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羟基丁酸(GHB)及相关物质

合集下载

γ-羟基丁酸化学合成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γ-羟基丁酸化学合成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γ-羟基丁酸化学合成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γ-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ic Acid, GHB)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节剂,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生物学效应。

它在医学领域用于治疗睡眠障碍、酒精成瘾和纳米媒体等方面表现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

由于其化学结构及作用机制的特殊性,研究人员对γ-羟基丁酸合成方法进行了广泛探索与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γ-羟基丁酸的化学合成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γ-羟基丁酸的定义、作用以及在医学领域中的潜在应用。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两种常见的化学合成方法,并分析其反应机理。

最后,我们将提供实验材料和方法描述,并讨论实验结果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解释γ-羟基丁酸化学合成方法以及分析其反应机理,并探讨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该化合物的详细介绍和研究进展的总结,希望能够促进γ-羟基丁酸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并为进一步的实验设计和药物研制提供参考。

2. γ-羟基丁酸化学合成解释说明:2.1 γ-羟基丁酸的定义与作用:γ-羟基丁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H8O3,结构中含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

它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参与脂肪代谢,能够被细胞利用并转化为能量。

此外,γ-羟基丁酸还可以通过一些化学方法进行人工合成,在药物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2.2 化学合成方法一:化学合成γ-羟基丁酸的一种常见方法是通过氰乙酮作为原料进行反应得到。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碱性条件下将氰乙酮与水加热反应,生成α-环己烷基甲醛。

之后,将得到的α-环己烷基甲醛与过量的水进行缩合反应,并加入适量的硼氢化钠催化剂来促进反应发生。

最后,在适当条件下对产物进行氧化处理,得到γ-羟基丁酸产物。

2.3 化学合成方法二:另一种常见的γ-羟基丁酸化学合成方法是利用溴代丙烷和氢氧化钠进行反应得到。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溴代丙烷与氢氧化钠在适当的溶剂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相应的羟基丁酸盐。

(完整)GHB(Γ-羟基丁酸)合成与常见问题的综合解答全文

(完整)GHB(Γ-羟基丁酸)合成与常见问题的综合解答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合成GHB工艺的介绍:合成GHB的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将相应的内酯(环状分子内酯)水解成所需的羟基酸。

酯水解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酸催化反应或碱催化反应。

碱催化反应是我们在这里的选择,因为反应不像酸催化反应那样是可逆的,因此我们得到更高的产率,我们将得到GHB的钠盐,因为游离酸不稳定,并且将立即环化再次进入γ-丁内酯。

Γ—丁内酯+N A O H=〉Γ-羟基丁酸钠(N A—GHB)该反应进行等摩尔(相同数量的每个分子反应),并且在该反应中不产生副产物,例如氢气,水或其它文献中提出的其它任何物质.所有公布的GHB 或更正确的Na—GHB的制剂,在各种溶剂中,通常在含水醇中,用氢氧化钠回流丁内酯,但这不是必需的。

二:合成G HB钠的工艺步骤:(1)使用氢氧化钠合成GH B钠的工艺步骤:戴实验室外套和防护眼镜,用10000ml玻璃容器溶解13克纯氢氧化钠在4000ml自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或类似物搅拌.溶解是放热的,溶液会升温.当一切都溶解形成澄清溶液时,在搅拌很好的情况下,缓缓加入2500mlγ—丁内酯。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γ-丁内酯也是放热的,如果添加得太快,溶液将开始沸腾,要慢慢添加。

用浸入的温度计跟踪温度。

加入γ—丁内酯将需要2-3小时之间。

当添加一切时,让混合物再次反应1000分钟,偶尔搅拌.通过使用普通pH纸检查pH值来查看反应是否完成。

目标是7—8的pH值。

如果太高(pH> 8),则加入1000毫升γ—丁内酯,再反应几分钟。

如果pH太低(pH 〈7),加入几毫升浓NaOH溶液.继续这样,直到pH值在所需的限度内。

产品的味道略带咸味。

它可能是微黄色的。

(2)使用碳酸氢钠合成G HB钠的工艺步骤:在玻璃容器中向100mL蒸馏水中加入27。

3g NaHCO 3(3。

25摩尔)。

慢慢地将溶液煮沸,同时用玻璃棒或类似物搅拌。

所有的小苏打都会溶解。

将会看到二氧化碳离开解决方案来煮沸。

γ-羟基丁酸质量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γ-羟基丁酸质量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γ-羟基丁酸质量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γ-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ic acid,GHB)是一种神经递质,在医药工业、食品行业和化妆品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睡眠、增强免疫力等多重作用。

然而,由于其滥用潜力和潜在的危险性,对于γ-羟基丁酸的质量标准制定与检测方法十分必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会对γ-羟基丁酸质量标准进行综述,并解释其重要性及应用领域分析。

首先,在第2部分中,我们将介绍γ-羟基丁酸的定义和背景知识,以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要点。

接下来,在第3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探讨γ-羟基丁酸在医药工业、食品行业和化妆品行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重要性。

随后,在第4部分中,我们将提供γ-羟基丁酸质量标准制定过程与参考依据,并介绍常见的检测方法以及质量控制与合规要求的解释。

最后,在第5部分,我们将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结论,并展望γ-羟基丁酸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概述和解释γ-羟基丁酸质量标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γ-羟基丁酸及其在医药工业、食品行业和化妆品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通过对质量标准制定过程、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进行说明,旨在提高人们对于γ-羟基丁酸的认识并促进其安全可靠地应用。

2. γ-羟基丁酸质量标准2.1 定义和背景γ-羟基丁酸,也称为4-羟基丁酸或GHB(Gamma-Hydroxybutyrate),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中的神经递质,具有镇静催眠的药理作用。

由于其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力以及在康复和健身领域中的应用,γ-羟基丁酸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确保γ-羟基丁酸药物制剂和相关产品(如食品和化妆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γ-羟基丁酸质量标准变得非常重要。

这些标准包括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和产品质量。

2.2 物理性质要点在γ-羟基丁酸的物理性质方面,下列要点需要被关注:1) 外观:γ-羟基丁酸呈无色至浅黄色液体或结晶固体。

γ-羟基丁酸成瘾致谵妄病例分享

γ-羟基丁酸成瘾致谵妄病例分享

γ-羟基丁酸成瘾致谵妄病例分享【关键词】γ-羟基丁酸;成瘾;谵妄1病例报道1.1病情介绍患者,王某,女性,28岁,以“持续服用含有γ-羟基丁酸的饮料5天,停饮2天,行为紊乱,凭空闻声,疑人害4天”为主诉,于2021年4月1日首次住我院。

患者入院时沟通存在困难,由家属提供病史;患者入院前持续5天服用“啪啪水”(含γ- 羟基丁酸,即 GHB 饮料)。

具体服用剂量不清,使用后患者出现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并且有兴奋话多、行为增多等表现。

患者于2天前停止服用,停用后患者渐渐出现精神异常,停用初患者出现心慌、坐立不安,反复出汗等症状。

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患者出现精神症状,表现为胡言乱语,说耳边有人对自己说话,并且能看见一些虫子、鸟等动物。

猜疑心加重,对家人说感觉有人意图对自己不利;意识恍惚,行为紊乱,不受控制,说话让人无法理解,家人觉其精神异常,遂送至我院住院治疗。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高热、昏迷、抽搐等病史。

个人史:患者个性开朗,喜结交朋友。

家族史:否认两系三代有精神异常史。

1.2检查结果入院后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体表无皮肤破损及淤青。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2.5 mm,对光反射灵敏。

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度下降,躁动不安,对精神检查欠合作,定向力不全;据家属提供病史此次病程中存在明显的幻听及幻视及被害妄想。

情绪不稳,易激惹,不耐烦,焦虑不安,行为紊乱,自知力无。

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低平。

头颅及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CK 1416.9U/L、CK-MB 44U/L,GLO 18.9g/L、TBIL39.18umol/L、IBIL 33.99umol/L。

1.3诊断及治疗入院后根据ICD-10诊断标准经三级查房后明确诊断:(1)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2)谵妄状态。

入院后临时予以氟哌啶醇注射液5mg肌注控制患者症状。

γ-羟基丁酸结构式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γ-羟基丁酸结构式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γ-羟基丁酸结构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γ-羟基丁酸进行概述、解释和说明。

γ-羟基丁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式描述了它的分子组成和化学键结构。

通过了解γ-羟基丁酸的化学性质、生理作用以及相关研究发现和应用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有机化合物。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内容结构进行阐述:2. γ-羟基丁酸结构式:介绍γ-羟基丁酸的分子结构,并探讨其主要特点和属性。

3. 说明和解释:分析γ-羟基丁酸的来源和制备方法,讨论其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探索相关研究发现和应用领域。

4. 结论:总结本文的要点与观点阐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γ-羟基丁酸,包括其化学性质、生理作用以及相关研究发现和应用领域。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γ-羟基丁酸的结构和特性,以及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同时,本文也致力于促进未来对γ-羟基丁酸的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2. γ-羟基丁酸结构式部分的内容如下:2.1 结构简介γ-羟基丁酸,又称为4-羟基丁酸或GHB(Gamma-Hydroxybutyrate),是一种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它的化学结构式为C₄H₈O₃,表示一个由四个碳原子、八个氢原子和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

这种化合物在水中呈现出无色液体状态。

2.2 化学性质γ-羟基丁酸具有多重化学性质。

它是一种亲水性溶剂,可溶于水和其他极性溶剂。

它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但容易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

γ-羟基丁酸可以与醛、酮和其他有机物反应,形成不同的衍生物。

此外,γ-羟基丁酸还具有手性,存在两种异构体:R-(-)-GHB 和S-(+)-GHB。

2.3 生理作用γ-羟基丁酸在人体内扮演着多种生理作用。

首先,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在脑内,γ-羟基丁酸能够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冲动传递,从而产生镇静和催眠效果。

其次,γ-羟基丁酸还参与脂肪代谢、能量调节和褪黑素的合成过程。

化学显色法快速筛选饮料及尿液中γ-羟基丁酸和γ-丁内酯

化学显色法快速筛选饮料及尿液中γ-羟基丁酸和γ-丁内酯

化学显色法快速筛选饮料及尿液中γ-羟基丁酸和γ-丁内酯张绍雨;黄增萍【摘要】目的建立化学显色法快速筛选饮料及尿液中γ-羟基丁酸(GHB)及其前体γ-丁内酯(GBL)的方法.方法在酸性条件下GHB转化为GBL,GBL和盐酸羟胺在碱性条件下生成γ-羟基丁酰羟胺,γ-羟基丁酰羟胺在酸性条件下和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结果饮料中GHB最低检出浓度为0.5~2mg/mL,低于常见滥用质量浓度.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尿液分析,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5mg/mL.考察了常见有机溶剂和麻醉镇静药物的干扰.结论该方法简单、安全、快速,为临床和法庭科学实验室快速筛选GHB和GBL提供了便利.【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06(022)006【总页数】5页(P424-427,封4)【关键词】γ-羟基丁酸(GHB);γ-丁内酯(GBL);化学显色法;筛选试验【作者】张绍雨;黄增萍【作者单位】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007;福建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刑事科学技术中心,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4γ-羟基丁酸(GHB)为麻醉剂,具有镇静、欣快作用,二十世纪90年代起被滥用,许多国家已经将其列为控制物质[1]。

GHB中毒能使人失去抵抗能力,短时间丧失记忆,故常被用于迷奸[2]。

γ-丁内酯(GBL)为GHB的内酯,在体内迅速转化为GHB,所以具有和GHB类似的作用[3]。

GHB的仪器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GC)和气-质联用法(GC-MS)[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质联用法(LC-MS)[4]、毛细管电泳法(CE)[5]、红外(IR)光谱法[6]、核磁共振(NMR)法[7]等。

随着GHB滥用的增加,迫切需要简单、便捷的筛选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的快速筛选GHB的免疫试剂盒。

Andera等[8]研究了GHB的显微结晶分析法。

Bravo 等[9]提出了酶分析法,但是酶不易获得。

什么称为液体灵魂药

什么称为液体灵魂药

什么称为液体灵魂药
新型毒品,GHB(神仙水)
GHB (γ-羟丁酸):全名Gamma-Hydroxybutyrate;又称“液体迷魂药”或“G”毒,在香港又叫做“fing霸”、“迷奸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通常呈纳盐型态,亦有白色粉末、药片和胶囊等剂型。

属於中枢神经抑制剂具成瘾性,曾用来当做全身麻醉剂、帮助睡眠及健身,目前GHB并没有合法医疗用途,反而与中毒、过量和约会强暴有关。

可由gamma butyrolactone (GBL)在体内转变而成。

虽然GHB可在实验室制造,脑部通常也会透过合成一种叫做GABA神经传递质的方式产生GHB。

黑质、丘脑与丘脑下部中所含的GHB浓度最高。

GHB本身是带有咸味的,但并无气味。

GHB进入人体后,能够减缓大脑和中枢神经之间的消息传递;在小剂量服用的时候,它是一种镇静剂;在大剂量服用的时候,它是一种麻醉剂。

伽玛羟基丁酸的作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伽玛羟基丁酸的作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伽玛羟基丁酸的作用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伽玛羟基丁酸的作用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

伽玛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ic acid,GHB)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内的神经递质,在多个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伽玛羟基丁酸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生理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伽玛羟基丁酸的定义、特性、生理作用以及其在神经保护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引言、伽玛羟基丁酸的作用、解释说明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进行对整篇文章进行扼要而清晰地阐述,为读者提供一个全局了解。

接下来,在“伽玛羟基丁酸的作用”部分将详细介绍其定义和特性,并探讨它在人体内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尤其是在生理过程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以及神经保护方面的功能。

随后,在“解释说明”部分将探讨伽玛羟基丁酸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和调节方式,以及目前在应用领域和研究进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伽玛羟基丁酸的作用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概述,解释说明伽玛羟基丁酸在人体内的作用。

通过深入探讨其生理作用和神经保护功能,读者将能更好地了解伽玛羟基丁酸在人体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可能的应用领域。

同时,通过阐明伽玛羟基丁酸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和调节方式,本文也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2. 伽玛羟基丁酸的作用:2.1 定义和特性:伽玛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ic acid,简称GHB)是一种神经递质和内源性化合物。

它在人类体内以微量存在,并起到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GHB呈现为无色液体,常温下可溶于水。

它具有苦味,同时也是一种迷幻药物,在一定剂量下能够产生催眠和欣快感。

2.2 生理作用:伽玛羟基丁酸在生理上具有多种作用。

其中之一是它能够模拟天然产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对大脑的兴奋状态起到抑制作用。

γ-羟基丁酸 检测标准

γ-羟基丁酸 检测标准

γ-羟基丁酸检测标准
γ-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ic acid,GHB)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也被称为迷幻液体或迷幻酒。

由于其药理作用和滥用潜力,对γ-羟基丁酸的检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临床和法医化学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γ-羟基丁酸检测标准和方法:
1. 尿液检测:
-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分析尿液中γ-羟基丁酸的特征峰来定量检测。

-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利用γ-羟基丁酸特异性抗体与尿液中的γ-羟基丁酸结合,通过酶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来定性或定量检测。

2. 血液检测:
- GC-MS:类似于尿液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来分析血液中γ-羟基丁酸的浓度。

- 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通过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血液中γ-羟基丁酸特征吸收峰来定性或定量分析。

具体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可能会因不同的实验室、设备和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参考相关的法医化学或临床检测指南,并遵循相应的检测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以确保准确可靠的结果。

γ-羟基丁酸工艺流程

γ-羟基丁酸工艺流程

γ-羟基丁酸工艺流程γ-羟基丁酸(γ-Hydroxybutyric acid, GHB)是一种具有镇静和催眠作用的有机酸,常用于医疗、研究和娱乐用途。

在医疗领域,γ-羟基丁酸用于治疗失眠、抑郁症和酗酒等症状。

在研究领域,γ-羟基丁酸被用作神经生物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工具。

在娱乐用途中,γ-羟基丁酸被滥用为迷幻剂,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γ-羟基丁酸的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最终得到高纯度的γ-羟基丁酸的生产工艺。

本文将对γ-羟基丁酸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原料选择、主要反应步骤、分离纯化、产物收集等内容。

一、原料选择γ-羟基丁酸的主要原料是丁烯酮和氢氧化钠。

丁烯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医药工业。

氢氧化钠是强碱,可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

二、主要反应步骤γ-羟基丁酸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丁烯酮的氢氧化反应和γ-羟基丁酸的收集纯化两个主要步骤。

1.丁烯酮的氢氧化反应丁烯酮的氢氧化反应是γ-羟基丁酸生产的关键步骤。

该反应一般在高温高压下进行,通过氢氧化钠的催化作用,将丁烯酮氢氧化生成γ-羟基丁酸。

反应温度和压力的选择对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有重要影响,需要仔细控制。

2. γ-羟基丁酸的收集纯化经过氢氧化反应后,得到的混合产物中含有γ-羟基丁酸和其他杂质。

为了得到高纯度的γ-羟基丁酸,需要进行分离纯化步骤。

通常包括结晶、溶剂萃取、蒸馏等操作,以去除杂质,得到高纯度的γ-羟基丁酸。

三、分离纯化分离纯化是γ-羟基丁酸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控制条件和选择适当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质,提高产品的纯度和产量。

1.结晶在氢氧化反应后得到的混合产物中,γ-羟基丁酸通常是以晶体的形式存在。

通过调节温度和溶剂的选择,可以使γ-羟基丁酸结晶沉淀,去除杂质。

2.溶剂萃取溶剂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和合适的萃取条件,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质,提高γ-羟基丁酸的纯度。

3.蒸馏蒸馏是一种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的方法。

2023年版易制毒化学品索引

2023年版易制毒化学品索引

2023年版易制毒化学品索引索引列表
以下是2023年版易制毒化学品的索引列表:
1. 亚硝酸乙酯
2. 甲基苯丙胺(冰毒)
3. γ-羟基丁酸(GHB)
4. 左旋麻黄素
5. 甲基安非他命(摇头丸)
6. 氯胺酮(K粉)
7. 苯丙胺(安非他命)
8. 丙酮氧化物(KP)
9. 麻黄素
10. 二甲基色胺(DMT)
11. 乙酰吗啡
12. 甲基甲卡西酮(MK-801)
13. 丙烯酸酯
14. 溴化镁
请注意,以上仅为部分易制毒化学品的索引,不包含全部。


着新的化学品的出现,该索引将会随之更新。

目的与使用
该索引的目的是帮助相关部门和个人识别易制毒化学品,以便
更好地监管和打击非法制毒活动。

使用该索引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 索引中列出的化学品仅供参考和识别,不得用于非法活动。

- 如果发现任何可疑化学品或活动,请及时向执法机构报告。

- 确保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合法使用和处理化学品。

免责声明
该索引仅供参考和信息交流,不对索引中化学品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做出保证。

该索引不代表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仅供参考使用。

结论
2023年版易制毒化学品索引是一份有助于识别和监管易制毒化学品的重要工具。

我们鼓励相关部门和个人合法使用该索引,并及时向执法机构报告任何可疑活动。

同时,我们也提醒大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以确保安全和合法使用化学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γ-羟基丁酸及其前体物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γ-羟基丁酸及其前体物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饮料中γ-羟基丁酸及其前体物质龚蕾;韩智;刘杰;朱晓玲;王会霞;彭青枝【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imate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方法同时定性定量测定饮料中γ-羟基丁酸(γ-hydroxybutyrate,GHB)及其前体物质γ-丁内酯(γ-hutyrolactone,GBL)和1,4-丁二醇(1,4-BD).样品经适当倍数稀释,经0.22 μm滤膜过滤后,选用Thermo Gold C18色谱柱(150×2.1 mm,3.0 μm),以乙腈-2 mmol/L 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采用Waters Xevo TQD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的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试验表明,3种化合物在10 min内基线完全分离,峰型良好.采用外标法定量,GHB、GBL和1,4-BD在0.5~1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检出限为0.5 μg/mL.GHB的回收率为81.1%~87.7%,RSD为3.3%~5.7%(n=6),1,4-BD的回收率为98.5%~ 99.8%,RSD为3.7%~5.3%(n=6),GBL的回收率为107.5%~ 116.2%,RSD为3.5%~5.1%(n=6).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标回收率的RSD均小于6%(n=6),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能应用于不同饮料中目标物质的检测.【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8(044)009【总页数】8页(P262-269)【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饮料;γ-羟基丁酸;1,4-丁二醇;γ-丁内酯【作者】龚蕾;韩智;刘杰;朱晓玲;王会霞;彭青枝【作者单位】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5;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5;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5;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5;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5;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5【正文语种】中文γ-羟基丁酸(GHB)具有强烈的镇静作用和健忘效果,并且无色无味,其钠盐稳定存在,很容易加入到饮料中而不被发觉;同时,GHB也能刺激人体分泌荷尔蒙素,增加快感,因此GHB往往又与性犯罪联系在一起,在娱乐场所被滥用,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1]。

化学显色法快速筛选饮料及尿液中γ-羟基丁酸和γ-丁内酯

化学显色法快速筛选饮料及尿液中γ-羟基丁酸和γ-丁内酯

化学显色法快速筛选饮料及尿液中γ-羟基丁酸和γ-丁内酯张绍雨;黄增萍
【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022)006
【摘要】目的建立化学显色法快速筛选饮料及尿液中γ-羟基丁酸(GHB)及其前体γ-丁内酯(GBL)的方法.方法在酸性条件下GHB转化为GBL,GBL和盐酸羟胺在碱性条件下生成γ-羟基丁酰羟胺,γ-羟基丁酰羟胺在酸性条件下和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结果饮料中GHB最低检出浓度为0.5~2mg/mL,低于常见滥用质量浓度.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尿液分析,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5mg/mL.考察了常见有机溶剂和麻醉镇静药物的干扰.结论该方法简单、安全、快速,为临床和法庭科学实验室快速筛选GHB和GBL提供了便利.
【总页数】5页(P424-427,封4)
【作者】张绍雨;黄增萍
【作者单位】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007;福建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刑事科学技术中心,福建,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F795.4
【相关文献】
1.贝特洛显色法快速测定红米中γ-氨基丁酸的研究 [J], 张珺;何义雁;吴卫国
2.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法快速检测饮料和尿液中的γ-羟基丁酸 [J], 刘佳蓉;黄忠平;
刘会君;王丽丽;刘春胜;任一平;史鸿鑫
3.分子氧氧化四氢呋喃产物中γ-丁内酯、4-羟基丁酸与1,4-丁二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J], 张雪华;王静静;王猛;任水英;李辉;王吉德
4.产聚β-羟基丁酸芽孢杆菌的拉曼光谱快速筛选研究 [J], 冯旻;王忠文;陶站华;陈越;王桂文
5.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功能饮料中丁内酯及羟基丁酸和1,4-丁二醇 [J], 陈均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r-羟基丁酸及其相关物分析研究综述

r-羟基丁酸及其相关物分析研究综述

r-羟基丁酸及其相关物分析研究综述摘要:ghb(化学名称是r-羟基丁酸)在神经医学方面研究比较多,但是目前在国内关于它的检测、分析研究文献还很少,而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关于ghb及其相关药物gbl(r-丁内酯)、1,4-bd (1,4-丁二醇)的检测、分析研究文献则比较多。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来归纳总结目前ghb的常用分析研究方法,以期达到为国内法庭案件中ghb滥用及性犯罪案件提供可供参考的ghb法庭科学检测、分析研究方法。

关键词:r-羟基丁酸;r-丁内酯;1,4-丁二醇1、概述r-羟基丁酸,国外称为ghb,国内则常称为香港迷奸水、香港ghb 等。

ghb是r-氨基丁酸(gaba)的代谢物,在哺乳动物的大脑里,它是一种内生的生物物质,在医学、药学领域里被认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自我平衡调整和产生有规律的睡眠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文献报道其在体内代谢的半衰期是20-35min,这主要是依据其在体内的量的多少。

内生的ghb的浓度在尿中一般为小于10mg/ml,全血和血浆中小于4 mg/ml,而对于ghb服用者来说,相应的生物体液的浓度可以增加10-1000倍。

但是由于ghb在体内的快速代谢和排泄,有报道称,在服用ghb后的8-12小时内,服用者的尿液、血液及血浆中的ghb浓度可降至内生的浓度水平。

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常被用作静脉麻醉剂、治疗酒精依赖和睡眠紊乱。

但随着医学的研究发展,发现ghb有极大的毒性副作用,长期服用ghb会产生依赖综合症,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呼吸抑制和昏迷,当它与其它药物(如安非他命、甲基苯丙胺等)、酒精混合使用时,毒性副作用更加明显,因此ghb逐渐被其它治疗药物取代。

同时,ghb也能刺激体内荷尔蒙素的分泌,增加人体的欣快感,近年来在迪吧、娱乐场所被用作”俱乐部药物”和”强奸药”,欧美很多国家已经将ghb列为一类管制药品。

r-丁内酯(gbl)和1,4-丁二醇(1,4-bd)是ghb的前体药物。

下列属于合成毒品的是

下列属于合成毒品的是

下列属于合成毒品的是合成毒品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致幻、兴奋或镇静作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是通过合成化学反应从基础化合物中合成而来。

合成毒品的非法合成和滥用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在下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合成毒品。

1. 甲基苯丙胺 (冰毒)冰毒是一种致命的合成毒品,也被称为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冰毒常以结晶固态存在,类似于冰糖。

它的药性强烈,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用户产生强烈的兴奋和幻觉。

长期使用冰毒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心脏衰竭、中风、抑郁和精神障碍。

2. 摇头丸摇头丸,又称为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 Type Stimulants, ATS),是一类常见的合成毒品。

这些药物以各种形式出现,最常见的是以小块或粉末的形式存在,通常作为口服药片使用。

摇头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使用户感到兴奋和愉悦。

然而,长期滥用摇头丸会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不可逆损害。

3. LCDLCD,全称为麦角酸二乙酰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是一种强效的致幻剂。

这种合成毒品常以吸入或口服的方式使用。

LCD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神经递质产生幻觉和感官错觉。

长期滥用LCD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幻觉障碍。

4. GHBGHB,全称为γ-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ic Acid),是一种神经抑制剂,也被称为液体迷幻药。

GHB最初是作为一种麻醉剂和促进睡眠的药物开发的。

然而,由于其滥用潜力和危险性,GHB已经被列为合成毒品。

滥用GHB可能导致昏迷、呼吸困难和心脏衰竭等严重后果。

5. K粉K粉,全称为氯胺酮(Ketamine),最初是一种用于兽医手术的麻醉剂。

然而,由于其滥用潜力和致幻效果,K粉已经被纳入合成毒品的范畴。

K粉的滥用会导致幻觉、意识丧失和记忆障碍等问题。

此外,长期滥用K粉还可能对泌尿系统和认知能力造成损害。

这些只是合成毒品中的几种常见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新型迷奸药γ-羟基丁酸(GHB)及相关物质
作者:刘伟, 沈敏, 马栋
作者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63
刊名:
中国司法鉴定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年,卷(期):2003(4)
被引用次数:3次
1.Dyer JE;Lssacs SM;Keller KH Gamma hydroxybutyrate(GHB)induced coma with serum and urine levels 1994
2.Ferrara SD;Tedeschi L;Frison G Therapeutic gammahydroxybutyric acid monitoring in plasma and urine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ormetry[外文期刊] 1993
3.Smith KM Drug used in acquaintance rape 1999
4.Mesmer MZ;Satzger RD Determination of gammahydroxybutyrate (GHB) and gamma-butyrolactone (GBL) By HPLC/UV-VIS spectrophotometry and HPLC/thermospray mass spectrometry 1998(43)
5.Sheryl B;Meansup S;Brad H Determination of gammahydroxybutyrate in water and human urine by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ion trap spectrometry[外文期刊] 2001(3)
6.William CA;Karno N Rapid colorimetric screening test for γ-hydroxybutyric acid (liquid X) in human urine[外文期刊] 2002(2)
7.Stephens B;Baselt R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HB 1994
8.Galloway GP;Frederick SL;Staggers FE Gammahydroxybutyrate: an emerging drug of abuse that causes physi cal dependence 1997
9.Poldrugo F;Snead OC1,4-Butanediol,gamma-hydroxybutyric acid and ethanol: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ons[外文期刊] 1984
10.Duer WC;Byers KL;Martin JV Application of a convenient extraction procedure to analyze gamma-hydroxybutyric acid in fatalities involving gamma-hydroxybutyric acid gammabutylactone, and 1,4-butanediol 2001
11.Ferrara SD;Tedeschi L;Frison G Fatality due to gammahydroxybutyric acid(GHB) and heroin intoxication 1995(40)
12.McCusker RR;Wilkes HP;Chronister CW Analysis of gamma-hydroxybutyrate (GHB) in urine by gas chromatogra phy-mass-spectrometry 1999(23)
13.Kavanagh PV;Kenny P;Feely J The urinary excretion ofγ -hydroxybutyric acid in man[外文期刊] 2001(3)
14.LeBeau M;Andollo M;Hearn WL Recommendations for toxic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f drugs-facilitated sexual assaults 1999
15.Doherty JD;Roth RH Metabolism of r-hydroxy-[1-14C]bu tyrate by rat brian;Relationship to the Krebs cycle and meta bolic compartmentation of amino acid 1978
16.Rahbeenni Z;Ozand PT;Rshed M4-hydroxybutyric aciduria 1994(16)
17.LeBeau MA;Christenson RH;Levine B Intra-and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s in urinary concentrations
of endogenous gamma-hydroxybutyrate 2002
18.Dustin TY;Katrina R A study of urinary endogenous gammahydrobutyrate (GHB) levels[外文期刊]
2003(27)
19.Takahara J;Yunoki S;Yamane OT Stimulatory effects of gamma-hydroxybutyric acid on growth hormone and prolac tin releasein humans[外文期刊] 1977
20.Elsohly MA;Salamone SJ Prevalence of drugs used in cases of alleged sexual assault[外文期刊] 1999
21.LeBeau MA;Montgomery MA;Miller ML Analysis of biofluids for gamma-hydroxybutyrate (GHB) and gamma-butyrolactone (GBL) by headspace GC-FID and GC-MS[外文期刊] 2000(24)
22.Tunnicliff G Sites of action of gamma-hydroxybutyrate (GHB)a neuroactive drug with abuse
potential[外文期刊] 1997(35)
23.Helrich M;McAslan TC;SRdniR S Correlation of blood levels of 4-hydroxybutyrate with state of consciousness 1964
24.Bismuth C;Dally S;Borron SW Chemical submission:GHB,benzodiazepines,and other knock out drops[外文期刊] 1997
25.Couper FJ;Logan BK Determination of γ -hydroxybutyrate (GHB) in biological specimen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2000(24)
1.刘志红.李彬.吴景武.陈向阳.李英.刘丽.梁烽.张伟亚玩具珠中有害物质1,4-丁二醇的气质联用快速测定[期刊论文]-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10)
2.孙其然.沈敏.向平单次摄药毛发分析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司法鉴定 2008(3)
3.刘伟.沈敏.刘晓茜.沈保华.向平γ-羟基丁酸在急性中毒大鼠体液和组织中的检测及分布[期刊论文]-法医学杂志 2006(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sfjd200304014.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