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的折射

合集下载

2024年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通用13篇)

2024年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通用13篇)

2024年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通用13篇)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篇1教材分析: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理解由于折射而产生的现象基础是折射定律,而折射定律的学习历来是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因而本节的重点是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光线偏折的规律。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例如鱼在那里,池水变浅等。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段时间的光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学习,对光的折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迁移,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由于在光的反射时,垂直入射也会发生反射,学生容易产生垂直入射也会发生折射的错误观念,因此,在实验时,要学生注意观察,强调“斜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视觉现象,能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感受折射现象,增强热爱自然的情感。

2.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浓厚的学科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器材准备:教师:实物投影仪,激光笔、玻璃砖、白胶板、水槽、空烧杯、纸杯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光的反射规律;2、光的反射现象。

(二)、新课教学投影出示:(1)汤姆大叔漫画系列;(2)水中的筷子怎么折断了?学生思考为什么,带着问题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中又是怎么样传播的?(3)光从空气进入水的界面上发生了什么现象?从而得出:光的折射概念: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定律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定律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定律知识点详解光的折射定律是物理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定律,用于描述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的偏折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物理中与光的折射定律相关的知识点。

一、光的折射定律的基本概念光的折射定律是指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线在两种介质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

根据实验观察和推演,我们得出了光的折射定律的基本表达式:光的入射角(θ₁)与光的折射角(θ₂)之间的比值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即“光的入射角的正弦与光的折射角的正弦成比例”。

二、折射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介质的折射率是指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与真空中传播速度的比值,通常用字母n表示。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我们可以得到计算折射率的公式:n = sin(θ₁) / sin(θ₂)。

其中,θ₁为光线入射到介质的角度,θ₂为光线折射出介质的角度。

三、折射率的特性和影响因素1. 折射率与介质的性质相关: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其数值大小与介质的光密度和光的传播速度有关。

2. 光从光密度较小的介质射向光密度较大的介质时,折射率大于1;光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向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折射率小于1。

3. 折射率与入射角的关系:入射角越大,折射率越小,光线偏折的程度越大。

四、实验验证光的折射定律为了验证光的折射定律,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

首先,我们准备一个透明介质的棱镜和一束入射光。

将光线从空气中垂直射向棱镜,观察光线入射和折射时的角度。

通过测量角度并运用光的折射定律公式,可以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五、实际应用与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下面列举一些例子:1. 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实现光的色散效果。

2. 人眼中的角膜和晶状体对光的折射也遵循光的折射定律,使我们能够看到清晰的图像。

3. 透镜是基于光的折射定律原理设计的,用于眼镜、相机镜头等光学装置。

4. 太阳光射入水面时,光线发生折射和反射,形成美丽的色彩效果。

光的折射定律是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和光学器件的设计至关重要。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共44张)60 PPT课件 图文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共44张)60 PPT课件 图文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12.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在云中游”, 则( B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 光
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 光
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13.下图为水和空气间产生的反射和折射,请 找出界面、法线、三条光线、三个角、介质的位 置
下一页 exit
水中的筷子“折断”现象?
自P点射向空气中的光 线PA和PB
眼睛对着折射光 线看去,觉得光 好像是从水中P/点 射出来的。
P/点在P点的上方
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 折射光线是AQ与BQ/
Q
Q/

光的折射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

光的折射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

光的折射教案设计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2.能够运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定律。

2.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光有关的现象?二、探究光的折射现象1.实验一:将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2.实验二:将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三、学习光的折射定律2.讲解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3.通过例题巩固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

四、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1.举例: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放大镜、近视眼镜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这些现象?2.强调光的折射定律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复习光的折射定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光有关的现象?二、探究光的折射现象1.实验一:将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2.实验二:将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三、学习光的折射定律2.讲解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3.通过例题巩固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

四、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1.举例: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放大镜、近视眼镜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这些现象?2.强调光的折射定律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4节光的折射(共26张)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4节光的折射(共26张)

r璃
O
M
i
玻 璃
N′ B
N′ A
当一束光线斜穿过一块玻璃时,光线传播的路线将会怎 样呢?画出光路图并回答.

玻璃

射入的光线与射出的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但两条光线 平行.
三线关系 两角关系 特殊情况
光反射和折射的联系
反射 三线共面 法线居中 两角相等 同增同减 垂直入射原路返回
折射 三线共面 法线居中 空气中角大 同增同减 垂直入射方向不变
射角小于入射角) . ④当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规律: ⑤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⑥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 变. ⑦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应用光的折射规律完成光路图:
A
N
B
N
i
空 气
r


M
O
M′ M

3.使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如何变化?入射角减 小呢?
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 减小.
4.将光逆着折射光的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 会视察到什么现象?
答: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逆着本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光的折射规律: ①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③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折
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海市蜃楼 早晨见到的太阳 池水变浅 筷子变折
课堂小结
光的 折射
折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 介质时,传播方向产生偏折 折射规律:空气中的角大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初中物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共25张) PPT课件 图文

初中物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共25张) PPT课件 图文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2、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光从玻璃(或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5、如果光线垂直射向水中或其他透明物质表面,传播方向不变。
偶尔来给自己一点喘息的余地和放松的空间吧,只为回归纯粹。 于是,我选择了一个周五的傍晚,住进了“花筑”民宿,来到了位于迪士尼周边2km的小镇。
算是给自己放一个小假,只为圆一场童话梦。 穿梭回到童年,就为简单、不知所谓的快乐一番。
我选择了一家名叫“花筑“的客栈,热情友善体贴的老板会在上海地铁11号线的终点站迪士尼和客栈之间,往返接送你的整个行程。
2.角度关系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 方向偏折, 折射角γ小于入射角α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当光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角为0度)
思考:光的反射光路是可逆的 ,折射呢?这时入射角和 折射角什么关系?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空气
水(玻璃)
α
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 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课件(共41张PPT)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课件(共41张PPT)
像,虚它是由_________光_形的成折的射;看到的白云是____像 它是由虚于__________形成光的的。 反射
A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池水看上去比实际的浅
B 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
C 小孔成像
D 影子的形成
8.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
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 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
光从水中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 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的 已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85°,折射角为( ).
如下图中有一处科学性错误,请指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规律。
C、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
折 这种现象是由于____现象形成的。
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若用鱼叉叉鱼应对准那一点( 光应向哪一点射出( ) 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若用鱼叉叉鱼应对准那一点(
空气

•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的 折射 规律
•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 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靠拢),折射 角小于入射角
光 的 折 射 规 律
•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 的 折 射 规 律
• 光垂直射入玻璃或水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拓展:没有月亮的晚上,抬头看天空,有
时会看到满天 “一眨一眨”的星星。那 么你看到的是( D ) A 实际的星星 B 星星变低了的虚像
C 星星的实像 D 星星变高了的虚像
把一枚硬币放在杯子底一边,两位同学一组, 让其中一位同学向后退到恰好不能看见硬币为止, 并保持观察位置不变,另一位同学用一根玻璃棒压 住硬币,再慢慢向杯子中倒水,要求观察的同学注 意产生的变化。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光的折射(含同步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光的折射(含同步教案)

课后训练
1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课后训练
【点拨】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线 AO 为 入 射 光 线 , 光 线 OB 为 反 射 光 线 , 入 射 角 ∠ AON = 60° , 反 射 角 ∠ BON = 60° , 折 射 角 ∠ CON′ = 90° - 50°=40°。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光是从空气斜射 入玻璃的,即MM′的右边是玻璃。 【答案】D
物理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4.4光的折射
授课人:文小语
时间:2021年9月16日
课堂导练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__偏__折____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1)光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折射,光在同种不均匀的介质 中也会发生折射。
(2)光射到两种介质表面时,既会发生折射,还会发生反 射。
(在/不在)同一平面内
光垂直射入水中,时,传 播方向不变
光的折射规律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
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课后训练
12.(2019·邵阳)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请 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解:如图所示。
课后训练
13.(2019·深圳)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界面 MN 上的 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 射光线。 解: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解析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解析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解析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密度差异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本文将对光的折射现象进行解析。

1. 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是遵循斯涅尔定律的,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以下关系:\[n_1\cdot\sin(\theta_1)=n_2\cdot\sin(\theta_2)\]其中,\(n_1\)和\(n_2\)分别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theta_1\)为入射角,\(\theta_2\)为折射角。

该定律表明,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以特定的方式改变传播方向。

2. 折射的规律和特点光的折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规律和特点:(1)入射角和折射角在同侧的两个介质之间,光线向着趋近于垂直与分界面的方向折射;(2)入射角越小,折射角相对于入射角的变化越大;(3)当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到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到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光在垂直入射时,不发生折射,光线沿垂直方向传播;(5)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空气时,折射率可以近似为1。

3. 折射现象的实际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光的折射在光学器件如透镜、棱镜、光纤等的设计和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折射现象解释了水中看到的物体比实际位置要高的现象,这一点在游泳池中明显可见;(3)折射现象还能解释彩虹的形成机制,彩虹是由太阳光在水滴中发生折射和反射导致的。

4. 折射和色散折射与色散是密切相关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折射角度会受到光的波长的影响。

不同波长的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其色散性质不同,折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在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发生分散,形成色散光谱的原因。

总结:光的折射是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它遵循着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义15讲 光的折射及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学生版)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义15讲 光的折射及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学生版)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义15光的折射及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1.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折射现象是指当光由一种介质(比如水)斜射入第二介质(比如空气)时,在界面上部份光发生偏离原来路线而与原来路线产生夹角的现象。

人们利用折射原理发明了透镜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厚的叫凸透镜,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薄的叫凹透镜,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正透镜”(可用于远视与老花镜),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负透镜”(可用于近视眼镜)。

【命题方向】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例子:海市蜃楼、筷子向上折断了、池水变“浅”了、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近视眼镜、老花镜、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

例如:鱼儿在清澈的水里面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

然而,沿着你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

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

从上面看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物体,会感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

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解题方法点拨】解题时要注意折射规律的内容,属于识记、理解内容。

一.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共24小题)1.小红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碗底,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倒着、倒着,怪事出现了,小红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币。

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看不到硬币可以用光的反射来解释B.重新看到的硬币其实是硬币的实像C.重新看到硬币是因为光从空气中射到水中D.重新看到硬币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到空气中2.生活中处处都有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炎炎夏日,沿一条黑色柏油马路向前方望去,感觉公路上有“水塘”是光的折射B.只有光照射到物体上发生镜面反射时,我们才能看清被照射的物体C.电影屏幕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D.当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经漫反射后的光线将彼此不平行,所以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3.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4.以下关于光现象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看鱼缸中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C.树底下的圆形亮斑是光的透镜成实像原理D.水中看到的倒影是折射现象5.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利用凸面镜作汽车后视镜是为了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B.日光下看到自己在路面上形成的影子C.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荫下看见圆形的光斑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D.景物在后视镜中成像7.地球是个巨大的不透明球体,在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时,被照亮部分称为昼半球,而未被照亮部分称为夜半球。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一、光的折射现象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举例-筷子在水中“折断”。

当把筷子插入水中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下部分的筷子向上偏折,好像“折断”了一样。

-池底变浅。

我们在岸边看池底,感觉池底比实际位置要浅。

-海市蜃楼。

这是一种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在海面上或沙漠中有时会看到空中出现高楼大厦等虚幻的景象。

-透镜成像。

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利用透镜成像的原理都与光的折射有关。

二、光的折射规律1.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2.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3.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例如,如果你在水中用激光笔照射水面上方的物体,光线会发生折射到达物体;如果让物体发出光线,光线经过水面折射后也能到达水中的你,这就说明了光路的可逆性。

三、折射现象中的相关概念1.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

2.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四、应用举例1. 鱼的实际位置与看到位置-我们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

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虚像的位置在实际鱼的上方。

2. 透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两倍焦距以内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实像。

-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实像。

第四章 第4节 光的折射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4节 光的折射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解析: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在法 线两侧,所以 a 是入射光线,b 是反射光线,c 是折射光线,故 A 错误;由图可知,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 B 错误;若此时入 射角增大,则折射角也会增大,c 会逆时针转动,故 C 正确;为 了更好地显示光路,可以在水中加一些牛奶等物质,故 D 错误.
③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经过 A 点,要射中 B 点,则入射点应在 O 点的________(填“左侧”或“右侧”).
答案:(1)镜面 (2)A (3)①不能 ②折射 较小 ③左侧
答案:B
知识点 3 光的折射作图 典例 3: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 开玻璃后的光路图.
解析:首先过入射点作法线,然后根据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 射光线,并且进入玻璃砖的光线和离开玻璃砖的光线平行.
答案:如图所示.
1.[物理观念]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 是( )
(1)从外面看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在光滑的玻璃
幕墙上时会发生________(“镜面”或“漫”)反射.
(2)A、B、C 三幅图中,图________(填“A”“B”或“C”)
能真实反映太阳光线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的传播途径.
(3)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通过网络查询到光在几
种不同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所示.
介质
玻璃 冰 水 酒精 空气
光速/(×108 m·s-1) 1.87 2.29 2.25 2.26 3.00


①通过分析表格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结 论:光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小,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大;

光的折射初中物理知识点

光的折射初中物理知识点

光的折射初中物理知识点光的折射初中物理知识点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光的折射初中物理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光的折射初中物理知识点 1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店铺相信看过上面的初中物理知识点之光的折射定律,聪明的同学们一定可以顺利答题了吧。

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全的物理知识等着大家来记忆哦。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

光现象2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作图: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

二、透镜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3条特殊光线)3、填表: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 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相关考点分析,复习必备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相关考点分析,复习必备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相关考点分析,复习必备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3、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f<v<2f),如照相机;(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

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6、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7、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8、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9、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考题解析✚●○1.当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时,会发生折射,如图所示.画出的折射光路,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A、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错误;B、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图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侧.故B错误;C、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D、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光线没有发生偏折.故D错误.2.(2017•上海)光从空气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A、0°B、35°C、60°D、90°【答案】B【解析】根据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6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 可能正确,ACD一定错误.故选B.【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如图所示,水中铅笔会变“折”,这是一种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诗句中也蕴含此种现象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C、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答案】D【解析】插入水中的铅笔,由于铅笔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铅笔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此时看到的“铅笔”实际上是铅笔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看到明月光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是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通过酒看到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看到水底和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

4.4 光的折射-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4.4 光的折射-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 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 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04 随堂练习
3.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 请你说 一说这一有趣的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4.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 观察到的光斑将会如何移动?
04 随堂练习
01 情境导入
想一想:加水后为什么能看到硬币?
01 情境导入
将一根筷子放入一个空杯中,当往杯中加入水之后,观察下筷子 有很么变化?为什么?
向空杯 中加水
01 情境导入
你知道这些美丽的景象是怎样来的吗?
一闪一闪亮晶晶
壮观震撼的“海市蜃楼”
02 探究新知
一、光的折射
1.定义:
如从空气射入水中、从空气射入玻璃等
A M
N α
O
β N′
空气 M′
水(玻璃)
B
02 探究新知
【光的反射定律】 1.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 规律呢?
02 探究新知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探究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0 25 30 35 30 40 50 59
结论: 在光的折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02 探究新知
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
空气 → 水、玻璃(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水、玻璃(或其他介质)→ 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02 探究新知
例1 一束光沿 AO 方向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 线的大致方向。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9篇)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9篇)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优秀9篇)光的折射优秀教案篇一光的折射优秀教案(一)教材:物理通报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试验本第一册(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折射现象,掌握折射规律.(2)使学生能作简单的折射光路图.应达到的目标:①能说明什么是折射现象;②掌握折射时的规律;③能作出简单的折射光路图;④知道光发生折射的条件(斜射入两种媒质的界面上,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三)课型:规律课.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教具:演示仪器:烧杯,水,筷子,方形玻璃水槽,白色刻度盘,光源.(注意:本课中的实验需要在暗室进行.)(四)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光在反射中有什么规律?(2)什么叫做光路的可逆性?2.引入新课:(1)演示:①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烧杯的水中,看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了向上弯.②再透过玻璃砖看一支粉笔时看到什么现象:一部分同学看到粉笔的位置好像错位了,由于位置关系,还有部分同学看到没错位.③教师:筷子并没折,粉笔也没有错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来研究光的折射情况.引出课题——光的折射规律.3.授新课:(1)演示:在玻璃水槽内固定白色刻度盘,使水槽内的水面位于刻度盘的一半处,让一束光线沿着刻度盘面斜射入盘中心O处的水面上.(为清楚看到刻度盘上的刻度及光线,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2)问:哪位同学来指明哪一束光线是反射光线?其特点是什么?(提示:其特点是在O 处又被反射回到空气中).问:进入水中的那束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什么地方开始偏折?学生回答后引出板书: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媒质斜射入另一种媒质时,在两种媒质的界面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强调定义中“斜”、“入”、“另一种媒质”及“界面”几字的函意.(3)①让学生画出实验图形,并指定一位同学将图形画在黑板上.②教师介绍图中各部分名称,其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叫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由实验可知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可同时发生.反射定律中说明了反射现象中的规律,那么折射现象中有什么规律呢?下边我们来做实验,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4)演示:①入射光线斜射入中心O处的水面上但射线不沿盘面进行.观察:折射光线在哪儿.问:(对照板图)若改CO为入射光线时,它在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会在哪儿呢?(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其折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射出,即:OA.问:此时,折射角还小于入射角吗?(否)(如有条件在此可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的实验,以证实:折射角不是总小于入射角.)问:在什么情况下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呢?(只有在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时,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完善板书)②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教师:综合以上两条即为折射规律.(6)问:为什么要斜射入水或其它媒质中呢?(强调“斜”字)看以下实验.演示;让入射光线垂直(沿法线)射入水中.问:入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角等于多少?(0°),折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光线在哪?(按原路返回),折射光线在哪?(传播方向不变)说明这是反射和折射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板书)注意: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媒质中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教师:到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在看玻璃砖后面的粉笔时,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了,而这两种结论都是正确的,只是观察这一现象时所在的位置不同.当粉笔把反射出的光垂直射入玻璃砖里时,在玻璃砖内仍按原来的传播方向射至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因还是垂直入射的,所以其传播方向仍不改变,如图.若观察者恰在这一光束的路径上,逆着其传播方向看去,则不会感觉到粉笔错位了.那么如何解释“错位”的感觉呢?请同学们课下讨论研究.4.课堂学习:(1)p19练习一,1、2题并订正答案(2)就书中的“想一想”,让全班学生画出光路图,并令一学生画在黑板上.全班订正.5.总结新课: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订正,同时强调: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中的区别;可以把折射规律中的第二条内容缩写成“光疏密,折近法”说明其函意.6.布置作业;(1)阅读课文.(2)总结反射现象与折射现象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p20的第3题做实验,并回答问题,写在作业本上.《光的折射》教案篇二《光的折射》教案精选(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二)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精编10篇)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精编10篇)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精编10篇)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2)能叙述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5)能举出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能力目标由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入手,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概括出相应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利用折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再次向学生灌输注意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性.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正确理解是本节的关键,对于透镜的学习,照像机和幻灯机,放大镜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本列举了各种光的折射的实例,对这些实例进行讨论分析对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有很大的作用.本节中介绍了在折射中光同样具有可逆性.教法建议本节是在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注意在本节的讲授中要合理有效的运用实验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两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上,要结合实验对比使学生明白“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一结论的成立是有条件的.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不但要传授科学的定理、定律,还要传授这些定理、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因此,讲一点相关的物理学史的内容,也是符合目前物理教学改革方向的措施之一.教学设计示例1.引入课题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如果光射到的是不透明物体的交界面,那么另一部分光会被吸收,但是如果光是射到某种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比如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者玻璃中,另一部分光就要进入水中或者玻璃中传播.在引入课题中要注意学生的主动性.方案一:向学生演示动画,使学生明白光斜入射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不仅仅会发生反射,还会发生折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方案二:演示各种有趣的光的折射现象,例如内画壶、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等等从而引入新课.2.新课教学(一)光的折射定义的讲解课堂小实验一:在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十分普遍,请学生们透过玻璃砖看自己的手指,并注意调换观察的角度,看一下,发生了什么现象?也可以用铅笔,或其它物品代替手指进行观察.实验结论:视线越斜,错位越显著,如果视线垂直于玻璃砖的侧面则没有发生错位.课堂小实验二:将一枚硬币放进水中,让学生观察硬币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实验结论:硬币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深.课堂小实验三:准备一个比较深的大鱼缸,里面放入几条鱼,让学生伸手抓鱼,并让学生谈一下感受.实验结论:鱼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深.由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的定义.(二)光的折射的一般规律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先介绍教材图6-2所示实验仪器,然后让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让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并对照实验讲解哪些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哪些角是入射角、折射角,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反射光线略作说明.图6-l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考虑以下问题A.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C.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与折射角发生什么变化.D.在整个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是靠近还是远离法线,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特点.E.让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看到什么现象.实验结束后请学生回答以上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所回答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指导,最后得出正确的结果,写出板书.(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知识点的讲授向学生发问:如果把光源放到水中,让光线逆着折射的方向射入空气中,会看到折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的回答是否与实验事实相符.(四)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用动画演示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3.教学总结对于光的折射现象和它的初步规律进行定性分析,由于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对于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不要进行定量的分析,但可以稍加介绍.注意实验教学在本节讲授中的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筷子变折
天上的彩虹
硬币重现
池水变浅
海市蜃楼
课堂练习:
1、指出下列现象中包含的光学知识: A、树在水中的“倒影” B 、池水变浅 C 、立竿见影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
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
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
线,其中___B__O___是入射光 线,__O_A_____是反射光线, ___O_C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
空气
BA
P/

P
池水变浅
从水面上斜看水中的 游鱼,看到的是鱼的
虚 像,这是因为发 生了光的折射 ,虚像
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一些。
水中的鲨鱼看到空中的大雁比
实际位置是 高 了一些。(填
“升高”或“降低”)
S′ S
三、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线从空气中以入射角射在玻璃砖的上表面上,穿过 玻璃砖后,又射入空气中。如果玻璃砖的上下表面是 平行的,求光线从玻璃砖射出后的传播方向。
角为__6__0_0___,折射角为 __3_5_0____,_左____边是空
气,_右____边是玻璃。
3.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在云中游”, 则(B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 光
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 光
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法 线
入反 射射 角角
基本概念
空气
角等于入射角?
空气 水
水 空气
折射角 < 入射角 折射角 > 入射角 折射角=入射角
二、光的折射规律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水或玻璃)中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课堂小结:
一、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 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二、光的折射规律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⑤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三、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④当光从另一种介质(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 ;
⑤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 射角。
2.筷子怎么折断了?
看起来向上弯折
筷子弯折的解释
这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折射
来自P点的光通过水面折射后折射 光线的反向延Q 长线都经过P的像点P’
Q/
单色光经玻璃砖
i
后,侧移而传播 方向不变
r i'
r'
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虚线表示 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
璃砖后,观察范围将 变大
观察点 不变,进入 观察点的边 缘光线不变
1.光的折射规律
三线共平面,法线居中间, 两角不相等,空气中角大。
2.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早晨见到的太阳
3.4 光的折射
山东烟台招远 张长庚
视深度(看到的深度) 小于实际深度
筷子怎么折断了?
看起来向上弯折
海市蜃楼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入射角与折射角
入 射
法线

线
空气
界面
0
玻璃
折 射 光 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