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精度设计示例_student

合集下载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28页PPT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28页PPT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圆柱齿轮精度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参数选择和设计示例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参数选择和设计示例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参数选择和设计示例螺旋角的选择提示斜齿轮传动参数选择与直齿轮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多了一个螺旋角β。

斜齿轮传动的轴向力Fa与tgβ成正比,为不使轴承承受过大的轴向力,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螺旋角β不宜选得过大。

但β若过小,斜齿轮的特点显示不明显,一般取β=8?,20?,常用β=8?,15?。

近年来设计中β有增大趋势,有的达到25?。

在设计斜齿轮传动时应先初选β角,待其它参数确定后再作精确计算。

β角可用来调整中心距:-1?a=m(z+z)/(2×cosβ)?β=cos[m(z+)/(2×a)] n12n1z2例题试设计一带式输送机减速器的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已知输入功率P,40kW,小齿轮转速n,11960r/min,齿数比u,3.2,由电动机驱动,工作寿命15年(设每年工作300天),两班制,带式输送机工作平稳,转向不变,试设计此传动。

[解]1(选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材料及热处理仍按直齿轮传动例题:大、小齿轮都选用硬齿面。

由表1选得大、小齿轮的材料均为40Cr,并经调质及表面淬火,齿面硬度为48,55HRC;2)精度等级仍选7级精度;3)仍选小齿轮齿数z=24,大齿轮齿数z=77; 124)初选螺旋角β,14?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齿面接触强度计算公式为: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1)试选K=1.6。

t(2)由图10查取区域系数Z=2.433。

H(3)由图8查得端面重合度ε=0.78,ε=0.87,则ε=ε+ε=1.65。

α1α2αα1α2(4)许用接触应力=1041.5 MPa。

2) 计算(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tmm =60.49 mm(2)计算圆周速度(3)计算齿宽b及模数m nth=2.25 m=5.51mm b/h=9.88 nt(4)计算纵向重合度ε β(5)计算载荷系数K已知使用系数=l。

根据v=3.04m/s,7级精度,由图5查得动载系数=l.11;由表4查得接触强度计算用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1.41;由图6查得弯曲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1.37。

第11章齿轮结合的精度设计(1)讲义

第11章齿轮结合的精度设计(1)讲义

齿轮精度等级的确定
齿轮及齿轮副共规定有12个精度等级,用1, 2,…,12表示。其中1级精度最高,12级精度 最低。
齿轮和齿轮副的误差项目都规定了相应的公差 或极限偏差,除接触斑点外,其余项目的公差 代号均为对应的误差代号去掉△;并将单个齿 轮的公差项目分为Ⅰ、Ⅱ、Ⅲ公差组,各公差 组中的公差项目、代号、所用公差值符号、公 差值计算公式及齿轮副的有关公差列于表 。
齿坯孔与机床心轴的安装偏心(e),也称几何偏心, 是齿坯在机床上安装时,齿坯基准轴线O’O’与工作 台回转轴线OO不重合形成的偏心e。加工时,滚刀 轴线与工作台回转轴线OO距离保持不变,但与齿坯 基准轴线O’O’ 的距离不断变化(最大变化量为2 e)。 滚切成如图所示的齿轮,使齿面位置相对于齿轮基 准中心在径向发生了变化,故称为径向误差。工作 时产生以一转为周期的转角误差,使传动比不断改 变。
HOME
齿轮工作时,两齿面接触良好,才能保证齿面 上载荷分布均匀。在齿高方向上,齿形误差会 影响两齿面的接触;在齿宽方向上,齿向误差 会影响两齿面的接触。
齿向误差(△Fβ):在分度圆柱面上,齿宽有效 部分范围内(端部倒角部分除外),包容实际 齿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设计齿向线之间的端 面距离为齿向误差 。
变动可用公法线千分尺、公法线卡尺 等测量。
HOME
平稳性的评定指标
一齿切向综合误差(Δf i′) 一齿径向综合误差(△fi〞) 基节偏差(△fpb) 齿形误差(△ff) 齿距偏差 (△fpt )
一齿切向综合误差(Δf i′)
实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 在被测齿轮一齿距角内,实际转角与公称转 角之差的最大幅度值 。
●滚刀本身的基节、齿形等制造误差。此误差会复映到被 加工齿轮的每一齿上,使之产生基节偏差和齿形误差。

齿轮及轴的几何精度设计

齿轮及轴的几何精度设计

齿轮及轴的几何精度设计学生作品所属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小组成员:组长:授课教师:提交时间:传动轴设计准备工作——明确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1.问题提出:零件的几何精度直接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而零件的配合表面和非配合表面的精度要求高低各不相同;即便是配合表面,其工作性质不同,提出进度要求及公差项目也不相同,针对车床传动轴进行几何精度设计。

2.专题研究的目的:(1)理解零件几何精度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2)根据零件不同表面的工作性质及要求提出相应的公差要求;(3)掌握正确的零件公差标注方法;(4)掌握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

车床传动轴的几何设计要求——研究内容1. 完成图1 所示传动轴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

(1)对轴上各部分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2)对零件各表面主要部分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研究;(3)根据零件不同表面的工作性质及要求,提出相应的公差项目及公差值;包括传动轴的尺寸精度设计、形状精度设计、位置精度设计及表面粗糙度。

2. 把公差正确的标注在零件图上。

图1 传动轴工作安排1. 查阅资料了解传动轴各部位的作用;2. 根据相关资料及所学知识设计相应的尺寸及公差要求;3. 绘制传动轴零件图;4. 在零件图上准确地标出相应的尺寸及公差要求;5. 总结上述过程,完成研究报告。

组员分工1. 查阅资料一一2. 设计尺寸及公差要求一一3. 绘制零件图一一4. 制作报告——技术要求一、传动轴的作用:车床传动轴多用于传动,两端圆柱面与轴承配合。

轴肩的位置是为了便于轴与轴上零件的装配,键槽通过与键配合实现扭矩的传递。

由给定传动轴的零件图可知,各阶梯轴的基本尺寸均已给出,但在设计时,我们要根据轴所受的转矩来初步估算,然后再按轴上零件的配合方案和定位要求,从而逐一确定各段直径。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1)轴上装配标准件的轴段(如图1中①、③、⑤、⑦),其直径必须符合标准件的标准直径系列值。

(2)与一般零件(如齿轮、带轮等)相配合的轴段(该轴中无此段),其直径应与相配合的零件毅孔直径相一致,井采用标准尺寸(GB2822-- 81)。

齿轮齿条设计实例

齿轮齿条设计实例

齿轮齿条设计实例
齿轮齿条的设计涉及到很多因素,包括齿轮的模数、齿数、齿条的长度、宽度、厚度等。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齿轮齿条设计实例:
1. 确定齿轮模数:假设我们选择模数为2mm,这是齿轮和齿条强度和精度的基本要求。

2. 确定齿数:假设我们选择齿数为30,这将影响齿轮和齿条的传动比和运动特性。

3. 确定齿条长度:假设我们选择齿条长度为500mm,这将影响齿轮齿条的应用范围。

4. 确定齿条宽度和厚度:假设我们选择齿条宽度为20mm,厚度为5mm,这将影响齿轮齿条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根据以上参数,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齿轮和齿条的基本参数:
1. 齿轮分度圆直径 = 模数× 齿数= 2mm × 30 = 60mm
2. 齿条齿顶高 = 模数× (齿数+ 2) = 2mm × (30 + 2) = 64mm
3. 齿条齿根高 = 模数× (齿数+ ) = 2mm × (30 + ) = 65mm
4. 齿条长度 = 500mm
5. 齿条宽度 = 20mm
6. 齿条厚度 = 5mm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实际设计时还需要考虑齿轮和齿条的材料、热处理方式、加工工艺、安装方式等因素。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

⑶ 齿廓倾斜偏差( fHα) 在计值范围的两端与平均齿廓迹线相交的两条设计齿廓迹线间的距离, 如图7.3c所示。 在近代齿轮设计中,对于高速传动齿轮,为减少基圆齿距偏差和轮齿弹 性变形所引起的冲击、振动和噪音,经常采用以理论渐开线齿形为基础的 修正齿形,如修缘齿形、凸齿形等,所以设计齿形可以是渐开线齿形,也 可以是这种修正齿形。 齿廓偏差的检验也称为齿形检验,通常是在渐开线检查仪上进行的
⑵ 螺旋线形状偏差(ffβ) 在计值范围内,包容实际螺旋线迹线的两条与平均螺旋线迹线完全相 同的曲线间的距离,如图7.4所示。平均螺旋线迹线是在计值范围内,按 最小二乘法确定的(图7.4中的曲线3),该偏差不是必检项目。 ⑶ 螺旋线倾斜偏差(fHβ) 在计值范围的两端与平均螺旋线迹线相交的设计螺旋线迹线间的距离 (图7.4中A、B间的距离),该偏差不是必检项目。 注意上述Fβ、ffβ、fHβ的取值方法适用于非修形螺旋线,当齿轮设计成 修形螺旋线时,设计螺旋线迹线不再是直线,此时Fβ、ffβ、fHβ的取值方法 见GB/T10095.1-2001。 对直齿圆柱齿轮,螺旋角β=0,此时Fβ称为齿向偏差。 螺旋线偏差用于评定轴向重合度的宽斜齿轮及人字齿轮,它适用于评 定传递功率大、速度高的高精度宽斜齿轮。
表7-7 齿廓总偏差Fα的允许值(μm)(摘自GB/T10095.1—2001)
第七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
第一节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由于齿轮传动的类型很多,应用又极为广泛,因此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也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项。 1.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就是要求齿轮在一转范围内,实际速比相对于理论速比 的变动量应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以保证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运动准确、 协调。
二、各偏差允许值(公差)的计算公式和标准值 国家标准GB/T10095.1—2001和GB/T10095.2—2001规定,公差表格中 的数值是用对5级精度规定的公差值乘以级间公比计算出来的。两相邻精度 (Q-5) 等级的级间公比等于 2 。5级精度未圆整的计算值乘以 2 ,即可得 到任一精度等级的待求值.式中Q是待求值的精度等级数。表7-3是各级精 度齿轮轮齿偏差、径向综合偏差等值的计算公式。 标准中各公差或极限偏差数值表列出的数值是用表7-3中的公式计算并 圆整后得到的。 各计算公式中mn(法向模数)、d(分度圆直径)、b(齿宽)都应取该参数分 段界限值的几何平均值,如果计算值大于l0μm,则圆整到最接近的整数, 如果小于10μm,则圆整到最接近的尾数为0.5μm的小数或整数,如果小于 5μm,则圆整到最接近的0.1μm的一位小数或整数。 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公差值或极限偏差值见表7-4到表7-9,径向综合偏 差的允许值见表7-10和表7-11,径向跳动公差值见表7-12。

课程设计---齿轮传动设计举例

课程设计---齿轮传动设计举例

四、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齿 轮 传 动 设 计 步 骤
2KT 1 校核式 σ F = YFaYSa ≤ [σ ]F 7、计算许用弯曲应力 、 bd1m
Y N 1σ F lim 1 [σ F ]1 = SF Y N 1σ F lim 2 [σ F ] 2 = SF
29
机械传动课程设计教学课件
四、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齿 轮 传 动 设 计 步 骤
由图8 − 9得
YN 1 , YN 2
27
机械传动课程设计教学课件
四、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齿 轮 传 动 设 计 步 骤
由《机械设计》P158,取SF=1.4 机械设计》 , 6、弯曲疲劳强度 、 安全系数
2KT 1 校核式 σ F = YFaYSa ≤ [σ ]F bd1m
28
机械传动课程设计教学课件
4
机械传动课程设计教学课件
二、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齿 轮 传 动 计 步 骤
2KT u +1 ZE ZH 2 1 设计公式:1 ≥ 3 d ⋅ ( ) ψd u [σ ]H
5
机械传动课程设计教学课件
二、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齿 轮 传 动 设 计 步 骤
1、选取载荷系数K 、选取载荷系数
设计公式:1 ≥ 3 d 2KT1 u ±1 ZE ZH 2 ( ) ⋅ ψd u [σ ]H
设计公式:1 ≥ 3 d 2KT1 u ±1 ZE ZH 2 ( ) ⋅ ψd u [σ ]H
由表8-6选取。 由表 选取。 选取
11
机械传动课程设计教学课件
二、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齿 轮 传 动 设 计 得 步 骤
6、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 由图8-6查取。 由图 查取。 查取

齿轮齿条设计计算举例

齿轮齿条设计计算举例

第四章 齿轮设计4.1 齿轮参数的选择[8]齿轮模数值取值为m=10,主动齿轮齿数为z=6,压力角取α=20°,齿轮螺旋角为β=12°,齿条齿数应根据转向轮达到的值来确定。

齿轮的转速为n=10r/min ,齿轮传动力矩2221Nm ⋅,转向器每天工作8小时,使用期限不低于5年. 主动小齿轮选用20MnCr5材料制造并经渗碳淬火,而齿条常采用45号钢或41Cr4制造并经高频淬火,表面硬度均应在56HRC 以上。

为减轻质量,壳体用铝合金压铸。

4.2 齿轮几何尺寸确定[2] 齿顶高 ha =()()mmh m n an n 25.47.015.2=+⨯=+*χ,ha=17齿根高 hf()()mmc h m n n an n 375.17.025.015.2=-+⨯=-+=**χ,hf=5.5齿高 h = ha+ hf =17+5.5=22.5分度圆直径 d =mz/cos β=mm337.1512cos 65.2=⨯d=61.348齿顶圆直径 da =d+2ha =61.348+2×17=95.348齿根圆直径 df =d-2hf =61.348-2×11基圆直径mmd d b 412.1420cos 337.15cos =⨯== α db=57.648法向齿厚为 5.2364.07.022tan 22⨯⎪⎭⎫⎝⎛⨯⨯+=⎪⎭⎫ ⎝⎛+=παχπn n n n m smm 593.4=×4=18.372端面齿厚为 5253.2367.0cos 7.022tan 222⨯⎪⎪⎭⎫ ⎝⎛⨯⨯+=⎪⎭⎫⎝⎛+=βπαχπt t t t m smm 275.5=×4=21.1分度圆直径与齿条运动速度的关系 d=60000v/πn1=⇒v 0.001m/s齿距 p=πm=3.14×10=31.4齿轮中心到齿条基准线距离 H=d/2+xm=37.674(7.0)4.3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11]4.3.1齿轮精度等级、材料及参数的选择(1) 由于转向器齿轮转速低,是一般的机械,故选择8级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齿轮精度设计示例 【例】某机床变速箱中一对直齿圆柱齿轮,模数m=3mm,齿数Z1 =30,齿数Z2 =90,齿形角α=20°,齿宽b1=20,转速n1=1400r/min,齿轮材料为45号钢,单件小批量生产。试①确定小齿轮精度等级;②确定检查项目;③计算齿轮副侧隙和齿厚偏差;④将齿厚极限偏差换算成公法线平均长度极限偏差。⑤确定齿轮坯公差(确定小齿轮内孔和齿顶圆的尺寸公差、齿顶圆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和端面跳动公差。)⑥确定齿轮零件表面粗糙度;⑦绘制齿轮零件图。 解: 准备工作:对于小齿轮 根据分度圆直径d=mz 算得:分度圆直径d1=m×Z1=3×30=90 mm 根据齿顶圆直径da= mz+2m 算得:齿顶圆直径da1=m×z1+2×m=3×30+2×3=96mm

①确定小齿轮精度等级 ∵该齿轮是机床变速箱中速度较高的齿轮,主要要求是传动平稳性 ∴根据圆周速度确定其影响传动平稳性的偏差项目的精度等级。 根据圆周速度

smsmdnv/59.6/1000601400901000601

参考表9-8(P232,旧版教材P216),选影响传动平稳性的偏差项目的精度等级为8级。 ∵该齿轮对传递运动的准确性要求不高 ∴可降低一级,选影响传递运动准确性的偏差项目的精度等级为9级。

∵该齿轮既传递运动又传递动力,动力齿轮对齿面载荷分布均匀性有一定要求,通常精度等级不低于影响传动平稳性的偏差项目的精度等级, ∴选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偏差项目的精度等级为8级。

∵三个公差组 (旧标准)GB/ T 10095.1-2001标准开始取消了原标准三个公差组的说法 根据齿轮的使用要求分为三个公差组。

∴ 第Ⅰ公差组 影响传递运动准确性的偏差项目的精度等级为9级 第Ⅱ 公差组 影响传动平稳性的偏差项目的精度等级为8级 第III公差组 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偏差项目的精度等级为8级

②选择齿轮检查组,确定检查项目公差值 ∵该齿轮属于中等精度、小批量生产,没有对齿轮局部范围提出更严格的噪振动要求, ∴参考表9-9(P233,旧版教材P217),选第1检验组,检验项目为:

单个齿距偏差 fpt 齿距累积总偏差pF 齿廓总偏差aF 螺旋线总偏差F 径向圆跳动Fr

1)单个齿距偏差 fpt (第Ⅱ公差组 精度等级8级 传动平稳性) 根据分度圆直径d=90、法向模数mn=3、精度等级8级, 查表9-1(P225,旧版P209)得,fpt = ±17 μm 2)齿距累积总偏差Fp (第Ⅰ公差组 精度等级9级 传递运动准确性)

根据分度圆直径d、法向模数mn、精度等级9级 查表9-2(P226,旧版P210)得, Fp =76μm

3)齿廓总偏差

F

(认为相当于第III公差组 精度等级8级 载荷分布均匀性)

根据分度圆直径d、法向模数mn、精度等级8级, 查表9-3(P236,旧版P210)得, F=22μm

4)螺旋线总偏差F (第III公差组 精度等级8级 载荷分布均匀性)

根据分度圆直径d、齿宽b、精度等级8级, 查表9-4(P227,旧版P211)得, F=21μm 5)径向圆跳动Fr (第Ⅰ公差组 精度等级9级 传递运动准确性)

根据分度圆直径d、法向模数mn、精度等级9级, 查表9-5(P228,旧版P212)得,Fr =61μm

③计算齿轮副侧隙和齿厚偏差 1)求齿轮中心距a

齿轮中心距mmmmzzma180)9030(23)(221 代入式(9-1)(P233,旧版P217)求出最小侧隙推荐值 )03.00005.006.0(32minnibmaj

mm)303.01800005.006.0(32 mm106.0 2)求齿厚上偏差snsE

由式(9-2)(P234,旧版P218)得齿厚上偏差sns

E

mmmmjEnnbnmisns056.0)20cos2/(106.0cos2/ 3)求齿厚公差snT 由式(9-3)(P234,旧版P218)nrrsnbFTtan222 ◇∵传递运动准确性的偏差项目的精度等级为9级 ∴由表9-11(P234,旧版P218)查得切齿径向进刀公差mmITbr140.010 (注:根据分度圆直径d1=90mm,公差等级IT10,查表2-1《标准公差值》(P20),得140μm)

rb为切齿径向进刀公差,相当于一般尺寸的加工误差,按加工精度确定,通常rb值按

传递运动准确性的偏差项目的精度等级由分度圆直径查表确定。 ◇前面已查出径向圆跳动Fr =0.061mm

由式(9-3)(P218)nrrsnbFTtan222 得齿厚公差mmTsn111.020tan2140.0061.022 4)求齿厚下偏差snsE 由式(9-4)(P235,旧版P218)snsnssniTEE 得齿厚下偏差mmEsni167.0111.0056.0

④将齿厚极限偏差换算成公法线平均长度极限偏差 1)求公法线公称长度 ◇求跨测齿数k 根据k=z/9+0.5 求得k=30/9+0.5≈3.8 取k=4(齿)(四舍五入取整)

◇根据ZkmW014.0)12(476.1 求得公法线公称长度 W=3×[1.476×(2×4-1)+0.014×30]mm=32.256mm ◇由式(9-5)(P235,旧版P219)公法线长度上偏差nsnsbnsEEcos

求得mmEbns053.020cos056.00 由式(9-6)(P235,旧版P219)公法线长度下偏差nsnibniEEcos 求得mmEbni157.020cos167.00 ⑤确定齿轮坯公差 分析: ∵小齿轮为盘形齿轮(不是连轴齿轮),而且齿宽b=20mm(较小,属于“短的”圆柱) ∴一般采用齿轮内孔和端面作为基准 需确定小齿轮内孔和齿顶圆的尺寸公差、齿顶圆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和端面跳动公差。 即:参照教材P237,旧版P221表9-13确定小齿轮内孔和齿顶圆的尺寸公差 参照教材P237,旧版P222表9-14确定小齿轮内孔圆柱度 参照教材P238,旧版P222表9-15确定齿顶圆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和端面跳动公差 1)齿轮内孔的尺寸公差 ∵第Ⅰ公差组 影响传递运动准确性的偏差项目的精度等级为9级 第Ⅱ 公差组 影响传动平稳性的偏差项目的精度等级为8级 第III公差组 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偏差项目的精度等级为8级 根据当三个公差组的精度等级不同时,按最高的精度等级确定公差值 ∴根据齿轮精度等级为8级,参照教材P221表9-13,孔的尺寸公差为7级,取H7, 根据内孔直径30mm,公差等级IT7,查表2-1《标准公差值》(P20),得尺寸公差值为0.021mm

即小齿轮内孔直径021.00730H ∵齿轮内孔作为基准,为保证配合性质, ∴小齿轮内孔直径遵守包容要求,在其尺寸公差代号后面标注符号○E 包容要求主要用于需要保证配合性质的孔、轴单一要素的中心轴线的直线度。 2)齿顶圆的尺寸公差 ∵假设齿顶圆不作为测量齿厚的基准 ∴当齿顶圆不作为测量齿厚的基准时,其尺寸公差按IT11给定,但不大于0.1×m。 即齿顶圆的尺寸公差按IT11给定。 ◇根据齿顶圆直径da1= 96mm,公差等级IT11,查表2-1《标准公差值》(P20),得0.22mm



22.0

01196h

◇核算 ∵0.1×m=0.1×3=0.3mm 小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尺寸公差均不大于0.1×m ∴合理

3)齿顶圆的径向圆跳动公差 齿顶圆柱面在加工齿形时,常作为找正基准, ∵假设基准面与安装面不一致(即工作基准面与加工基准面不一致)

∴采用表9-15(P238,旧版教材P222)所示方法,齿顶圆的径向跳动公差为pF3.0 小齿轮: 已查表得:齿距累积总偏差Fp=76μm

mmmmFp022.0076.03.03.0

4)齿顶圆端面跳动公差 齿顶圆两端面在制造和工作时,作为轴向定位的基准, ∵假设基准面与安装面不一致(即工作基准面与加工基准面不一致) ∴采用表9-15(P238,旧版教材P222)所示方法。

齿顶圆端面跳动公差为FbDd)/(2.0 ◇小齿轮: 齿顶圆直径da1= 96mm

齿宽b1=20mm;已查表得:螺旋线总偏差F=21μm 基准面为Φ96齿顶圆柱体的“两端面”,故基准面直径Dd = da1=96mm 齿顶圆端面跳动公差为: 0.021mm0.02016mm021.020962.0)/(2.0FbDd

⑥确定齿轮坯表面粗糙度 1) 齿面粗糙度允许值Ra ∵齿轮精度等级为8级 ∴轮齿齿面粗糙度允许值为2.5 2) 齿坯基准面的表面粗糙度Ra推荐值

◇齿轮内孔:021.00730H ∵尺寸公差等级为IT7 ∴内孔表面粗糙度Ra=1.6 ◇右端面:表面粗糙度Ra=3.2 ◇齿顶圆:表面粗糙度Ra=3.2

⑦绘制齿轮零件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