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文献综述

抽油机文献综述
抽油机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抽油机井采油是国外油田最主要的机械采油方式。石油开采已经有很长历史了,其中有杆抽油系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杆抽油系统主要由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等三部分组成,抽油机是有杆抽油系统最主要的举升设备。根据是否具有游梁,抽油机可以划分为游梁式抽油机和无游梁式抽油机。由于游梁式抽油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优点,游梁式抽油机一直是国外油田应用最广泛的举升设备。

抽油机就形式分有以下几种:常规式抽油机、偏置式抽油机、前置式抽油机以及链条式抽油机等。

前置式抽油机平衡后的理论净扭矩曲线是一条比较均匀的接近水平的直线,因此其运行平稳,减速器齿轮基本无反向负荷,连杆游梁不易疲劳损坏,机械磨损小,噪声比常规型抽油机低5 dB,整机寿命长。其曲柄在旋转时有195°的上冲程和165°的下冲程。由于光杆运动的加速度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上冲程时间延长就是光杆加速度明显减小。计算和测定表明,其加速度可减少40%,相应的使减速器扭矩减少35%左右,节能效果显著,当然也减少了抽油杆的事故.与同等级的常规式抽油机相比,前置式抽油机可配置较小功率的电动机,一般功率可减少20%左右。试验表明,前置式抽油机比常规式抽油机节电31.9~39.6%.

随着我国及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钻井深度不断增加,油田深井、超深井的比例不断提高,因此对抽油机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工作原理

抽油机工作原理是电机的转动通过减速器传给四连杆机构,由四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游梁、横梁)把减速器输出轴的旋转运动变为游梁驴头的上下往复运动,驴头带动光杆和抽油杆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通过抽油杆再将这个运动传递给井下抽油泵中的柱塞。在井下抽油泵泵筒的下部装有固定阀(吸入阀),而在柱塞上装有游动阀(排出阀)。当抽油杆向上运动,柱塞作上冲程时,固定阀打开,泵从井中吸入原油。同时,由于游动阀关闭,柱塞将其上面油管中的原油举升到井中,这是抽油泵中原油的吸入过程。当抽油杆向下运动,柱塞作下冲程,固定阀关闭,而游动阀打开,柱塞下面的油通过游动阀排出到它的上面,这就是抽油泵的排出过程。实际上,抽油泵装置相当于一个特殊结构的单缸单作用柱塞泵,只不过将它的水力部分放到井下成为抽油泵,将它的驱动部分放到地面变成抽油机,两者用又细又长的活塞杆—抽油杆连接起来。

然而,井下油层的情况特别复杂,有富油井、贫油井之分,有稀油井、稠油井之别。恒速应用问题显而易见。如抛却这些不谈,就抽油机油泵本身而言,磨损后的活塞与衬套的间隙漏失等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况且变化的地层因素如油中含砂、蜡、水、气等复杂情况也对每冲次抽出的油量有很大的影响。看来,只有调速驱动才能达到最佳控制。

引进调速传动后,可根据井下状态调节抽油机冲程频次及分别调节上、下行程的速度,在提高泵的充满系数的同时减少泵的漏失,以获得最大出油量。尤其是采用变频调速既无启动冲击,又可解决选型保守、线路较长等所致的功率因数偏低等问题,获得节能增效的同时又能提高整机寿命。尤其是油泵的寿命,减少机械故障提高可靠性.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国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1国研究现状

油机是有杆抽油系统中最主要举升设备。根据是否有游梁,可分为游梁式抽

油机和无游梁式抽油机。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和不断的改进创新,抽油机不管是结构形式还是在使用功能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对原油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对油田深度开采的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抽油机技术发展的速度,催生出多种类型。目前, 国抽油机制造厂有数十家, 产品类型已多样化, 但游梁式抽油机仍处于主导地位。根据公开发表的资料统计, 我国现有6 大类共45 种新型抽油机[ 1] , 并且每年约有30 种新型抽油机专利, 十多种新试制抽油机[2] , 已形成了系列, 基本满足了陆地油田开采的需要。各种新型节能游梁式抽油机如双驴头式抽油机、前置式抽油机、异相曲柄平衡抽油机、前置式气平衡抽油机、下偏杠铃系列节能抽油机[ 3]和用窄V 形带传动的常规抽油机等均已在全国各个油田推广应用, 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长冲程、低冲次的无游梁式抽油机的研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如由胜利油田研制的无游梁链条抽油机, 经过国十几个油田稠油及丛式井的推广使用[4], 在低冲次抽油和抽稠油方面已初见成效。此外, 桁架结构的滑轮组增距式抽油机、滚筒式长冲程抽油机已在某些油田进行了工业试验[5]; 齿轮增距式长冲程抽油机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质量轻、成本低、便于调速和调整冲程的液压抽油机经过几年的研制和工业性试采油, 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6]。其他型式新颖的抽油机如数控抽油机、连续抽油杆抽油机、车载抽油机、磨擦式抽油机、六连杆游梁式抽油机和斜直井抽油机等也正处于不断改造和试生产过程中[7]。然而,游梁式抽油机的缺点是不容易实现长冲程低冲次的要求,因而不能满足稠油井、深抽井和吉气井采油作业的需要。同时,长冲程低冲次的无游梁式抽油机的性能尚有待完善 (如油田正在使用的链条式抽油机还存在链

条寿命短、换向冲击载荷大和钢丝绳易断、导轨刚.度不足容易变形等问题),而且品种规格还很少,不能适应当前石油工业的发展[8]。液压抽油机至今仍处在研制阶段[9]。

1.2国发展趋势

20世纪9O年代以来,我国东部各主要油田相继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17]。为确保高效生产,对抽油机的要求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急需采用长冲程抽油机,以增加油井的产液量;二是为了降低油井的单位生产成本,对抽油机的节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其次就目前抽油机耗电量大,工作效率、能量利用率低这一现状仍是我国抽油机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抽油机效率和节能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具有非常诱人的前景[19]。

长冲程抽油机的研制应用能力不足一直是我国抽油机发展的瓶颈,长冲程抽油机具有减小冲程损失、提高系统效率、延长机杆泵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及提高整机运行质量等优点[20]。因此, 发展长冲程抽油机对当前我国老油田高含水井后期开采, 减缓产量递减速度, 开采稠油、低渗透油田以及沙漠油田深井及超深井的机械开采,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1]。游梁式抽油机的局限性十分突出,多方面事实说明,长冲程、低冲次、低功耗的无游梁式抽油机是今后抽油机发展的主要方向[22]。为适应油田采油需要, 在适当发展游梁式长冲程抽油机的同时, 应加速开发各类无游梁式长冲程抽油机[23]。

开发无游梁曲柄摇杆轮式斜井抽油机和大型斜直井抽油机将对我国油气资源开采有重要意义[24]。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发展无游梁大冲程、低能耗、具有高适应性的直井抽油机和斜井抽油机, 将是我国今后抽油机发展的主要方向[25]。

近年来,变频技术在抽油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变频控制系统实时调整工作参数,提高电机功率因数,减小供电电流,还可以实现电机的软起动,减小冲击,并可根据油井供液能力实时调整冲次频率,实现增产节能效果[26];另外,研究开发机电一体化抽油装置,根据抽油机井特性实时控制和改变抽油状态,实现高效智能化采油[27]。如美国NSCO公司智能抽油机,采用微处理器和自适应电子控制器进行控制与监测,具有功能多、抽油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经济性好、安全可靠、适应性强等优点[28]。

研发大型、高适应性的丛式井抽油机,随着世界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油层开采深度逐年加大,油田含水量的增多,大泵提液采油工艺和稠油开采等都要求采用大型抽油机[29]。

现代大型抽油机应具备有高适应性,以适应多种恶劣环境和地层油层的变化,如开发一种机型能适应不同自然气候与地貌环境的差异、地层油层的迁移改变、冲程冲次的改变、油气层性状的改变、连续与间歇抽油的调整等[30]。另外,由于现代大型抽油机的结构和控制的复杂性,体积的庞大,其工作面积也相应增大,同一抽油机可以对多口相邻油井同时抽油作业,采用综合平衡方式和节能方式,达到最好的作业效果[31]。

2·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世界上生产抽油机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和罗马尼亚等[10]。为了减少能耗, 提高采油经济效益, 近年来国外研制与应用了许多节能型抽油机。例如异相型抽油机节电15%~ 35%; 前置式抽油机节电368% 前置式气平衡抽油机节电35% 轮式抽油机节电50%~ 80% 大圈式抽油机节电30%; 自动平衡抽油机节电30% ~ 50%; 低矮型抽油机节电5% ~20%; ROTAFLEX 抽油机节电25% 智能抽油机节电174%; 螺杆泵采油系统节电

40%~ 50% [11]。近年来国外很重视改进和提高抽油机的平衡效果, 使抽油机得到更精确平衡。

近年来, 为了节约能耗、提高采油经济效益, 国外研制与应用了许多节能型抽油机, 在采油实践中, 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如变平衡力矩抽油机, 可使上冲程平衡力矩大于下冲程力矩。前置式气平衡抽油机, 由于可在动态下调节气平衡, 平衡效果较好。气囊平衡抽油机有90% 以上载荷得到平衡[12]。双井抽油机可利用两口油井抽油杆柱合理设计得到更精确的平衡。自动平衡抽油机可保证在上下冲程每一瞬间得到较精确的平衡效果[13]。

近年来国外研制与应用了多种类型长冲程抽油机, 其中包括增大冲程游梁抽油机、增大冲程无游梁抽油机和长冲程无游梁抽油机[14]。;

2.1.1前置式气平衡抽油机

美国工J uf kin 公司生产的A 系列前置式气平衡抽油机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抽油机重量减轻40 %, 尺寸缩小3 5 % , 动载荷较小, 受力均匀, 运转平稳, 节约电耗35 %。

2 .1.2无游梁长冲程抽油机

美国R O T A F L E x 宽带传动抽油机实践表明: 抽油机系统效率为5 % , 而常规抽油机只有40 %。提升液体能耗比常规抽油机减少25 % , 可使用29. 4 kw 电动机, 而同级常规抽油机须用只kw 电动机。美国W es t er n G e a : 研制的液压驱动无游梁长冲程抽油机占地面积较小, 可节约电耗10 % 一1 5 % 。美国N a ti o n al Su p p ly 研制的无游梁长冲程抽油机节约电耗10 %一20 %

2.1.3 智能抽油机

美国N a t io n al S u p p ly 研制的智能抽油机减速器峰值扭矩减少34. 7 %, 电动机功率减少1 7. 4 % , 产量增加19 % , 抽油机系统效率平均提高47. 8 % , 投资费用减少

20 % , 成本利用率提高2 0. 7 %。天然气发动机驱动抽油机

美国生产的天然气发动机驱动抽油机可比电动机功率减少30 % , 动力费用与采油成本均较低。

2.1. 4 变平衡力矩抽油机

美国Pi on ne r 公司研制了变平衡力矩抽油机, 利用抽油机连杆运动以及新增加的连杆摆动机构作用原理, 使得上冲程时平衡力矩大于下冲程时的平衡力矩, 实现更精确地平衡抽油机载荷、减少抽油机电力消耗的目的。

2.2国外发展趋势

如前所述, 世界围抽油机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着多样化、超大载荷、长冲程、节能型、无游梁式和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32]。

2.2.1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

随着世界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开采油层深度逐年增加,石油含水量也在不断增多,采用大泵提液采油工艺和开采稠油等,都要求采用大型抽油机,所以近年来,国外出现了许多大载荷抽油机,如前置式气平衡抽油机最大载荷213kN,气囊平衡抽油机最大载荷227kN 等[33]。还会出现更大载荷新型抽油机[34]。采用长冲程抽油方式,抽油效率高,抽油机寿命长,动载荷小,排量稳定,具有较好的采油经济效益,所以近年来国外出现了许多长冲程抽油机,如法国Mape公司抽油机,最大冲程10m[35];美国WGCO公司抽油机最大冲程24.38m,NSCO公司抽油机最大冲程27.48m;原联钢带式超长冲程抽油机最大冲程1500m。长冲程抽油机全部采用低冲次抽油方式,Mape公司抽油机最大冲次5min,GDCO公司抽油机最大冲次为3min[36]。

2.2.2朝着低能耗方向发展

为了减少能耗,提高采油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外研制与应用了许多节能型抽油机。例如异相型抽油机节电15%~35%;前置式抽油机节电36.8%;前置式气平衡抽油机节电35%;轮式抽油机节电50%~80%;大圈式抽油机节电30%;自动平衡抽油机节电30%~50%;低矮型抽油机节电5%~20%;ROTAFLEX抽油机节电25%;智能抽油机节电17.4%;螺杆泵采油系统节电40%~50%[37]。

2.2.

3.朝着精确平衡方向发展

近年来国外很重视改进和提高抽油机的平衡效果,使抽油机得到更精确平衡。例如变平衡力矩抽油机,可使上冲程平衡力矩大于下冲程力矩。前置式气平衡抽油机,由于可在动态下调节气平衡,平衡效果较好。气囊平衡抽油机有90%以上载荷得到平衡。双井抽油机可利用两口油井抽油杆柱合理设计得到更精确的平衡。自动平衡抽油机可保证在上下冲程每一瞬间得到较精确的平衡效果[38]。

2.2.4.朝着高适应性方向发展

现代抽油机应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以便拓宽使用围[39]。例如适应各种自然地理和地质构造条件抽油的需要;适应各种成分石油抽汲的需要;适应各种类型油井抽汲的需要;适应深井抽油需要;适应长冲程抽油的需要;适应节电的需要;适应精确平衡的需要;适应无电源和间歇抽油的需要;适应优化抽油的需要等[40]。

2.2.5.朝着长冲程无游梁方向发展

近年来国外研制与应用了多种类型长冲程抽油机,其中包括增大冲程游梁抽油机、增大冲程无游梁抽油机和长冲程无游梁抽油机[41];实践与理论分析表明,增大冲程游梁抽油机是常规游梁抽油机的发展方向;增大冲程无游梁抽油机是增大冲程抽油机的发展方向;长冲程无游梁抽油机是长冲程抽油机的发展方向[42]。

2. 2.6.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抽油机技术发展的显著标志是自动化和智能化。美国Baker提升系统公司、Delta-X公司、APS公司等均研制了自动化抽油机,具有保护和报警功能,实时测得油井运行参数,及时显示与记录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计算分析,推出最优工况参数,进一步指导抽油机以最优工况抽油。美国NSCO公司智能抽油机,采用微处理机和自适应电子控制器进行控制与监测,具有抽油效率高、节电、功能多、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经济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43]。

三·节能方法

1.采用节能型抽油机

所谓节能型抽油机,主要是通过改进了抽油机的结构,即对抽油机四杆机构的优化设计和改变抽油机平衡方式来改变抽油机曲柄轴净扭矩曲线的形状和大小,减小负扭矩,使扭矩波动平缓,从而减小抽油机的周期载荷系数,提高电动机的工作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2.采用节能驱动设备

这种方法是从研究电机的特性入手,研究开发新型的电动机,使之与采油井井况相匹配进而达到提高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的目的,即采用高转差率电动机(转差率8 ~13%)和超高转差率电动机代替常规转差率电动机(转差率小于5%)。美国Baldor电器公司生产的高转差率电动机驱动抽油机可提高功率因数74 ,节电22.7 ;在国,超高转差率电动机有功节电率为1O.56 ,综合节电率为17.42 。通过对在用的高转差率电机转矩进行动态调整,解决了在不更换现有设备的情况下小马拉大车的情况,优化了设备运行状况。又如永磁同步同步电机,是一种油田所用的新型抽油机电机,其效率和功率因素都优于一般异步电机。电机本身是硬特性,运行中无转差。如TYC250M一6,功率37kW,功率因素0.983,额定电流60.6A,堵转电流12.7倍,堵转力矩3.69倍;还有双定子电机,电磁调速电机等专用电机。

另外,还有采用节能配电箱来实现节电的。

定子绕组Y一△转换调压:电机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为△接法,起动时为Y接法。起动时绕组电压为电网额定线电压的1/√ 3,起动电压降低,待接近额定转速时,定子绕组转换为△接法,控制简单。

电容器动态无功补偿及静态无功补偿: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容性负荷与感性负荷并联在同一个系统中,能量在两者之间互相转换。这样,感性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提供,功率因数也提高了,既减小了无功损耗,还可以提高设备的有功功力、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失。根据以上的想法,如果在高压电动机起动时并联适当电容值的电容

器,同样可以补偿起动时的无功功率,减小起动电压降。

3 .采用节能电控装置节能

在抽油机上配备节能电控装置,在油田节能改造技术上具有投人低、节能效果显著以及使用方便等特点。我国油田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节能电控装置主要有以下3种:继电接触器调压节能。变频调速器节能采用间抽控制器

4.采用高效节能泵提高泵效,即降低了百米吨耗,实现节能。

4.1 研究提高抽油泵充满系数措施,如安装气锚。对于油气比较高的井,使用气锚可提高泵的容积效率来达到提高系统效率目的。

4.2 加强降低冲程损失技术研究,研制安全可靠的油管锚定工具,降低冲程损失,提高泵效。

4.3 以系统效率最大为目标,抽油机井优化设计软件为手段,利用现有的模拟试验设备,开展不同工况参数条件下常规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评价试验研究工作。

5 加强抽油机井管理水平

通过完善抽油机管理制度,强化抽油机保养制度,定期组织检查,及时掌握抽油机运行情况,实行抽油机分类管理,及时检泵、换泵,提高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并应

用系统效率控制图对抽油机井加强技术管理,抽油机的有效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为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愈高,其能耗愈低;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愈低,其能耗愈高。

总之在抽油机节能改造中,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在实践中逐渐改善和提高将节能电控装置的节能效果,使其在抽油机节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兴平.基于Pro/E的前置式抽油机连杆可靠性设计[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

第31期

2.牧洲,王树行,等.抽油机平衡重导向机构的研究[J].新疆石油科技.2006年,第1期(第

16卷)

3.虎君,英,等.用实测功率曲线计算前置式抽油机井的示功图[J].石油矿场机械.1992年,

第21卷第5期

4.晓玲,于海迎.抽油机的节能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和化工节能.2007年,第2期

5.绪炎,环.前置式游梁抽油机的设计计算方法[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89,第3期(第

11卷)

6.马军鹏,郭怀玉,等.常规抽油机节能改造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石油.2006年6月,

第24卷第2期

7.清林.抽油机的现状、发展方向及其节能技术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8 NO.02

8.海涛.新型节能抽油机的设计[J].机械与电子.2006(11)

9.伟.我国抽油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 石油机械, 1992,20(2): 55-58.

10.周封,胡洋,志刚.抽油机节能方法及变频技术合理应用研究[J]. 节能技术,2010,28

(3):218-221

11.纂耀光,健.抽油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石油机械,2001,30(增刊):81-85

12. F Pellicano, F Vestroni. Nonlinear Dynamics and Bifurcations of an Axially Moving B

eam[J].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 2000, 15(1): 50-51。

13. M C Coy, J N Podio, A L Collier, etal. Beam Pump Balancing Based on Motor Power

Utilization[J]. SPE. 29533, 1995。

14.Ian C Evans. Harmonic Mitigation for AC Variable Frequency Pump Drives[J]. World

Pumps. 2003(2):24-28。

15. Weatherford, Inc. Reciprocating Rod-fift System[J]. Pumping Units. 2009 (22): 72-

75。

龙门起重机结构设计(完整版)

龙门起重机计算说明书 一龙门起重机的结构形式、有限元模型及模型信息。 该龙门起重机由万能杆、钢管以及箱形梁组成。上部由万能杆拼成,所有万能杆由三种型号组成,分别为2N1,2N4,2N5,所有最外围的竖杆由2N1组成,其他竖杆由2N4组成,所有斜杆由2N5组成,其他杆均为2N4;龙门起重机两侧下部得支撑架由钢管组成,钢管的型号为φ219?6、φ83?5,其中斜竖的钢管为φ219X6,其他钢管为φ83X5;龙门起重机上部和下支撑架之间由箱型梁连固接而成,下支撑架最下端和箱型梁相固连。所有箱型梁由厚为6mm的钢板焊接而成。 对龙门起重机进行建模时,所选单元类型为Link8、Pipe16、Shell63三种单元类型。有限元单元模型见图1。模型的基本信息见下: 关键点数 988 线数 3544 面数 162 体数 0 节点数 1060 单元数 3526 加约束的节点数 48 加约束的关键点数 0 加约束的线数 0 加约束的面数 12 加载节点数 18 加载关键点数 18 加载的单元数 0 加载的线数 0 加载的面数 0 二结构分析的建模方法和边界条件说明。 应力分析采用有限元的静力学分析原理,其建模方法采用实体建模法,采用体、面、线、点构造有限元实体。其中所有箱形梁用面素建模,其余用线素建模,然后在实体上划分有限元网格,具体见单元图。对于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是在支撑架下的箱型梁的底面两端加X,Y,Z三方向的约束以模拟龙门起重机的实际情况。载荷分布有4种情况:工作时的吊重、小车自重、风载荷、考虑两度偏摆时的水平惯性力,具体见下。 三载荷施加情况。 (1)工作时的吊重 工作时的吊重为40t,此载荷分布在小车压在轨道的4个位置,每个位置为10t。由于小车在轨道上移动,故载荷的分布位置随小车的移动而改变,由于小车移动速度慢,我们只把吊重载荷的施加作两种情况处理:在最左端(或最右

玉米脱粒机文献综述

全自动玉米脱粒机文献综述

1 玉米脱粒机开发的目的、意义 1.1玉米机械化脱粒存在的高破、高损率问题 玉米是全世界的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具有单产量高,总产量稳定的特点被称为“饲料之王”。我国是世界上玉米生产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在我国,玉米是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成为农业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玉米已经发展成为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新世纪兴起了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燃料工业,玉米在国际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高新技术应用和机械作业进程,稳定面积、增加单产,中国玉米生产还会有大发展。再看我国的玉米机器收割情况,随着科技的发展玉米收获机械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传统的玉米脱粒机容易挤压玉米种子使其破损,普遍存在破损率高、种子损失率高、效率低的缺点,这样不利于玉米种子的选育、收获以及储藏运输工作。所以就目前而言,需要一种能有效降低玉米种子破损率、提高生产效率的机器,来满足市场需求,解决此类问题。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1.2所选题目的意义 根据上面所述 ,现在急需一款新型玉米脱粒机械实现机器自动脱粒,使其具有高脱净率、低破损率的特点保证玉米种子的质量,以减少人工劳动力消耗,适合普通农业生产作业。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玉米脱粒机是我国粮食收获的重要农业机械之一。,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地理、气候、农艺要求和经济状况等差异都较大,在丘陵、半山区的间作套种地区以及杂粮、水稻种植区,玉米脱粒机的使用仍十分广泛。全自动玉米脱粒机采用挤搓式螺旋板齿脱粒装置和排芯口变刚度压板装置的玉米脱粒机的设计方法使凸轮平稳的进给提供玉米脱粒的轴向力,以刀具旋转对玉米产生的切向力使玉米粒快速、完整脱落,结构简单、便捷省力、效率高。既可用于农村家庭式、小型企业的定量生产,又可适用于中大型企业的批量生产,摆脱传统手搓和整体打碎的方式对玉米进行脱粒,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既适合普通玉米脱粒、也适合种子玉米脱粒。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2 分析该产品国内、外发展概况 (1)我国自动玉米脱粒机的行业现状 小麦水稻等常见的多季节种植的农作物脱粒机械比较普遍,对于单一农作物生产地区是一个突破,在玉米高产区的黑龙江、河南、山东、辽宁、内蒙等地的脱粒企业在着重的突破技术革新对玉米进行更为完善安全的脱粒作业。由于地质气候特征影响着我国的北方,其中以山东为主的地区农作物以玉米、豆类为主,相对应的长江两岸,山东地区的脱粒机占比重较高,当地也称之为棒槌脱粒机。自动上料玉米脱粒机的生产企业以企业类型划分为中小型企业为主,其中小型企业占据着较为大的比例,在中型企业中以国有为主,小型企业以集体企业为主及少量的乡镇个体。在中型自动上料玉米脱粒机中,该企业的主要产品不单一是自动上料玉米脱粒机。近几年科研成果表示玉米可以提炼出机械动力石油成

龙门起重机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轨道式龙门起重机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06级1班 学生陈成 指导教师周老师 西南交通大学 2010-4-27 年

1、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国内发展现状 在我国集装箱港口的装卸作业中,通常采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加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装卸方案,以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作为后方堆场的主要装卸机械。几年,随着港口的发展,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在港口的使用越来越多。其电控系统、管理系统等方面以达到现有的港口机械水平,完全能满足现代港口集装箱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能批量生产具有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也越来越强。 由于大车行走和小车行走属于一般负载,没有特殊要求,因此变频器在V/F模式下即可正常工作,不需要做特殊设置就能投入使用,而主副钩吊属于重型负载,要求起钩和松钩都能保证不溜钩,上下行平稳迅速,要求在直流制动后马上投入制动器进行制动。 2、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国外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仅小车运行机构采用交流驱动,近年来,起升机构和大车运行也相继采用了交流驱动技术,这样减少了维护和修理费,降低了营运成本。日本三井公司最早成功地采用了交流变频调速装置,解决了起升机构位势负载和车轮支承压力变化导致车轮转速变化的关键技术,达到了集装箱堆6层作业的使用要求。派纳公司将其在自动控制领域所拥有的丰富经验成功地应用在大型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上,满足了现代化集装箱堆场对自动化控制的需要。欧洲联合码头公司应用光缆传输技术,可靠地将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与港站管理计算机联网,实现了无人装卸作业和堆场全盘自动化。 据统计,欧洲作为传统上的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大订户,1995年订购的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多达58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轨道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另一方面,从世界一些著名的港口的发展趋势看,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将向大型化、高效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目前,一些先进设计思想逐渐被采用,一些先进设计手段也被引入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领域。如果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设计、机电液一体化技术、CAD设计模块化技术、可靠性设计方法、机械结构动态设计等。这些方法在轨

龙门式起重机设计毕业设

更多精彩毕业设计强咨询245250987 1概述 1.1起重机械的发展简史及发展动向 简单的起重运输装置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为埋葬和纪念死者而修筑石棺和石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能开凿和搬运巨石。蒸气机的出现,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起重机械也因之有了较大发展。1827年,出现了第一台用蒸气机驱动的固定式回转起重机,从此结束了起重机采用人力驱动的历史。在工业发展中,电力驱动的出现是起重机械蓬勃发展的转折点。1880年,出现了第一台电力驱动的载客升降机。1885年,制成了电力驱动的回转起重机,从后制成了电力驱动的桥式起重机和门座起重机等。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例如:由于自动焊接新技术的出现,箱形结构的桥式起重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CAD)和辅助制造(CAM),使起重机的整机布置更趋优化,基本零部件更加紧凑耐用;由于自控技术和数显技术的广泛普及,使起重机的控制和安全保护装置大为改善,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纵观世界各国起重机械发展的现状,对今后的动向,可归纳如下: 1、大型化 由于石油、化工、冶炼、造船以及电站等的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所以吊车起吊物品的重量也越来越大。 2、重视“三化”,逐步采用国际标准 所谓“三化”,是指起重机械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贯彻“三化”可以缩短设计周期,保证产品制造质量,便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 3、实现产品的机电一体化 机械产品需要更新换代。在当今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及数显技术大发展的年代里,

更新换代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产品的机电一体化。在起重机械上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作业性能,增加安全性,以至实现无人自动操作。 4、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起重机械一般应用在沉重和繁忙的、环境比较恶劣的场合。为减少司机的作业强度,保持旺盛的注意力,应根据人机工程学的理论,设计驾驶室,改善振动于噪声的影响,防止废气污染,使其符合健康规范的要求。 1.2起重机械的用途、工作特点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起重机械是用来对物料进行起重、运输、装卸、或安装等作业的机械设备。它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广泛的应用,起着减轻体力劳动、节省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生产过程机械化的作用。例如,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港口,每年的吞吐量有几千万吨乃至上亿吨,被运送的物料品种繁多,有成件物品,也有散装材料或液态材料。为了尽快地完成如此繁重的装卸任务,如不采用成套的起重运输设备,那是不可想象的。码头边上,吊车林立,成了现代化港口的重要特点。因此说,起重机械在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工具,而是合理组织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 起重机械在搬运物料时,经历上料、运送、卸料和回到原处的过程,有时运转,有时停转,所以它是一种间歇动作的机械。一个工作循环时间一般从几分钟到二三十分钟,其间各机构在不同时刻有短暂的停歇时间。这一特点决定了电动机的选择和发热计算方法;由于反复运动和制动,各机构和结构将承受强烈的振动和冲击,载荷是正反向交替作用的,许多重要构件承受不稳定变幅应力的作用,这些都将对构件的强度计算产生较大的影响。 起重机属于有危险性作业的设备,它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所以,起重机设计和制造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 1.3起重机械的组成和类型 1.3.1起重机械的组成 起重机由产生运动的机构、承受载荷的金属机构、提供动力和起控制作用的电气设备及各种安全指示装置等四大部分组成。 起重机机构有四类,即:使货物升降的起升机构;作平面运动的运行机构;使起重机旋转的回转机构;改变回转半径的变幅机构。每一机构均由电动机、减速传动系统及执行装置等组成。设计时应尽可能采用标准的零部件加以组合,以利于制造和维修。金属结构则要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设计制造。电动机和控制设备大多是标准产品,安全指示装置通常从市场购买,特殊的由制造厂设计制造。 1.3.2起重机械的类型 根据使用要求,设计任何合适的起重机形式。但从构造特征看,种类繁多的起重设备可归纳为三大类。 1、单动作起重设备 这类起重设备是使货物作升降运动的起升机构。常见的下列几种:(1)千斤顶一种升降行程很小,举升能力较大的小型起重设备。螺旋千斤顶或齿条千斤顶可用于汽车维修;液压千斤顶可将大型起重机顶起以更换车轮。 (2)滑车(俗称葫芦)一种用链条或钢丝绳与滑轮构成的省力滑轮组,结构紧凑,质量轻,是一种可携带的起重工具,有手动和电动两种。电动葫芦则是 一种电动起升机构,配有运行小车后可在空间布置的工字钢轨上运行,构成

YkW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设计方案

Y802-4 0.75 kW三相鼠笼式 异步电动机设计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Y802-4 0.75 kW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设计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现在社会中,电能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能源,在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使用等方面,作为动力设备的电机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机在国家经济建设,节约能源、环保和人民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电机主要用于移动电源、风力发电、小型发电设备中;电动机在生产和交通运输中得到广泛使用,电动机主要用于驱动水泵、风机、机床、压缩机、冶金、石化、纺织、食品、造纸、建筑、矿山等机械产品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工农业的迅猛发展,电气化与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异步电动机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其性能,质量,技术经济指标也相应地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异步电动机品种,必须适时实地做出更新与发展,以适应各个新兴工业领域不同的特殊要求,特别是对需求量最大的中小型异步电动机,在保证其质量运行,寿命长和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进一步节约铜、铁等材料,提高效率和功率因数,以提高其经济技术指标与降低耗电量,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Y系列异步电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行可靠,结构坚固耐用,外形美观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效率,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而且噪音低,寿命长,经久耐用。作为普遍用于拖动各种机械的动力设备,其用电量在总的电网的总的负荷中占有重要的一席。Y系列共有两个基本系列、十六个派生系列、九百多个规格,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不同需要。所以设计研究三相异步电动机意义重大。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1、现状 国外公司注重新产品开发,在电机的安全、噪声、电磁兼容等方面很重视。国外的先进水平主要体现在电机的可靠性高,寿命长,通用化程度高,电机效率不断提高,噪声低,重量轻,电机外形美观,绝缘等级采用F级和H级,而且也考虑电机制造成本的降低等国内虽有部分产品已达9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但相当部分的产品可靠性差,重量重,体积大和噪声大,综合水平只相当于80年代初期国际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制造工艺落后,关键材料的质量和品种不能满足要求,科研和设计工作没有跟上,科研投入少,新产品开发资金匮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2、电机行业发展趋势 1)企业在改造中求发展 企业要自己选准位置,立足生求,真抓实干,稳步发展。我国中小电机生产销售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化幅度比较大,企业要看准改革市场,并重点地去占领他,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例如,目前的稀土永磁电机,大量用于风机、水泵、机床、压缩机、城市交通及工矿电动车辆等变频调速装置,预测会有较大的发展前途。 2)发展派生、专用系列电机 我们要开拓多用途、多品种派生和符合国外先进标准的电机产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机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会不断变化,电机产品的外延和内涵也不断拓展,电机产品配套面广,它广泛地应用于能源、交通、石油、化工、冶金、矿山、建筑等各个领域,并且电机的通用性逐步向专用性方面发展,打破了过去同一类电机同时用于不性质、不同场合的局面。电机产品正向着专业性、特殊性、个性化方面发展,这也是国外企业发展的最新观点与动向。 3)电机要高效、节能 我国中小型电机作为各种机械设备的动力源,其耗电总量已占全国发电量的70%左右。因此,发展中国高效电机,推广节能产品,是响应国家节能政策、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举措。 在产品开发中,以前的科学院所、企业在产品设计采用了许多办法,如采用降低起动力矩、电容补偿、阻尼槽方法来节约电能,但这些都是在频率不变的条件下来实现的。自从有了逆变器后,电源的变频变压变的更加容易,从而可以调节异步电机在最佳工作点上运行,保证出力不变的情况下,可用最大效率和功率因数代替额定效率和额定功率因数,减小了电机尺寸,减轻了电机重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机电一体化、智能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同时,各种高新技术也为电机产品注入了新的活力,制造工艺和管理信息化技术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国家政策的鼓励、各企业对科技的重视,使新产品开发的周期逐渐缩短,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电机(如交流变频调速电机是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文献综述知识分享

广西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广西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一)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综合国外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文献主要有: 1.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 J.F.Growell 是最早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学者,他在 1901 年的有关《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的美国政府报告中首次论述了影响农产品配

送成本的各种因素。J.F.Growell 的研究开辟了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揭开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序幕。 克拉克·韦尔德其后在 1932 年所著的《农产品营销》才引起国外学者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重视,文中对农产品营销的集中、运输、储存、融资、风险、标准化等职能作了研究。 目前国外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包括透明化和可追溯性等技术和理论)、冷链物流、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等领域,并日益扩展和深化。 2.国外关于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研究文献 最早提出了农业“纵向协调”的是Mighell和Jones(1963),认为它是一个组织的创新,纵向协调包括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保管储存、中间运输、终端销售等这些活动在内的一系列过程。在此研究基础上,Barkema(1993)又从“消费者需求变化”这个角度强调,他认为食品行业需要通过纵向合作快速了解消费者需求变化,他还认为契约与整合的出现造就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使消费者的需求延着供应链上溯到食物生产者传递的能力得到大大增强。 Boehlje 与 Schrader(1988)两位学者主张将食品供应链的研究重点从市场转移到链条的纵向协调上来,譬如研究链条中纵向整合的一些限制因素,以及实施纵向整合的主体等等。他们主要强调在供应链中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流通程序与经营成本,并对链条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内部整合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链条内部各成员之间运用合同、合资或联合来取代传统的市场方式。他们认为与单纯地进行市场开发相比较,将食品链的管理重点放在供应商、生产商及加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方面更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M.F.Stringer 和M.N.hall(2006)结合英国食品标准机构资助项目,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集成食品供应链模型,通过层级分解分析了食品供应链中各个阶段可能发生的故障。 A.J.M.Beulens 等人(2005)提出了提高食品供应链透明度的许多举措,给出了通过供应链网络合作来实现食品安全和透明性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二)国内研究动态 关于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我国才刚刚起步,从文献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对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关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物流模式的类型及其形成机理,还有物流体系建设及优化、物流安全研究等方面。相关研究如下:

小型荞麦收割机设计(动力、传动、行走及功能转换机构)1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1 绪论 (1) 1.1 荞麦的介绍 (1) 1.2 收割机的发展 (2) 1.3 小型收割机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2) 1.4 国内外收获机械技术的现状 (5) 2 方案的提出与对比 (8) 2.1 方案一 (8) 2.2 方案2 (9) 2.3 方案三 (10) 2.4 方案中涉及到的一些传动设计 (11) 2.5 收割机行走方式的选择 (12) 3 荞麦收割机的设计计算过程 (14) 3.1 I轴的相关计算 (15) 3.2 II轴与III轴的相关计算 (16) 3.3 III轴与IV轴之间的相关计算 (17) 3.4 柴油机与III轴之间的设计 (17) 4 整体模型的三维建模 (19) 4.1 轴类零件的建模 (19) 4.2 齿轮及带轮的建模 (21) 4.3 其他零件的建模 (25) 4.4 总装配图 (29) 5 总 结 (32) 6 致谢信 (34) 参考文献 (35) 附录:文献综述 (36)

摘 要 荞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期短,抗逆性强,极耐寒瘠,当年可多次播种 多次收获,并且营养价值很高,所以荞麦的价值越来越被看中。但是相对应的荞 麦收割机发展却相对迟滞。 本文的出发点正鉴于此, 以现有的荞麦收割机为基本, 以轻便、简单以及成本低为主要目的,对现有的荞麦收割机进行改进,使改进后 的机型能够让农机与农艺得到最大限度的结合。 本文对荞麦收割机的动力、传动、行走及功能转换机构进行了整体的理论研 究。分析国内外的各种型号收割机的使用与现状,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对其 中的关键部位进行了设计计算,主要包括锥齿轮、传动机构和动力输入的传动轴 的设计,保证了机构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 荞麦收割机 设计 传动机构 动力

汽车起重机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汽车起重机液压技术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XXX 学号:1234567890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时间: 2017年3月12日

汽车起重机液压技术 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汽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分析液压系统漏油问题。还例举了部分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应用的技术:负载敏感平衡阀在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的应用;顺序阀在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的应用;智能液压缸在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的应用;平衡回路在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的应用; 关键词: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负载敏感平衡阀;顺序阀;平衡回路 1 国内汽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1.1国内汽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 中国汽车起重机行业诞生于上世纪的60年代,经过了近50多年的发展,经过了从模仿到自主研发,从小载重量到大载重量的发展历程。在发展初期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先后有三次重要技术引进,分别为70年代引进苏联的技术,80年代引进日本的技术,90年代引进德国的技术[1]。从99年以来,随经济建设新一轮启动,工程起重机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各企业不断调整思路、更新观念、转换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开发产品,开拓市场。但是总体来说,中国的汽车起重机产业始终走着自主创新的道路,有着自己清晰的发展脉络,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的汽车起重机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虽然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起重臂及起重臂的伸缩技术、底盘技术、电液控制技术、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及配套零部件落后等方面,但是这个差距正在逐渐的缩小[2]。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国内起重机厂家取得了巨大进步。现在国内徐工、三一、中联重科等汽车起重机生产企业自主研发的部分产品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与国外著名的汽车起重机生产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小[3]。 1.2国内汽车起重机的主要发展趋势 (1)扩大产品的品种。在企业内部应建立完善的产品研究和开发体系,使产品系

供应链协同文献综述

供应链协同文献综述 摘要:通过对供应链协同理论相关内容,演进机制,关系风险,理论研究等进行综述,总结分析现有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希望能够对以后的供应链协同相关理论研究做出指导。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协同理论 一、前言 关于供应链协同,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和广为接受的定义,但主要的思想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1)过程方式说。Anne认为,供应链协同是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使所有供应链中的企业为了共同的目标展开有效的协作,这种协作可以描述为信息共享、知识共享、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Bauknight认为协同是一个过程,一个包含着价值创造机会的过程。(2)战略说。一些研究者认为供应链协同具有战略意义,与供应链竞争优势密切相关,主张应从战略高度定义供应链协同。如xu认为,供应链协同是对来自于相互依赖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所面临挑战的战略响应。(3)整合管理说。这种学说强调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成员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所开展的业务或管理活动,该学说将供应链协同定位于运营和操作层面。如Xue认为所谓协同,是指整合组织内部和跨组织的各个部分通过共同行动以实现多方利益;Larsen认为协同是指一些协同业务活动,诸如联合计划、联合产品开发、互相交换信息、整合信息系统、长期协作以及坦诚地共享利润和共担风险。学术界对于供应链协同的定义有很多种。学者们虽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供应链协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供应链协同是整条供应链的所有参与者之间的一种良好的相互协调的合作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供应链参与企业的竞争力。 二、供应链协同的影响因素 既然供应链是价值链在企业外部的扩展,那么供应链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价值链体系,其成员之间合理的价值分配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价值的合理分配需要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目标、相互协同合作,实现供应链协同的同时完成利益最大化和利益的合理分配。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成员之间往往不能形成良好的协同关系,导致供应链协同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 1、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目标不同。它包括:(1)由于供应链成员都是独立的利益个体,在其作决策的时候往往先从个体利益出发,总是基于最大化自身利润给出相应决策,而成员的各自决策往往不能达到供应链的整体最优,只能使供应链处于一种次优的均衡状态;(2)供应链成员的性质不同,经济生活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一项决策的风险往往与其收益成正比,个体决策面临着风险和收益的权衡,而不同的个体成员对待风险的态度可能不同。 2、供应链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难以预测、信息的不对称等,使得成员之间难以形成统一的决策;即使供应链成员一开始达成了协同协议,双方也都愿意严格遵循契约执行各自决策,但是随着不确定性因素的出现,供应链身处的环境发生变化,那么能够保证原始协同状态的协议可能不再适合新的环境,最终导致供应链协同的失败。 三、供应链协同的演进 大多数的学者都是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阶段模式来阐述供应链协同的演绎过程。国内学者程国平提出了供应链管理方法的演进,将供应链管理分为分布式

起重机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 集装箱起重机方案设计

起重机起升机构电气设计与轴套数控加工文献综述 【摘要】:在日常生活和大量施工中,起重机的作用不可小视。下面就了解一下起重机几个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起重机;变频器;大车;小车 概述 起重机械是一种对重物能同时完成垂直升降和水平移动的机械。在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起重机械作为主要施工机械用于建筑构件和材料在运输过程的装卸,并将构件吊到设计位置进行安装等,不仅解决了人力无法胜任的作业,而且能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成为极其重要的建筑施工机械。 起重机械的分类: 起重机械的种类很多,按使用的动力设备可分为内燃机作动力和电动机作动力两种;按起重机载荷率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特重型四类;按起重结构可分为龙门式和臂架式两类;按回转台的角度可分为全回转式和非全回转式;按行走机构的构造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类。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为移动式起重机,包括:塔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以及最基本的起重机械-----卷扬机。随着高层建筑中作为垂直运输机械而迅速发展的施工升降机也已纳入起重机械范围。 起重机械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起重量、工作幅度、起重力矩、起升高度以及工作速度等。 一、起重量 起重量是指起重机能吊起重物的质量,其中应包括吊索和铁扁担或容器的质量,它是衡量起重机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称为额定起重量,用“Q”表示。起重量的单位过去惯用“t”表示,现都用“KN”表示(10KN约等于It)。起重机随着工作幅度的变化,其起重量也随之变化。因此,额定起重量有最大起重量和最大幅度起重量之分。最大起重量是指基本起重臂处于最小幅度时所允许起吊的最大起重量;最大幅度起重量是指基本起重臂处于最大幅度时所允许起吊的最大起重量。一般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是指基本起重臂处于最小幅度时允许起吊的最大起重量,也就是起重机铭牌上标定的起重量。 二、工作幅度 工作幅度是指在额定起重量下,起重机回转中心轴线到吊钩中心线的水平距离,通常称

供应链管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家电企业第三方物流模式初探 中国目前正在成为世界家电的制造中心,在2000年前后,家电企业的规模效应就已经充分显现,国内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企业承受着原材料涨价和价格战的双重压力,生产领域可挖掘的降低企业成本的潜力已不太大而在产品流通环节的竞争中却出现了最后一公里不能到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高磊在《供应链一体化条件下我国家电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一书中认为,随着家电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以及我国加入WTO国内家电生产企业遇到外来产品的冲击,家电业的利润空间持续萎缩。物流管理作为家电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如何降低其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供应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哈理森(Harrison)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供应链”作为一个引发行业热潮的词出现在1993 年左右, 吴清一在《现代物流概论》书中将供应链定义为: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供应链管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20世纪90年代得以广泛传播。Lambert,James Stock,Lisa Ellram在《Fundamental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那些把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市场的公司排列。供应链是一个设备和分销选择的网络,它的功能是获取原材料,把这些原材料转变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并把最终产品传递到顾客手中。 Douglas Lambert,James Stock,Lisa Ellram,在其著作《物流管理》中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从终端用户到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的初始供应商的业务过程的整合,综合考虑了供应链中物资、服务和商品的输入流和输出流,代表一种较新的业务运作方法和对所涉及的业务流程的不同观点,是一种高度互动而且复杂的系统方法,需要同时进行许多权衡。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参与者中进行生产、存货、选址和运输的协调,从而在所服务的市场达到响应和效率的最佳组合,不仅包括传统的物流还包括诸如市场营销、新产品开发、金融和顾客服务等行为。 第三方物流一词是从国外引进的,其英文表达为Thrid Party Logistics,简称3TPL,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概念,源自业务外包。将业务外包引入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Robert C.Lieb认为,第三方物流指的是用外部公司去完成传统上由组织内部完成的物流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全部物流功能或所选择的部分物流功能。David Simchi—Levi等认为,第三方物流就是利用一家外部的公司完成企业全部或部分物料管理和产品配送职能。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于2002年10月1日公布的《物流术语词条2002升级版》的解释是:第三方物流是将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物流运作任务外包给专业公司管理经营,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文献综述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最近几年来,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的文献层出不穷,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模式研究到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研究。本文是将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初步的综述性分析,并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状况作一个基本的概括。 关键词:农产品、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这个课题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现在我国关于“三农”的问题仍然在温热期,有关供应链管理处置农产品的课题研究显得尤为迫切、重要。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却是相对落后的,为了把生产优势转化为农民增收优势,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安全和绿色发展,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做强优势农产品品牌为推手,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促民增收。最近几年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持使得许多学者对农产品供应链起了研究兴趣,尤其是农产品成本问题。众多学者更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根据我国的社会背景对供应链管理在农产品研究。 二、我国近几年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1、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研究 在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的经营中导入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具有意义而又热门的课题研究。在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初步探索中,李岩、傅泽田和刘雪(2008)阐述了农产品供应链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指出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农产品的生产到消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跨越了一、二、三产业;产地分散,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流通环节薄弱;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严重存在信息不畅和时效性差的情况并提出了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发展多元化协调主体;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实现供应链上信息有效传递,做好农产品物流管理的政策建议。王金河(2008)评述我国农产品流通式现状指出了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效率低、农产品流通的信息渠道不畅通、产品的附加值低等问题。提出了农产品流通的新模式过程为:生产者——产地市场一一运销批发商一一销地市场一一零售商——消费者,并提出,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应由批发市场来担任。王初建(2010)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呈现出的现状交易成本高、流通过程总损失巨大、批发市场发育不完全、农贸市场无法保证农产品安全、物流处于无序状态、供应链的各结点之间信息流通不畅。贾瑞峰和商丽景(2013)我国农产品物流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物流组织分散、物流组织普遍规模小、层次低和物流组织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且数量大。 由上可知,我国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得相对落。因此,许多学者也针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现今所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应的研究和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侯舒明

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上机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物流装备与运输 实验名称:RTG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学院(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班级:物流工程0902班 学生: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 3月 23 日

实验名称: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实验目的:加深对起重设备产品的认识,了解相关设备设计、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国内外现状,认识物流设备在物流中的地位。 实验内容: 上网查阅典型运输车辆或起重机械典型产品知识与信息。 实验时间:2012 年 3 月23 日 上机报告: 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应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摘要: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是集装箱码头货场进行堆码作业的专用机械。由于其具有跨距大、便于紧密堆码等特点, 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大型集装箱码头货场。 1概述 图1-1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是集装箱码头堆场进行装卸、搬运、堆码作业的专用机械。目前,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起重量大多是30st , 跨距为6列集装箱和1条底盘车道的宽度, 起升高度一般为堆4过5也就是11一12 m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有效利用堆场、堆场建设费用相对较低、机动灵活、通用性强。它不仅能前进、后退, 而且还设有转向装置, 通过轮子的90“旋转, 能从一个箱区转移到另一个箱区进行作业。 2集装箱起重机的使用现状 随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 对装卸效率、经济效益要求的提高, 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不断发展。下表列出了目前使用的产于不同年份的几种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它们的驱动、控制方式。 表2-1 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主要参数和控制方式

文献综述---L型支腿门式起重机大车行走机构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L型支腿门式 起重机大车行走机构设计 学院(系):机械学院 年级专业: 07级工程机械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1.1门式起重机概述[1] 门式起重机是一种循环、间歇运动的机械。它具有构造简单、操作灵活、维修方便、起重量和跨度大及占用作业面积小的特点。广泛用于铁路货场、港口码头、现代化工厂和仓库等场所。门式起重机一般由金属结构部分、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组成。它的金属结构像门形框架,承载主梁下安装两条支脚,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走,主梁两端可以具有外伸悬臂梁。门式起重机的金属结构部分主要由主梁、支腿、下端梁和司机室组成。它一般沿着铺设在地面上的轨道上运行。机械机构主要由起升机构和运行机构组成。电气部分由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组成。 门式起重机的形式很多,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通用型门式起重机,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电站门式起重机,造船门式起重机等。 1)普通龙门起重机 这种起重机多采用箱型式和桁架式结构,用途最广泛。可以搬运各种成件物品和散状物料,起重量在100吨以下,跨度为4~39米。用抓斗的普通门式起重机工作级别较高。普通门式起重机主要是指吊钩、抓斗、电磁、葫芦门式起重机,同时也包括半门式起重机。 2)水电站龙门起重机

主要用来吊运和启闭闸门,也可进行安装作业。起重量达80~500吨,跨度较小,为8~16米;起升速度较低,为1~5米/分。这种起重机虽然不是经常吊运,但一旦使用工作却十分繁重,因此要适当提高工作级别。3)造船龙门起重机 用于船台拼装船体,常备有两台起重小车:一台有两个主钩,在桥架上翼缘的轨道上运行;另一台有一个主钩和一个副钩,在桥架下翼缘的轨道上运行,以便翻转和吊装大型的船体分段。起重量一般为100~1500吨;跨度达185米;起升速度为2~15米/分,还有0.1~0.5米/分的微动速度。4)集装箱龙门起重机 用于集装箱码头。拖挂车将岸壁集装箱运载桥从船上卸下的集装箱运到堆场或后方后,由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堆码起来或直接装车运走,一般用轮胎式。这种起重机的工作级别较高。起升速度为8~10米/分;跨度根据需要跨越的集装箱排数来决定,最大为60米左右。 按照结构形式分为: 1)单主梁门式起重机 单主梁门式起重机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自身质量小,主梁多为偏轨箱形架结构。整体刚度要弱一些,起重量Q≤50t、跨度S≤35m。门腿有L型和C型两种形式。 2)双梁桥式起重机 双梁桥式起重机承载能力强,跨度大、整体稳定性好,品种多,但自身质量与相同起重量的单主梁门式起重机相比要大些,造价也较高。 1.2国内 我国的门式起重机发展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仿制、改进和自主研发三个阶段。2011年由武桥重工制造的我国最大的一台龙门起重机该起重机跨度为230米,为国内最大跨度,标准载重为900吨,实际载重可以达到1500吨。在结构设计、材料、装置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基本上确立了研发,制造体系。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高峰的逐渐到来,造船、风力发电安装、石油化工(包括煤化工)建设、冶金建设、火电(包括核电)建设、市政等等的发展使大型起重机吊装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火暴”现象。如今,我国的建设工程中的大

冷链物流研究文献综述

冷链物流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冷链物流是物流领域中发展非常迅猛的一个分支,其包括原料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因为操作不 当而出现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这其中尤以食品和药品的冷链物流最受人们 关注。虽然近年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迅速,但是就整体而言还与国外存在着相当 大的差距。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冷链物流研究方面的文章中相关观点和做法, 并对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关键词】冷链物流;国外;国内;食品冷链 1冷链和冷链物流 冷链(cold chain)是指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1]。冷链所适用的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特殊商品如药品。冷链包括低温加工、低温运输与配送、低温储存、低温销售四个方面。食品在产地收集后,经预冷、加工、储存、包装后,运到销售终端最后卖给终端消费者[2]。典型的冷链供应链流程如 图1冷链供应链流程图 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Low temperature logistics)是一种特殊物流形式,其主要对象是 易腐食品(包括原料及产品),所以国内外都普遍称其为易腐食品冷藏链(perishable food cold chain)。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人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生产流通为衔接,以达到保持食品质量完好与安全为目的的一个系统工程[1]。冷链物流要求综合考虑生产、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性等各要素,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以确保易腐、生鲜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保值增值,实现全过程的冷链处理。因此由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和耐藏性(Tolerance)组成的“3t”是冷链物流的核心内容[3]。 2国内外的冷链物流发展现况比较 2.1冷链物流的执行标准 为了确保那些需要经过“冷链”来运输的特殊物品,诸如食品和药品,加拿大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禽类加工环境温度低于10℃,冷藏与运输温度不得高于4℃。另一方面,实施严格专业的认证制度,实行市场准入。加拿大全国目前共有经认证的有机农场2 500个,有机食品加工企业150家,有机产品认证机构46个。再如对肉食品生产企业要利用HACCP(食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来监督和控制生产操作过程,不但要求检查农药残留量,还要检查生产厂家的卫生条件,对工作温度、肉制品配方以及容器和包装等做了严格的规定。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推进有机食品、HACCP及ISO等专业认证制度、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识管理等,是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3]。而在国内,类似法规政策则相对少得多,同时在同类法律法规下,政策也相对过于宽松,例如对禽类物品的加工温度控制就没有那么严格,大部分流入市场的禽类制品都是在常温下生产加工的。国内近年来在食品方面有量的突破但是没有质的飞跃,从而导致大量的质次价廉的易腐物品涌入市场。这也是中国的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屡屡受挫的一个重要原因[4]。

3T单钩移动电动葫芦起重机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T单钩移动电动葫芦起重机设计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中国古代灌溉农田用的桔就是臂架型起重机的雏形。14世纪,西欧出现了人力和畜力驱动的转动臂架型起重机。19世纪前期,出现了桥式起重机;起重机的重要磨损件如轴、齿轮和吊具等开始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并开始采用水力驱动。19世纪后期,蒸汽驱动的起重机逐渐取代了水力驱动的起重机。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于电气工业和内燃机工业迅速发展,以电动机或内燃机为动力装置的各种起重机基本形成。 电动葫芦是起重设备的主要型号之一。它主要由减速器,运行机构,卷筒装置,吊钩装置,联轴器,限位器,锥形转子电动机等部分组成。随着世界经济及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动葫芦及其驱动装置“三合一” (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三合为一)部件的技术发展,以电动葫芦为起升机构的葫芦式起重机,以其高度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为前提,在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发展。 “葫双”小车中小车是由电动葫芦、车轮及支承架组成。带“三台一”运行组为主动部分,“三合一”运行组中,减速器为全封闭轴装型,硬齿面磨削而成,锥形转子鼠笼电机可变极1:4速比,全部带锥盘制动器,车轮由高强度球墨铸铁制成.具有接触强度好,耐磨等优点。配置副钩需要和司机室操纵时,起重机运行速度高,小车上电动葫芦与主梁成垂直布置形式,以减少载荷的摆动。 起重机制造厂家要按用户的要求承担特殊的设计,即包括起重机的所有部件和起升高度、所必须移动物料的距离等,在厂房建好前,就必须将厂房建筑蓝图或厂房的主要尺寸提供给起重机制造厂家,设计者按用户的要求,设计起重机的外形及确定其主要参数,用户确认后,才开始设计制造。从这个过程,国内起重机制造厂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目前国内起重机行业存在的问题已严重阻碍着自身的发展。 本文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主要对3t单钩移动电动葫芦的总体方案选择和确定,然后对传动系统进行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目的,参考CD型电动葫芦对首先对3t单钩移动电动葫芦进行工艺分析,选择合理机构及装配方案,然后对减速器和电动机进行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