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解释、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说》原文+解释+翻译+重点问题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解释: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翻译: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2.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解释: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故:因此。虽:即使。名:名贵的。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祇(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称:著称。

翻译: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3.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

解释: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一食:吃一顿;食,吃。或:有时。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翻译: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4.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解释:食马者:食,通“饲”,喂。其:指千里马,代词。

翻译: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

5.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解释:是:这样,指示代词。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能:本领。足:足够。才:才能。美:美好的素质。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现;显现。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求:要求。

翻译: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6.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解释: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之:代词,指千里马。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食之:食,通“饲”,喂。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通“才”,才能。鸣:马嘶。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执:拿。策:马鞭。临:面对。

翻译: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7.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解释: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其(2):恐怕,表推测语气。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翻译: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重点问题解答

1.能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答: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或: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食马者”各喻指什么?

答:“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比喻有突出才能的人;“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3.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

4.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答: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5.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6.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答: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7.文章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

8.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答: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你才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9.作者把千里马不能千里归罪于食马者,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

答:言之成理即可。不同意。我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更重要。千里马应具备自我推销能力,不应一味等待伯乐赏识,,应主动寻找机会。

10.请从形象塑造、写作手法、阐明道理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对作品进行评析。

答:形象塑造:千里马——遭遇悲惨,怀才不遇;饲马者——专横残暴,无知狂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以马喻人,正反对比论证,论证环环相扣。

阐明的道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1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说法启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答:识别人才,善待人才,善用人才。

12.读了此文后,你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答:“食马者”即统治者的昏庸浅薄,不识人才,埋没甚至摧残人才。

13.第三段中的四个“不”字有什么作用?

答:增强语势,痛斥统治者的昏庸浅薄,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14.作在文中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种种遭遇,寄寓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15.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一致,《马说》认为通过伯乐发现人才,龚自珍认为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即应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人才,范围更广泛。

16.有位名人说过“世上不是没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能够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7.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一句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8.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9.写出“食马者”平庸浅薄(“食马者”“不知马”的愚妄表现)的一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陋室铭》原文+注释+翻译+重点问题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解释:①在:在乎、在于,动词。②名:名词作动词,著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