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学设计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

执教人:蒯超林

页脚内容1

班级:八(3)班

时间:2014年10月15日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沪粤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第四节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材第60—65页,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五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本节课的要掌握的内容要点有: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并知道光的折射规律;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光的折射现象。

2.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光现象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光学又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且人类很早就开始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编写由浅入深,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认识光的现象、有关规律及其应用,逐步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编写时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安排在在3.1节光世界巡行,3.2节探究光的反射规律,3.3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后,是因为本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前面三节的延续,同时本节课的规律又是后面三节课研究的起点。另外本节课比较抽象,学生学习难度加大了,要引起教师重视,精心组织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3.教学目标

页脚内容2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探究并知道光的折射规律,能尝试运用这一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光的折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从实验现象中归纳得出规律的能力。

2)进一步学习作图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乐于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自然现象的学习习惯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是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光的折射现象的主要依据,同时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用实验探究并得出光的折射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光的折射现象,要用到光的折射规律,还要结合人的视觉习惯,很难理解,所以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光的折射现象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

八(3)班学生大多是农村学生,学习态度尚可,但多数学生上进心不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不多,缺乏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八(3)班学生大多14岁左右,教学上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要求逐

页脚内容3

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作图,通过作图来得出规律,获取新知,逐步发展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本节课借助学生分组实验以及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光的折射现象是学生们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容易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多媒体动画的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综合运用分组实验,学生阅读、讨论、归纳,教师引导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中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先动手后归纳。让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出结论,降低了教学难度,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用的激光笔、肥皂水、透明水槽、光屏;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激光笔、量角器、肥皂水、透明水槽

五、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激发学生思考、实验、归纳为基础,以掌握知识与学会探究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方向,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创设实验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教师演示如图3—37所示的实验,引出光的折射现象,

页脚内容4

再介绍光的折射的定义。

2.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

由于光的折射现象的存在,造成了很多奇妙的现象,利用学生完成的预习案,请同学们展示斜插入水中的铅笔,铅笔看上去弯折了;将水倒入杯中硬币能看见。这两个实验的完成情况,展示后请同学们交流造成铅笔看上去弯折了的原因。学生展示后,教师引导、点评,最终得出要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必须要弄清光的折射规律。

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师演示如图3—39所示的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再介绍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教师边作图边介绍:AO是入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NN’是法线,法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即∠AON 是入射角,用α表示,法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即∠BON’是折射角,用γ表示。介绍折射的光路图后提出问题: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不在同一平面内?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时,折射角与入射角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如何变化?

光垂直射入水面时,光的传播方向又将如何变化?

学生根据光路图猜想,教师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猜测,师生共同点评。

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页脚内容5

学生阅读教材P62页,利用教师所给的器材,交流并讨论,最终设计实验。教师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具体的实验做法:让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确定的入射点,其中入射角可以设计成0°、20°、30°、40°、50°、60°等不同的角度,分别测出它们对应的折射角,填到预习案上的表格中,再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组装实验器材,完成如教材P62页活动2所示的实验,并完成活动2上的填空。

5.分析与论证

根据实验的数据,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教师展示视频得出: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教师总结:光的折射规律可以简单的计为共面、两侧,空气中的角大

学生完成当堂训练即教材P64页3、4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题目的做法。再介绍筷子弯折的原因:因为在水中的那部分铅笔如P点发出的光线射到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由于人眼总认为进入人眼的光线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当人眼沿着折射光线去看,就觉得光好像是从P’点射出来得,由于P’点比P点高,运用同样的方法,最终可以分析得出铅笔向水面上方弯折了。

3.生活中和自然中的折射现象

学生阅读教材P63页,展示阅读的收获:

池水变浅(即潭清疑水浅)

页脚内容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