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汉字与书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书籍
一、概述
▪ 书籍-----是用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在一定 材料上记录知识、表述思想并制成卷册的 著作物,它是文化信息储存和传播的重要 载体。
▪ 书籍起源的条件: ▪ 1、必须有记载用的视觉符号---文字 ▪ 2、有记载文字使用的材料 ▪ 3、必须有记载文字使用的工具 ▪ 4、为传播知识为目的而以文字写在材料上
一、简册:
简册又叫简策,简牍、方策等,
是指长条形的竹片或木片以及方块
形的木版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也有人认为长条称简,
方块称牍,连缀后称册或策,罄竹
难书,连篇累牍)简牍被用作书写
材料,到底始于何时,学术界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商周时期就 已经使用简册了。可惜无实物佐证。但至迟春秋战国时已有简 册。秦汉时期盛行,成为当时主要的书籍形式。直至东晋时逐 步为黄纸所取代。据现已出土的简册实物和文献记录可知,长 简一般用作写法律,经书,短简写传记、书信、杂文等。秦汉 时用作写经典的简策大多长二尺四寸(汉尺合今0.23米)。王 充《论衡·谢短》语:“二尺四寸,圣人之语,朝夕讲习”; 《论衡·书解》中说:“诸子尺书,文篇具在可观”;郑玄注 《论语序》引《钩命决》云:“诗、书、礼、乐、春秋,皆长 二尺四寸,孝经谦半之,论语八寸”汉代律令都写在三尺长的 简上,所以汉人称法律为“三尺法”。
简上的字数多少并不一定,但同一篇文章的各简字数大 致相同,每支简上一般只写一行,也有写数行的。如汉代撤 藩的命令就是双行写在一尺一寸的简上。绘地图和写书信一 般都用一尺见方的木版。所以,后人常以“版图”表示国土
范围,以“尺牍”代称书信。
单支的简用柔细的丝绳或麻绳在简与简之间交拧一下, 与今天的编竹帘相似,编绳的道数也二、三、四、五不定。
四、雕版印刷书籍
雕版印刷的发明时间,历来聚讼纷纭。张秀民先生的
《中国印刷史》一书中列了七种观点。最早的是东汉说,最 晚的是宋代说。学术界基本认可唐朝说。张秀民先生的唐初 贞观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赞同。
雕版印刷的发明与我国古代的印章和捶拓石经的方法有
关。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殷墟中发现了三方商代印玺。说明 至迟在殷商时期已有治印技术。周代的青铜印、秦代的篆文 印,都有印章实物出土,汉代印章技术很高,各字体印章盛 行。至魏晋有了多字印。葛洪《抱朴子·内篇》提到一种“黄 神越章之印”四寸见方。印文长达120字,钤印出来,简直就 是一篇短文了。唐代以前,有过三次较著名的契刻石经。其 一为东汉熹平石经。(175年)其二是魏正始石经,其三为后 蜀广政石经。可惜这些石经今仅存。残破零块。至今仍完整 地保存着的是唐文宗“开成石经”(836-840年)这些刻在石 上的经书成了文人们学习的范本,为了诵读方便,文人们发 明了捶拓法。将印章的反文和石经的捶拓相结合就相当于雕 版印术了。
三、写本
即手写书。印刷术产生之前的一切书皆靠人工抄写, 因而,甲骨、简册、缣帛等纸产生前的书皆为早期写本。 这类书应以两晋以前为限。纸产生并运用后,印刷术发明 前也靠人工抄写。这大致是两晋至隋唐。唐以后,雕版印 刷产生,至宋元而盛行。但手写本仍同时存在。直至当今 的所谓“手稿”皆可归入“写本”范围。因此,“写本” 是书籍中从古至今广泛存在的一大样式。
简册是先写后编,还是先编后写?许多人认为应先编后 写较合理,否则,先后次序容易弄乱。(可参看曹之的《中 国古籍版本学》)。
每部书写在简上时,一般把书题、篇题写在第一支简上。 有时第一、二支简的正面不写字,叫赘简,再在赘简的背面 写上篇名、书名。当整篇简册连缀好后,从尾部及卷至第一 枚简,赘简背面的书名,篇名正好露在外面,以便查阅,这 就相当于书的封面。古人习惯于从右向左读,因此,卷册时 从左向右卷,简策都是卷起来存放的,因而,古人常用“卷” 作为统计简册的单位。短文有一卷数篇的,长文有一篇数卷 的,大凡卷与篇的分别在于篇以内容为单位,卷以若干简数 可以编卷成册者为单位。成卷的简册外面还常常用绸布袋包 裹保护。这种绸、布袋称为帙,古人卷、帙并称。
二、缣帛
古文献中常常“竹帛”并提。例如《墨子·鲁问》“书于竹 帛,镂于金石”,《明鬼》和《尚贤下》都有“书之竹帛,传 以遗后世子孙。”的话。《韩非子·安危篇》中有“先王寄理 于竹帛”,《晏子春秋》卷七有“著之竹帛”。《吕氏春秋》 有:“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等等。可见,帛作 为书写材料已有很长的历史,至迟在春秋战国时已与简册并行。 帛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丝绸。从甲骨文的记载中可知,在殷商时 期,我国的养蚕、丝织业已相当发达了。丝织品有帛、缯、缣、 素等,主要用于缝制衣袍、袋子、车篷、帐篷等,由于丝织品 轻、软、体积小,易藏易带。比简册轻便而且幅大。因此人们 也在上面写字抄书,特别是绘制图画。后人称之为帛书,帛画。
帛书、帛画也从古墓中发现多次,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两 次。第一次是1942年9月,在湖南长沙东郊子弹库的纸源中 (又名王家祖山)的一座战国古墓的木椁里发现的一件帛书, 墨书古文字小楷948字,内容为四时、天象,月令式的文字, 周边有彩神怪图,极生动。此物后被美国掠走,现存美国。 第二次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大量帛 书。帛书原藏在一个长方形漆奁中,多数折叠成长方形,少 数卷在木板轴上。经专家整理,这批帛书总共包括28种图书, 从内容、字体,避讳等方面考知,其抄写时间是战国末到汉 文帝初期,书写字体是篆书和早期隶书。其中《老子》、 《易经》、《战国策》(或称《战国纵横家帛书》)等著名 古籍,文字,体制多与流行本异。为我们研究这些古籍提供 了新资料。这为我们研究小篆到当隶的发展过程,战国到汉 初的文字变化,特别是楚国的“古文”写法提供了实物资料。
(三)1930年在甘肃省额济纳河流域出土一万多支汉代木简, 内容主要为当时的官府公文和器物贴簿等。遂知此处于汉武 帝时曾经设置过许多烽燧亭障作为边防哨所。七十年代又于 原处再度挖出两万多支汉简,多为当时政治、军事、经济方 面的宝贵史料。
(四)1959年,在甘肃省武威县出土了三百多支东汉木简, 其中有《仪礼》九篇。这是简册中保存较完备的一部儒家 经典。 (五)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四千四百余枚西汉 竹简。第一次发现《孙膑兵法》。另外还有《尉缭子》 《六韬》等。 (六)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挖出1155枚秦 代竹简,内容为战国末至秦始皇时的政治法律文书。 (七)1986年11月至1987年7月湖北荆门王场村仓山楚 墓。 (八)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得竹简804枚。其中有 字简共730枚,多为道家著作和儒家“思孟学派”的著作。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代的《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 79337卷,36304册,就是清政府先后任命360名大小官员,运 用3826名抄书工,历时十年(乾隆37年至乾隆46年即公元 1772年-1781年)编纂、抄写而成的。后又用三年时间,三部 副本加上原本共四部分藏:文渊阁(原故宫,今藏台湾)、文 源阁(原圆明园、毁于八国兵火)文津阁(原藏承德,现藏北 京图书馆)文溯阁(原藏沉阳,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此所谓 “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2年1782年)又抄了三部分藏江南文宗阁(镇江)文汇阁(扬州) 和文澜阁(杭州),此所谓“南三阁”。《永乐大典》和《四 库全书》由于工程浩大,抄写中难免错、漏,这大大降低了它 们本身的文献价值,但不管怎么说,它们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两部手写本书籍,其功绩是多方面的。
本时期,政府大多设有抄书官。民间抄书也名人辈出。
“书法”日渐讲究起来。出现了一些被后人推荐的书法家。另
外,佛经、道藏等也用纸抄写。敦煌遗书三万余卷,大多是这 一时期的写本。现存最早的纸写本就是1924年在新疆鄯善出土 的《三国志》残卷。专家认定属晋代写本。唐宋后,雕版印刷
渐渐发展,但除了官方或豪富人家大量印书外,个人平时行文
二、中国古代的书籍:
一、简册
书籍的装订形式:
一、卷轴装
二、缣帛 (素书) 二、旋风装
三、写本
三、经折装
四、雕版印刷书 籍
四、蝴蝶装 五、包背装 六、线装书
由于对书籍的含义界定不一,因而对我国古代书籍产生
的时间说法也不一致。我们认为,广义的书籍是文字产生以 后,人类用以记录文字,记录人类文明知识的载体,理应包 括纸张发明之前的简册,缣帛,甚至甲骨、青铜、陶器、石 器等各种书写材料,但甲骨、青铜、陶器、石器等“书籍” 的存在,有时并不一定是为了传播知识,交流经验,并且也 不象现代书籍一样连缀在一起,有时仅仅是一种信仰寄托或 档案记录或纪念作用。因此,它们只能把它们算作是书籍的 原始状态,而不能算正式的书籍。简册和缣帛被用作文字记 录的载体。它已初步具备了现代书籍的传播知识,交流经验, 长篇记录,成页成册等条件,但由于材料本身的制约,使它 的书籍功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我们只能说简册是书籍的 雏型。只有当纸被发明并且被用作书写的主要材料之后,现 代意义上的书籍才正式出现了。因此,狭义范围内的书籍指 的是纸写本。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幻灯胶片、 电子光盘都济身“书籍”行列,具有书籍的功能。我们这里 重要介绍一下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书籍:简册、缣帛和纸写本 的有关情况。
读书还是喜欢手抄。因为手抄比较简省。备足文房四宝即可。
同时还可通过抄写练习书法,熟悉内容,一举多得。因而宋代
以后,手写本仍很多。如文献史上的两部鸿篇巨制:明代的 《永乐大典》22877卷,目录60卷,共约3.7亿字,是我国历史 上最大的一部类书。其正本和副本都是人工抄写而成的。 (《永乐大典》原有11095册,正本抄成于永乐七年(公元 1409年)。副本于嘉靖四十一年至穆宗隆庆元年(1562-1567) 凡六年抄完。明末战火使此书毁损近半,至清乾隆间仅8600余 册,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此书遭焚烧劫掠, 亡佚殆尽,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经多方搜求,仅得730 卷,现藏北京图书馆。)
纸写本是写本中的主要部分。作为书写材料,竹木简 易得但笨重,缣帛轻便但贵重。缺点都很明显,只有当纸 被发明被用作书写之后,书籍的发展才开始飞跃向前,才 开始出现现代意义上的书籍。
纸,原指缣帛,一说指漂丝遗下的沉淀物叫“氏”,故
纸从“ ”据地下发掘,西汉武帝时已有纤维纸存在,叫“灞 桥纸”,“金关纸”等,但纸质差,不能用于书写。至东汉 蔡伦总结前人经验,造出可以用作书写的“蔡候纸”,才使 纸成为文字的主要载体。但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纸并未写 上盛行起来,而仍是简册,帛书,纸书并行。纸书处于次要 地位。《三国志》里面,江曹操注《孙子兵法》仍用竹简, 政府公文也用简、帛。至东晋后期,桓玄称帝(东晋元兴三 年,公元404年事)下令:“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 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初学记》卷十一引《醒公 伪事》)。从此,纸书开始盛行,简册、帛书渐渐退出历史 舞台。南北朝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纸写本发展的高峰阶 段。此时抄书之风盛行。“洛阳纸贵”的故事就是说晋代豪 贵抢购纸张,抄写左思《三都赋》的事。
自古至今都有大量的简册实物出土。比较著名的有如下 几次。
(一)西汉武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旧宅的墙壁中发现了一批 战国时抄写在竹简上的儒家经典书籍,内容与汉代流传的本 子(今文经)有出入。被称为古文经,进而形成古文经学。
(二)西晋太康2年(公元281年),在汲县(今河南省汲县) 魏襄王墓中发现了数十车竹简,世称汲冢竹书。《竹书纪 年》、《穆天子传》便是这批竹简中的一部分。
缣制的幅宽初无定制,一般依原素制宽度,至汉代,一般 幅宽二尺二寸,帛书长短一般是依内容多少截取的,写完了再 截。也有少数帛很长。抄完一种书,还可以再抄第二种的。两 书之间画一些记号,如黑方块,用以隔开。有些帛上还画有黑 色或红色的界栏,称为“朱丝栏”“乌丝栏”,有点类似今天 稿纸上的行格线,在栏中写字,整齐醒目。
简册的制作有一定方法。制作简时先把竹子劈成竹条, 剖削平整,然后放火上烤炙。除去竹子的水份,使之不易霉 烂虫蛀。这道工序即所谓“杀青”,也叫“汗简”,“汗 青”。制木简也是先将木劈成片、刮、平,叫版或椠。若是 一尺见方的版则叫方牍,劈成木条则叫木简或札。然后就可 以写字了。书写时一般用毛笔沾墨在上面写字,写错了,就 用小刀把字迹削刮掉重写。这种刮简的刀在当时也叫“削”。 司马迁说孔子修《春秋》时,“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 不能赞一辞。”所以秦汉间称从事文字书写工作的小吏为 “刀笔吏”。解放后的地下文物发掘中,多次发现有简策连 同毛笔,削刀伴出的情况。以往有人认为刀是用来在简上刻 字的,其实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