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四首 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12.《词四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12.词四首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四、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原诗】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主题思想】《渔家傲秋思》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壮志难酬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

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5、《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二、简答题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2、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词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这首词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

《梦游天姥吟留别》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霓为衣兮风为马”和“虎鼓瑟兮鸾回车。

”令人叹为观止。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4.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6.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裂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7.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8.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菩萨蛮小山重叠》《锦瑟》《虞美人》1、《菩萨蛮小山重叠》说明女主人公对打扮毫无兴致,表现出她无人赏爱的苦闷的句子是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2、《菩萨蛮小山重叠》写妆成后照镜自赏的句子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3、《锦瑟》中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_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运用典故,描绘了美好的情境、虚渺的梦境,把人生的恍惚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

5、《锦瑟》一诗中“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_”,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正式)

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正式)

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正式)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时间:60满分: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观沧海》XXX1.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并展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描写想象的句子(虚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让人仿佛看到XXX登山望海的形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让人真切觉得大海无风三尺浪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8.与XXX《浪淘沙·北戴河》中“萧瑟秋风今又是”意思相近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既是全诗,又运用夸大创造坦荡意境,给全诗增添主动的浪漫主义色采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2.词四首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原诗】XXX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XXX,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XXX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改写】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景色和江南大不相同。

大雁已经飞回衡阳,没有停留的意思。

黄昏时分,号角吹响,边塞独有的风声、XXX、羌笛声和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城墙紧闭着。

喝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扬之声,天气寒冷,霜雪覆盖地面。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水满衣襟。

主题思想】渔家傲·秋思》通过对XXX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壮志难酬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题】理解性默写1、唐代诗人XXX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XXX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XXX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XXX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5、《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羌管悠悠霜满地。

参考答案】1、唐代诗人XXX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词理解默写

宋词理解默写

6、《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7、《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8、《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 9、《扬州慢》中描写眼前波荡月冷的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10、《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__ _______, ___ ______ ”。 11、好的诗文往往表现在情景交融上。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用“过春风十 里, ”,写战后萧条之景。 12、“月”在古代诗文中是经常被描写到的形象,如姜夔《扬州慢》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杜甫《哀江头》云:“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诗意极为沉痛,
《扬州慢》中“ ,
”与杜诗相同,刻画寂寞空城、萧条无人的乱后景象。
6、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7、杜郎俊赏,算而今 重到须惊。8、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10、念桥边红药,年 年知为谁生。 11、尽荠麦青青 1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菩萨蛮》辛弃疾 1,表现出作者对取得抗金胜利信心的词句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表现出作者伤怀自己南归遭遇的词句是: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5、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 怒发冲冠,凭 栏处、潇潇雨歇。 7、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卜算子 咏梅 1、词中描绘梅花生长的严酷环境的词句是:。 2、词中写出梅花悲惨遭遇的词句是: 3、词中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的词句 是: 4、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 的词句是: 5、王安石的咏杏诗有“纵被东风吹伏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的诗句。《卜算子 咏梅》中比其用意更为深沉的词句是: 6.陆游《卜算子咏梅》中“ ”一句表现了诗人高洁 的品质,坚贞的性格。 7.毛泽东和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都写出梅花无意与众花争妍 的高洁品格的诗句分别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8.陆游在《卜算子 咏梅》中写作者政治操守始终不变的句子是: 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 雨. 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4.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 香如故.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7.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8.零落成泥碾作

宋词四首 理解性默写

宋词四首 理解性默写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 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 的语句是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3、词中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 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4、词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 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 月的语句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词中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离别之后, 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 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动描写赤壁 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4、词中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 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 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 概括得了的语句是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词中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 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 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 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 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声声慢
1、词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看似平平淡 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 是愁,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 创巨痛之后的愁苦心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 最难调养身体的语句是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3、词中由景入情,将作者的情感渐渐融 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 瓣地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 神伤的句子是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4、词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 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 功的句子是

苏教版《唐诗宋词》宋词理解性默写

苏教版《唐诗宋词》宋词理解性默写

宋词理解性默写1.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反衬了闺中女子的哀怨。

2.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情,感情表达得真挚而强烈。

3.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的尾句“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运用以景结情的结尾方式,含蓄深沉。

4.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的上阕“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顺序上用的是倒叙手法。

5.晏殊的《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中“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都是写静,第二句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

写出了池畔点点青苔碧绿鲜翠,林丛叶下黄鹂的啾啭也显得清脆悦耳.6.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修辞,达到了化无形为有形的效果,让人觉得愁之缠绵、悠长可见可感。

(这样的典型例子还有贺铸《横塘路》“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下阕“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般理解为写旅人想象中的女性对他的思念,用的是从对方写己方(虚写的一种类型)的手法。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用的也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更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借设想亡妻思念自己来表现自己对亡妻的深刻思念,用的也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

】7.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写得景深情深意境深,写“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是为了衬托闺怨(伤春之情)深。

8.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流着眼泪询问落花春天的消息,凋零的花瓣无声无息地飘过秋千架,是典型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12 《词四首》理解性默写(答案)

12 《词四首》理解性默写(答案)

12 《词四首》理解性默写(答案)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_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奇异的边塞风光常常出现在古代诗人的笔下。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写出了大雁飞走、边塞荒凉的景象。

4.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守边将士虽思乡却难回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思乡报国之情的名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渔家傲•秋思》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近的句子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的两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8.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的抱负和雄心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词人为了君主统一大业,为自己树立千载美名的诗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0.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直接抒发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1.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场面。

12.秋瑾《满江红》中,写作者突破家庭牢笼、思量过去八年生活况味的句子是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13.秋瑾在《满江红》中,与男儿进行对比,表达自己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句子是: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14.秋瑾的《满江红》中“为篱下黄花开遍”一句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理解性默写之宋代诗歌篇+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理解性默写之宋代诗歌篇+

理解性默写(宋代诗歌篇)1、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人的忧愤之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感慨极为沉痛。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壮丽江山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5、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对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6、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感慨人生短暂、壮志难酬,以酒洒地表示凭吊。

7、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呼吁当权者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8、诸葛亮在后世深受推崇,如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就表达了对他由衷的赞叹。

9、“青青”在古诗文中往往用来形容绿色,比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铁马”让人想到披甲奔跑、快疾如风的战马,力量感十足,充满战意豪情。

《词四首》默写练习(含答案)

《词四首》默写练习(含答案)

《词四首》默写练习(一)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渔家傲·秋思》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边声连角起,____________________,长烟落日孤城闭。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渔家傲·秋思》一词中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家傲·秋思》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渔家傲·秋思》一词中写夜寒霜重,笛声凄然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渔家傲·秋思》一词中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密州出猎》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典故,拿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打猎武士的英姿和气势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下册《词四首》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下册《词四首》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下册《词四首》理解性默写(一)渔家傲(范仲淹)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抒发诗人思家念亲、却要立功边关的豪情。

2.《渔家傲·秋思》中的句子与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同样表达、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词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既写出了边关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又抒发了将士们功业未成的怅惘之情。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活用“燕然勒功”典故的诗句是:“燕然未勒归无计。

”6.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思乡与报国心理矛盾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7.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勾勒的是山衔落日、紧张萧瑟的边地悲壮场面。

8.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描写塞下秋景之“异”的句子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9.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运用互文的修辞抒发将士们思乡之情,同时暗讽宋10.“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不禁让人想起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表现出苍凉悲壮情绪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2.《渔家傲·秋思》一词中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13.《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4.《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5.《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统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理解性默写

统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理解性默写

12.《词四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九下】12.词四首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四、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原诗】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习题】理解性默写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 (宋)【原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习题】理解性默写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原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培训资料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培训资料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唐诗宋词选读》理解背诵默写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2.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3.《春江花月夜》,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

5.范仲淹《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是。

,。

6.范仲淹《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是。

,。

7.柳永的《八声甘州》“、,、”与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相似。

8.《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9.《旅夜书怀》中“,”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0.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相应的诗句是:,。

11.《旅夜书怀》中“,”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抱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12.《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这里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1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登楼所见。

极写柳州城楼之高,上与大荒相连相接,诗人的愁思正浓,无处排遣。

1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1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远谪到南粤荒僻之地,已经够寂寞孤独了,而音讯又难于通达,这又使诗人增添了一重悲凉,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2.《词四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九下】12.词四首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四、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原诗】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主题思想】《渔家傲秋思》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壮志难酬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习题】理解性默写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

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5、《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7.宋词四首默写

17.宋词四首默写

17.宋词四首默写《雨霖铃》默写1、《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与自己心爱的人饯别的时间、地点、景物。

晚上,阵雨才停,知了发出凄切的鸣叫,长亭送别,叫人如何能够忍受这离别的痛苦!作者渲染一个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2、《雨霖铃》中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客船却不断催促。

心理矛盾,欲饮无绪,欲留不得。

由此可窥见留恋之情深。

3、《雨霖铃》中写留恋之情的语句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即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4、《雨霖铃》中作者设想别后的道路辽远,便直抒胸怀,“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

5、《雨霖铃》下片中,作者叹息从古到今的离别之哀,“多情自古伤离别”,点明这首词的主旨。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句又将离别之意推进一层,更何况正在清秋冷落的时节,伤感之情更难以忍受。

6、《诗经·采薇》中写离别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离别的人一看到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昔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雨霖铃》中也有类似的句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推想别后的凄凉,明写眼前景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7、《雨霖铃》中“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四句,作者推想别后长久的寂寞,虚度美好年华。

叹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

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了高潮。

《声声慢》默写1、请写出李清照《声声慢》中带有“愁”的词句:怎一个愁字了得!2、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为全词定下了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3、李清照《声声慢》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两句,写备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

05《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与训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05《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与训练-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与训练一、理解性默写(一)《观沧海》(曹操)1. 曹操的《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交代地点和事件的诗句),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观沧海》一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3.《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观沧海》中,描写诗人奇特想象(虚写),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抒发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6.《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7. 曹操《观沧海》中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以奇特想象创造出大海浑涵万物、气宇盖世的艺术境界。

8.《观沧海》中,写望海的初得景象,描写大海神奇壮观的语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日星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10.《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1.《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2.盛夏时节,美丽的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

看到湖边一片郁郁葱葱,人们不禁想起曹操《观沧海》中“树木从生,百草丰茂”这两句诗。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两句选取两种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侧的气氛。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再扣诗题中“遥有此寄”四字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 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 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 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 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 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4、词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 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 功的句子是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3、词中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 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4、词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 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 月的语句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声声慢
1、词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看似平平淡 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 是愁,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 创巨痛之后的愁苦心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 最难调养身体的语句是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3、词中由景入情,将作者的情感渐渐融 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 瓣地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 神伤的句子是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4、词中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 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 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 概括得了的语句是
雨霖铃
1、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 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词中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 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 声阻,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句子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下片中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离别之苦, 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 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思索人们普遍 的离别的伤感的句子是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词中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 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 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 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 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词中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孙权等英 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 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 而已的句子是:
4、词中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离别之后, 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 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Biblioteka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 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 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 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 的语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