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边塞诗创作的宏观历史背景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唐边塞诗与西域音乐的关系
• 唐诗,绝大部分是“歌诗”。唐诗使用的乐曲, 很多是北朝以来从西域地区传来的,而且演唱的时候 还有相应的舞蹈表演。可以说是“载歌载舞”。 • 据说有一位龟兹国王爱好音乐,他在大山中听风 声水声,和他的乐师们一起谱成许多歌曲,在西域风 行一时。唐朝的陇右节度使郭知远搜集到这些曲谱, 进献给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就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 谱,并配上新的中国歌词。就以歌曲产生的地名为曲 调名,有“伊州”、“甘州”、“凉州”等十多个曲 调。唐朝诗人们热烈欢迎这些新鲜的歌曲,大家都为 它们作词,因此许多人的诗集里都有以“凉州词”、 “伊州词”或“瓜州词”为题的诗歌。

因为突破了民族仇视的局限性,唐朝边 塞诗才能够超越了敌我界限,看到了战争给 与唐朝敌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人民带来的伤 害与灾难,寄托了各民族和平共处的美好希 望。比较典型的诗句有:李颀《古从军行》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崔颢《雁门胡人歌》“闻道辽西无斗战,时 时醉向酒家眠。”岑参《赵将军歌》“将军 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裘。”高适《营 州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 马。”

唐人写边塞诗,不一定都到过边塞,但 优秀的边塞诗,则大多是到过边塞的诗人所 作。到过边塞的诗人,一是入节镇幕府,一 是边塞漫游。前者如高适、岑参、李益;后 者如王昌龄,以及李白、王之涣等人。边塞漫 游为唐诗带来慷慨壮大的气势情调和壮美的 境界。

唐玄宗开元、天宝以后,各处节镇官高 权重,节度使乃至州郡长官延揽文士入幕的 情况日益普遍。如王维依附崔希逸于河西幕 府,岑参先依附高仙芝于安西幕府,后来又 依附封常青于北庭幕府,高适依附哥舒翰于 河西幕府。幕府生活,极大地开阔了文人们 的视野,并将唐朝边疆生活的方方面面鲜活 生动地写成了一篇篇传世的边塞诗名作。
——萧涤非著,萧海川辑补,《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增补本)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北京第1版,2011年6月 北京第2版,第29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选用的曹操《步出 夏门行》第一章《观沧海》和第四章《龟虽 寿》、七年级下册选用的《木兰诗》、八年 级上册选用的《长歌行》,都是乐府诗的经 典。 • 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最早奠定了 边塞诗借游侠奔赴边塞寄托建功立业理想的 传统;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将游子思妇 的传统题材引入边塞诗,表现征人戍边之苦 以及思妇伤春感秋之情,确立了边塞诗的基 本主题和表现形式。

唐朝不像以前的秦汉时期民族界限那么分明, 也没有像宋朝以后的汉族政权那样高举夷夏之防。唐 朝朝廷任用了很多少数民族,乃至外国人为朝廷重臣 。光是掌握重兵戍守边疆的蕃将,著名的就有阿史那 社尔,突厥族;执失思力,突厥族;契苾何力,铁勒 族;黑齿常之,百济族;哥舒翰,突骑施族;高仙芝 ,高丽族;安禄山,中亚粟特族;李光弼,契丹族; 浑瑊,铁勒族;仆固怀恩,铁勒族;等等。岑参《与 独孤渐道别长句》中曾经写道,“军中置酒夜挝 zhuā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 蕃王能汉语。”
一 李百 白四 《十 古 风年 (, 其 四国 十容 六何 ) 》赫 然 !
——

林庚透彻地分析了唐朝边塞诗创作的鲜明特点, 就是唐代的边塞诗往往不拘于哪个具体战役,哪个时 间、地点,而是在广泛的时间、空间上把边塞作为一 个整体来歌唱。这样的边塞诗的引人入胜之处就并不 在于哪个战场,哪个战役;而主要的是一种悲壮的豪 情,异域的情调,辽阔的视野,边防的信心。

唐声诗,指唐代结合声乐、舞蹈之齐言 歌辞——五、六、七言之近体诗,及其少数 之变体;在雅乐、雅舞之歌辞以外,在长短 句歌辞以外,在大曲歌辞以外,不相混淆。 ——任中敏《唐声诗》 唐朝诗人创作的声诗最常见的形式是绝 句。如王之涣《凉州词》、王维《送元二使 安西》,等等。

盛唐边塞诗继承了乐府诗传统,乐府古题 占边塞诗的一半以上,很大程度上是在沿袭传 统主题和艺术表现,并不是现实生活的精确描 绘。因此,盛唐边塞诗,很多只是借边塞诗题 材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是一种英雄主义 的赞歌,而不是边疆战争的实录。
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 要说“诗唐”。诗唐者,诗 的唐朝也。 懂得诗的唐朝,才能欣 赏唐朝的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闻一多说唐诗》
唐朝边塞诗创作 的宏观历史背景
一、唐朝历史简述
唐朝历史
618年 贞 观 之 治 唐 朝 建 立
907年
女 皇 武 则 天
开 元 盛 世
安 史 之 乱
藩 镇 割 据
宦 官 专 权
农 民 起 义
如果《全唐诗》中将这类边塞诗剔了出来,只剩下 那些闲情逸致的春花秋月诗,我想唐诗也就可以不读了 。唐代的文化美丽而不纤弱,勇迈而不粗悍,从这些诗 中,可以见之。
——贺昌群《论唐朝的边塞诗》,《贺昌群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3年12月第1版,第47页
唐诗的时代感越鲜明,它的生活气息也就越浓厚。 正如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所引评论:“唐诗色泽 鲜妍,如旦晚脱笔砚者;今诗才脱笔砚已是陈言。
• •
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 以论其世也。
——《孟子· 万章》
读古代文学作品,必须了解作者的生 平及思想,这是“知人”。要了解一个作 家的生活与思想,又必须了解这个作家所 处的时代,有些什么重大的政治事件、社 会事件,这是“论世”。
——施蛰存:《唐诗百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 月第1版,第64页

岑参749年曾担任过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 芝幕府书记,754年又担任过安西北庭节度使 封常清幕府判官。岑参边塞诗代表作有《走 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等等。
落马蹄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
唐朝日益强盛 的国家实力
唐太宗开明 的民族政策
汉族与少数民族友 好的民族关系

《敦煌曲子词· 献忠心》:“生死大唐好 ,喜难任。齐拍手,奏仙音。各向本国里, 呈歌舞,愿皇寿,千万岁,献忠心。”
感受一下,这首民间传唱的曲子,反映了 唐朝各族人民对于自己的国家的一种什么样的 感情?
二、唐朝前期相对友好的民族关系
•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 太宗平定东突厥以后,唐朝皇帝被北方游牧民族尊奉 为“天可汗”。林冠群《唐代吐蕃历史与文化论集》 一书中指出,唐朝时,以唐朝为中心,发展出两个跨 国性系统:其一,包括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琉球 等地的“中国文化圈”;其二,包括北亚、中亚的游 牧国家所形成的“天可汗组织”。此二国际性体系的 存在,印证了唐朝在当时亚洲,不论在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等方面都领先亚洲各国。唐朝首府长安, 亦成为当时国际都市,太宗朝时,外族任官与汉人比 肩于朝,五品以上者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
唐 朝 灭 亡
唐太宗贞观之治
• • • • 广开言路,政治清明; 既尚武功,也重文治; 奠定了唐朝的时代精神! 极大地激发了读书人的报 国热情。
唐朝疆域变迁
唐朝疆域变迁
唐朝前期疆域
唐朝中期疆域
唐朝后期疆域

北大学者林庚认为,唐朝的边塞诗创作, 主要集中在盛唐时期。而盛唐时期却恰恰是 边塞上最为相对平静的时刻。边塞诗因此主 要的并不在于写战争,而是一种在相对和平 的环境下,充满着豪迈精神的边防歌。
——林庚《从唐诗的特色谈起》,《唐诗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11月第1版,第234页,第236页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
西突厥
回纥 (hé ) 东突厥
吐蕃(bō) 南诏
《新唐书》贰壹伍上《四夷传》总序略云: 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抗衡者有四:突厥、吐蕃、 回鹘、云南是也。 由此可以知道,唐朝边塞诗反映的地域范围为什么主要集 中在北方边疆地区。

狭义上来看,乐府专指能够入乐的歌诗。南朝刘 勰《文心雕龙· 乐府篇》:“乐府者,声依永,律和 声也。” • 吾国诗歌,与音乐之关系,至为密切,盖乐以诗 为本,而诗以乐为用,二者相依,不可或缺。是以一 种声调之变革,恒足以影响歌诗之全部。汉乐府之能 以脱离诗骚之藩篱而别开生面者,虽亦缘诗骚之体, 已弊不堪用,而声调之改换,殆其主因也。
三、唐朝边塞诗对于以往乐府文学传统的 继承和发展
• 先秦典籍《乐记》:“诗,言其志也; 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 乐器从之。” • 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从《诗经》开始, 从来都是一种音乐文学。 • 西汉汉武帝时期,下令乐府继承先秦时 期采诗官的遗风,到民间采诗。以后,东汉 、魏晋南北朝一直延续了这一制度,留下了 丰富的乐府诗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