行为具有唤起、维持、加强和调整功能。 行为是个体特定动机的外化,是动机的客观体
现。 因此,动机和行为是一种因果关系,二者密不
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作以说明。
需要 动机 目的 行为模式
环 境 诱 因
需要 紧张焦虑 动机 行为
需要满足
目标
人的行为模式
第二节 行为激励
一、激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质
(一)什么是激励?
1、“激励”即激发、鼓励。作为心理学的术 语,是指持续激发个体动机的过程。
2、组织行为学中所谓的“激励”,是指调动 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从层次看需要的结构
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包括三个层次
–1、自然需要
–2、社会需要
–3、精神需要
–自然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但这种需要一旦得到初步满 足,人们便会把个人追求的目标转向环境,即转向周围的 人,需要同周围的人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希望得到爱与 友谊等等。 所有这些需要都属于社会需要。精神需要是 一种发展需要,是个体对于能力、智慧、成就、理想的追 求。
(二)环境分析
影响职工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的环 境因素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方面:
一是职工自身和家庭因素; 二是组织自身的因素; 三是社会环境因素。
(三)激励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激励策略的选择与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如 下五条原则:
1、以组织的内外环境为转移的原则。 2、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 3、利益兼顾的原则。 4、目标协调的原则。 5、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统一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五个核心维度是:
◆技能多样性(skill variety)
◆任务同一性(task identity)
◆任务重要性(task significance)
◆工作自主性(job autonomy)
◆工作反馈(job feedback)
2021/3/11
(3)两个人际维度是:
9
第一,与他人交往情况;第二,友谊机会
第二节 工作动机管理(5)
三、事业管理
1、事业是个体一生中在各种组织所从事的职业、所担任的职务的总和。
2、事业发展的阶段
◆建立阶段 ◆发展阶段 ◆ 维持阶段 ◆退休阶段
2021/3/11
10
第二节 工作动机管理(6)
3、事业锚
(1)事业锚(career anchors)是指导、限制个体事业决策的关于动机、 价值观、才能的自我形象。
第三章 工作动机
2021/3/11
1
第一节 动机理论 (1)
一、经典动机理论
1、需要理论
(1)需要层次论
◆ 生理 ◆ 安全 ◆ 社会 ◆ 尊重 ◆ 自我实现
2021/3/11
2
第一节 动机理论 (2)
(2)ERG理论 :生存(existence)、关系(relatedness)和成长(growth)
(2)事业锚的种类 :
◆ 安全、稳定型:偏爱稳定、有保障的工作; ◆ 自主、独立型:追求工作自主,不喜欢被束缚得太紧; ◆ 技术、职能型:追求业务、专业上的精益求精; ◆ 管理型:具有控制、影响、监督他人的强烈愿望; ◆ 创业型:渴望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事业; ◆ 服务导向型:喜欢帮助他人完成任务并获得认可; ◆ 挑战型:不断追求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 生活方式型:希望做那些能兼顾家庭的工作。
2021/3/11
6
第二节 工作动机管理(2)
(2) 非经济报酬
非经济报酬包括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两个方面。前者如工作有兴趣、有挑战性等; 后者如单独办公室、专用停车场等。
1、
2、 报酬的公平
(1)公平理论认为员工判断公平的依据是自己得到的报酬与投入的比率 是否等于别人得到的报酬与投入的比率。
(2)如果感觉公平,员工会继续保持以前的贡献水平;如果感觉不公平, 员工会想方设法减少不公平。
2021/3/11
7
第二节 工作动机管理(3)
二、工作再设计
1、工作轮换
工作轮换(job rotation)是让员工从执行一项任务转移到执行另一项任务, 以克服工作的单调感。
2、工作扩大化 工作扩大化(job enlargement)是指员工完成各项任务的数目。
3、工作丰富化
工作丰富化(job enrichment)是指增大员工计划、组织、控制与评估
自己工作的自主性与责任感。
2021/3/11
8
第二节 工作动机管理(4)
4、工作特征模型
(1)哈佛大学教授J·理查德·哈克曼(J Richard Hackman)和格雷·奥 尔德姆(Greg Oldham)提出的工作特征模型(job characteristics
model)认为可从五个核心任务维度和两个人际维度来考虑丰富工作
2021/3/11
11
第二节 工作动机管理(7)
4、员工事业管理
(1)设立多种事业发展阶梯 (2)制定公平的晋升政策
(3)做好横向调动 (4)掌握每位员工的优缺 (5)提供职位空缺信息点 (6)安排事业发展导师 (7)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8)确定每一职位的候补人选
2021/3/11
12
(3)强化程序:有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两类.
2021/3/11
4
第一节 动机理论 (4)
二、多维动机模型
1、由李剑锋博士提出的多维动机模型首先强调了动机构成的复杂 性、多样性;
2、 内驱力作为动机:人体的生理系统能以惊人的方式维持有机 体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和平衡
3、情绪、态度作为动机 :汤姆金斯认为情绪是一种先天的、原 始的动机(primary motives)系统,内驱力只有经过情绪体系 的放大才具有动机地是在主动寻 求各种刺激与体验。
2021/3/11
5
第二节 工作动机管理(1)
一、报酬制度
1、报酬的类型 (1)经济报酬 ◆经济报酬是指员工获得的各种工资、奖金和福利等。 ◆工资的主要形式有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如计件工资、 销售佣金)和技能工资。 ◆基本工资常根据职位、学历、资历、责任、工作条件等 付酬因素确定,绩效工资是将工资和绩效水平挂钩,技能 工资是根据员工所掌握技能的种类多少和水平高低来确定。 ◆奖励计划有分红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和利益分享计划。 ◆福利的种类很多,如人身保险、退休金、带薪休假等。 ◆国外组织正在推行弹性福利(flexible benefits)制度, 即允许员工从众多福利项目中选择自己偏爱的一组。
(3)成就动机论 :成就(achievement)、合群(affiliation)、权力 (power)
2、双因素理论
(1)赫茨伯格把引起工作满意的因素称做激励因素, (2)把引起工作不满意的因素称做保健因素, (3)认为只有激励因素能起激励作用。
2021/3/11
3
第一节 动机理论 (3)
3、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动机强度取决于效价(valence)、期望值(expectancy)和。工具性 (instrumentality)三者的乘积,即动机=效价×期望值×工具性 。
4、强化理论
(1)强化理论认为行为依赖于其结果,即个体倾向于重复那些伴随有利 结果的行为,而不重复那些伴随不利结果的行为。
(2)强化类型 :第一,正强化 ;第二,负强化 ;第三,惩罚 ;第四,消 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