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评价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课程评价形式
由于高职课程评价对高职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对高职课程评价的研究,努力探索能够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评价方式和方法,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为社会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对课程评价内涵的理解
教育课程评价是以科学的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对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活动及其结果作出价值评判的过程。因此,从课程评价的对象上看,包括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和课程结果评价。课程设计评价是指对课程设计的优缺点和价值取向作出评判。教育课程设计包括:专业设置分析、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筛选、课程内容组织和课程标准制定等。因而,课程设计评价也应从上述方面展开。对高职课程设计进行评价,可以了解课程设计者对课程目标、课程理论、学习理论以及设计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可以对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与分析,找出结症和原因所在,进而提出改进和补救的建议。课程实施评价是指根据课程目标要求,依照一定规则,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课程教学过程合理性作出描述和判断。高职教育课程实施必须符合国家的职业教育方针,必须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必须与经
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必须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一致。因此,对高职课程实施进行评价,有利于确保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课程结果评价是课程实施评价过程的延伸。根据对评价对象的划分,如果说课程实施评价是针对教师或者课程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课程结果评价其实就是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开展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当然,高职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要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认知水平的现实性。应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当前,企业对于高职学生学业成就的衡量标准是要求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上岗后就能操作并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而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八种智力,只是这八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从而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因此,认同了这一观点,在评价学生时就会重视评价的情境性,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各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有效的评价,重点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新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还告诉我们: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必须从多元的角度进行,既要重视他人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此外,千万不要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在
反思中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管理”学习。
高职课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就是要将课程评价的重心落在学生身上,不能因为高职课程改革的推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要尽可能地减少课程改革所带来的“负效应”。同时,在课程评价的技术层面,要采用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方式和方法,要从注重学生习得能力的评价转向注重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的评价,从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转向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从注重认知领域的单一评价转向注重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素质领域的综合评价。
以改进和提高为目的课程评价的根本任务是通过课程评价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因此,对于高职课程进行评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首先要有反思意识,在行动中不断反思。其次,要重视过程评价,运用形成性评价的理念和技术,使评价者能够亲身参与到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修正的全过程中。尤其是在高职课程实施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教学环境等都会以非预期的方式对其结果产生影响,即非预期效应。所以,必须加以关注。
坚持多元化评价由于高职课程评价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是多元化的,因此,为了保证高职课程评价的质量和效果,必须采取多元目标、多元主体、多元方法的多
元化评价。
高职课程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基于高职院校课程评价方面的诸多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在高职课程评价方式和方法的运用上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主要方式是总结性评价。这是因为人们从一开始就把课程评价定位在目标取向上,把课程活动的行为目标作为评价依据。所以,通过总结性评价去关注课程结果是必然的。随着高职课程评价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在高职课程实施中,由于教师内在的教学理念与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外在的教学资源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课程实施背离课程目标的现象。因此,以过程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形成性评价越来越被人所重视。当然,在高职课程评价中,注重形成性评价方法的运用并不排斥对总结性评价的有效使用,而是要坚持以过程评价为主,同时,做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由于在高职课程评价中,对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以及教师的课程理念、学生的能力素质等因素难以用精确的量化指标衡量,所以,定性评价依然是课程评价中的常用方法,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为了确保课程评价的客观、公正,提高课程评价的效率,采
用客观测量、实验设计和统计推论等具有量化功能的方法,对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进行评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根据高职课程特征,课程实施主要是由高职院校依据教师自身的特长独立进行的。因此,课程评价以校内评价为主,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由于职业教育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广泛的社会关联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想使课程结果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引入行业、企业的专家进行校外评价。因此,坚持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是高职课程评价的必然选择。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与人才需求目标的统一,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水平的统一,课程模式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统一。其中,用人单位的评价应是终极评价,是高职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方面。因此,课程评价在方法、方式及内容上都必须与之相衔接,要形成“三环节”、“三督导”的过程控制机制,即按课程准备、课程实施、课程结果三个环节加强过程控制,构建以学校职能部门、学生主体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价机制。
评价反馈与改进提高相结合在高职课程评价体系中,评价反馈是课程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也是课程评价必不可少的环节。问题是课程评价反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