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对中国的五大心结

印度人对中国的五大心结

印度人对中国的五大心结

读到一位印度人的博客,他在看了英国媒体上看到有关中国农村落后面的视频报道后有感而发:Watch the video, and repeat three times after me: ‘China is an emerging superpower!’ Incredible!’(你们看看这段视频,请跟我重复三遍:“中国是崛起中的强权”、“不可思议”!)

这是典型的印度人心态,对中国有羡慕,也有嫉妒,但以嫉妒为主。这一点连欧洲人都看出来了。最近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把印度人对中国这种复杂情结总结出四条原因,我觉得有些道理。

第一条是历史原因,印度人始终没有从1962年中印军事冲突的阴影中走出来,把这场失败看作是民族的奇耻大辱。一位印度军人居然说:“其实印度人对中国抱有的这种情绪,与中国永远无法忘怀日本帝国主义在二战时期在东亚的所作所为有些相似”。把中印边界冲突与中日战争相比当然是完全错误的,但这确实反映了印度人的心态,值得我们注意。

第二条是经济原因,但也与历史有关。在1947年印度独立时,印度不仅是亚洲的强国,在世界上也数得上,其工业实力位列世界前10名以内,远远超过同时期的中国。60年过后,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超德赶日,排在第三名(2009年有可能超过日本位居第二);印度则排名第12。如果看人均国民收入(名义收入,不计购买力),中国已经超过3000美元,而印度则在1000美元左右。

第三条是意识形态原因,印度被西方媒体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认为印度的发展潜力在各方面都超过中国。这本来是西方世界的宣传手段,但也使得印度自大起来,试图借与西方的“友谊”来遏制中国。

第四条原因与巴基斯坦有关。印度人也多少有点“敌人的朋友亦是敌人”的思维方式,所以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那种全天候的友好关系心存不满,认为要是没有中国的支持,巴基斯坦根本不敢与印度对着干。

除了上述这四条主要原因以外,我认为还要加上一条次要但不可忽视的原因:印度人大都吃素,从小吃咖喱拌饭长大,见不得大鱼大肉的中餐。如果是欧美人,不管是什么样的反华人士,来中国好吃好喝招待他/她一礼拜,一般来说就“理解万岁”了,成了“知中派”甚至“亲华派”。可惜印度人不吃咱这一套,所以对中国的心结也就难以解开了。

沙特眼中的中国

沙特眼中的中国

我很尊重别人的语言,和拉美人用西班牙语,和德国人用德语,和中东人打招呼用阿拉伯语(我的阿拉伯语只会打招呼那两三个个词),但是如果你能讲汉语,我坚决不和你拽洋文。我没有种族歧视,但是我一贯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出色的语言。 第一次见到我的人大都会问:中国人?我总是很响亮很骄傲说:中国人!有时候还顺便跟他们吹嘘一下我的大学,告诉他们这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我们有世界一流的本科生。老外当然都不知道清华,我说你以前不知道,下次就知道了。欢迎你来中国。 有一次和一个2字班的师兄一起吃饭,一个中东人看见我笑着问:中国人?还没等我回答,他又看见了师兄。师兄个头不高,有点清瘦,再加上刚从井上回来,晒得有点黑。中东人看走眼了,改口问:菲律宾人?我当时很严肃地说:你见过这么高大英俊的菲律宾人么?你这是对我们的侮辱!他赶紧道歉。 我不是歧视菲律宾,但是我不允许任何人模糊我中国人的身份。有一次我跟一个委内瑞拉同事用西班牙语简单聊聊,他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我说我宁愿死也不做日本人,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一旁的另一个拉美同事赶紧说:在我们眼里,中国日本韩国的人根本没法区别,就像你看不出来我是南美还是北美的,绝对不是有意侮辱你。 习惯了自己打扫自己收拾自己洗涮的日子,来到这突然发现有佣人,还有点不习惯。特别是他们毕恭毕敬地叫我Sir的时候,当我一不小心撞到他们他们却赶紧翻了错误似的赶紧向我一个劲道歉的时候。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信仰人人生来平等,我不愿使用“佣人”这个词,但是实在找不到其他词汇。如果叫服务员,我们都习惯地认为是餐馆酒店的服务员。 不计其数的印尼/马来/菲律宾/印度人在这工作,大多是佣人,保洁等。司机大多是印度/巴基斯坦的。超市服务员收银员,各单位的前台好多是印度的。我们这个别墅区的前台就都是印度的。一个兄弟问我:你说这些仆说闹鞠蚴鞘裁矗课乙膊恢朗鞘裁矗蛐砭褪腔炜诜钩裕圩骋坏愕木褪茄液凇?/p> 服务业嘛,投行咨询公司也都是服务的,我们这些出来给资本家卖命的也是服务的,我们公司就是世界最大的油品服务公司。区别就是工资不一样。对我而言,和他们不同的是:我在中国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很好的工作,而他们不能。我们也有大批未受教育或者受教育很少的同胞海外打工,但是绝对不像东南亚三国和印巴那样,他们是真的养活不起自己的百姓了,于是大举流落海外。 中国特有的词汇——农民工,待遇和生存状况很可能赶不上这些流落海外的东南亚人,但是他们创造的的价值还在中国,还是在为国家做贡献。说得直白一点,是我们一批富人在利用廉价的穷人来发财,同时我们的穷人得以糊口。中国人还是有骨气的,宁可在家里受苦,也不愿出去伺候别人。

女性社会地位论文

中国女性的地位问题,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它不仅是中国社会一个层面的一部发展史,更是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变化史。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下女性的地位问题: 从相敬如宾到男尊女卑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这是《汉乐府》中脍炙人口的词句。它讲述的是一位女子的山盟海誓,充分提炼了自由恋爱的精神和敢爱敢恨的态度。 也许很多人是从琼瑶阿姨的作品中了解其中的情怀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情怀却出自先秦和汉代的历史背景。 我们可能印象中,古代就应该是充满了性别歧视和礼教压抑的,但其实这首诗就能反映出这种地位差别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相敬如宾、至死不渝、相濡以沫等形容男女相敬相爱的词汇,就足见性别歧视本身始终存在于我们文化当中。 母系社会时妇女地位很高,之后夏商周妇女地位降低,春秋战国时期妇女地位更低,交易买卖实属平常,到唐朝时,因为武则天登基为帝,妇女地位又大大提高,甚至一度使得当时人人都渴望生女而不是生男,之后到清朝,妇女地位依然很低,到近代时,随着西方民主自由、男女平等的思想的传入,妇女地位一步步提高,直到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应该说性别问题是带有社会性的,一方面是男性在社会分工中逐渐占据了非常主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跟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教建立有关。但是即便如此,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不能完全抹去那些自由浪漫的诗篇。 从先秦到汉唐,封建社会的如日中天,也从根本上淹没了诗句的美好意义。从而进入了一个男尊女卑、天经地义的时代。 女性物化及礼教的迫害 应该说,随着封建礼教的发展,对妇女的迫害和歧视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但男性在婚姻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男方在婚姻关系中占据绝对地位,对感情不忠的量刑差异也颇为巨大,更严重的表现形式就是女性本身被物化。 马未都先生在说中国古代家具的时候曾经提到《金瓶梅》中的一个章节:西门庆购买了两个丫环和一部拔步床而这两个丫环的身价加在一起还远不如一部床的价值组建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低下 这样的地位差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妾”的出现,封建礼教的威力在于,通过等级观念,不但迫害女性,而且还在女性中设置阶层,通过这样的阶层来达到女性们自主迫害的局面。同样是女人,妻子的地位与丈夫并列为家长,而“妾”只能

巴基斯坦人眼中的中国

记者在巴基斯坦工作了近3年,切身感受到,巴基斯坦人虽然普遍对中国极富好感,但除了那些曾有机会访问中国的人之外,大多数人并不十分了解中国。 大多数巴基斯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还算客观、友好,但明显少于对美国和欧洲的报道。几乎所有的巴基斯坦人都知道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但今天的中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许多巴基斯坦人并没有多少印象。相当多的人过高地估计了中国的实力,甚至认为中国在未来10年到20年内肯定能超过美国,但也有少数人认为中国仍然比较落后。 有一次,记者请一个电脑工程师到记者站来修理宽带网络。办公室墙上挂着一本中国挂历,图案是上海浦东的电视塔和高楼大厦。这个工程师盯着挂历看了好半天,后来终于忍不住问道:“这是中国的照片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他十分惊讶地说:“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原来中国也有纽约!” 其实,就算是一些到过中国的人,也不是都对中国很了解。记得有一次,记者曾遇到过一个十分倔强的老大爷,非要说大多数中国人是穆斯林,而且还是他的“亲眼所见”。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当过卡车司机的他曾经去过一次中国的喀什,便把自己在新疆看到的当成了中国的全貌。记者告诉他,坐飞机从伊斯兰堡到喀什只需1个小时,但从喀什到北京还得再飞5个多小时,老大爷惊得目瞪口呆。 以前曾听人说,许多西方人看了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后,误以为中国人全都会功夫,当时记者还不相信西方人真会这么天真,但在巴基斯坦确实有一些人把银幕上的中国当成了现实。有人看了中国的古装电影,便以为中国人现在还是宽袍大袖,驾着马车在街上奔

跑。一个加油站工人对记者说:“你们中国人真厉害,能在树叶上飞来飞去!”记者哭笑不得地问道:“你刚看完电影《卧虎藏龙》吧?”他一本正经地说:“是呀!是呀!” 许多巴基斯坦人对中国充满兴趣,并希望从与中国人的接触中,尽量揭去一些蒙在中国身上的“神秘面纱”。在巴基斯坦,记者经常遭遇各种各样好笑的问题:“是不是各个阶层的中国人都使用筷子?”“中国年轻人自由恋爱的多不多?”“中国人吃不吃猫肉?”“听说中国文字有3000多个字母,你是怎么记下来的?”“巴基斯坦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中国是从哪个国家的统治下获得独立的?” 任职于伊斯兰堡某中国公司的哈布希曾在中国生活、学习了10多年,说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话。他说:“与任何一个文明古国一样,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外国人不可能从经史中去了解中国,而现阶段的中国又变化得实在太快,常常让外国人摸不准中国的节拍。看起来,中国应该试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自己,”哈布希对记者说,“比如,印度的电影和歌舞享誉世界,让许多对印度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在提到印度时,自然想起那独特的旋律。” 哈布希对中国在世界多个国家开办孔子学院的做法赞不绝口。“…孔子学院?这个名字富有迷人的中国魅力,现在伊斯兰堡已经有了一所孔子学院,希望像这样的…中国魅力?在巴基斯坦越来越多!”他还建议说,在巴做生意的中国人往往只在名片上印英文,可能觉得即使印上了中文巴基斯坦朋友也看不懂,“其实中国文字就像艺术品一样美妙,名片印上中文可以让对方自然而然地心生崇敬之情,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又是对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宣传。”

唐代女性地位探究文献综述

1关于唐代女性地位探究这一选题,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研究,即唐代女性的家庭地位与其社会地位。相关史料主要分布在《旧唐书》《新唐书》《太平广记》,比较集中。 关于唐代女性的家庭地位,细分来看,又分为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三个阶段,史料主要集中在新旧唐书的各传中。如《旧唐书·李光进传》载:“光颜先娶妻,其母委以家事,母卒,光进娶妻,光颜使其妻管钥家籍财物归于其女也。”又如《新唐书·徐岱传》中有:“岱吝啬,自持家管钥,世所讥云。”可见当时社会风气是主妇在家庭中担当财物的管理人。此外,《旧唐书·列女传》《新唐书·公主传》等都可作为史料依据,反映唐朝一代女性特别是贵族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所受到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较少。 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体现在女性参政,社会交往,受教育情况这几个方面。女性权利达到顶峰是在女皇武则天时期,主要史料参考新旧唐书的《则天本纪》,其余女性参政资料分散于各传中,如《资治通鉴》卷194,卷209,《旧唐书》卷51,《旧唐书》上官昭。关于女性社交,《太平广记》卷31,卷386分别记载了一些节度使夫人和都督夫人设宴招待下属夫人的事例,这对她们协助丈夫处理公务,协调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好处。这就说明了当时的贵族妇女还没有完全沦为养尊处优的家庭奴隶,其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而《开元天宝遗事》载“长安士女,游春野出,遇名花则设席祭草,以红裙相插挂,以为宴幄”。反映了唐代女性能够自由出入及旅游。 除了以上史籍,还有很多史料可以借鉴参考。如《礼记》《全唐诗》《唐会要》等。 以上是关于这一选题的史料搜集情况,下面介绍当代相关的学术研究概况。近年来有关女性地位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特别是在古代女性地位的研究方面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所以搜集材料相对便利。 现当代的学者这要侧重从经济、法律、婚姻家庭等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唐代女性的地位。 段塔丽于2001年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从夫妻关系看唐代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一文,她说到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开放的时期,其“开放性”不仅表现在皇朝内政外交等方面,而且还生动而具体地反映在家庭内部夫妻关系等方面。唐代夫妻关系上的开放,以及丈夫对妻子人格意志的尊重和行为上的宽容,为整个封建时代所少有。此外,贵族女性的地位远远高于下层社会。据台湾王寿南先生的统计:唐代公主总共210人,其中公主二嫁者27人,三嫁者3人,除去早亡和入道的公主,再嫁公主占总数的23%,远远高于下层社会。王曰美在《齐鲁学刊》2005年02期上的《唐代贵族妇女婚姻家庭观念研究》,文中说到在唐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时期,唐代贵族妇女的地位相对提高。她们敢想敢做,旷达不羁,向儒家礼教进行了大胆地冲击,昂扬地追求个性解放,婚姻家庭观念变得清新、率真而自然,其放达程度在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极致。这些都是从婚姻家庭方面的研究来指出唐代女性的地位较之前代有了提高,女性地位提升。但有些学者注意事物的两面性研究。如:汤蓉岚于2003年发表在《台州学院学报》上《论唐代妇女生活的悖反现象》一文,文中谈到唐代的女性向来被认为是封建时代比较幸运的一群,她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但她们毕竟没有超脱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因而又在法律、伦理上受到种种歧视和压制。这种悖反现象和两面性,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唐代妇女自主抗争的表现。张金桐与左占平在《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发表的《唐代妇女及其地位》一文也指出唐律“奴婢贱人,律比畜产”的地位,与其前代婢女的“资产”属性并没有两样。唐代妇女地位的提高应该是全社会妇女地位的提高。唐人的妇女观仍然是“男尊女卑”。唐代妇女生活比较开放,当源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并不意味着其地位的改变。 近年来有关女性地位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特别是在古代女性的研究方面出现的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唐代一朝便是一个热门,但是以法律为出发点来研究女性地位的 1

中国制造业的五大原罪

中国制造业的五大原罪 社会大崩溃,是从制造业开始的,而不是泡沫虚高的房地产。 没有伟大理想和信仰支撑的“中国制造”,没有工匠精神承载的制造,是山寨路边没有灵魂的野鬼孤魂。 时至今日,中国实体经济的衰退越来越明显,制造业哀鸿遍野,大量企业破产倒闭。舆论和媒体包括制造业从业者自己无不唏嘘,悲伤感叹。“中国制造”之所以有今天,原因无他,纯属咎由自取。 原罪一:过于重视营销 中国自计划经济后,一直实行市场经济。所有的产品、品牌都在追逐市场,企图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市场份额。以至于现在的产品都在过度依赖营销,靠所谓营销的噱头盈利。 自古以来,好产品之品牌大多靠积淀,靠市场传播力,靠核心技术和品质取胜。即便是新科技,同样无法离开品质。否则这样的新科技不会被人们尊重,最后还是一场空!本末倒置,最后还得回到原来。 原罪二:被“管理死的”中国制造 在制造强国,技术是最被尊重的,只要你的技术足够棒,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好卖,你的待遇就不会低,不存在很多虚浮表面的东西。 相较而言,中国的制造企业,一堆的管理干部,人浮于事,技术一窍不通,没边没谱的管理学可以不负责的天天讲。好好干活的人,谁愿意被管理?有创造力的聪明人正忙着优化的产品,想着下一步新产品如何更加受市场和客户欢迎呢。 原罪三:企业和员工如同生死敌人

中国缺乏匠人精神。员工和企业之间就只是单纯的雇佣关系,招募来的大部分人都是为了钱,所以很难形成那种凝聚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制造企业的非统一性,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具竞争力。 企业的管理阶层的问题更多,对企业员工的最基本信任都没有,当然换不回员工对企业最基本的认同和信任,对人才视而不见,对未来没有信心,做企业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 原罪四:对知识产权不尊重 提起中国制造,想到最多的是山寨、高仿。这也是中国制造水平一直无法提高的根本原因。把“行窃”当成理所当然,拿着别人辛苦熬夜几个月做出来的东西卖,不带一点心虚,久而久之,那些热衷于技术和研发的人也都寒了心。 原罪五:牵强的民族主义 中国企业最喜欢把民族主义、爱过主义挂在嘴边,妄图通过民族感情讨好悲情的国人。但实际情况是,爱国是假,多卖一些产品是真。 国人能够被调动起来的情绪是,有一天,你把产品做好,把企业做大,把中国制造推向整个世界,而不是每天卖情怀。 中国制造如果没有伟大理想和信仰支撑,没有工匠精神承载,没有好的体系建设,就只能是路边没有灵魂的孤魂野鬼。 社会大崩溃 中国最宝贵的是那些有能力的企业家,可是我们的历史一直是只重器物不重人。人始终是没有得到尊重的,而作为企业家,随时都处于各种盘剥之下。虽然有钱,好像官僚们想怎么弄死你,你就只有按照这个死法去乖乖就死,毫无反抗的可能。

印度人看中国

印度人看中国 在2005年以前,印度媒体常驻中国的记者只有一位,很难将中国 大量的信息传回国内。为了弥补不足,印度媒体大多从西方媒体转载 有关中国的信息,致使信息经常失真。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印度教徒报》常驻北京的记者帕拉维·艾 亚尔在中国生活了5年,写下《烟与镜:亲历中国》。她在书中谈了 自己对中国的见解,可以说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印度人看中国的作品。帕拉维·艾亚尔坦言,她原本对中国所知甚少:作为一个在新德里长 大的印度人,家庭中接受的又是英国牛津剑桥式的教育,对我来说,中 国尽管在地理上与我们毗邻而居,却几乎从来没在我脑中的世界地图 上浮现过,有关中国的知识几乎也是一片空白(其实,很多印度人跟帕 拉维·艾亚尔一样,对中国并不了解)。 帕拉维·艾亚尔来到北京之后,她很有感触地把北京与新德里进 行相比:在我看来,中国算是相当秩序井然了。相比起新德里随处走 动的牛和拥挤的白人轿车,以及与耗油高、噪声大的巨大公交车分享 混乱的街道,北京的清洁、树木成排、宽阔的林荫道看上去就像是另 一个世界。 帕拉维·艾亚尔对中国的农民与印度的农民也进行了比较:在中国,所有农民都有一小块土地,土地并不归他们所有,归国家所有,不 过他们有土地租赁权,所以农民不存在没有土地的问题。今天的中国,绝对贫困──那种没有衣裤穿、苍蝇停在嘴角的贫困已经很难找到了,而这样的绝对贫困在印度还大量存在。中国农村的相对贫困依然 存在,收入不公现象也存在,不过穷人也还是在逐渐变富裕。农业用 地的灌溉情况比印度好得多,印度的农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帕拉维·艾亚尔还就中国和印度的旅游业做了比较:中国是亚洲 最大的旅游输出国。2007年有4000万中国人出境旅行,而印度2007 年只吸引了6.8万中国游客。

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研究

浅谈中国女性社会地位 【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古到今,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其他国家的女性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坎坷的历史过程。本文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变化影响 一、从古到今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 1、母系社会------“女主”地位 母系氏族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生产经验不足,所拥有的主要是以石器为主的极其粗糙、简陋的生产工具。同时,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大自然变幻无常,野兽出没,人类时常面临着生命的威胁,一个人根本无法独立生存。因此人们只有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在简单而合理的社会分工中共同抵御自然的侵袭,保证自身的生存。在这样的简单的社会分工中,男子主要从事狩猎、打鱼、防御野兽,妇女主要采集食物、生儿育女、缝衣做饭$狩猎!打鱼由于技术设备的限制,收获很少,而防御更使男子损失较多。女子从事的采集等工作安全系数要高得多,并且当时人口稀少,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使女子采集的收获颇丰,所以,女子在经济方面有很高的地位。女性牢牢地抓住了经济大权,从而也奠定了女性处于氏族群体核心的社会地位。母系氏族时代早期处于人类的婴儿期,人们的意识尚处于低级阶段,不知道两性生活与生育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能解释女性的生育现象。人们看到大地可以生长植物,女性可以生出孩子,对其原因却一无所知,于是认为女性和大地一样有着生长万物的神秘力量,于是就把女性当作神来崇拜。这一时期女性是社会的主体和中心,并且以其生殖能力和所掌握的部落经济权利而取得崇高的地位,女性受到人们“神’一般的敬仰。 2、父权社会-----“女奴”地位 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了私有制的形成,交换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个人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思想和认识也得到很大提高。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文明的进一步巩固,从根本上稳固了男性的地位,也进一步将女性从事的采集等行业边缘化,决定了女性地位被贬低的命运。直至社会发展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女性社会地位边缘化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女性的光辉时代一去不复返,男性逐步占据了社会的主导,甚至是全部,女性变为男性的附属。父权社会成为女性的“女奴’时代。 3、新民主主义时期--------打碎封建枷锁 五四运动是中国女性生存与发展状况的一座界石,它翻开了中国女性发展新的一页。自五四运动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及西方开明思想的传入,中国女性社会状况得到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开女禁,兴女学,女性的潜力展现,社会地位与发展状况也得到相当的改善。新中国建立后,广大中国妇女终于获得了解放,形式上的解放。建国后,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发展状况得到了一个质的变化。首先,女性的各项基本权利逐渐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承认。女性首次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拥有了参政的权利。《婚姻法》的颁布,从根本上使广大女性得到了婚姻自由。《妇女权益保障法》给女性提供了一个正当维权的途径。其次,妇女与男子共同接受教育和参与生产,给了女性自身发展与独立的机会,女性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情形堪虞。 4、社会主义时期--------男女平等 改革开放后,女性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宪法和其他法律进一步规定妇女有和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并切实保护妇女政治权利的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妇女与男子享

民营企业的五大原罪

民营企业逃不出的“篱笆”——五大原罪 前国美董事局主席黄光裕,二审仍被判14年有期徒刑,罪名为“非法经营罪、单位行贿罪”等等----这其实是民营企业的“原罪”。 有罪必罚,本无可非议。但面对这些所谓的“原罪”,与其说是黄光裕的悲哀,不如说是中国民营企业群体及现行法律制度的悲哀! 因为“原罪”可谓与生俱来,是民营企业的DN A与原始病毒。彻底消除可能性不大,但可以改变与校正。而因病致死,就有点悲哀。 原罪一:行贿。 黄光裕、周正毅,还有众多的中国富豪们,究竟有谁无此“原罪”?其实中国民营企业60%左右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房地产企业几乎100%。这是一种公开的秘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高度参与资源配置、行政垄断横行、权力高度集中不受制约所致。中国官场的贪腐已形成“食物链”结构,即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萍。而民营企业是“浮萍”,属于这个“食物链”的末端,只有被吃的份了。 原罪二:偷税漏税。 中国的企业几乎100%都有偷税漏税,差别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这也是中国税制不合理、不平等、税赋太重造成的! 据国际有关税务组织统计,中国是连续几年位列“全球税负痛苦指数”第二、第三的国家。很多企业主就直言不讳的说过:在中国真要是100%按规纳税,再除去公关费、营运成本、工资等,企业必死无疑! 周正毅、兰世立因此栽下了,还未栽下清算的有多少?还有多少因“税”而“睡”班房? 原罪三:虚假注册资本,抽逃资金。 顾雏军、杨斌和周正毅都因涉嫌虚假出资获罪。 按了解,60%左右的民营企业也都有可能涉及。许多商业机会,如行业准入门槛、合作门槛、放贷门槛,甚至企业形象,“注册资金”都是一个重要的实力指标。 而在国外或一些地区,不一定需要实有资金到位。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也曾出台过一些灵活的工商注册政策,比如以实有资产、信用、品牌等,折算成一定比例的注册资金,但并未在法律层面上全面放开。 事实上,许多民营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启动资金多数成问题,但创业激情才不得不使他们误入原罪的歧途。 原罪四:非法集资(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 这种现象也很普遍,30%以上企业也都可能存在。 从以前德隆的唐万新,到现在的吴英、杜益敏,以及热议中的广东伟国案等都属于此类。

解码印度——为什么印度人比中国人幸福

解码印度,为什么印度人比中国人幸福? 为什么,在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国家里,人们普遍感觉不安全、不幸福?而在一个经济欠发达、贫富差距巨大、种姓制度影响根深蒂固的国家里,人民却深深地眷恋着这片土地? 编者按:新士界是从本期开始设立的新栏目,希望就新一代士阶层所关心的文化艺术、心灵提升、慈善公益、品质生活等话题,开一扇新视窗。 印度女性对纱丽非常钟爱,即使是最基层的劳动者,也能穿出纱丽的万千风情。 “假如有来生,你想成为哪国人?” 《印度时报》最近公布了该报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调查在印度五大城市展开,即首都新德里、商业中心孟买、“文化重镇”加尔各答、“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和历史名城海德拉巴。结果显示,将近九成的人表示:“假如有来生,还做印度人。” 想象一下,同样的调查如果在中国进行,结果会怎样? 经济学家伊斯特林(R. Easterlin) 在他的论文《中国的生活满意度:1990-2010》(China's Life Satisfaction, 1990-2010),用大量数据说明,与中国近30年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相对的,是生活满意度的直线下降,多数中国人2010 年的幸福感还不及1990 年。作为“幸福经济学”的鼻祖和奠基人,伊斯特林在

1974 年就提出过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 Paradox),即一国的经济增长未必会换来生活满意度的改善。而来自中国,这个样本量巨大的调查结果,无疑是一个可信度极高的有力亻左证。 如果说数据和论文太抽象,身边越来越热的移民潮也许能给人们以更直观的感受。为什么,在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国家里,人们普遍感觉不安全、不幸福?而在一个经济欠发达、贫富差距巨大、种姓制度影响根深蒂固的国家里,人民却深深地眷恋着这片土地? 文化自信,幸福源于历史 “印度人一直很骄傲,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当然,他确实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郁龙余教授,师从季羡林,扎根印度研究四十余年,说起印度之优秀,如数家珍。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其篇幅总和是希腊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总和的8 倍;古印度数学很发达,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人发明的;现代科学建立在原子论基础上,而原子论就印度人创立的;棉花的驯化和制棉技艺的发明也是印度人的功劳。 从光辉灿烂的古印度文明一路走来,印度人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在自信的基础上充满自豪。“他觉得西方的东西,太差,好的东西怎么能跟差的走呢?”郁龙余进一步解释道:“比如,印度人就很看不上西装,认为它太简单,而印度纱丽,美得不得了,一块6 米长的布能穿出几百上千种变化。”在印度,处处可以看到印度女性对纱丽的钟爱。即使是最基层的劳动者,用水泥修马路的人,也穿着纱丽,而不穿所谓的工作服。 除了服装,电影也很能体现印度人的骄傲和自信。宝莱坞,从名字就不难看出印度人抗衡好莱坞的决心。印度南部还有一个泰莱坞,因为宝莱坞在孟买,说印地语,而南方主要说泰米尔语。两大电影制作基地,基于本地区的票房市场,生产了大量作品,共同造就了印度电影年产量世界最高的记录。除了产量巨大,在风格上,印度电影也保持着鲜明而一以贯之的民族特色—歌舞,每部影片都一定会有印度歌舞。 “印度人看电影,不在乎情节发展,在乎的是演员在歌舞中的手势、眼神有没有到位。”郁龙余介绍道:“通过歌舞,印度人在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穿越,他们天天穿越,不穿越无法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印度歌舞就像中国戏曲,故事情节都烂熟于心了,依旧百看不厌,讲究的是手眼身法步等更高层次的审美趣味。所不同的是,中国戏曲日渐式微,印度歌舞却是深受爱戴,在影片里,在生活里,在印度人的血液里。 “孟买的精神就是歌舞”,导演丹尼·鲍尔(Danny Boyle) 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作为一个英国导演,他在印度主题的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中也诚恳地加入了印度歌舞,而该片横扫了包括最佳电影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大奖。 比下有余,幸福不怕比较 种姓制度,在外国人眼里,简直是民主社会的一个毒瘤,但对印度人来说很正常,甚至是社会安定人心平和的一个保护伞。 作为国教,印度教长期提倡种姓制度,历史上虽然受到佛教“众生平等”思想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任何一个大国(我不是说像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安全,都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作为国家战略来对待,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在中国现阶段至少有五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第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产业;第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第四是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最后也是国家安全的一个基本保证。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中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25年间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它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强大的国内需求,就是国内的基本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还有就是国际产业的转移。中国制造业在GDP里面所占的比重一直都是比较高的,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世界制造业的主要国家第一还是美国,第二是日本,中国在2003年超过了德国。可以看出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构成分为三块,一共是17个行业,有5个行业是轻工业、纺织工业和日用品的制造,这大概占制造业的30.24%;第二块也是5个行业,主要是资源加工,包括石油化工、橡胶、非金属、金属冶炼,大概占33%,就是我们整个制造业产值增加值的三分之一;第三是机械、电子类制造业,这稍微多一点,比三分之一多一点大概是35%,所以三块组成大概是这样。轻工业比三分之一略少,资源加工业三分之一,还有机电加工产品比三分之一多。我们可以大致说一下资源加工业生产的产品全部是用在国内,包括像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加工的产品,都是用于国内的。轻工业和机械、机电工业的产品大约是一半或者是少于一半是出口的,主要还是满足内需。 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因为第二产业还有建筑,讲工业占GDP的35.75%,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就是第二产业的78.69%,建筑业只有大概20%,工业上缴的税金占第二产业的90%,从业人员90.7%,这里面我想特别指出一点制造业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91.2%,接纳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约占全部外商投资额的70%。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结果。在市场竞争直接成本中,它们的比大约是美国30美元,欧洲24个美元,东欧是3个美元,日本是24个美元,在中国是2个美元,当然印度现在比我们还低一点,是1个美元,包括东南亚国家。以软件工程师来说,在硅谷一个成熟的软件工程师工资大概是20至30万美元,这里包括付税,不是全部给他工资;在爱尔兰是8至9万美元,在印度是4至5万美元,在中国是2至3万美元,所以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在中国的成本都比较低。我举一个例子,像直升机,这是美国商用直升机最成熟的,在美国只生产顶部直升机的螺旋桨和尾部的螺旋桨,顶盖部分在西班牙生产,尾部也是在西班牙生产,中间的机身部分是在日本生产,起落架是在巴西生产,机头是在中国台湾生产,机尾是在中国的井冈山直升机厂生产,所以从头到尾都在中国生产,就是一个头一个尾。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到2004年11月底是5万多家,合同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是5590亿美元。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在中国发展也非常迅速,到2004年6月,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超过600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是40亿美元,我们在这上面可以看到东芝、IBM、HP、英特尔、GE、诺基亚、松下、爱立信公司。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机构发展非常迅速,其中有计算机、电子、医疗、运输,还包括汽车。我曾经访问GE在浦东的研发机构,它用了900多个中国的博士和工程师,我说是否针对中国生产研发,它说是针对GE全世界,所以正在从面向中国转向全球。外国在华研发R&D投资分布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接近60%,因为北京具有我们中国教育科研人才的优势,其次是在上海和深圳,在其他地区包括中国的成都、南京、武汉也都有一些研发的机构。 当然,讲到中国的制造业,我们必须看中国制造业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第一是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我们现在一年不到4万美元,只有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5%多一点,我们人用得比较多。中国的制造业能源消耗大,污染比较严重,制造业的能耗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的能耗高出国际水平20%至30%,全国CO2的排放量67.2%是锅炉排放;第二是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价值不高。增加值率仅为26.23%,比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2%、22%和11%,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当然事情是两方面的,这既是一个缺点有的时候也是优点,因为中国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如果都搞自动化工厂每年新增就业就有问题。产

中国人和印度人沟通篇

中国人和印度人,谁更会沟通? 对于中国人来说,人际关系是门学问,自古以来就很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维护。同样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国家之一的印度,在古老的社会传统和宗教信仰下,他们也有独特而稳定的人际交往模式和特点。那么,如果将当代中国人和印度人的人际沟通状况做一个比较,又有哪些相似点,哪些差异之处呢? 来自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2007年零点中印居民沟通指数报告》就以独特的国际视角,对中印两国居民的沟通模式和沟通水平进行了跨文化比较。该项目基于2005年中国沟通指数的起始性研究,于2006年10月-2007年1月在中国城乡和印度城市地区,同时进行普通居民大规模的入户抽样调查。并报告中,研究人员选取了中国城市和印度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进行定量方式的对比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印两国城市居民具有相似的“亚洲亲缘小圈”特点,但相比之下,中国居民的人际交往规模明显高于印度居民,对于“熟人维护”也更加擅长,而印度居民在陌生人社交和外圈关系的交往能力方面则更胜一筹。 相似的“亲缘核心”,人际外围空间结构有差异 沟通指数报告表明,中国和印度的人际圈带有相似的亚洲社会文化特点,亲缘关系在整个人际网络中占有绝对核心位置,人们与家人小圈的心理距离最近,和亲缘关系的交往频率、深度及收益均超过了业缘,地缘和其它社会交往。对于中印居民来说,亲缘小圈是封闭的人际交往内核区域。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印居民的社会网络结构也表现出很多差异:在中国,划分鲜明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原点,从家庭亲缘关系——业缘关系——社会交往关系逐渐疏远的一个圈层结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三类关系可以清楚区分,并且亲疏距离有所差异。而在印度,对家庭的依赖和沟通程度更强,但对于家庭亲缘关系以外的人际关系(包括业缘和社会交往关系)之间的区隔并不十分明显,它们共同构成了家庭亲缘关系以外的人际外围空间。 中国人表现出独特的“同学社交”情缘 中国人的社交半径平均长度为43人,超过了印度人的社交半径36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的业缘关系要比印度人更为丰富一些,平均每个中国人经常来往的分别有9个同学和9个同事,而印度人则只和4个同学和6个同事经常来往。 同时调查数据还发现,中国居民同学圈的沟通频率、沟通深度明显高于社会圈,而在印度则正好相反,人们与同学交往的频率、深度最低;中国居民与从同学交往中获益较多,尤其在沟通情感上,同学关系的作用明显高于同事圈和社会圈,而社会圈则并没有发挥很大作用,在事业发展、沟通情感、交流信息的帮助上得分均为最低值。相反,印度居民社会圈帮助明显高于中国居民,而同学圈发挥的作用则不大。 研究人员认为,在中国,同学关系不仅仅是人们在校期间一种短期而特定的人际关系,相当一部中国人在离开学校后的长时间内,都会与同学保持联系。由于结识渠道和感情上的特殊性,同学往往有别于其他人际关系,而在生活中形成一个稳定而特殊的“同学”关系网。可以说,同学关系在中国居民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特殊的“同学情缘”。相比之下,印度社会并没有类似的固定的“同学关系”,同学圈的交往规模、交往频率、交往深度和帮助都要低于其他人际关系。 印度人更善于积累从“社交外圈”积累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将人际网络资本化的一种衡量方式,它展现的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所能调动的资源。如果对中印社会资本积累情况的比较,我们可以对两国居民的人际网络应用能力进行对比,结果发现, 中国人的社会半径为43人,其中具有社会资本价值的人数为20人(包括现有社会资本11人和潜在社会资本9人);印度居民的社会半径为36人,其中具有社会资本价值的人数为29人(包括现有社会资本16人和潜在社会资本12人)。尽管中国人的社交半径更长(43人),但是在对社交资源的利用上,印度人却更占优势,社会资本转化率更高(81%),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虽然社交规模无法和中国人相比,但印度居民的社交却更“有用”。

中国制造业的利与弊

中国制造业的利与弊 2008-03-31 13:31:05来源: 格瑞贝斯环球财经进入中国制造业贴吧共0 条黑马推荐绿色经济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关键 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加强环境保护也已成为中国政府目前的重点工作。中国政府在环境问题的解决方面非常迫切,以往相关部门在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时采取的政策缺乏有力的中国政府支持,地方环保局的管理权限无法有效地提升中国的环境保护。随着环境问题不断恶化,中国政府积极倡导的GDP绿色增长的关键在于在环保问题上采取新策略,而中国政府的有力支持是关键因素。 目前温室气体排放是困扰中国环境问题的关键,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高居世界第二位,预计2025年将超过排在第一位的美国,而巨大的煤炭消费量以及水泥产量提高大幅增加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的报告表示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太平洋最大的海洋污染源,同时根据中国国家环保局和海洋局对20个沿海城市的考察,在接近一半的城市中,有50%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中国政府明确要求加强环境保护,中国总理温家宝曾表示中国需要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担负自己的责任,必须抓紧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同时温家宝表示目前面临的局势非常严峻,应有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中国政府表示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出口政策等方式,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而节能减排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点。在已经闭幕的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表示政府工作的主基调就是遏制污染、增加社会服务支出、确保通过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和收入增长,同时温家宝还表示将提高科研及开发经费,帮助中国减少对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依赖。 中国政府在制定的单位GDP能耗目标为2006至2010年GDP能耗总体降低20%,要求从严控制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煤炭和电力等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建高能耗项目,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清理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专项检查。目前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经取得一些积极进展,包括200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分别比上年下降3.3%和9.5%。中国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高达11.4%,因此资源的总消耗量也在继续增长,但这种改善可以使中国降低对进口石油和原材料的依赖,同时中国一半的火电厂都采用污染控制设备,从而使2007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下降4.7%。 目前中国面临高通胀危机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挑战,在此形势下,温家宝要求推动中国经济以更加高效、公平和环保的方式发展,政府必须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中国制造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外贸和外资推动制造业保持高速增长,制造业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其中加工工业的产能扩张成为焦点,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纺织服装、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钢铁、有色金属、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石油加工等,投资增长率高达50%以上,同时加工工业的发展极大地刺激原材料价格的暴涨。

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国

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国 印度人如何看中国一 在2005年以前,印度媒体常驻中国的记者只有一位,很难将中国 大量的信息传回国内。为了弥补不足,印度媒体大多从西方媒体转载 有关中国的信息,致使信息经常失真。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印度教徒报》常驻北京的记者帕拉维·艾 亚尔在中国生活了5年,写下《烟与镜:亲历中国》。她在书中谈了 自己对中国的见解,可以说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印度人看中国的作品。帕拉维·艾亚尔坦言,她原本对中国所知甚少:作为一个在新德里长 大的印度人,家庭中接受的又是英国牛津剑桥式的教育,对我来说,中 国尽管在地理上与我们毗邻而居,却几乎从来没在我脑中的世界地图 上浮现过,有关中国的知识几乎也是一片空白(其实,很多印度人跟帕 拉维·艾亚尔一样,对中国并不了解)。 帕拉维·艾亚尔来到北京之后,她很有感触地把北京与新德里进 行相比:在我看来,中国算是相当秩序井然了。相比起新德里随处走 动的牛和拥挤的白人轿车,以及与耗油高、噪声大的巨大公交车分享 混乱的街道,北京的清洁、树木成排、宽阔的林荫道看上去就像是另 一个世界。 帕拉维·艾亚尔对中国的农民与印度的农民也进行了比较:在中国,所有农民都有一小块土地,土地并不归他们所有,归国家所有,不 过他们有土地租赁权,所以农民不存在没有土地的问题。今天的中国,绝对贫困──那种没有衣裤穿、苍蝇停在嘴角的贫困已经很难找到了,而这样的绝对贫困在印度还大量存在。中国农村的相对贫困依然 存在,收入不公现象也存在,不过穷人也还是在逐渐变富裕。农业用 地的灌溉情况比印度好得多,印度的农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帕拉维·艾亚尔还就中国和印度的旅游业做了比较:中国是亚洲 最大的旅游输出国。2007年有4000万中国人出境旅行,而印度2007 年只吸引了6.8万中国游客。

当代女性地位调查研究报告

从工作家庭冲突方面探讨当代女性地位的调查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 性别问题古今中外一直都存在。研究性别问题就不得不提女权主义这个词。女权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介绍到我国。当时的学者根据西方的女性运动发展和中国传统“封建家长制”的社会背景将feminism这个英文词汇翻译为女权主义。然而中国女性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地位被几千年来传统的社会规范、法律和习俗约束着。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历经母系氏族时期、父系氏族时期、奴隶制时期、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在女性主义的进入到中国之前的时期里,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是在降低的,悠久的历史压迫和奴役已经导致了很大一部分人潜意识里对女性地位“低下”的认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人对待女性的看法也在改变,特别是早期的一些革命参与者。毛泽东同志就妇女解放的思想曾发表过多篇文章,仅1919年就超过20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国民素质也得到了整体的提高。西方女性主义思想逐渐被大家接受和认同,这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在不断的提高。女性对自我本身的看法变得更加肯定和越来越注重自我实现。但在男性主宰的传统社会中,社会性别意识形态期待着女性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女性在这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但相应地,女性对工作相关需要的增加,限制了她们对家庭角色的参与和贡献。在我国,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家庭中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也超过70%,但是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城镇家庭的家务劳动分工具有“女性为主,男性为辅”的特征。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女性工作的高比例都没有改变家务劳动分工的状况。 职业女性必须面临家庭工作之间的冲突,在家庭家务分工中(也包括非职业女性)又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中国女生的社会地位低下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女性主义的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同。 一、国外文献综述 在人类社会研究中,对于人权这个概念的研究已经有200多年了,但最初的人权并不包括女权。在18世纪,欧洲地区在宗(新)教伦理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出了资本主义精神【1】,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四大难题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四大难题 经过30多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自主发展,又经历了30多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开放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201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19.8%,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难题,亟待突破。 一是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我国制造业总体特征是大而不强,大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底层,从事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只在加工、生产环节建立起成本优势。以服装、机电、化工、船舶等为例,其发展主要途径是为代理品牌加工,特点为劳动密集、生产简单、管理简单,但能源消耗大、污染较为严重。他说:“很多企业,特别是代表发展方向的装备制造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不忍痛将大部分利润拱手让与别人。” 二是成本优势正在消失,制造业企业综合成本已经超过越南、印度等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多年来,我国制造业依靠大面积的闲置土地、大量人口、低廉甚至免费的自然资源,拿下了全球低端产品市场。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提升。以往,我国能源特别是自然资源的使用成本非常低,如今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趋势不可逆转,直接推动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 在普通的中国工厂,工人们的工资和福利正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将导致中国相对于美国低成本州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目前的55%骤减至2015年的39%。10年来中国的年均工资涨幅达16%,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成本差距。 三是增长方式粗放,缺乏终端市场和品牌运作经验,发展质量不高。专家认为,市场是我国一贯的优势资源,制造业企业过去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巨大的本土市场,同时凭借低成本优势让产品能够以较低价格走向国际市场,价格战也因此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随着本土市场的成熟,成本优势的消失,这种发展模式的基础已然不在。”李锦说,多数企业缺乏全球营销经验,主要依靠国外分销商或合作伙伴在国际市场推销中国商品。由于过于依赖这种渠道,中国企业也饱受终端和流通环节的双重压力。而现在,靠成本优势打价格战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 四是竞争局面加剧,我国制造业正面临发达国家“回归”、发展中国家加速追赶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重新认识实体经济制造业的价值。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政策口号,日本也出台政策扭转制造业流失局面;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更注重实体经济,把制造业发展作为未来经济政策的重要取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