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与青年

合集下载

关于表彰标准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建标协字[2020]25号)

关于表彰标准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建标协字[2020]25号)

关于表彰标准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建标协字[2020]25号各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化机构,协会各分支机构,各有关单位: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强标准实施,推广标准化成果,发挥标准对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的支撑作用,充分调动标准化工作者和各相关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科技进步和高质量发展,经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依据《标准科技创新奖评选办法实施细则》,组织开展了"标准科技创新奖”(奖励编号:0292)的评选工作。

经过推荐申报、形式审查、网上初评、现场评审、评审委员会评审、公示等程序,共评选"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奖44项、组织奖10个、人才奖22名。

一、荣获项目奖的标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城际铁路设计规范》《石油化工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规范X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与材料耐久性定量设计规范X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钢塔桅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规程》荣获"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一等奖。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6部分:提升洁净室及空气净化装置的能效》《核电厂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在役检查要求》《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广东省居住建2020年策42期•工程建设标淮化23筑节能设计标准》《装配复合模壳体系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公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荣获“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二等奖。

(三)《建筑隔震柔性管道》《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太阳能-集热器部件与材料-第5部分:绝热材料耐久性和性能》《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商用燃气燃烧器具》《油气田工程测量标准》《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海轮航道通航标准》《钢铁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公园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室内真空排水系统工程技术规程》《渡槽安全评价导则》《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75%)设计标准》《农村厕所粪污处理技术规程(试行)》《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黄淮海平原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基坑工程装配式型钢组合支撑应用技术规程》荣获“标准科技创新奖”项目三等奖。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6.21•【字号】黔府发〔2024〕6号•【施行日期】2024.06.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黔府发〔2024〕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特色科技强省,省人民政府决定,对推动我省科学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及组织给予奖励。

根据《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组织评审,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离子通道在多器官上皮黏膜保护及黏膜损伤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等2项成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淀粉酯化改性修饰机理研究”等7项成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耦合复杂系统中的集体动力学行为研究”等19项成果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授予“自主可控超高压芯片化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微生物辅助的矿山废弃物胶凝材料及配套应用技术”等4项成果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授予“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理论与工程应用”等8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复杂环境条件下岩土结构体的灾变机理及工程应用”等22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儿童孤独症防治体系构建及适宜技术应用推广”等56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授予斯洛伐克籍专家Feckan Michal、厦门大学王传超省科学技术合作奖。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创佳绩。

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向获奖者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贡献科技力量。

长江水利委员会钮新强院士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突出贡献奖

长江水利委员会钮新强院士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突出贡献奖
院 学报 , 1 9 9 4, 2 3 ( 6 ) : 7 0— 7 6 . [ 3 ] 朱珍 德 , 刑福 东, 张 勇, 等 .红 山窑 膨 胀 红 砂 岩 湿 化 特 性 试 验 研 究
[ J ] . 岩土力学 , 2 0 0 5 , 2 6 ( 7) : 1 0 1 4—1 0 1 8 .
第 7期
蔡耀 军, 等: 膨 胀 岩 湿 化 崩 解 特 性 及 膨 胀 性 快速 鉴 别 研 究
Mi n e s [ J ] . E n g . G e o 1 . , 1 9 8 1 , 1 7 : 2 4 1— 2 5 5 .
4 7
提 出 了以天 然状 态下 3 h的湿化 崩 解 量来 快 速 鉴别 膨
胀 岩膨 胀性 等 级 的方 法及 实 现 的可 能 性 , 提 高 了现 场
膨胀 性 初 步判 别效 率 。 需 要指 出的是 , 膨胀 岩 工程 性状 复杂 , 现 场试 验未
[ 2 ] 林进也. 兰姆 塔 康 抽 水 蓄 能 电站 粉 砂 岩 崩 解 性 研 究 [ J ] . 贵 州 工 学
[ 4 ] S L 2 3 7—1 9 9 9土 工 试 验 规 程 [ s ] . [ 5 ] 蔡耀 军, 阳云华, 赵 曼, 等. 膨胀 土边坡工程 地质研 究[ M] . 武汉:
长 江 出版社 , 2 0 1 3 .
考 虑微 观裂 隙 等结 构 面 以 及 矿 物成 分 的影 响 , 膨 胀 岩 湿 化崩 解特 性 及膨 胀性 等级 的快 速 鉴别 还需 进一 步试
验 验证 。
参 考 文献 :
『 1] Ch u g h Y E Mi s s a v g e R A. Ef f e c t o f Mo i s t u r e o n s t r a t a c o n t r o l i n c o a l

科技成果——河湖水生态智能监测新技术

科技成果——河湖水生态智能监测新技术

科技成果——河湖水生态智能监测新技术对应需求河湖生态自动化监测预警技术成果简介该成果结合原位图像采集、物联网等技术,对枝角类、桡足类浮游动物等样品进行快速图像采集并量化,同时根据图像采集的生物量计算公式快速计算生物量,具有实时原位监测藻类密度、时空分布、种群演替规律等功能,可起到藻类水华预警作用。

可实现水生态监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适用于江河、库湖等各类水体中细胞密度大于30万个体数量/升,直径大于5微米的常见淡水藻类快速智能监测。

技术特点该成果可实现水生生物自动鉴定和水生态数据信息化采集,建立了一套水生态数据智能采集传输平台。

1、实时原位监测藻类密度、时空分布、种群演替规律;可起到藻类水华预警作用。

2、可进行在线或巡航监测,在30分钟内完成常规显微镜计数法需2天才可完成的工作量。

3、对水华藻类可根据藻类图谱库实现藻类自动识别、快速检测;对枝角类、桡足类浮游动物等样品进行快速图像采集并量化。

4、可根据图像采集的生物量快速计算生物量。

5、可与因特网、4G无线网络结合,搭建远程监控的水生态智能监测体系。

技术水平实用新型专利7项,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应用情况该成果在河南南湾水库推广应用,快速获取水体中浮游生物大小、粒径分布特征,提高了水生态检测效率,依据监测结果提出相应的水生态环境管理措施。

方案应用后,水库水质好转且鱼类资源实现增产;在三峡库区推广应用,对香溪河水华藻类开展实时原位监测,30分钟内完成水华藻类密度、生物量、粒径分布特征监测,提高了水生态监测效率,实现了藻类水华监测信息化。

已在三峡水库、河南南湾水库、浙江汤浦水库等各类水域进行应用,快速获取了各类水域中水生生物优势种、生物量、粒径变动趋势等水生态原位监测数据,实现水生态监测的自动化及数字化。

高峡出平湖 当惊世界殊——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高峡出平湖 当惊世界殊——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万千瓦电力送出的重要任务,具 有向华中、华东和广东电网送电 的能力。三峡输变电工程共建设 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7280公 里,直流输电线路4913公里, 交流变电总容量2275万千瓦, 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地域之 广,在中国电力建设史上绝无仅 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贯 穿了三峡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这 种三峡创新模式使我国水轮机 组设计制造水平和能力具有了 国际竞争力。三峡之前,中国水 轮发电机组制造能力仅320兆
世纪大坝筑成
三峡工程的主体枢纽是大 坝,但建造大坝需要截断滔滔 江水,当上下游两道围堰截断 长江主流后,大坝才能被浇筑。 然而由于江水的流速太快、水深 太深,抛投的石料不能一下子到 达江底,围堰无法成型。作为截 流方案的主要设计者,三峡总工 程师郑守仁带领他的团队迎难 而上。郑守仁回忆说:“60米 的水深,就是在世界上已建的水 利水电工程,它也是最深的。”
程对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是必 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 是合理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 晚建有利”。1990年国务院审 查批准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 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 该报告中再次明确了三峡工程 在治理开发和保护长江中的关 键地位。在历经半个世纪的勘 测设计、规划论证后,1992年 4月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兴建长 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 12月丨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中国人等待 了太久,中华民族等待了太久。
“混凝土坝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2013年11月获国际咨询工程 师联合会“菲迪克百年重大土木 工程杰出项目奖”。2019年荣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受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 委托,中国工程院对三峡工程建 设进行第三方独立评估的结论 是: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效益显 著、影响深远、利多弊少,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建成的杰 出工程,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 兴的成功范例。

长江水利委员会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揭晓

长江水利委员会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揭晓
(摘自:长江水利网)
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
(上接第 33页)
and1995)aresimulated,anddiagramsoflanduseconversionareobtainedforanalysis.Identicalclimatedrivers areusedinbothscenariostoeliminatetheeffectofclimatedifference.Resultsrevealthatnoapparenthydrological responsesaredetectedinspiteofdramaticlandusechangesinFujiangqiaocatchmentfrom1985to1995.Thesimi larityofhydrologicaleffectofdifferentlandusetypes,thevariationofhydrologicaleffectofdifferentlanduse types,thestatisticalcompensationeffect,andthestatisticalaverageeffectaremainreasonsofthedifficultyinde tectingthehydrologicalresponses.Inviewofthis,ahydrologicaldynamicresponsedegreeisproposedtoeliminate thestatisticalcompensationeffect,whichhelpsresearchersunderstandthedegreeofhydrologicalresponses.
此次评选活动得到长江委各部门各单位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程序推选优秀青年,许多单 位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网络投票也得到全委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热烈响应,参与 网络投票达 52000余人次。

智慧,闪烁于江河之上——专访著名的泥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其为

智慧,闪烁于江河之上——专访著名的泥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其为
不后 悔我 的经 历。 ”韩 其 为 表 示 , 果 如
须抓 紧 时 间学 习文化 和 业务 知 识 。”
强 烈 的 求 知 欲 望 激 发 他 开 始 了正 式 的
可能, 他希望再重复一次 ,“ 这段经 历,
不 仅 使 我 发 挥 了自身 的 价 值 , 更使 我 增
自学之 路 , 初大 块 的 空闲 时间他 都 最 蹲 在 两大 箱 文学 书籍 中, 一块 干 燥 像 的海绵 , 贪婪地 汲取着文学 的养分。从 1 5 年开始 , 后 的4 间, 其 为系 92 之 年 韩 统 地 自学 了高 中全 部课 程 , 合思 考 结 的问题 还 学 习了高等 数 学 、 论 力学 理
关注 I o c r n en C
【 专访 】 ຫໍສະໝຸດ 智慧 , 闪烁于江河之上
专访著名的泥沙专家、 中国工程院 院士韩其为
本 刊 记者 胡 卫 娜
当我 如 约 来 到 韩 其 为院 士办 公
室, 已经7 岁 的他 正在 整理 资 料 。 8 这
是很 多人 所熟 悉的一幕 , 同事都知道,
的主 题。带着执著 , 带着 创新 , 以满 他
腔热忱在 泥沙领域探 索前行 , 他用 自己
的 生 命 度 量 中国 河 流 泥 沙 事 业 发 展 的 经 纬 , 让 智 慧 闪烁 于 江 河 之 上 。 他
脚 下踏路 : 非比 寻常
“ 刘备 借 荆 州 ”流 传 至 今 ,“ 荆 州十 院士” 家喻户晓 。 谈及家 乡荆州 ,
准时上 班 , 是他 几十年 不 曾改变 的 这
习惯 。
韩 其 为, 湖北 荆 州市松
滋县 人 , 9 3 出生 , 国 13 年 我 河流 泥沙科 学著名专 家 , 中

耕耘奉献五十载,与时俱进创辉煌

耕耘奉献五十载,与时俱进创辉煌
于 教 学 、科 研 和 生 产 以及 三 者 紧 密 结 台 的 实 践 之 中 。非 常 重 视 在 教 学 中 增 加 生 产 实 习 课 程 ,结 台 科 研 生 产 任 务 搞 教 学 ,让 学 生 进 行 真 刀 真 枪 的 锻 炼 , 在 实 践 中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 非 常 重 视 教 书 育 人 , 不 断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不 少 教 师 成 长 为 深 受 学 生 敬 慕 和 爱 戴 的 教 学 大 师 . 取 得 了 大 量 的 优 秀 教 学 成 果 。
国内外 英才 ,通过 参 加具 体的 水利 工程实践 以及去 工地 实际挂 职 锻炼 ,通过 请 进来 ,走 出去” 的广
泛 国际学术 交流 ,通 过 以老带新 、适 当压 担子 ,使 全 系师 资队伍 的人 才结构 愈 趋合理 ,科学 技术水 平 不 断提 高 。在教 师队伍 中 ,有 长 江学者 奖励 计 划” 特聘 教授 3人 ,国 家杰 出青 年 基 金 获得 者 4人 , 还 有 多名青 年 教师获得 中国青 年科 技奖 、教 育部 优秀青 年教 师 奖 、水 利部 优 秀青年教 师 奖 、全 国水 利 系统青 年科 技英 才称 号等 荣誉 。4 5岁 以下 的中青 年 骨 干 教 师均 具 有博 士 学 位 ,其 中 大 多数 人 具 有 在 国外从 事 科学研 究 和技 术工作 一年 以上 的经 历 。在长期 参 与 国家水利 水 电工 程建设 的实践 中 ,在 中国 水利水 电 教育科 研生 产 的沃 土中 ,已经 成 为一支 以两 院院 士 张: 和潘 家铮 教授 、中 国科 学 院院 士沈 斗 珠 江 和张 楚汉教 授 为代 表 ,以中青 年学 术骨 干 为主体 ,层 次高 .能 力强 ,具 有突 出人才 优势和 很大 创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项的设定是国家对科技人员特别是对长期进行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的工作肯定。

人员的遴选是经全国一级专业学会、省级科协等评选推荐,公众投票,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审委员会评审而产生的,旨在表彰大力发扬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精神,立足本职,辛勤工作,拼搏进取,为我国总体科技水平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卓著成绩和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博士是由湖北省推荐的。

对于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早春一个朗朗的晴日,午间的阳光明丽而温暖,在有关领导的引见下我拜访了##博士。

轻轻叩开办公室的门,他用一脸可掬的笑容正客气地起立相迎。

他的亲和、率真及健谈,让我的采访无需热场便直入主题。

话题自然从最新荣获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展开。

这份荣誉令他高兴,但他说:“我觉得我院有很多同志比我干得好,应该让他们上。

院领导在推选候选人时,我在外地出差,回来才知情。

”他一再强调:“我能有今天的成绩是与长江委、长科院一直以来对我的教育和培养分不开的!同时还得益于我的团队、我的同事一直以来在各方面给与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没有他们,我也不可能取得这些成绩和获得这个荣誉,在这里我衷心地感谢他们!”在多年的科学研究过程中,他凭借极强的进取心和严谨的治学作风,勇于探索和创新,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长期从事水工建筑材料、混凝土建筑物病害修补材料和技术研究的##博士,首先是一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

自大学毕业以来,一直脚踏实地从事水泥混凝土化学、坝工混凝土、建筑物病害处理与基础加固材料研究,他耐得寂寞、乐于沉静,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几十年默默工作,不懈钻研,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多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水利部的科技项目以及三峡、葛洲坝、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项目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40多篇;合作出版专著5部;编写科学试验研究报告30余篇;作为长江科学院材料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指导培养研究生8名。

长江科学技术奖试运行期的实践与探索

长江科学技术奖试运行期的实践与探索

长江科学技术奖试运行期的实践与探索作者:仲志余吴志广赵登忠来源:《长江技术经济》2023年第05期1 长江科学技术奖设立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逐步形成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为核心理念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之一,为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能源、粮食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保护与治理工作,先后在重庆、武汉、南京、南昌主持召开了四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长江流域的直接体现和重要实践,为新时代长江保护与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1年3月1日,我国首部流域法《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以法律形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标志着长江保护与治理迈入依法实施的新阶段。

《长江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对在长江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并“深化科技评价改革”。

科技奖励制度是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并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成果——大型跨流域调水水库多目标调度技术

科技成果——大型跨流域调水水库多目标调度技术

科技成果——大型跨流域调水水库多目标调度技术对应需求
长距离调水工程智慧调度技术、流域水资源预测调度关键技术
成果简介
该成果基于径流预报的跨流域调水水库供水调度动态控制方法,通过满足防洪与供水约束的中长期发电调度方式,结合大型跨流域调水水库多目标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形成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解决方案,可为跨区域水能资源高效利用和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适用于跨区域、多对象、多用户的复杂供水调度。

技术特点
该成果是水库供水调度动态控制、多维时间尺度嵌套发电调度和水库多目标协同优化等技术的组合,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单独或组合采用。

1、提出基于径流预报的水库供水调度方案或动态供水调度图1套。

2、提出了响应跨流域调水要求的长-中-短期嵌套发电调度方案。

3、构建了兼顾规划调度任务与实际运行环境的水库综合利用的系统解决方案。

技术水平
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应用情况
该成果在丹江口水库应用,有效协调了跨区域、多对象、多用户的复杂用水需求,工程运行安全平稳,水质稳定达标,有力保障了汉江中下游、鄂北地区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的用水需求。

已在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潘口、亭子口等重点工程的运行管理中应用,形成了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的系统解决方案,提升了大型跨流域调水水库规划、设计、科研及运行管理水平。

2013年获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汇总表-河海大学科技处

2013年获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汇总表-河海大学科技处
2013年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人
获奖单位
奖励名称
等级
1
长期循环动载下饱和软弱土地基灾变控制技术及应用
蔡袁强、高玉峰、王 军、徐长节
刘吉福、孙宏磊、杨仲轩、郑建国
尹敬泽、黄 腾
浙江大学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温州大学
河海大学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北京尚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二等奖
13
深厚表土冻结立井主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井壁
材料及井壁破裂机理研究
杨仁树、经来旺、徐辉东、蒋林华
杨立云、高全臣、张慧、曹辉
徐晓峰、方体利、李清、孙家亮
周树清、王劲红、岳中文、郭东明
马鑫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安徽理工大学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袁湘华、邹丽春、郑爱武、喻建清
易魁、张国新、陈胜宏
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河海大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
云南省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32
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沉降、振动理论及控制技术
蔡袁强、高玉峰、王军、郑建国
曹志刚、钱春宇、张清华、庄妍
陈永辉、尹敬泽、刘吉福、黄腾
邵建富、朱其志、徐卫亚、王伟
王环玲、江涛、谢守益
河海大学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8
湖泊环保疏浚关键方法与技术及其应用
范成新、朱伟、李金贵、年跃刚
沈吉、荆一凤、喻国良、杨建华
丁建清、满志清、丁士明

科技成果——中小河流受损生境生态修复技术

科技成果——中小河流受损生境生态修复技术

科技成果——中小河流受损生境生态修复技术对应需求
中小河流生态综合治理关键技术
成果简介
该成果结合河流地貌的自然化修复、污染自修复、生态抑螺护岸、河道分带分区修复以及河道内栖息地修复等技术,对河道横向分区进行分带修复,维护河流生态环境多样性。

可综合满足防洪、护岸、生态、景观、防污染、控钉螺等多目标需求,可实现河流防洪、生态水环境、水景观等多目标的综合整治,也可用于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疫区钉螺的生态防控,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

适用于中小河流河道防洪、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等。

技术特点
该成果可实现河流地貌的自然化修复、污染自修复和生态抑螺护岸、河道分带分区修复以及河道内栖息地修复。

1、保留河道原有自然形态率95%以上。

2、恢复和实现河道断面多样性100%。

3、实现河道分区分带生态治理率100%。

4、实现河道内栖息地修复95%以上。

5、综合满足了防洪、护岸、生态、景观、防污染、控钉螺等多目标需求100%。

技术水平
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长江水利委员会青年科学技
术奖一等奖1项。

应用情况
该成果在湖北兴山古夫河县城段重要生境修复项目中应用,在河道防洪安全保障、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提升、水景观塑造、防螺灭螺等方面发挥了作用;在富水河下游防洪灭螺工程中应用,不仅实现了防洪安全保障,也实现了河道综合治理、血吸虫病疫区的钉螺防控。

已在湖北兴山古夫河县城段的重要生境修复项目、富水河下游防洪灭螺工程、云南省景洪市勐养河勐养坝段治理、景洪市南木冷河河道治理、勐海县流沙河和南开河综合治理、广东省深圳市灶下涌和四兴涌综合整治等项目中应用。

长江委简介

长江委简介
新 能源项 目勘测 设计 研究工作 。 1a多来 , 能源公 司先后 承担 了 国电佳木 斯郊 区 新
( 猴石 ) 电场等 一 批 风 电项 目的 可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和 风 施工 图设计 、 能资源 测 量 、 能 资 源评 估 、 电规 划 风 风 风
等项 目, 规划装机容量超过 10 k 0 万 W。设计 的第一个
底 ) 。
主要负责 区域 内的水 行政 执法, 资源 统 一管理 、 水 节约、 配置和
保护 , 流域 规 划 , 汛 抗 旱 , 道 管 理 , 域 控 制 性 水 利 工 程 建 防 河 流
设 与管理 , 河道采砂管理 , 水土保 持 , 文, 研, 水 科 以及 有关 国有 资产的运营、 监管等工作。 半个多世纪 以来 , 几代 长江委人在认 真履行流域水 行政管
更 大 的辉煌 ! 致 谢
在本文的编写程过程 中, 长江设计 院机 电设计 处梁建行 、 董博文、 刘景 旺、 赵鑫 、 陈冬波、 周云章等 同志提 供 了翔 实的资料 , 谨致谢 忱。
( 辑: 伟) 编 喻
能 源公 司 )承担 风 能 、 阳能 、 汐 发 电 、 热 发 电等 , 太 潮 地
各类专 业技术人才 75 0多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2入 、 0 有 中国工 程勘察设计大师 3人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2人 、 国家级有
理 职 能 的 同时 , 成 了 以长 江 流域 综 合 规 划 为 代 表 的 大 量 的流 完
域综合规划和 专业规 划 , 后承 担 了荆 江 分洪 、 江 口、 先 丹 隔河
岩、 万安 、 江垭 、 洲 坝和 三 峡 、 水 北 调 、 江 重 要 堤 防 等 一 系 葛 南 长 列 大 型 水利 水 电 工 程 的勘 测 、 划 、 计 、 研 、 理 和 建 设 工 规 设 科 监

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与青年

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与青年

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与青年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奖励在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鼓励水利科技创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投身科技的踊跃性和创造性,推动长江水利事业的发展,设立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科技奖)和青年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青年科技奖)。

为了做好科技奖励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和《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等有关科技奖励政策,结合长江委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应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材、尊重创造”的方针,加速“长江水利委员会治江高级人材计划”的实施。

鼓励委内科技资源高效配置、自主创新、联合攻关,增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动科技功效应用与转化。

第三条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的申报、推荐、评审和授奖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及宁缺勿滥的原则。

第四条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每一年奖励一次。

科技奖常设一等、二等、三等奖三个等次,奖励对象为在科技进步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委属单位和个人。

对具有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功效,可授予特等奖。

青年科学技术奖分设一等、二等奖两个等次, 授奖对象为年龄35周岁(以昔时报奖时间为限)以下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委内青年职工(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至40周岁)。

第五条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证书不作为科技功效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评审机构第六条长江委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是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的最高评定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奖励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制定、修订奖励办法,组建评审委员会,审定评审结果。

评审委员会负责年度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的评审工作。

奖励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为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设在长江委国际合作与科技局(以下简称国科局),负责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的组织申报、接受推荐、形式审查、组织评审、异议处置和发布结果等日常工作。

环境岩土工程分会简报第一期

环境岩土工程分会简报第一期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简报2008年第1期(总第1期)学会办公室编 二O O八年八月目录—上级文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先进集体、优秀个人奖”评选·梁正召博士获得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罗哈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届“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二届“科学进步奖”评选结果·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8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评审结果·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卡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关于组织开展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业内动态—·第二届国际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大会在河海大学胜利召开·第七届钱家欢讲座在河海大学举办·海峡两岸防震减灾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主席P.S. Pinto教授访问河海大学岩土所·第十届国际滑坡与工程边坡卫星会议——滑坡实时监测研讨会召开·岩土工程抗震设计趋势国际工作站会议在南京召开·第四届国际岩土地震工程及土动力学大会在美国举行·汶川地震紫坪铺大坝地震受损·美国密西西比河爆发特大洪水导致溃堤—学术会议信息—·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SINOROCK 2009, the 2009 ISRM-Sponsore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ock Characterization, Modelling, and Engineering Design Methods·11th Multidisciplinary Conference on Sinkholes and the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Karst: Integrat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 Solve Karst Problems—分会信息—·分会文件·学会通知·分会招聘—业内信息—·河海大学多功能CPTU车载测试系统创 刊 词金凤腾飞,览岩土智慧;玉龙吟唱,赏环境通讯。

2020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名单

2020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名单

2020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名单2020我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名单1. 引言我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是我国大坝领域的最高科技奖之一,旨在表彰在大坝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和创新的个人和团队。

本文将对2020年我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的名单进行全面评估,并就相关内容进行深度探讨。

2. 名单总览2020年我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名单公布如下:- 一等奖:《长江三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团队- 二等奖:《水电工程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技术研究》团队- 二等奖:《水电工程深部锚杆支护技术与应用》团队- 三等奖:《混凝土伸缩性水泥砂浆研究与应用》个人3. 一等奖获奖团队详解《长江三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团队获得2020年我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团队在长江三峡大坝建设过程中,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出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程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果。

针对此团队取得的成果,可以从技术、实践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团队提出的关键技术在长江三峡大坝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团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程实践为大坝建设后的生态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团队的成果对于未来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可以为其他大型工程提供宝贵经验。

4. 个人观点从本次获奖名单中可以看出,大坝工程领域在科技创新和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团队和个人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大坝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获奖成果也为我国大坝工程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实现更加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我们对2020年我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的名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团队和个人在大坝工程领域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得到了充分肯定,这不仅是对他们的褒奖,也为我国大坝工程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水利科技和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水利科技和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水利科技和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1.03.26•【文号】办国科〔2021〕78号•【施行日期】2021.03.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条件与标准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水利科技和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办国科〔2021〕78号部直属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为贯彻部党组决策部署,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2021年水利科技和标准化工作,我部制定了2021年水利科技和标准化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相关工作。

水利部办公厅2021年3月26日2021年水利科技和标准化工作要点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瞄准“四个面向”,加强国家水网建设等重大工程技术研究,梳理破解水利“卡脖子”技术难题,优化重组科研创新平台,加快先进实用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深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水利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标准的“指挥棒”作用,完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提升标准编制质量,加快水利标准国际化步伐,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

一、加强党的建设,做好顶层设计1.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和专项行动。

按照部党组统一部署,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和实施“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并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不断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2.系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强化政治机关意识,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进一步转变作风,持续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长江技术经济学会简介

长江技术经济学会简介

长江技术经济学会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长江技术经济》
【年(卷),期】2017(1(0)1)
【摘要】长江技术经济学会是1991年经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曾任中共中央中
南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王任重同志提议,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沙航务管理局、长江轮船总公司和华中电业管理局六单位发起,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的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国家级学术团体。

【总页数】1页(P6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65
【相关文献】
1.长江技术经济学会简介 [J], ;
2.长江技术经济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长江治理保护科技创新高端论坛召开 [J],
3.长江技术经济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长江治理保护科技创新高端论坛召开 [J],
4.长江技术经济学会首部团体标准立项论证会在武汉召开 [J],
5.长江技术经济学会召开2021年度工作年会举行首届长江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与青年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奖励在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鼓励水利科技创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投身科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长江水利事业的发展,设立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科技奖)和青年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青年科技奖)。

为了做好科技奖励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和《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等有关科技奖励政策,结合长江委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应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加快“长江水利委员会治江高级人才计划”的实施。

鼓励委内科技资源高效配臵、自主创新、联合攻关,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进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

第三条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的申报、推荐、评审和授奖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及宁缺勿滥的原则。

第四条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每年奖励一次。

科技奖常设一等、二等、三等奖三个等次,奖励对象为在科技进步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委属单位和个人。

对具有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成果,可授予特等奖。

青年科学技术奖分设一等、二等奖两个等次, 授奖对象为年龄35周岁(以当年报奖时间为限)以下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委内青年职工(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至40周岁)。

第五条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证书不作为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评审机构第六条长江委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是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的最高评定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奖励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制定、修订奖励办法,组建评审委员会,审定评审结果。

评审委员会负责年度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的评审工作。

奖励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为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设在长江委国际合作与科技局(以下简称国科局),负责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的组织申报、接受推荐、形式审查、组织评审、异议处理和公布结果等日常工作。

第七条奖励委员会设主任1人,由长江委主任担任;副主任1人,由分管科技工作的委领导担任;秘书长1人,由国科局局长担任;委员若干人。

每届奖励委员会任期五年,国科局会同相关单位提出奖励委员会组建方案,报长江委批准。

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7—15人。

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奖励委员会成员兼任,评审委员会其它成员的入选则根据年度申报成果的专业特点从长江委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中产生,经奖励委员会审定后聘请。

奖励办设主任、副主任各1人,由国科局科技处人员担任。

第八条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当年报奖项目的完成人不得聘为评审委员。

第九条评审机构各级组成人员应坚持廉洁公正、不徇私情、严格保密的工作原则,认真做好相关各项工作。

第三章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第十条科技奖、青年科技奖奖励范围包括:(一)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在水利科学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对推动水利等行业发展有重大意义,其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表或出版,其重要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在水利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做出的新发现,提出的新理论等,对推动水利行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有重要作用。

(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发明成果在水利工程勘测设计与规划、施工建设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改造中,研究、开发或发明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等,经实施应用三年以上,证明已在节省资源、节约投资、缩短工期、提高生产安全保障水平及产品质量、保护环境等方面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成果。

(三)社会公益性成果在水利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学技术管理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软科学研究、科普专著等社会公益性科技事业中, 为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并经过实践检验取得显著效果的成果。

(四)应用推广科学技术成果在组织应用、推广国内外已有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有所创新,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过程中,经过三年以上实践应用,对已有技术集成配套,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第十一条科技奖评审标准(一)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在水利学科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提出的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水利学科上取得重要的进展,提出的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水利学科上取得一定的进展,提出的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对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发明成果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程度高,创造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及以上,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及以上,成果已转化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三)应用推广科学技术成果组织推广应用规模很大,占可推广面比例很大,推广方法和措施有大的改进或创新,在全国或行业内有较强的示范推动作用,其成果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及以上,已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一等奖。

组织推广应用规模大,占可推广面比例大,推广方法和措施有较大的改进或创新,在流域内有较强示范推动作用,其成果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综合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及以上,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二等奖。

组织推广应用规模较大,占可推广面比例较大,推广方法和措施有所改进或创新,在流域内有一定的示范推动作用,其成果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综合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及以上,已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三等奖。

(四)其它科学技术成果研究成果有独创性贡献,其实用价值很大,已被国家决策和管理部门采纳并在水利行业广泛应用,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研究成果有创造性贡献,其实用价值大,已被省、部决策和管理部门采纳并在水利行业较大范围应用,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显著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研究成果有一定创造性,其实用价值较大,已被委内决策和管理部门采纳并在水利行业内应用,研究成果居国内先进水平,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十二条青年科技奖评审标准在技术开发与应用性研究(包括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解决了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取得较大创新成果或具有较大学术价值,为水利行业所公认;在科学技术实践中作出重要贡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可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开发与应用性研究(包括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解决了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取得创新成果或具有一定学科价值,为水利行业所公认;在科学技术实践中作出较大贡献;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可评为二等奖。

第十三条关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系指已取得的直接累计净增经济效益和年平均净增经济效益。

如净增产值,降低工程造价(以审定的预算为基础)和原材料消耗、节约能源,实际创收的利税额,以及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均以具体数字说明。

如有间接或潜在的经济效益需另外列出,供评审时参考。

社会效益系指在保证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消除公害污染、减轻自然灾害、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效益。

第四章申报条件与程序第十四条申报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的科技成果,应符合下列条件:(一)按照科技成果登记要求履行过登记手续并符合科技保密的相关规定;(二)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单位(以技术评价证明为准)按要求进行申报。

第一完成单位应在申报前与其它完成单位共同协商,确定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员及其排名顺序等;(三)申报的成果不应存在知识产权、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及其排序等方面的争议;(四)已获得同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及其他行业奖的成果,不得再申报科技奖,但可申报青年科技奖;(五)已申报或曾获同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及其他行业奖的成果,如果在此后的研究开发活动中获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本奖励办法有关规定条件的,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重新申报。

第十五条推荐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报书及相关材料。

奖励办负责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要求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不提交评审。

第十六条推荐科技奖的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应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原则上应与相关的技术评价证明(科技成果鉴定、评审、项目验收证书或报告、发明专利证书等)所记载的排序一致。

基础性研究成果其主要完成人排序应和其代表性论著的作者出现频度和位次相关。

推荐青年科技奖的主要完成人应按完成成果的贡献大小排序,并和成果报告及论文、专著、专利等成果形式相关。

以上排序如有变动应说明原因,并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科技奖及青年科技奖的申报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机关各部门或委属各二级单位推荐,青年科技奖成果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为成果推荐单位。

第十八条申报材料要求:科技奖的申报材料:应按有关要求填写统一格式的申报书,提供必要的证明、评价材料等附件。

申报书及有关材料应当完整、真实。

一、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一)代表性论文、专著(科技专著只作为研究成果的附件材料,与相关论文一并申报);(二)他人引用的代表性论文、专著:引文应提供引文首页和引用页、文献页;引用的专著应提供首页、版权页及引用页、文献页;(三)检索报告。

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发明、社会公益及应用推广科学技术等成果:(一)技术评价证明,包括科技成果鉴定、评审或验收证书、发明专利证书等;(二)由省部级认定的查新机构出具的查新检索报告;(三)由财务(政)部门核准开具的经济效益证明或有关部门出具的社会效益证明;(四)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证明(三年以上实践应用);(五)研究成果及实验报告等其它必须附送的技术文件。

青年科技奖申报材料:(一)申报书;(二)技术评价证明,包括科技成果鉴定、专利证书或评审、验收证书(报告)等;(三)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证明(三年以上实践应用)、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四)代表性论文、专著等;(五)收录与引用检索报告;(六)研究成果及实验、检测报告等其它必须附送的技术文件;(七)至少两份本专业正高职专家的推荐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