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09-07-08T14:30:18.5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3期供稿作者:梁志花(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山东淄博255035)
[导读] 健康体检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占中老年查体人员的68%以上,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164-03
摘要】健康体检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占中老年查体人员的68%以上,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它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通过对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在健康查体工作中,通过对体检结果的分析调查发现:冠心病患者及家属对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知识了解很少,为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医疗护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科学有效防治疾病的目的,经过认真分析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促进计划,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能力,达到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体检资料本组病例100例均为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健康查体人员,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病例中男70例,女30例;年龄47~76岁;离休人员38例,退休人员62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2例,中专以下68例;病史在1年以内有22例,1年以上50例,其余28例为初发病例。
1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
1.1 收集患者健康问题,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并查阅门诊病历,对照本次体检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计划。
1.2 确定健康教育方式,尽量符合个体化患者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如文字、卡片与口头讲解方式相结合;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示教与自学相结合。
2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内容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可由多种原因诱发:如社会心理应激、精神紧张、吸烟酗酒、情绪波动等,经临床观察,这些患者突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焦虑、忧虑、恐惧、否认、角色紊乱等。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在实施健康宣教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2.1 冠心病患者焦虑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目的:由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变化,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特别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明显减少,情绪非常低落,容易使原有病情加重。针对这样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讲述有关预防本病的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理解治疗、护理、饮食方面的相关要求,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疑虑,自觉配合治疗护理和饮食宜忌,正确进行适当的活动,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冠心病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通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觉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听到朋友因患冠心病而突然去世就紧张恐惧,促使病情加重。针对这种心态的患者,在体检反馈时主检医师应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冠心病发生的原因、影响其治疗的相关因素和自我预防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讲解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因素,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增强自我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避免不必要的不良情绪引发疾病的发生。
2.3 冠心病患者忧虑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措施:忧虑心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于疾病初发期、缓解期和恢复期的患者,这类患者非常担忧自己的冠心病复发,担心突然病情发作时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从而对医生的治疗措施形成依赖性,不相信其他医生的治疗方案。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制定措施时,更要加强有关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和掌握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相关知识。主动做好心理疏导和解释工作,详细告知患者在病情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服药治疗,定期随诊复查,精神开朗,查明并避免诱发因素,就可减少疾病的复发或不再发作。
2.4 冠心病患者否认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措施: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只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体检结果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所患疾病的程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使患者承认患病,同时讲解病情,介绍当前冠心病治疗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只能对自己不利。同时结合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实例现身说法,请病情缓解的患者介绍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2.5 冠心病患者角色紊乱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措施:针对这一类患者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介绍同种患者康复的病例,创造机会让患者与康复者见面,让他们之间直接交谈,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由于介绍者与听者之间相同的角色,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地看到疾病是可以康复的,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2.6 满足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需求心理措施:给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一系列变化过程。心绞痛的诱因、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以及饮食宜忌。告诉患者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检查后要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患者。
3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效果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不仅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能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同时,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有了信任感,缩短了护患距离,加深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促进了中医治未病的发展。
4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与保健
4.1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与饮食指导
a.适量锻炼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户外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但遇有骤冷、大风等天气变化时,应留在室内活动。运动要因人而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可而止,运动量以无不适感为度,过量则有害健康。持之以恒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脏的功能,促进侧枝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