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人才培养一些思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然美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很高,但是根据马里兰 大学刘全生副校长的说法,全美4000多余大学里 也有只有60多所是研究型大学; 麻省州立大学夏宗国副校长告诉我,中国这些年 很注意学习美国经验,但是他发现国内访美的高 教代表团大多盯着哈佛等个别学校,而不是美国 整体的教育体系;
尤西纽斯文理学院黄伊侣校长也对我说,文理学 院的优势在于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着重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就连他自己的小孩 ,也优先选择到文理学院读本科。
二、人才培养要重视科研和文化的作 用
第一,社会上始终有一种看法,把教学与科研对 立,不明白科研是为了出成果还是培养学生。 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把科研作为对老师 的基本要求,每个教师每个学期都要有创新项目 带着学生在做。
又如,澳门大学赵伟校长曾担任美国国家科学基 金会任其计算机暨网络系统分部主任。 曾经有著名大学的学者向他提出建议,美国国家 科学基金不应该让每个学校都来分一杯羹,而是 让排名在前面的大学申请,并且许诺,让他们学 校承担同样的科研项目,需要的成本更低。
区等境外近二十所大学。
主要与这些学校任副校长以上的大学领导就现代大学
制度这个主题进行访谈。
书稿正在整理的过程中,书名暂定《大学的制度》,
预计暑假前可以面世。
今年,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主题,开始新一轮的访谈 。昨天,专程访问西北工业大学汪劲松校长。
关注人才培养问题,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第一,无论是谈理念还是讲制度,人才培养永远 是大学的管理者所关注的焦点。 我们学校把“善待学生”作为三个核心理念之一 。 其实很多优秀的大学校长、书记都在这方面下了 功夫。
赵伟校长就告诉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主要目 的不是为了取得科研成果,而是通过对所有学校 的支持,帮助他们培养人才。 我认为,这正是大学做科研与科学院系统做科研 不一样的地方。
不同学校,对于科研的定位不一样,人才培养的 模式也会有所不同。 美国文理学院,虽然没有研究型大学的科研能力 ,但是也有很多实验室提供给学生,在老师的带 领下做研究。 尤西纽斯文理学院黄伊侣校长说,他们有的学生 现在做的研究放在20年前就是当时的学术前沿。
我认为,给这部分同学留空间,其实就是给他们 留一条活路。 曹明慧的例子。
这里,我想到一个问题:在大学里,究竟该对大 学生实行补短教育还是扬长教育? 例如,有的学生英语不好,可能他大学这几年都 在补英语;有的人数学不好就拼命补数学,补得 灰头土脸。 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补短教育。
我在对高职院校的访问中悟出来一个道理:教育 不像做工业要遵循木桶原理,只要学生擅长的方 面特别强,他就不仅能安身立命,而且能很好地 为社会服务。 作为大学,应该有更多的模块供学生选择,学生 既可以从这个模块毕业,也可以从另一个模块毕 业。 不同模块的差异性比较大,学生可以选择能发扬 他长处的模块,找到适合自己的毕业通道。
不同的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不一样。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陈建新院长有一个说法,他认为:按职业 岗位来分,从低级到高级,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工、员、匠 、师、家。 第一个层次是工,指的是普通职工; 第二个层次是员,是指有资质的员工,比方说施工员、监理 员等等; 再往上是匠,不仅有资质,而且做得巧; 然后是师,不仅有实践,还有理论; 最后是家,有自己思想的独到之处。
用香港城市大学程星协理副校长的话来说,就是 学生上耶鲁是冲着耶鲁的特色去的,上哥伦比亚 大学也是冲着哥大的特色去的,不是盲目的; 而不是像国内,先对考生和学校进行两个排序, 成绩最好的上排名最高的学校,成绩稍次一点的 上排名稍次的学校,再次一点再上什么。 这恰恰说明中国的大学比较千校一面。
据我所知,华中科大李培根校长是和学生对话最多 的校长之一。 他说,这样做,不仅是关心学生,也希望通过这种 形式,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他们的质 疑精神,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因此,“善待学生”更深层的意思就是重视教学和 人才培养。
第二,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我就在思考关于课程改革的问题 。 但是我也知道,哈佛大学曾有因为人才培养的改革没被大家接 受导致校长辞职的案例。 因此,特别对于人才培养的改革,不能声大势猛,要小心翼翼 ,因为学生不能成为改革的试验品,学生培养的过程是不可逆 的。 对此,我也很谨慎。 在正式访谈启动前,专门请教了厦门大学潘懋元老先生以及从 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些学者,他们给了我很多启发,使我 有信心把这件事做下去。
香港大学李焯芬副校长提醒我,香港的大学在国 际的排行榜中之所以比内地大学排名靠前,除了 实力的因素外,还沾了其国际化这一指标分数比 较高的光。 因为在香港,国际化衡量的范围也包括了从内地 到港的老师和学生。 如果一味强调国际生源的数量而不是从提高学生 国际交往能力的角度出发,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前几天,“2011协同创新中心”第一批名单公布了。 我曾参与了“2011”评审的一些工作,像科学前沿组 的会评、现场考察以及最后一次咨询委员会会议。 从结果上来看,我特别有兴趣地看到: 像科学前沿的中心,主要是落在北大等传统的综合大 学里面; 行业产业的中心,主要落在哈工大、北航、中南大学 等行业背景非常鲜明,以工科为发展重点的大学里面
在他看来,美国学生进高中和大学是低门槛、宽 口径,很难想象在博士阶段有这么强的科研能力 。 后来,他发现,美国教育强调兴趣,能够进入天 体物理系的博士,必然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 而一旦有了兴趣,必然也就有学好数学这么基础 课的动力。
由此,我想到不久前在《南方周末》上读到的一 篇报道,提到了对于数学教学的反思。 我们国家是把学生数学成绩高低作为一种选拔的 手段,因此,人人要学数学; 在美国,不主张对数学教育持过分积极的态度。 感兴趣的学生他们自己会努力去学,而不感兴趣 的学生对他们也不作过高的要求。
关于课程体系,理论上有三种需求导向:学科需 求、社会需求以及个体需求。 首先,对于任何一门专业,单独提某一个需求可 能不一定全面。 其次,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于课程的要求是不 一样。
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深入去思考,但粗粗想来,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职业教育首先应该考虑社会需求,兼顾个体需求 ; 基础学科首先应该关注学科需求,兼顾个体需求 、社会需求; 对于应用学科,应对个体需求、学科需求、社会 需求做均衡考虑。
因此,你会看到,很多美国人的数学是很差的, 但是最顶尖的数学家会在感兴趣的那些学生中产 生。 用报道中的话来说,就是“美国损失的是多数人 的数学能力。我们损失的是数学尖子”。
第三,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课程建设。 很多人认为课程建设是大学管理微观层次的事,没 有提高到学校战略的角度。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陈思齐校长就以课程建设为切入 点,实现了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 管理模式强特色,课程建设学先进。 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需求设置课程体系。
今天,教育行政学院的领导要我来讲大学的人才培 养。 我认为,对于人才培养,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 定位。 不同的学科或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也不一样。在 座诸位,有来自“985”、“211”大学的,也有来自 地方院校的,还有来自行业高校的。 我愿意结合工作和访问的体会,谈一谈不同的学校 在人才培养这方面的思考。
西北工业大学汪劲松校长提出衡量国际化的一个 重要标志的是交流性。 通俗来说,就是跟谁玩。 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有在世界上 行走的能力;我们的老师是否能与世界上最好的 科学家进行平等的交流。 对此,我也很欣赏。
第二,要关注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 很多地方会适用二八理论,我们的教学计划是不是也 有这样的问题? 我认为,我们现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是针对大部分学生 而言的。 但在大学里,总有那么几个天才的学生以及一些成绩 不那么好的学生。 是否可以考虑,不要因为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有一 些小问题就动不动地一棒子打死,认为是差学生,做 出退学的处分。
第一,学校定位的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一样 。 去年十月份,我到美国访问了六所大学,在学校的 选择上尽量保持多样化。 有公立的赠地大学,有教会背景的私立学校,有研 究型大学,也有文理学院。 即使如此,我也不敢说对美国的高等教育有所了解 。 我只是了解这六所学校,因为每所学校的特色都不 一样。
关于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
黄达人
2013.4· 咸阳
卸任以来,自认为做了一件蛮有意思的事。 迄今为止,与近100位国内外大学的校长、书记进 行了深入的交流。 每次谈话都超过2个小时。 感悟多多。
副产品是出了两本访谈录:《大学的声音》和《高职
的前程》。
去年一年,访问了新加坡、日本、美国以及港澳台地
从就业上手快慢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好 于普通本科的,而工科的学生又好于理科的。 曾经有一个调查,说明理科的学生虽然比工科的 学生上手速度慢,但从长远看一点,理科学生的 发展一点也不比工科学生不弱。 不应该一味强调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就业率。
这个月,到厦大访问教育学院史秋衡教授,他目前 在主持一项全国性的本科生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随着时间的 推移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学本专业的内容;就业以后 ,越是对口的专业,学生越是不满。 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 动力。 我认为,本科阶段应该强调素质,到研究生阶段再 强调职业导向。
一、人才培养要尊重差异性
在和校长们的交谈过程中,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 是:“学生”。 大学为什么而存在?大学的理想又是什么?这些关于大 学最基本的问题,在我做中大校长的十二年里却很少有 时间会去考虑。 每天,我们要面对很多很具体的问题。“无奈”这个词 ,是事实,不是托词。 但这并不代表可以不去思考这些问题。 正是因为学生是大学存在的意义,大学的理想是让每一 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觉得,陈建新院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类,可以 作为不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参考。 对于研究型大学,应该定位在“师”和“家”,进 行精英人才培养。 对于应用性本科学校,应该定位在“匠”和“师” ,关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像卓越工程师计划,也应该向应用型本科学校倾斜 。
因此,大学的管理者要有定位的意识。 同时,也不能被社会上的大学排行榜指标牵着鼻 子走。 作为大学的管理者,如果很在意在排行榜上的位 置,一味追求某些量化的指标,就会导致政策变 形。
第二,大学文化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对学生的培 养上。 尤西纽斯文理学院黄伊侣校长告诉我,与三十年 前的教育相比,现在教育一个很大的变化是由于 互联网的出现,学生获得知识不再局限于课堂。 但是为什么学生还要继续在学校学习、生活?黄 伊侣校长给出的答案是:他们学校对学生的培养 90% beyond the classroom,but inside the college 。
这个月到厦门大学就大学人才培养的问题向潘懋元 老先生请教,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在报上看到 我的这个观点,他很认同。 对于这件事,现在大家的观点还不太一致。 我认为,这其实值得所有从事教育的人思考。
前几天,我到清华大学访问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 一公教授,请他让我们来共同分享他在人才培养 方面的体会。 他就举了自己的例子:他在清华拿了生物与数学 双学位后,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 选修该校天体物理系的数学课程。 原本以为可以很轻松,但是他发现周围的每一个 美国学生数学的功底都很强,让他感到极大的压 力。
区域发展的中心,主要是落在河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大学,浙江工 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地方院校里面; 文化传承发展的中心一共有两个,有纯粹文科的,也 有文理结合的。 这样一个结果就是,以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质量为 目的的“2011计划”改变了以往的科研评价标准。 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导向,让各级各类学校发扬自己 的优势,强调了不同学校应该有不同的科研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