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成绩实用策略的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学生成绩实用策略的探索

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是每一个教师所关心的重大话题。学校在评价教师时,学生成绩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有的甚至是唯一的指标。不同教学个性的教师在提高学生成绩上会有不同的实用策略,但这些不同的实用策略里肯定会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共同点”。笔者在认真审视各学科教师提高学生成绩实用策略的基础上,提炼出提高学生成绩的四点实用策略。

一、编制好“学案”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前提

学案是由教师凝聚集体智慧编写的供学生合作学习的实用方案,立足于学生,侧重于学习问题的有效设计。一份学案大体上可以由“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程序、学习调控”构成。

1.学习目标可以是“三维”目标,涵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以是凸现以知识点为核心内容的学习目标,但不管以何种形式来描述学习目标,都必须紧贴学习的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从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出发。描述的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评价。

2.学习重点是知识点的核心内容。

3.学习难点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易错的内容。

4.学习程序重在学习问题设计,要体现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情境性、变异性、反馈性。

层次性,是指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低”到“高”地循序渐进。一般可表述为“引入性问题、引探性问题、巩固性问题、

迁移性问题”。引人性问题是基本概念、基本定义、基本公式的“变形”,表述或学习新知识的“原有知识”铺垫或情境的创设。引探性问题是新知识的典型“例题”或重点解决的问题,是设计的核心,是课堂学习的重点内容。巩固性问题是知识的“变形”训练,在“变形”中帮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迁移性问题是知识的适当拓展,是联系实际和生活或带有一点知识综合性的问题。

情境性,是指设计的问题从生活的真实情境出发,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一种“实例式”“基于问题”的认识与探讨的学习问题预设。

变异性,是指设计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设问,一般是通过变换题型、数据、方法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反馈性,是指课时学习结束后的反馈检测。由教师设计几道典型试题,学生独立完成。要求上作业本,教师及时批阅,并作反馈性讲评。

5.学习调控是指教师对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学习方法等的调节控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习程序”预设进行有效取舍。

二、课堂有效操作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

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心中一定要有“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现代教学理念,同时,还要真心实意地把“课堂教学的话语权还原给学生”。在具体操作上要突出三个方面:

(一)充分体现合作学习的基本思想

合作学习是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交流整合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满足和激发最大多数学生的“表现欲”,最好的表现方式是“小组式合作学习”。如可分成6个学习小组,每小组6-8人,教师把“学习任务”分配到组,在小组长的领导下,合作讨论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小组的学习任务分为“基本任务”和“特别任务”。“基本任务”是所有学习小组都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特别任务”是某个学习小组所应完成的任务。小组学习以“基本任务”为主,“特别任务”为辅。积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缓解和根除学生上课睡觉的有效方法。

(二)实施“一看二做三议四展五讲六结”的教学流程,全面贯彻“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一看,学生自主看书,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看书的时间一定要尽可能充分,教师负责巡视指导,但不得随意打断学生的思维。

二做,做“学案”上的分层练习。由学生依据学习要求分步骤来完成“分层练习”,学生自主独立完成。

三议,小组讨论,互对答案,谈解题思路、方法、规律和注意的问题。

四展,展示小组成果,口头表述或上黑板展示。选择题只展示选项;简答题则要有详尽的文字描述;计算题则要有计算过程。展示小组成果,可以各小组展示同一试题,也可以展示不同试题,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来确定。

五讲,小组代表讲解,补充,别的小组还可“插嘴”,不完善的“思维”由教师补充完整。

六结,课堂知识的整体归纳,是关于学了什么,应该注意些什么,解题方法是怎样的等有关知识或方法的归纳。

这个过程蕴含着教学的民主思想,学生的自主性可以得到充分体现,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有效扼制教师教学的“一言堂”。

(三)强调学生作好课堂读书笔记,养成课堂作笔记的良好习惯有研究表明,笔记记载的信息量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会做笔记的学生成绩较好,反之亦然。

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上作读书笔记,对于学习的重点、难点内容作好记录,笔记“格式”可以不拘一格,只要符合自己的学习思维方式。但笔记要精要、有用、条理清晰。笔记切忌“逐字记录”,因为“逐字记录”学生没有了“记忆空间”来分析不断进入的信息。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课堂笔记”作为考试所用的学习辅导资料,让笔记成为有效的复习工具。遗憾的是,当下只有少数学生意识到了这一点,多数学生还不知道如何抽时间巧妙地利用笔记为考试做准备。

三、单元(章节)过关测试与讲评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有利保障

学习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温故而知新”。对于单元(章节)知识的学习,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每个单元(章节)学习结束后,学科教师必须组织单元(章节)测试,

一般采取“滚动式”测试,即“后单元”知识的测试,要把“前单元”知识“滚”进来,便于知识的巩固,减少知识的遗忘,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试题的答案卷可采用卡片式,以选择题型为主;

也可用综合型的答题卷,多种题型并举。

(二)指导学生写好知识小结

本单元有哪些知识点;有哪些主要概念、定义、公式;有哪些经典试题;有哪些解题的技巧与规律等等。

(三)讲评要求建立“学科成绩分析表”

教师对学生的答题要进行随机抽样分析。一般抽取考试学生的50%.对这部分学生的每一道题的通过率进行统计分析,对典型错误进行分析归类。只有把试题解答与学科成绩分析及补充练习叠合在一起的备课才算是“讲评课”备课。

讲评课在课堂操作上要实在、有效:

1.有的放矢。突出重点问题讲评,选择通过率偏低的讲,切忌“平铺直叙”,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

2.分类归纳。对同一类型的错误和问题要归纳整理,使学生明白错误根源。

3.举一反三。对于错误多的问题,教师要从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讨论。

4.深层反馈。最好的方式是再出一个稍有变化的题型,让学生再动手做一遍。

5.对于每一道题的讲评,一般要求讲清楚五点:考的什么知识与能力;通过率是多少;正确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形成解题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学习中应如何克服等。

四、强化学生的激励评价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