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装备质量事故案例集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军装备质量事故案例集锦
武器装备的质量问题,是长期困扰各国军队的主要问题之一,军事装备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是部队完成军事任务的基本保障条件之一。
由于质量问题造成装备难以形成战斗力的例子不胜枚举。
质量差、可靠性低的装备常常会导致意想不到的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同时,随着武器系统科技含量的增加,质量和可靠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纵观武器装备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具有优良质量和高可靠性的武器装备是军队战斗力的高级倍增器。
分析和掌握装备事故案例及发生事故的原因,对于提高军事装备的质量和使用可靠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收集、整理了大量外军装备质量事故的案例。
一、美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运往亚洲、非洲的沙漠、高原、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作战的军事装备,由于材料、部件及整个产品对于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差,而产生腐蚀、发霉以及由于沙漠干热、沙尘等的作用,使军事装备发生许多故障,机件失灵、甚至完全丧失战斗能力。
★50年代美军在朝鲜战场,由于不适应寒冷气候,美军80%的电子设备发生了故障,对当时美军的战斗行动造成了很大困难。
★60年代的越南战场,由于美军装备不适应热带雨林气候环境,大部分通讯设备不能工作,给美军造成了很大损失。
早在二战期间,美运往远东的航空电子产品中60%不能使用;而英国的雷达,在欧洲时MTBF为116小时,在地中海时为61小时,在东南亚仅为18小时。
★80年代,据美国国防部对价值180亿美元、总重量近380万吨的三军库存常规弹药进行调查表明:由于美国本土、欧洲、太平洋等地区自然环境战场的腐蚀和变质,仅陆军维修和销毁弹药就高达11万多吨,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90年代在海湾战争中,由于不适应沙漠环境,美军坦克的瞄准系统,红外夜视装置屡屡出现故障。
★1967年1月27日,美国3名宇航员在“阿波罗-1”号模拟发射过程中因起火而丧生。
★1986年1月26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4秒后便发生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原因很简单,是“挑战者”号右侧固体火箭发动机尾部装配接头的小聚硫橡胶环型压力密封圈不能适应低温环境,过早地老化失效,出现了裂纹,从而造成密封不好,燃料外泄,引起爆炸。
这次严重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亿美元,同时还严重地打乱了美国航天发展计划,使美国“星球大战”计划陷入困境。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德克萨斯州上空解体失事,7名宇航员的丧生。
最终调查报告指出,导致“哥伦比亚”号发生事故的技术原因是:航天飞机发射升空81.7秒后,由于外部燃料箱外表面脱落的一块泡沫材料的撞击,导致了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热保护系统形成裂孔。
航天飞机
重返大气层时,超高温气体得以从裂孔处进入“哥伦比亚”号机体,造成航天飞机最终解体。
★1944年10月24日晚,美海军“唐格”号潜艇发射出去的鱼雷突然来了个180度大回转,不偏不倚地击中了自己的潜艇,不仅使潜艇和大多数艇员葬身海底,而且使作战行动宣告失败。
据战后调查分析,导致“唐格”号潜艇发射鱼雷自己炸自己的原因,就是由操作问题而引起的潜艇发射方向机械系统失灵。
★1963年4月10日,美国攻击型潜艇"长尾鲨"号在波士顿以东220海里处试航,下潜到130米处时进行了压载舱的注水试验时沉没,艇上129人无一生还。
后来调查结论称,可能是一根海水管道破裂,导致海水大量涌入舱内,一些电线被海水浸泡和冲刷后又影响了电气系统,从而使潜艇丧失动力,坐沉海底。
★1911年和1916年,美、英两国飞机先后在军舰上起降试飞中发生严重飞行事故,为防止发生此类事故的研究而诞生了航空母舰,并促进了适合于在舰上起降的舰载飞机的改进设计。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国军方生产的大力神运载火箭出现过3次重大技术失误。
一次是在发射升空后不久即爆炸,另外2次则把卫星送到了错误的运行轨道,损失高达30亿美元。
★2000年12月11日,号称是美军下一代主力作战飞机的V-22“鱼鹰”偏转翼飞机也因为机械故障而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痛事件。
美国五角大楼对“鹞”式飞机坠毁事件调查后也认为,出事的原因在于液压与计算机系统的机械故障,使飞机在飞行中失控而造成的。
★1989年4月19日11时左右,在波多黎各东北方向约210公里的大西洋海面上,正在进行演习的美国“衣阿华”号战列舰,突然腾起一团烟雾,一颗300公斤重的炸弹在二号炮的中心炮筒内爆炸,二号炮塔瞬间便被浓烟遮没,舰上一片混乱。
这次爆炸中有47名水兵不幸丧生,1517人被炸伤,成为20世纪以来美军史上罕见的大灾难。
一位美国海军专家在谈到这次事故原因时指出,军舰自身的武器发射系统存在严重问题。
这次爆炸像一股冷风吹进了美国海军,它使人们设法寻找出类似于这样的危险种子,因为大多数的火药都是在朝鲜战争期间生产的,而许多火药至今仍被保存用于试验。
★美国空军司令部2002年12月5日下令在本土服役的所有军用飞机于6日停飞一天,以便让所有飞行员与部分地勤人员进行安全飞行常识的学习巩固。
美国空军的这一举措是在美国军用飞机接连发生事故后做出的。
仅在一天前,两架A-10战斗机在内华达上空进行训练时发生撞击,造成1名飞行员丧生,另外1名飞行员通过跳伞才得以逃生。
美国空军的停飞命令将涉及约1000架在美国本土服役的军用飞机,其中既包括战斗机和轰炸机,也包括侦察机和运输机等。
★美国总审计局对1994和1995年美国三军飞机事故报告进行分析表明,三军飞机的灾难性事故中,质量因素造成的事故占27%,其中空军29%、陆军24%、海军及海军陆战队为20%(1990-1994年)。
★发动机故障一直是造成单发战斗机/攻击机灾难性事故的主要原因。
以号称美国空军最安全的单发战斗机F-16为例,在1975-1996年间由于发动机故障造成飞机灾难性事故88起,约占飞机总灾难性事故的40%左右;从1992-1996年的5年中,由于发动机造成的灾难性事故几乎占F-16总灾难性事故的一半。
★在飞机近百年的发展和航天飞行器4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飞行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军用飞机的灾难性事故率从20年代初期的每10万飞行小时发生500次左右的灾难性事故降低到90年代中期的每10万飞行小时发生1.5次灾难性事故;美国陆军航空兵在1908至1914年间共发生11次灾难性事故。
20年代初,美英军方开始记录飞行事故,统计飞机的飞行事故率。
1922年是美国军用飞机发生事故率最高的
一年,每10万飞行小时发生506次灾难性飞行事故。
★美国海、陆、空三军飞机近40年的飞机灾难性事故率呈下降趋势,从1958年的19次/100000飞行小时下降到1995年的1.5次/100000飞行小时。
海陆空三军近20年来的灾难性事故率下降趋势,从1975至1995年三军的灾难性事故数从309次下降到76次。
在这二十年中,美国三军飞机灾难性事故损失210亿美元,从1990~1995年,其损失每年保持在十几亿美元。
美国空军飞机灾难性事故从40年代中期的每10万飞行小时发生50次,下降到70年代初期的每10万飞行小时3次,三十年中下降了94%;而到90年代中期又进一步降到每10万飞行小时0.6次,二十多年中下降了约95%。
★从1921年起,美军开始统计飞行事故万时率。
当年飞行77000小时,发生严重飞行事故361起,飞行事故万时率为46.8;1922年发生严重飞行事故330起,万时率达50.6;美军1921年飞行事故万时率为46.8;1922年为50.6;1934年为11.0;1943年为6.4;1947年为4.4;1950年降到3.6。
1956年到1960年实行飞行和保障工作“标准化”,再次推动事故率下降。
1960年下降到0.58,1970年为0.3,1983年首次低于0.2(达0.198)。
90年代以后一直保持在0.2以下。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损飞机20500架(包括在地面被炸毁),而因飞行事故损失的飞机则达21000架之多。
★朝鲜战争(1950-1953年)中,按照美军的统计,被中、苏、朝部队击落的飞机有963架,另有78架坠毁原因不明,但因飞行事故损失的飞机则达945架,死亡飞行员1144名。
海湾战争(1991年)中,多国部队在作战中损失飞机29架,因飞行事故损失飞机则达34架。
★美军在打击阿富汗塔利班的战争(2001年10月-2002年6月)中,在享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没有飞机被击落,却有9架飞机因飞行事故坠毁,造成11人死亡、15人受伤。
★受环境因素制约较大。
即使是智能化程度高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其工作程序也都是预先设计好的,而这些程序化控制方式,对环境的适应力是很有限的。
一些高技术武器装备受地貌、风雨、气温、干湿度、水文、地质和人文等情况的影响,将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即便是全天候的飞机、全方位的雷达、高精度的导弹,其可靠性和精密度也只能在良好的作战环境下和适宜的范围内才能实现。
例如,F-117隐形战斗机只有在低空或低温条件下才具有隐身效果,到了高空和高温环境中,则完全失去了隐身功能。
再比如,1999年4月7日,在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的空袭中,美军的一架"猎犬"式新一代无人侦察机在南联盟科索沃侦察时,遭到了南联盟防空火力的埋伏而被击落。
剖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南联盟地形复杂和恶劣天气大大限制了"猎犬"性能的发挥。
而且南联盟复杂的山地和茂密的森林加上云雾笼罩增大了"猎犬"的搜索和发现目标的难度。
为准确探索目标,"猎犬"不得不降低侦察高度,因此遭受了南联盟防空火力的伏击而命丧黄泉。
★1966—1970年5年间,美国空军因进入尾旋(即螺旋)而坠毁飞机226架
★2001 年9月8日,美国最大的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建造的一颗间谍卫星在推迟2年之后,终于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这颗造价超过预算10亿多美元的海洋侦察卫星是为美国海军度身定造的,名为“先进命运女神”,以取代以前用于追踪前苏联舰只电波和雷达信号的老一代“幸运女神”卫星。
“女神”虽然先进,但“命运”却不怎么好,刚刚进入印度洋上空几百英里的预定轨道,卫星的电路系统就出了问题,无法正常工作,虽然地面工程师很快通过控制软件,修复了故障,但卫星的实际侦察能力只
恢复到设计能力的80%
★1955年7月美国总统正式宣布"先驱者"号地球卫星计划,在"先驱者"号计划的11次飞行试验中,发生了8次事故,仅有3次发射成功。
其主要原因是事故预防措施不力,如零部件没有严格控制、质量控制不严、系统的关键部件没有余度等。
随后的"大力神"火箭及"双子星座"飞船计划吸取了"先驱者"号的经验教训,采取更严格的事故预防措施,如环境验收试验、工艺质量筛选、故障问题报告及纠正措施系统,导航及供电等关键系统采用双余度,对设计、质量控制大纲和试验大纲均进行独立的安全性评审,并应用各种激励政策,保证了"大力神"火箭的14次飞行试验中,仅发生2次事故。
★F-16战斗机设计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F-16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电传操纵的战斗机,采用线控飞行系统,代替传统人力带动连杆及曲柄的方式飞行,以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不过,线路稍有问题,就非常容易发生短路现象,使发动机失去推力而失控。
80年代,美国空军发现了这个严重问题,立即研制了全新的线控飞行系统,并应用于C、D和N这三个新型号的F-16战机,使之更先进、更完全,而淘汰的旧型号F-16A和F-16B则未更换这种新系统。
这种旧系统极易出问题,还很容易被海洋咸气候腐蚀毁坏。
近两年来,台湾空军的军用飞机感染上了严重的"机瘟",发生了十多起飞行事故,损失了十几架飞机,死亡和失踪了20多名飞行员,另有10多名飞行员受伤,台湾空军的F-16战斗机最近的几次事故就是由线路短路造成的。
★号称是美军下一代主力作战飞机的V—22“鱼鹰”偏转翼飞机也因为机械故障而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痛事件;美国空军多起坠机事故调查的最终结果都与机械保养不善有关,美军的AH—IW“眼镜蛇” 、“王牌”攻击直升机甚至还出现过飞机旋桨在飞行中断裂的严重事故。
美国五角大楼对“鹞”式飞机坠毁事件调查后也认为,出事的原因在于液压与计算机系统的机械故障,使飞机在飞行中失控而造成的。
★美国空军F-4飞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平尾摇臂出现另外,结果迫使美国1600多架F-4飞机和其它国家600多架F-4飞机全部停飞检查,后经查明是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差,对应力腐蚀比较敏感。
★美国空军F-111飞机曾经产生过可变翼枢轴接头空中折断的严重飞行事故,迫使美国空军全部F-111飞机停飞检查,后经查明是由于锻造缺陷和应力腐蚀疲劳断裂造成的。
★1962年,美国两发民兵导弹、1964年两发侦察兵火箭、1967年两发大力神Ⅲ火箭均因EMC问题而造成发射失败。
★1987年3月25日,美国用宇宙神——人马座运载火箭发射海军的舰队通信卫星时,起飞48~53秒期间,运载火箭的一台计算机错误的向主发动机发出“偏转”指令,使致火箭翻滚,地面人员只好指令炸毁。
事故原因是由雷击造成引起的。
雷电的高压冲击电流经贮箱外部传到数字计算机,造成火箭失控。
★1971年,美国空军31种机械设备,使用只有两年,由于温湿度影响故障高达46000次。
美国移动雷达系统在热带地区仅工作22天,许多元件失效;坦克在热带地区仅使用了30天,14辆坦克有10损坏;美军班排电台在大陆试验通讯距离远超过原设计指标(1600米),但在热带距离,通讯距离不到900米。
★在夏威夷空军基地跑道上,由于位于海拔1.8米且距海面只有91.4米,波浪常冲击到跑道上,使所有的镀铜天线仅几天就腐蚀,无论飞机是在飞行还是在机场上停放,每隔七天就得更换一次天线,镀镉短波天线和偶极板天线15天就被严重腐蚀。
★美国沿海空军基地一次工作调查表明,引起工作的原因中,气候环境占73%,全是由于在复杂自然
环境作用下,产生腐蚀、老化、膨胀、开裂、长霉和虫蛀所引起的;机械环境站27%。
★“沙漠之狐”行动中,美军阿帕奇直升飞机因螺旋桨轴渗进沙粒导致无法执行任务。
★海湾战争后,美军在最大规模沙漠军事演习中,暴露了诸多武器装备德环境适应问题,如:主战坦克挑战者2型,只能在沙漠中行进4小时,其中一半失去战斗力;SA80步枪因沙尘卡壳、AS90自动火炮上的塑胶过滤器,在高温下熔化;近半数的山猫直升机平均无故障时间仅有27小时。
★1998年春天,美国海军陆战队飞行员驾驶的一架鹞式战斗机当爬升到14500英尺的高度时,发动机突然熄火。
飞行员两次试图重新点火,但它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飞行员跳伞时由于颈部折断当场死亡。
自从美国海军陆战队1971年从英国引进这种飞机以来,它在非作战情况下共发生了300多起事故和900多起险情,导致45名飞行员送命。
按照美国军方制定的衡量飞行安全的标准———每10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也称A级事故,指导致人员死亡或永久受伤,或财产损失超过100万美元的事故)率,第一种鹞式飞机(AV—8A)的A级事故率之高简直称得上是天文数字———31.77起/10万飞行小时。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某鹞式中队接连发生机毁人亡的事故,中队飞行员干脆给这种飞机取了个“寡妇制造者”的绰号,结果它一直流传至今。
据统计,AV—8A一半多在事故中坠毁。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陆战队开始用安全系数更高、作战能力更强的AV—8B取代AV—8A。
但是截止到1996年,新型鹞式战斗机也摔毁了近1/4。
AV—8B的平均事故率是11.44起/10万飞行小时,比同期其它军种攻击机或战斗机的事故率总和还要高。
此间,由鹞式飞机失事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18亿美元。
2001年似乎是鹞式飞机的“安全年”,它创下了有史以来最低的A级事故率———2.74起/10万飞行小时。
但截止到10月1日,鹞式战斗机2002年的A级事故率又重新升到9.66起/10万飞行小时。
在鹞式飞机的老家英国,它们在安全方面的糟糕表现与美国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也许是鹞式太能“索命”,连一向以拾美军破烂为荣的台湾都不敢碰它。
操作复杂,发动机熄火,控制杆卡住,设计缺陷多。
此外,鹞式从头到脚都是毛病,发动机熄火、压缩机叶片出现裂纹、控制杆被卡住、副翼摆动失灵、导向轮自己滑出跑道等,这些故障都发生过。
1986年,一位飞行员就发现副翼摆动失灵,可直到近年才真正排除这一隐患。
此外,鹞式战斗机弹射座椅以及发动机上的设计缺陷,也是拖了多年之后才得到纠正的。
此外,鹞式飞机还很难“伺候”。
如果更换它的发动机,平均需要550工时,而对F/A—18做这项工作则只需9小时。
鹞式每上天一小时,平均需要25小时的地面维护,这相当于F/A—18的2—5倍。
但“鹞”本身的设计缺陷就决定了它在战场上不会有太大的出息。
喷管喷出的气体温度过高,容易损坏跑道,而强大的吸气又容易吸进小鹅卵石等杂物,对发动机造成破坏。
此外“鹞”的自重不能太大,否则无法垂直起降,这就限制了它的载油量,从而进一步限制它的航程和其它负载。
它的最大外部负载只有9000磅,与此相比,F/A—18的负载为1.55万磅。
为了减轻重量,“鹞”的油箱没有加装防护装甲,油箱里没有阻燃泡沫,也没有加衬能够自我密封的隔膜(这种隔膜可以堵住被子弹射穿的窟窿),这些省略降低了它的战场生存性。
但鹞式战斗机最致命的软肋还是它的喷气管。
出于平衡的考虑,它产生推力最强、同时也是温度最高的喷管位于机身中央,而其它飞机的最热点则在机尾附近。
所以一旦被热寻的导弹击中,鹞式飞机受的伤将更加致命。
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得到了证实。
在那场战争中,陆战队共有7架鹞式战斗机被伊军炮火命中。
根据美军的战后评估,鹞式战斗机的战损率为每出击1000架次损失1.5架飞机,而陆战队的主力战斗机F/A—18则毫发无损。
在去年的阿富汗战争中,鹞式战斗机由于缺少一种激光瞄准系统,因此作战时只能由其它飞机提供定位。
结果在去年11、12两个月,“鹞”参战最繁忙的阶段,它们也不过出动342架次,扔下了161颗炸弹。
★F-111“疣猪”战斗轰炸机是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超音速战斗轰炸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型变后掠翼飞机。
于1962年开始设计,1964年12月第一架原型机试飞,1967年10月首批生产型正式交付使用。
由于F—111是最早采用变后掠翼技术的实用飞机,难免有不成熟之处,先后出现过结构超重使飞机性能达不到预定指标,在飞行中因机翼转轴接头下板断裂造成毁机事故;多次发生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媳火,以及进气道节流引起发动机喘振等。
★在越南战争中,美军最高峰时投入武装直升机多达3000多架,占侵略陆军飞机总数75 %。
在整个战争中,约有5000多架武装直升机被击落或技术原因坠毁。
2001年11月12日,2架美军直升机晚间在阿富汗南部加兹尼海里纳乌尔地区执行秘密渗透搜捕任务时,由于技术故障而坠毁,导致数名美军死亡。
据统计:1996~2001年,美军武装直升机出事率不断攀升,发生了90多起技术故障,损毁40多架飞机。
1999年6月,美陆军1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坠毁,调查结果发现,该机的变速箱存在隐患;1999年12月,1架陆战队“海王”武装直升机在太平洋执行训练任务时坠毁,6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全部死亡;2000年1月,1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坠毁;2000年4月,1架UH-60武装直升机在坎贝堡训练时坠毁,机上11人全部遇难;2000年7月,1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坠毁;2000年8月,1架改进型MH-53扫雷直升机在德克萨斯州参加演习时失事坠毁,4名机组人员全部死亡;2001年2月13日,美国陆军第25步兵师的2架UK-60型“黑鹰”式直升机在参加代号“闪电”突击勇士的野外实兵演习时坠毁,造成机上6人死亡,11人受伤;2001年4月,1架米-17武装直升机在越南清水村附近的山上执行搜索越战失踪美国军人遗骸的任务时坠毁,机上15人丧生。
美军武装直升机平时训练时或执行特殊任务时,多次发生机毁人亡事故,主要原因是飞机存在多种技术隐患,飞行员带着技术故障飞行。
比如:在美军武装直升机的研制计划中,最著名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被美国军方人士称为“全面换代型”的新型飞机。
然而,该机自从研制试飞以来,发生了2050多起事故,已坠机50多架。
特别是在科索沃战争中,在短短的9天内接连坠毁2架。
当时,美国不少人士指出,应当对飞机性能进行进一步检测。
结果发现,该机自从1985年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严重的机械缺陷,如直升机的桨叶在高速飞行过程中突然折断、夜视系统在夜间无光条件下突然“失明”、电子冷却系统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失灵、飞行座舱和电子部件在潮湿的环境中失去作用等等。
★“沙漠风暴”行动中,美空军装备的高技术武器受制于夜幕、沙漠地形环境,常常影响空军和地面部队观瞄系统的功能,致使现代观瞄仪不能清楚地识别敌我车辆,造成1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误伤多国部队坦克。
★1939年5月23日,美国海军S-192“角鲨”号潜艇经过大修后开始试航,由于通气管挡板没有完全关闭,造成海水涌进主机舱,27人遇难。
1963年4月,美国一艘“长尾鲨”号核潜艇沉没在美国的科德角附近海域,129人遇难。
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失事的核潜艇。
1968年,美国一艘“天蝎”号核潜艇在前往加纳利群岛途中沉没在大西洋中部,艇上99人全部遇难。
★2002年11月12日,美国陆军举行记者招待会,展示用作探测和识别生化武器的装备,但这次展
览发生一次出乎预料的意外。
在这个推介陆军战略护卫部队的记者会上,军事专家示范如何分辨和试图拆除可疑的生化武器。
战略护卫部队六名成员进行现场示范,展示拆除化学弹、处理藏有炭疽的信件和检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毒气弹之程序。
陆军女上士埃弗里在电视台猛烈灯光照射下身穿紧身防毒军服示范,期间感到虚脱。
身穿一套深蓝色防毒保护服的埃弗里在讲台上晕倒,跌向记者就坐的一排椅子,幸而经过休息和饮水后无恙。
尽管如此,这宗突如其来的事件进一步凸显这种可能在出兵伊拉克时使用的防毒衣存在缺陷。
★2003年09月11日,一架F/A-18战斗机当天在“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上降落时坠入海中,造成12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华盛顿”号正在弗吉尼亚州沿海进行例行的飞行员训练科目,当时航母上的拦阻索与着舰飞机脱离导致战斗机冲入大海,飞行员从座舱中弹射逃生后立即获救。
★炮管爆炸的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发生在1844年2月末,当时是在美国军舰普林斯顿号上进行射击表演。
一门名为和平缔造者的305mm(12英寸)滑膛炮发生爆炸,炸死了海军部长和国务卿,泰勒总统和夫人则幸免遇难。
★2002年6月,美国海军暂停了其156架F-14"雄猫"战斗机在航母上的飞行任务,并继续深入调查该型飞机前起落架的腐蚀问题。
调查人员将认真检查每一架F-14战斗机前轮,尤其是前起落架外气缸压杆的状况。
正是这一压杆导致了2002年3月2日在地中海发生的一次F-14训练飞行事故。
在这次事故中,飞行员克丧生。
事后,工程调查人员在现场发现了外气缸腐蚀的证据。
在这次大检查中,每一架前起落架外气缸压杆腐蚀程度超过0.005英寸的F-14飞机都将被禁止参加航母飞行训练,直至该压杆被更换之后。
每一架前起落架压杆腐蚀程度不到0.005英寸的F-14飞机也被要求至少进行50次弹射检测,确保腐蚀情况不会影响飞行。
估计这一次对每一架F-14"雄猫"飞机的检测工作需要15个工作小时。
★海湾地区的酷热致使电子系统特别是攻击机上的干扰吊舱、“爱国者”(Patriot)防空导弹等装备的处理与显示系统及通信设备过热,而发生未预料到的故障。
★美军高技术装备远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即使一些基本完成信息改造的装备,也由于技术本身存在不足。
在此次战争中美军精确制导武器因人为失误和机械故障发生误差的比率达到了10%,美军与盟军在作战通讯系统的互通性上存在较大问题,均容易造成误伤事件。
美军"爱国者"导弹系统也可能由于采用的敌我识别代码出现问题,误击己方战机。
美军隐形战机还存在着许多致命的弱点:一是反雷达技术有很大的局限性,吸波涂料和隐形结构主要是针对厘米波雷达,对米波、毫米波、红外波段的雷达和传感器,其隐形效果将大大下降;二是机动性能差,隐形设计改变了机体外形,影响了飞机的气动性能,增大了飞行的空气阻力,再加上飞机表面涂上吸波材料和内部采用了各种隐形装置,大大加重了自身的负荷;三是再战能力差,隐形飞机在技术上、结构上都十分复杂,一旦飞机受到损伤或出现故障,临时很难修复;四是由于隐形的需要,隐形飞机取消了外挂架和外部发射装置,其弹药携带量明显减少。
美陆军在作战车辆上加装一种仅可通过夜视仪或热传感设备才能识别的装置,以区分敌我,在车辆上加装了全球定位系统,以更好地确定友军位置,但在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很难发挥作用。
美陆军几乎所有直升机因伊拉克中南部出现强沙尘暴被迫停飞,使联军地面进攻受到影响。
美军在此次战争中使用的激光及红外制导弹药也易受恶劣天气和烟雾等因素的影响,伊军在巴格达外围点燃原油制造浓烟使美军武器的精确命中率降低。
★伊拉克战争中部署在科威特的"爱国者"导弹击落了英国的"狂风"战斗机;F-16攻击"爱国者"导弹阵地;英军"挑战者"坦克互射;美军A-10袭击英军装甲车等。
据初步分析,造成这些误击事件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1)技术原因在超视距作战和"非接触战争"中,敌我识别工作完全依靠技术设备予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