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疼痛管理在新生儿护理的应用

合集下载

新生儿护理质控指标

新生儿护理质控指标

新生儿护理质控指标概述新生儿护理质控指标是用于评估和监控新生儿护理质量的一组标准。

这些指标旨在确保新生儿得到适当和有效的护理,以预防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指标以下是新生儿护理质控中的关键指标:1. 体温控制:确保新生儿的体温维持在稳定范围内。

温度监测频率和方法应符合标准操作规程。

2. 喂养管理:确保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营养,饮食计划应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需求进行制订,并及时记录喂养情况。

3. 呼吸支持:对于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应及时提供适当的支持措施,包括氧气吸入和呼吸机辅助通气。

4. 皮肤护理:保持新生儿的皮肤清洁、干燥和整洁,预防皮肤病变和感染。

5. 感染控制: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正确的手卫生、消毒和隔离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6. 疼痛管理:对于有疼痛需要的新生儿,应提供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并定期评估疼痛程度和疼痛缓解效果。

7. 父母支持和教育:提供给父母适当的支持和教育,使其了解新生儿护理技巧和知识,并积极参与护理过程。

质控实施为了确保新生儿护理质控的有效实施,以下措施应被采取:1. 制定和推广标准操作规程:制定详细且易于实施的标准操作规程,涵盖所有关键指标,并确保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守这些规程。

2. 培训和教育:提供培训和教育课程,以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按照质控指标提供护理。

3. 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质控指标的执行情况,并记录相关结果。

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

4. 团队合作:建立团队合作机制,促进多学科协作和沟通,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实施质控措施的效果。

结论新生儿护理质控指标是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评估和监测护理过程,并提供改进和纠正措施。

通过有效的实施和监督,可以保障新生儿获得高质量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非药物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

非药物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

非药物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刘永琴,王汉青,徐 芬,焦小英,孙琴芳 【摘要】 目的 探讨非药物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有效方法。

方法 将15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非营养性吸吮组和拥抱安抚组,每组各50例,在疼痛刺激(采足跟血)前、刺激后20s 、1min 、3min 分别记录新生儿的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哭闹持续时间,并在刺激1min 后根据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eontal facial co ding sy stem ,N FCS )、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 ,N IPS )进行疼痛评分。

结果 穿刺后20s ,各组新生儿心率、呼吸与穿刺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穿刺后1min ,各组新生儿呼吸频率均比穿刺前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 NS 组和拥抱安抚组心率恢复至穿刺前水平;穿刺后2min ,N NS 组和拥抱安抚组呼吸频率恢复至穿刺前水平;各组新生儿经皮血氧饱和度穿刺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NN S 组和拥抱安抚组新生儿穿刺后哭闹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1),且拥抱安抚组又短于N N S 组(P <0.05);穿刺后NN S 组和拥抱安抚组的N FCS 和N IP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

结论 新生儿对急性疼痛很敏感,非营养性吸吮和拥抱安抚对新生儿均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在临床护理中可采用以上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的疼痛。

【关键词】 新生儿;疼痛;干预;非营养性吸吮;拥抱安抚 【中图分类号】 R44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9993(2010)4A -0484-03C linical Nursing Research on Non -medical Intervention in Alleviating Neonatal PainLiu Yo ng -qin ,Wang Han -qing ,Xu Fen ,Jiao Xiao -y ing ,Sun Qin -fang (Neonatal Department ,No .1People 'sH ospital of Wujiang ,Wujiang 215200,Jiangsu Pro vince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 plo re an effective m ethod of non -pharm acolo gic analgesia fo r neonatal infants .Methods A total o f 150neo natal infants w ere equally randomized into the co ntrol g roup ,non -nutritive sucking (NNS )gro up and transmitting tactile sensa tion (T TS )group .The heart rate ,respiratory rate ,o xy -g en saturation and crying duration am ong the three g roups at 20s ,1min and 3min befo re and afte r the heel prick w ere compared .The pain at 1m in after the heel prick w as assessed with neo natal facial coding sy stem (NFCS )and neo natal infant pain scale (NIPS ).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 ere observed in the heart rate ,respirato ry rate o f neonatal infants at 20s before and after the heel stick in all g roups (P <0.01or 0.05).One minute after the heel pick ,the heart rate in the tw o intervention g roups returned to the no rmal level ,w hile that in the control g roup w as still higher than the normal level (P <0.05).Tw o minutes after the heel prick ,the respirato ry rates in the tw o intervention groups returned to the no rm al level .The oxy gen saturation show ed no sig nificant diffe rence in all groups befo re and after the percutaneous puncture (P >0.05).The crying durations of the intervention g ro ups w ere sig nificantly shor ter than tha t of the con -tro l g roup (P <0.01),T he crying durations o f TTS g roup w as sig nificantly shor ter than that of the NNS group (P <0.05).NFCS scores and NIPS sco res in the intervention g ro ups w ere sig nificantly low er than tho se in contro l group (P <0.01).Conclusion Neo natal infants have sensitive respo nds to acute pain stimulation .No n -nutritiv e sucking and transmitting tactile sensatio n has sig nificant analgesic effects fo r neonatal infants .The intervention metho ds ,such as non -nutritive sucking and transmitting tactile sensatio n ,provide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alleviating the pain of the neo natal infants .【Key words 】 neonatal infant ;pain ;intervention ;non -nutritive sucking (NNS );transmitting tactile sensation (TTS )[Nurs J Chin PLA ,2010,27(4A ):484-486]作者单位:215200江苏吴江,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作者简介:刘永琴,大专,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新生儿临床护理工作 目前,新生儿疼痛的研究已成为镇痛领域的热点。

小儿疼痛评分及护理

小儿疼痛评分及护理


觉醒的状态
放松:孩子平常的状 态 放松或受限:没有肌 肉的僵直,偶尔手臂 随机的的运动 放松或受限:没有肌 肉的僵直,偶尔腿部 随机的运动 入睡、觉醒:安静、 平和、入睡或觉醒或 紧急、局促不安:激惹 平静的
皱眉头:面部肌肉紧张, 眉头和下巴都有皱纹 (负面的面部表情 ―― 鼻子、嘴巴和下巴) 大哭:大声尖叫、声音 呜咽:间断的、轻微的 不断响亮的、刺耳的、 哭泣 持续的 呼吸形态改变:不规则、 比平常快,噎住、屏气 屈曲、伸展:紧张、手 臂伸直、很快地伸展或 屈曲 屈曲、伸展:紧张、手 臂伸直、很快地伸展或 屈曲
6
疼痛的不良影响

疼痛对新生儿,尤其是接受大量操作性疼痛的早产儿或危重 儿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反应,其中包括急性应激 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伤和情感紊乱。

向磊,刘玲。新生儿疼痛研究现状,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9,11(8):702-705
7
评估疼痛的工具

自我评估
行为学评估


睡眠障碍是基于记录1小时前的观察结果。
疼痛评分是由医护人员观察或测量患儿后,根据观 察或测量的患儿实际情况与量化表中内容对照而得 ,将各项内容分数相加即是总评分;
15
NIPS评估量表(新生儿和<1岁的婴儿)
评分
面部表情 哭闹 呼吸形态 手臂
0分
肌肉放松:面部表情 平静,中性表情
1分
2分
不哭:安静、不哭
1
目标
疼痛的不良影响
小儿疼痛的评估方法 小儿镇痛的护理
2
疼痛的不良影响(近期)
一、生理指标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心率加速、血压升 高,颅内压增高与血氧的饱和度降低等。 二、引起脑血流变化.引发周期性低氧血症以及造成 血压波动,可能造成再灌注损伤及静脉瘀血,对于 出生体重极低的患儿,操作性疼痛造成的生物行为 改变,会使其病情加重。 三、侵入性操作会导致颅内压产生波动。从而诱发早 产儿颅内出血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疼痛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疼痛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各4 6例。对 照组进行补液 、 纠正 电解质 、 抗病毒和抗茵治疗 ;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 思密达和金双歧 。两组疗程均为 3 d 。结果 观察组显效 3 4 例, 占7 3 9 %, 有效 1 0例 , 总有 效 率 为 9 5 7 %; 对 照 组显 效 1 4例 , 占3 0 . 4 %, 有效 2 2例 , 总有效率为 7 8 . 2 %。 观 察组 的 显效 率 及 有 效 率 均 明 显 优 于
1资 料 与 方 法
状 为大便 的次数增多 , 且性状 明显 改变 , 容易导致患儿脱水 , 引起电 解质紊乱 和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等症状 ,严重 时还会导致循环 障碍 , 威胁患儿生命健康 。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 ,分泌的 胃酸以及消化 酶等 均 比较少 , 且酶的活性较低 , 无法适应较大 的食物量变化。而婴 幼儿 的生长发育较快 , 对 营养的需 求量较大 , 且一般进食 流质食物 , 进入 量较大 , 这就给肠胃造成较大 的负担 , 容易引起肠道功能紊乱 等。此 外, 由于婴幼儿 的机体 防御 功能还 比较差 , 胃内的酸度 较低 , 而其肠 胃排空速度 较快 , 血 液中的免疫 球蛋 白较 低 , 肠道 中的正 常菌 群均 还不健 全, 容易 引发肠道感染等 。而婴幼儿 的代谢功能 比较旺盛 , 如 果出现失水 症状 ,很 容易引发 电解质紊 乱 以及酸碱 平衡失调 等症
医学信息 2 0 1 3 年2 月第 2 6 卷第 2 期f 下半月) M e d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 F e b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2
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腹泻 的临床观察
杨树 珍 . 田 雯

疼痛护理管理制度内容

疼痛护理管理制度内容

疼痛护理管理制度内容一、疼痛护理管理的重要性疼痛是人体在遇到外界刺激或疾病时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对于患者来说,解除疼痛既可以提升生活质量,也可以促进康复,因此建立有效的疼痛护理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疼痛评估1. 评估工具在疼痛护理管理中,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等。

通过这些评估工具,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 评估频率根据疼痛程度和患者的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频率,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三、疼痛管理1. 药物治疗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止痛药、镇痛剂等,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2. 非药物治疗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取温热敷、按摩、理疗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舒适度。

四、疼痛护理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疼痛护理方案,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 定期评估和记录定期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疼痛程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五、疼痛护理管理的挑战与解决1. 多学科合作疼痛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等,共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疼痛管理效果。

2. 患者教育通过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意识和配合度,使治疗效果更好。

六、疼痛护理管理制度的评估1. 制度完善性评估定期对疼痛护理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管理效率和治疗效果。

2. 治疗效果评估通过对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和记录,评估疼痛治疗的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结语建立健全的疼痛护理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疼痛管理的重视,提升疼痛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疼痛护理服务。

护理科研课题题目大全

护理科研课题题目大全

护理科研课题题目大全一、护理管理类。

1. 护理管理在慢性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2. 院感管理在医院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3. 护理团队建设对医院护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4. 临床路径管理在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5. 护理信息化建设对护理管理的影响及挑战。

二、护理技术类。

1. 护理技术在急救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2. 护理技术在慢性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3. 护理技术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4. 护理技术在危重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挑战。

5. 护理技术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三、护理教育类。

1. 护理教育对护理学生临床实习能力的影响研究。

2. 护理教育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研究。

3. 护理教育对护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研究。

4. 护理教育对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5. 护理教育在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及挑战。

四、护理质量评价类。

1.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2. 护理质量评价在院感管理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3. 护理质量评价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4. 护理质量评价在护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及挑战。

5. 护理质量评价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五、护理创新研究类。

1. 护理实践中的创新模式及效果研究。

2. 护理技术的创新及应用效果研究。

3. 护理教育的创新对学生学习成绩及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4. 护理管理的创新对医院护理质量及管理效率的影响研究。

5. 护理质量评价的创新及应用效果研究。

六、护理研究方法论。

1. 护理实验研究设计及方法的选择。

2. 护理问卷调查设计及实施。

3. 护理定性研究方法及应用。

4. 护理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

5. 护理研究数据分析及结果解释。

以上是护理科研课题题目大全,希望对护理科研工作者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创新。

护理科研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新生儿疼痛管理循证指南2023年解读PPT课件

中国新生儿疼痛管理循证指南2023年解读PPT课件

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02
循证医学在新生儿疼痛管理中 应用
循证医学概念及原则
循证医学定义
循证医学是一种医学诊疗方法,强调应用完善设计与执行的研究将决策最佳化, 即遵循证据的医学。
循证医学核心原则
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它要 求医生在开具处方、制定治疗方案或医疗指南时,应根据现有的、最好的研究结 果来进行。
• 家长参与在新生儿疼痛管理中重要 性及建议
• 总结与展望:提高我国新生儿疼痛 管理水平
01 疼痛管理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疼痛定义及分类
疼痛定义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 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 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
疼痛分类
根据疼痛持续时间和性质,可分 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新生儿 疼痛主要为急性疼痛,如手术、 创伤、疾病等引起的疼痛。
时机
预防性用药应在疼痛发生 前给予;治疗性用药应在 疼痛发生后及时给予。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建议
不良反应
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
监测
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和药物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处理建议
对于轻度不良反应,可调整药物剂量或暂停药物使用;对于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同时,需加强新生儿护理和营养支持,促进其康复。
循证医学在新生儿领域应用现状
新生儿疼痛管理的重要性
新生儿疼痛管理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新生儿无法自我表达疼痛,且传统 观念认为新生儿对疼痛不敏感,导致新生儿疼痛管理在临床上常被忽视。
循证医学在新生儿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新生儿疼痛管理问题,并尝试将循证医学方 法应用于新生儿疼痛管理实践中。通过系统评价、Meta分析等方法,筛选出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为新生儿疼痛 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新生儿护理科研课题题目大全

新生儿护理科研课题题目大全

新生儿护理科研课题题目大全1、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分析2、偱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3、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管理的难点及对策4、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分析5、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改良后表格式新生儿护理记录单效果观察7、浅议中医对婴儿护理方法的科学性8、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9、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记录的缺陷及防范对策10、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回顾性分析11、孕期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在加强母婴床旁护理临床效果中的作用12、综合疼痛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3、孕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现状14、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15、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16、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7、微信公众平台在新生儿护理知识宣传中的作用18、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19、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20、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二、新生儿护理毕业论文题目推荐:1、先天性肛门闭锁围术期新生儿护理2、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的宣教体会3、自制情景视频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4、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5、新生儿护理综述6、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7、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8、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9、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应用价值10、母爱替代护理法在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探究11、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12、Orem自理模式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3、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4、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15、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共同参与模式分析16、母婴同室病房中新生儿护理体会17、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研究18、新生儿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19、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20、新生儿护理中优质护理管理的运用效果观察三、大学新生儿护理论文题目大全集:1、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分析与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2、风险管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3、重症新生儿护理对护士素质的要求4、妊娠糖尿病患者及其新生儿护理体会5、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在产科护理质量体系中应用效果6、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7、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8、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9、围产期窒息新生儿护理体位的初步研究10、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体会11、浅谈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12、育儿健康教育与新生儿护理13、针对性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的认知干预14、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5、产后访视常见新生儿护理问题及对策16、家庭访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7、游泳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8、"全合一"静脉营养液在高危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9、电话回访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20、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四、最新新生儿护理论文选题参考:1、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2、新生儿护理技术3、密闭式吸痰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4、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5、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6、产科新生儿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7、表格式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8、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9、微量输液泵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体会10、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11、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2、婴儿护理室医院感染管理13、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14、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15、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16、HIV阳性产妇分娩期及新生儿护理的研究进展17、产妇自我保健及新生儿护理专题讲座的效果18、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19、新生儿护理中抚触的应用方法20、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五、大学生优秀新生儿护理论文题目:1、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2、实用新生儿护理3、113例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情况调查4、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5、浅议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6、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7、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分析与健康教育效果评价8、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9、137例流动人口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认知与需求情况调查10、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中的应用11、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12、表格式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设计和应用13、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14、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15、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16、家属参与孕期训练对初产妇分娩、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17、新生儿护理安全的防范与对策18、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探讨19、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20、健康教育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以下是新生儿护理方向论文题目,看了后定能知晓新生儿护理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等相关写作技巧.新生儿护理范文1、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2、新生儿护理论文范文参考新生儿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新生儿护理论文摘要怎么写新生儿护理论文摘要范文参考4、新生儿护理论文提纲新生儿护理论文大纲如何写5、新生儿护理类论文参考文献新生儿护理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是多少。

试论疼痛管理在新生儿护理的应用

试论疼痛管理在新生儿护理的应用
异, 具 有可 比性 。 1 . 2方法 对 照组 5 0例 婴儿 给予 常规护 理 , 而对 于护理 干 预组 的 5 O例 婴 儿在 常规护 理 的基础 之上 给予 适度 的疼痛 管理 , 疼 痛管理 主要 包括
3 讨 论
新生儿 承 受疼痛 能力 的 比较弱 , 为 了提 高新 生儿对 疼 痛 的承受 能力 , 护理 人员 通常会 给予 新 生 疼痛 操 作 , 但 是过 度 的疼 痛 操 作会 给新 生儿带 来 不同程 度 的影响 , 因此疼 痛管 理在 新生儿 护 理 中的作
重要 的意 义 , 因此护 理人 员在新 生 儿护 理 中必 须要 给予 有效 的疼 痛 护理 干预 。本 文笔 者对 2 0 0 9年 1 O月 一 2 0 1 3年 1 0月我 院收 治 的新 生儿 护理 中 实施 了疼 痛 管 理 , 并且获得 了比较好的效果 , 现 报 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选取 我 院 2 0 1 0年 1 O月 一2 0 1 3年 1 O月 收治 的 1 0 0例 新 生儿 , 其 中男性 婴儿 5 6例 , 女 性婴 儿 4 4例 , 年 龄 6— 8天 , 平 均 年龄 为 4 .
1 2+ 0 . 1 2天 , 平 均体 重为 2 . 8 2+ 1 . 1 O千 克 , 1 0 0例婴 儿 在 出生 以后 均没 有接受 疼 痛刺激 , 同时所 有 婴儿 的生 命 特征 均 无 显著 性 差异 。 然后将 1 0 0例 婴儿 随机 分为 两组 , 5 O例 为对 照组 , 5 0 例 为 疼痛 干 预 组, 并 且两 组婴 儿在性 别 、 体重 、 年龄 与生命 体 征现象 均无 显著 性 差
用就 显得 十分 重要 了。在 常规 的新生 儿护 理 中 , 护理人 员 通过 护理 虽然 能够在 一定 程度 上 降低新 生儿 的疼 痛 , 但 是 效果 并 不 明显 , 从 上述 结果 中可 以看 出 , 对 照组 的 5 0例新 生儿 中 , 新 生儿 接受 疼 痛刺 激半小 时后 的疼 痛评 分改 善并不 是很 大 , 因此护 理人员 必须 要 采取 有关 的护理 措施 来 降低 新 生儿 的疼痛 。 疼痛管 理是 现代 临床 护理 的发展 趋势 , 是 降低 新生 儿护 理 中疼 痛 的主要途 径 , 对 于 降低新 生儿 疼 痛 有 着 十分 重 要 的意 义 , 从 上 述 结果 中可知 , 护 理干预 组 的 5 O例新 生儿 中 , 新 生儿 疼痛 刺激 半小 时 后 的疼 痛评 分有 着 明显 的降低 , 因此疼 痛管 理可 以有效 降低 新 生儿 的疼 痛 。因此在新 生儿 的护理过 程 中 , 护理 人员 在给予 新生 儿 常规 护理 的基础 之上 , 还要 进一 步 加强 疼 痛 管理 , 只有 这样 才 能有 效 提 升新 生儿 的护理 效果 。首先 , 护理 人员 要进 一步加 强新 生儿 居住 环 境 的管理 , 尽可 能降低 那些 不利 于新 生 婴儿 的噪音 , 这样 可 以有 效 降低外 界环 境对 新 生儿 的刺 激 , 同时 还 应 该 播 放一 些 舒 缓 的轻 音 乐, 这 样可 以有效 分散 新生 儿 的注 意 力 , 进 而能 够 在一 定 程度 上 降 低 新生 儿 的疼痛 程度 。其次 , 护理 人员 还应该 进一 步加 强疼 痛 的体 位 护理 , 这样 就可 以在 很 大程 度 上 降低 新 生 儿 的疼 痛 。总 而言 之 , 疼 痛管 理能 够在很 大程 度上 降低新 生 儿的疼 痛 , 值 得在 临床 护理 上 推 广应 用 。

新生儿疼痛护理管理手册读后笔记

新生儿疼痛护理管理手册读后笔记

《新生儿疼痛护理管理手册》读后笔记一、新生儿疼痛护理的重要性新生儿疼痛护理在医学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生儿由于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尤为敏感。

疼痛作为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对于新生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疼痛会直接影响新生儿的生理功能,疼痛会导致新生儿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发生变化,长时间或剧烈的疼痛甚至可能引发缺氧、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疼痛还会刺激新生儿的大脑释放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会影响新生儿的消化、免疫和代谢功能,进而影响其整体健康状况。

疼痛对新生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新生儿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痛苦,但他们的感知和情感反应是真实存在的。

长期的疼痛体验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烦躁、易怒、喂养困难等行为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其未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对新生儿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至关重要,这包括提供适当的疼痛评估方法,选择合适的疼痛缓解措施,以及加强医护人员在疼痛护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新生儿的疼痛不适,促进其健康成长。

1. 新生儿疼痛的常见原因生理性疼痛:这是新生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

新生儿的皮肤、肌肉、神经系统等都处于较为敏感的阶段,因此一些正常的生理过程,如脐带结扎、注射、抽血等操作都可能引发疼痛。

非生理性疼痛:这通常是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

新生儿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遭受不必要的疼痛;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也可能导致新生儿疼痛。

手术后疼痛:新生儿在出生后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手术,如剖宫产手术、气管插管等,这些手术都会给新生儿带来额外的疼痛。

其他疾病相关的疼痛:许多新生儿疾病,如发热、咳嗽、呕吐等,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

治疗相关疼痛:如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新生儿肺炎的药物治疗等,这些治疗过程也可能给新生儿带来疼痛。

了解这些常见原因对于有效管理和减轻新生儿疼痛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和护理过程,及时识别和处理疼痛源,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新生儿的痛苦。

新生儿疼痛评估与护理

新生儿疼痛评估与护理

新生儿疼痛评估与护理新生儿在接受医疗、疫苗注射、手术等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疼痛。

因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疼痛的感知和调节能力较差,所以很容易受到疼痛的刺激。

疼痛不仅会对新生儿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对其发育和行为也有长期影响。

因此,在对新生儿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措施,以减轻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首先,新生儿疼痛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苏林行为评分法、黄氏行为评分法和NEO-PIPS(Newborn Infant Pain Scale)。

这些评估工具主要通过观察新生儿的行为表现来判断其疼痛程度。

例如,苏林行为评分法将新生儿的表情、眼泪、唤醒程度、手脚的活跃度和拳指等行为作为评估指标,根据分值来判断疼痛的程度。

黄氏行为评分法则主要观察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声音、姿势、哭声、手足的活动程度等来评估疼痛程度。

NEO-PIPS则通过对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声音、姿势和心率等生理指标进行评估来判断疼痛的程度。

在疼痛护理方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措施来减轻新生儿的疼痛。

1.通过药物缓解疼痛。

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等较大创伤的新生儿,可以使用药物如吗啡、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来缓解疼痛。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方式进行。

2.采用干预性的非药物疼痛管理方法。

例如,可以给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按摩等物理疗法,以减轻疼痛的程度。

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按摩疗法等来干预疼痛。

3.在进行疼痛性操作时,可以采用局部麻醉和麻醉药物来减轻新生儿的疼痛。

例如,在进行疫苗注射时可以先给新生儿涂抹局部麻醉剂来减轻疼痛感。

4.在进行疼痛性操作时,可以让家长或护士陪伴在新生儿身边,给予他们安慰和支持。

通过亲子互动等方式,可以分散新生儿的注意力,减少疼痛的感知。

5.在进行疼痛性操作前,可以先给新生儿进行专业的预疼痛教育,让他们了解即将发生的情况和可能的疼痛感,以减少紧张和恐惧情绪的产生。

6.对于需要进行持续治疗或病程较长的新生儿,可以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计划,根据其特点和疼痛表现的变化进行调整。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产科护理是指在孕妇分娩和产后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它对于母婴的健康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产科护理中,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能帮助孕妇顺利分娩,也可以促进产后康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其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产妇的生产体验。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身体疼痛、紧张焦虑等问题,而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通过有效的疼痛管理、心理疏导等手段,帮助产妇度过分娩过程,减轻她们的痛苦和不适,从而提高她们的生产体验。

通过为产妇提供舒适的产房环境、温馨的护理关怀,也能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爱,使她们更加放心和安心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后康复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明显。

产后的康复需要适当的饮食、休息和护理,而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产后护理计划,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加强产妇的营养补充和严密的身体观察,有助于促进产妇身体的康复,减少产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

针对产后抑郁症等心理问题,优质护理服务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等方式,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后的心理难关,使她们更快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优质护理服务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新生儿在出生后需要接受全面的护理和观察,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通过提供科学合理的新生儿护理方案、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出现的问题,减少新生儿的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照护新生儿的生活起居、喂养和保温等方面,也能够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健康茁壮地成长。

优质护理服务还可以促进产科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产科护理工作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分娩操作、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等,而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通过提供系统全面的护理培训和不断的专业知识更新,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能力,确保他们能够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是适用于住院患儿的理想的护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专家提出,如今FCC已被美国、加拿大及欧美国家的一些医疗组织一致认同为儿科护理的理想模式,各项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其优势也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认可。

目前,该护理模式亦逐渐被国内儿童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的儿科所接受及应用,并被列人教育目标和实践标准。

(一)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概述1.定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指在护理患儿的同时关注整个家庭的重要作用,应像关注每个儿童生理需要一样地照顾到其独特的情感需要、生长发育需要,社会交往及学校教育方面的需要。

FCC在内涵上秉承了整体护理的概念,但它更强调了家庭在患儿疾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FCC的护理理念包括8个核心概念,即尊重、支持、灵活性、选择、合作、信息、授权及力量,都是儿童照顾上不可缺少的要素。

护士与家庭建立信任、尊重的合作关系,共享信息,支持家庭参与护理,给予选择权,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信仰,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让患儿和家庭参与到医疗护理的计划、实施和评价的各个过程。

2.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重要性FCC综合考虑了患儿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需要,是适合儿科临床护理的良好模式。

家庭在儿童疾病治疗康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儿童的疾病可影响家庭的支持系统及生活质量,因此,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是儿科护理的重要方向。

FCC的护理理念是儿科护理专业发展的趋势,FCC的开展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缓解医患矛盾起了重大作用。

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需要树立理念、设立标准及建立制度来维持,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时间和耐心。

这一崭新的护理模式如能得以推广,将会更好地为患儿及其家庭服务,真正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3.FCC的特征与基本原则FCC是以建立患儿、家庭和照顾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为基础,传递健康信念,尊重患儿和家庭的选择权,并强调三者间的协作。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疼痛管理论文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疼痛管理论文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的疼痛管理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日益受到重视。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不论足月儿还是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感受疼痛的能力,疼痛对于新生儿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1]。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由医源性刺激所引起的新生儿疼痛越来越引起关注。

静脉留置针穿刺是新生儿病室常见的一项侵入性操作,如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以达到减轻、控制乃至消除新生儿疼痛的目的,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从而提高对新生儿护理的质量,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现将新生儿的疼痛护理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过程介绍如下:1 提高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的认知水平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地新生儿疼痛的护理质量。

从对本科室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的认知调查中发现,虽然有92.86%的护理人员知道新生儿有疼痛感,但71.4%的护理人员不知道新生儿对疼痛有记忆,85.7%的护理人员不知道新生儿疼痛的生理指标,不知道有哪些措施能减轻疼痛,几乎所有护理人员都不知道新生儿疼痛量表。

调查表明首先要从护理教育入手,加强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相关知识的培训。

首先制订新生儿疼痛护理常规,建立健全新生儿疼痛评分制度;通过讨论、讲座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的认识,使护理人员改变传统的漠视新生儿疼痛的观念;将疼痛作为除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之外的第5项生命体征;操作时动作轻柔,技术熟练,尽量减少有创性刺激;在进行致痛性操作时给予预防或缓解疼痛的干预措施,以减少疼痛刺激。

2 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的疼痛管理2.1 穿刺前的护理2.1.1环境准备病室内保持恒温,室温维持在24-26℃,湿度在55%-65%,并保持适宜的光线,将声音控制在最安全的声音水平(45db以下)。

另外,穿刺前应关上门窗,避免患儿受凉。

2.1.2 患儿准备首先评估患儿情况,确定其生命体征平稳。

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操作,如避免在新生儿睡眠状态下进行穿刺,应将其唤醒。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评价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评价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评价【摘要】新生儿重度窒息是婴儿期常见的紧急情况,一旦发生需要及时的抢救和有效的护理。

本文通过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定义、抢救措施和护理效果评价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不同抢救及护理策略的优缺点,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

结果显示,针对不同病情的新生儿重度窒息,采取相应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文章还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针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策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儿的健康和生存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护理,评价,效果,综合评价,研究意义,定义,措施,展望未来,窒息,健康,医学。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完成自主呼吸,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影响生命健康的一种病情。

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发病率较高,且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出现会对新生儿造成严重的危害。

在新生儿窒息的情况下,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对患儿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传统的抢救方法包括清理呼吸道、氧气通气、心肺复苏等,目的是尽快恢复患儿的呼吸和心跳功能。

护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包括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脱水等,以确保患儿在抢救过程中稳定和安全。

针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效果评价,可以从抢救效果和护理效果两方面来进行评估。

通过评价抢救及护理的效果,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并为今后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意义新生儿重度窒息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病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意义在于全面了解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抢救措施和提高护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新生儿疼痛护理的进展

新生儿疼痛护理的进展

新生儿疼痛护理的进展摘要】新生儿疼痛是在对新生儿进行侵入性操作的过程中最常见的不适,疼痛的发生可能对其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同时由于新生儿对于疼痛的感知较为明显,因此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帮助其改善疼痛情况就成为关键。

本次我们对新生儿护理的相关措施和进展情况均进行分析,现做出如下综述。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1-0175-02临床对于新生儿的干预,包括不同的侵入性干预措施,且时常需要通过静脉留置针来完成一些治疗,但是在穿刺和留置针的过程中,均会对新生而产生疼痛的感觉,而新生儿本身对于疼痛较为敏感,严重的疼痛可能对其发育等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及时进行疼痛的干预,对于新生儿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我们积极对新生儿的疼痛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本次研究详细情况如下。

1.新生儿疼痛的概述和影响1.1 新生儿的疼痛定义关于新生儿的疼痛定义在国际疼痛协会中曾经指出,主观性感觉疼痛即不愉快的感觉,同时伴随有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但新生儿对于自身的情况往往很难向外界进行准确的传达,因此国际疼痛协会增加项中描述,无交流能力却不能否定个体存在疼痛体验并需要进行疼痛的缓解。

1.2 新生儿的疼痛来源和影响新生儿的疼痛感觉主要来源于不同的侵入性操作,例如因病手术、吸痰、动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注射等,甚至在对新生儿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外界的荷载或应力过大也会产生疼痛的感觉。

疼痛的不断发生会使得新生儿对于其感知逐渐敏感,短期影响可能使得其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发生变化,远期影响则可能为痛觉失常、活动紊乱、自我调节能力变差等。

因此在对于新生儿进行相关干预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疼痛护理。

1.3 新生儿的疼痛评估在对新生儿进行疼痛评估的过程中,主要需根据其行为情况和生理反应进行评估,例如在生理方面的血氧饱和度等出现异常,且患者的行为方面表现为哭闹不止、面部或肢体肌肉异常收缩等;也可以按照新生儿疼痛量表对其各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疼痛管理在新生儿护理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04-14T15:33:11.91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谷至兰[导读] 能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刺激,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谷至兰
马鞍山市妇幼保健医院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8 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疼痛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致痛后1min、5min 的轻度疼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率及重度疼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家长的满意率、总满意率分别为90.43%、100.0%,对照组分别为61.70%、87.23%,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增加疼痛管理措施,能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刺激,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疼痛管理;护理满意度;疼痛刺激【中图分类号】R82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3-350-0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在2013 年6 月至2014 年6 月收治的188 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生命体征稳定、吞咽能力良好、意识清醒、反应正常。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8 例新生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 例),研究组男52 例,女42 例,日龄2~6d,平均(3.2±1.3)d;对照组男54 例,女40 例,日龄3~5d,平均(3.9±1.1)d。

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疼痛管理措施。

疼痛管理方法如下: 1.2.1用药护理
临床上多采用乙酰氨基酚、芬太尼、吗啡等药物作为新生儿全身镇痛药,但这些镇痛药均有一定副作用。

新生儿停用镇痛药后,护理人员要反复评估镇痛效果,以缓解疼痛,如果未出现戒断症状,可逐渐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停用。

在应用镇痛药物时,必须在新生儿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使用,同时密切监测药物疗效、不良反应、患儿生命体征。

1.2.2 非药物干预
(1)选择适当的时机:新生儿在受到必要刺激时,护理人员的职责就是将其疼痛反应尽可能地减轻,减少疼痛伤害。

研究显示在同等强度的疼痛刺激下,不同状态的新生儿所产生的疼痛反应有着明显差别。

吃饱状态下的新生儿产生的疼痛反应最轻,而接清醒状态下的新生儿产生的疼痛反应较明显,尤其是熟睡状态下的新生儿,产生的疼痛反应最为强烈。

本组患儿均在采血前或采血时进行母乳喂养,以减轻新生儿疼痛反应。

(2)体位护理:在对新生儿进行采血时,护士分别将两只手放在新生儿的双脚处和头部,让新生儿保持屈曲体位,然后以鸟巢式方法包裹襁褓。

通过包裹襁褓和取屈曲体位,能够有效阻断疼痛链,避免因感官超载和压力增加而造成持续性疼痛。

(3)抚触护理:在对新生儿进行采血刺激时,护理人员要以手轻轻抚触新生儿的四肢、胸前、头部,让新生儿感受到爱抚和关心,以减轻其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减轻应激反应,缓解疼痛。

(4)口服葡萄糖水:采血前,给予1ml 葡萄糖水(25%)舌尖滴入,2min 后采血。

口服葡萄糖水刺激新生儿的甜味觉能够激活内源性阿片途径,从而发挥一定的镇痛效果。

1.3 观察指标
所有新生儿都为第一次致痛,使用测微量血糖的采血笔,在足跟不采微量血致痛,注意对每位新生儿针刺的深度与力度一致。

致痛后1min、5min,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的疼痛表现。

疼痛程度应用NFCS(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观察新生儿的面部肌群活动情况进行疼痛评分,评分项目包括:皱眉、伸舌、挤眼、“O”形嘴、鼻唇沟加深、下颌颤动、咧嘴、张口、舌呈杯状、噘嘴,每项计1 分,共10 分。

结果分为:轻度疼痛(NFCS 评分<5 分)、中度疼痛(5~7 分)、重度疼痛(>7 分)。

患儿出院前向两组新生儿的家长发放《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结果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进行处理,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 x ? s表示,数据比较分别采用 x2检验和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疼痛程度
两组新生儿致痛后1min 的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

从表1 可知,研究组新生儿的轻度疼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中度疼痛率及重度疼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新生儿致痛后1min 的疼痛程度比较[n(%)]
3 讨论
疼痛管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新生儿护理理念,也是医疗保健未来的发展趋势。

据相关研究显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新生儿平均每天都要接受10~18 次护理、治疗操作,而80%以上的护理治疗操作都为疼痛刺激操作,若不对新生儿进行疼痛干预,就容易应持续或间断性的疼痛刺激而引起行为、心理、生理等方面的不良影响。

实施疼痛管理,通过药物或非药物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并且非药物疼痛护理还具有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易掌握等优点。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疼痛管理的研究组患儿,致痛后1min、5min 的轻度疼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率及重度疼痛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

同时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这表明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增加疼痛管理措施,能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刺激,提高新生儿家属的
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